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理实一体化教学探索
2017-10-20石承铭
石承铭
摘要:在机电一体化和数控技术专业中,“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属于核心关键性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鉴于上述,本文主要对“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优化改革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理实一体化;教学探索
中图分类号:TG519.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129(2017)16-0060-01
Abstract: in the major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integration and numerical control technology, "programming and operation of numerical control lathe" is a key course with strong practicality.In view of the above, 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and studies the optimization reform of the practical integrated teaching mode of "programming and operation of numerical control lathe".
Key words:"programming and operation of numerical control lathe";Integr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Exploration of teaching
在现代化机械加工制造领域中,数控加工技术必不可少,目前应用十分广泛,促进了整个机械制造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与此同时,数控技术在船舶制造、汽车以及航空等领域中也发挥着关键的作用。新时期背景下,对高技能、高水平综合创新型人才进行培养是职业院校发展的重要目标。
1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概述
所谓“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即实现了专业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打破了传统教学思想和模式的限制,教学环节相对集中。实践过程中,它重点强调教师的课堂主导地位,通过教学目标和任务的设定,为学生预留足够的自学和思考时间,在教学的全过程构建技能和综合素质培养框架,丰富了理论和实践教学环节,课堂教学效果十分显著。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实践和理论同等重要,交替进行,没有固定的先后顺序,重点对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动手实践能力进行培养,能够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属于一种现代化先进的教学模式,目前在中职院校的“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教学中应用十分广泛。
2 优化“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有效建议
2.1教材的合理选择。在理实一体化教学过程中,需要与之配套的教材。在以往的教材中,都过分强调了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和全面性,并不适合应用于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中,因此,必须要对教材进行全面创新和改革,设计出针对性的教育方案,结合教学任务和目标,将相关知识点分解成具体的训练任务,有计划、有组织的进行训练,从而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专业化理论对现实问题进行解释。“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教材,要结合中职院校对于綜合型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进行编写,在内容的设定方面,应结合社会岗位需求,将技术能力的培养作为中心,实现理论与实践并存,保证教材的实用性、可行性和先进性。
2.2仿真演示和课堂传授相结合。在课上,教师可对数控机床操作和编程的相关知识进行讲解,之后借助相关仿真软件进行实践演练,对学生课上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进行验证,使其通过实践操作逐渐掌握数控机床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在后续的课堂传授环节,学生还会接触到机床编程的内容,各种各样的功能指令共同组成了机床程序,由于这一部分知识的难度较大,通过一次性的课堂讲解学生很难全面了解,为此,教师可将这一部分知识分解,每讲完一部分知识马上进行实践演练和仿真模拟,待学生有了透彻的了解之后教师在开始讲解后续的内容,如此可加深学生对相关操作指令的认识和了解,同时熟练掌握相关操作。
例如,在学习“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这一部分知识的过程中,教师首先可借助仿真软件使学生对机床的基本结构一个全面的认识和了解,同时也包括数控机床的基本操作、注意事项等等。之后再进行编程指令的学习,最后学习零件加工和仿真加工的内容,为真正的数控机床操作打下坚实基础。
2.3车间实践演练。经过仿真演示和课上传授之后,教师可让学生进行实践演练,由于实际的机床操作和仿真软件存在一定差别,因此,即便学生已经很熟悉机床的编程知识,但实践中难免还会产生畏惧和紧张心理,此时便要求教师进行提前示范和演练。车间可作为教师示范演练的主要基地,具体的操作内容如零部件的加工过程、加工工件装夹、数控程序的输入、具体的操作流程等等。在完成示范演练之后,教师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给与学生信心,使其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对数控机床的基本构造、原理、操作特点等有更加深入的认识和了解。
2.4教师指导+学生练习。有了之前的学习基础,学生便可开始进行实际的加工训练,训练场所可选择在车间,由教师进行现场指导,这一教学环节主要是对学生的数控机床加工技能知识的学习情况进行检验。教师在观察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存在问题,要进行及时记录,必要时要给与帮助。在结束了练习之后,教师可对观察期间总结的问题进行归纳,课上进行统一讲解,以强化学生对相关数控知识的了解,使学生明确机床加工的基本流程,如零部件图纸分析、制定出完善可行的实施方案、编制数控程序、程序输入、校验检查、安装毛坯、正式加工等等。通学生自学和教师指导相结合,能够最大限度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对“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进行了简单分析,同时研究了该教学模式在中职院校“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教学中的实践应用。总之,相比于传统的教学模式,“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能够最大限度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其将课上学到的知识灵活的应用与实践,提高学生的综合技能,符合中职院校人才培养要求。
参考文献:
[1]陈安鑫.项目教学在《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课程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5(20):204-204.
[2]金初云.基于理实一体化的《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课程改革探索[J].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4(1):416-448.
[3]朱虹,王立军,石磊.基于能力目标的《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课程理实一体化改革[J].电大理工,2014(4):704-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