APP下载

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识字课堂上的应用探究

2017-10-20李桢

数码设计 2017年16期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语文

李桢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信息技术在教学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小学语文是小学阶段的重点科目,是學生学习其他科目的基础。识字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基础环节,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对于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首先分析了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应用的意义,然后针对如何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提出了几点策略。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语文;识字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129(2017)16-0140-01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the popularity of Internet technolog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as been used more and more in the field of teaching. Primary school language is a key subject in primary school and is the basis for students to study other subjects. Literacy teaching is the basic link in Chinese teaching. The us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primary school Chinese literacy teaching has a positive effect on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classroom teaching. This paper first analyzes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primary school Chinese literacy teaching, and then puts forward several strategies for how to appl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primary school Chinese literacy teaching.

Key words:information technology;primary school language;literacy classroom

前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识字教学是非常重要的教学任务。教师应该向学生传授识字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在传统的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手段过于单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不高。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为小学语文教学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因此,教师应该在识字教学中合理的应用信息技术,从而促进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质量的提高。

1 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识字课堂中应用的意义

小学生的年龄尚小,他们生性活泼好动,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的时间有限,新鲜的事物更容易引起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小学生的思维方式还处于具象思维的阶段,而语文学科又具有一定的抽象性[1]。如果教师在教学时只是根据教材中的内容进行理论教学,往往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采用信息技术能够将抽象的语文知识以更加生动、形象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加深学生对汉字的理解和记忆。信息技术通过图、文、声、像的有机结合能够使学生获得全方位的感官体验,为学生创设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情境,使课堂教学的氛围轻松而活跃,将学生的注意力有效的吸引到课堂教学之上。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不但能够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想象能力以及读写能力,从而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2 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识字课堂中应用的策略

2.1借助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小学生往往对形象、生动的事物更加感兴趣。因此,在网络环境下,识字教学的内容能够更加生动的展现在学生面前,切实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2]。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因此,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从而有效的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比如,在学习“林”和“森”这两个字时,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演示动画,用一棵树木代表“木”字,用少量的树木代表“林”字,用大量的树木代表“森”字,通过动画的演变学生对这几个字的字形、字义都会有很深的印象,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器官都被有效的调动了起来,识字教学的效率也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2.2借助信息技术演示动画,突破识字教学的重难点。与其他教学手段相比,信息技术能够使教学的过程更加的直观,用动态的方式将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展现在学生面前。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利用动画的方式为学生呈现事物的现象,表达事物发展的过程,从而有效的突破识字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首先,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演变过程。比如,在学习“鸟”这个字时,教师可以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各种各样鸟类的图片,然后为学生演示这个字的象形文字,最后再为学生展示汉字,并在课件中标注出读音、字义以及常见的词组。通过有趣的教学画面能够激发起学生的探索欲望,使学生等感受到学习识字的乐趣。其次,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演示汉字的笔顺。笔顺对汉字的结构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不但能够影响笔画的正午和书写的速度,同时还关系到书写的美观性。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将一些比较难写的或者容易出错的汉字的笔画用动画的形式展示出来,这样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写字的兴趣,加深学生对汉字笔画以及结构的理解,同时也方便学生对生字进行记忆和模仿。

2.3运用信息技术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要想让学生真正的学会一个汉字,反复的练习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及时的反馈能够强化学生对汉字的印象。信息技术具有一定的交互性,能够及时的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首先,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出示声旁,繁衍出新的汉字。比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在屏幕的文字框中显示一个“巴”字,然后为学生设计动画,引导学生说出其他由这个声旁组成的汉字,如“把、吧、爸”等。通过这样的练习,学生的识字量会得到有效的扩展,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其次,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对形近字进行比较。汉字中有很多的形近字,小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很容易将这些汉字混淆。教师可以将容易混淆的汉字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教学,使学生记住形近字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结论: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信息技术的使用对于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教师应该打破传统教学观念的枷锁,在教学中合理的应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突破识字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并且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有效的促进小学语文识字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郑素丽.从信息技术优化角度谈小学语文识字写字教学[J].文存阅刊,2017(19):99.

[2]李松策.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识字教学方法研究[J].中华少年,2017(27):225.

猜你喜欢

信息技术小学语文
浙江天正思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以信息技术促进学生的美术理解与表现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