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视角下高职院校就业促进政策研究
2017-10-20陆文晓
陆文晓
我国高职院校的就业促进机制还处于探索时期,存在一定的问题。文章首先以江苏海事学院就业数据为例分析当前高职院校就业现状,其次,分析了产生高职院校就业困境的原因,最后,立足公共政策视角提出高职院校就业制度的展望与完善。
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职业教育改革力度,高职院校教学质量取显著提高。当前国内高职院校积极学习韩国、德国等国家的职业教育思路,鼓励高校、行业、政府、企业四方合作,突出产、学、研相结合的的办学特色。以本人所在的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通过委托第三方高等教育管理数据与解决方案专业机构麦可斯实施毕业生跟踪评价,我校近四届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均保持在92%左右;毕业后读本科的比例(2012届-2015届分别为2.0%、4.2%、7.8%、11.8%)持续上升且升幅较大。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毕业生的离职率高达40%,而本省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平均离职率更高达44%,这无疑是对就业工作的新一轮冲击。
一、高职院校就业现状
1.无业可就
近十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不断扩招,学历不断贬值。就业竞争中,研究生、本科生已开始挤占高职学生岗位,部分学生无奈陷入与农民工、下岗工同台竞争的境地。毕业生要么接受用人单位近乎苛刻的条件,要么被迫“有业不就”或频繁跳槽。通过对2012-2015届毕业生的调查发现,虽然近年来物价水平不断提高,毕业生的月收入却在下降,我校所涉及的9大专业中除了电子信息大类外,其余专业2015年平均月收入均下降明显,其中材料与能源大类、公共事业大类、文化教育大类下降最为明显,人均月收入下降了约400元/月。
2.有业不就
当前,就业市场上出现一种奇怪景象,大学生们长吁短叹“就业难”,企业却唉声叹气“招不到人”。如今九零后九五后学生开始就业,正是独生子女最为集中的一批学生,从小养尊处优的生活造就了他们虽然即将毕业却像长不大的“宝宝”。2016年10月,在本校针对2017届毕业生调查时发现,超过50%的学生既无升学意向,也未准备找工作,对于毕业后毫无打算,更有部分学生表示“先玩半年”,错过了许多校园招聘机会。
3.有业难就
2015届毕业生调查显示,毕业半年后,从事专业与所学专业相关的仅有53%,这种就业“错位”的现象凸显了大学生知识结构的不合理,所学专业与社会需求的不匹配。有些高校为吸引生源,跟风开设热门专业,而专业雷同必然导致人才无特色学生无优势等一系列问题。
4.就业质量低下
通过对毕业生的调查,全省高职院校工作半年后的离职率均在40%以上,就业稳定性较低,且仅有63%的毕业生对于自身就业现状较为满意,许多西方国家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都会存在就业质量下降的现象。
5.被就业现象严重
在我国,虽然政府每年公布的就业率都在90%以上,基本接近经济学意义上的充分就业,但是仍然在不断强调“就业形势严峻”,这显然是对虚报就业率的讽刺。任何事物都有其自身的规律,缺乏科学性的定义合理的就业率,必然会起到反作用,使得大学生就业难的真问题迟迟得不到缓解。
6.就业弱势群体的存在
随着我国高校的不断扩招,许多家境较好的学生选择进入本三院校或出国留学,而一些家境较差的学生集中涌入高职院校。这部分学生在面临就业时无家庭的支持与帮助,只能依靠校园招聘或社会招聘。且选择工作时往往需要考虑生活成本、家庭负担、甚至要考虑助学贷款的偿还,大大缩小了他们的选择范围,有时甚至使他们错失了很多较为有前途的工作机会。
二、高职院校就业困境原因分析
1.扩招的急剧性
扩招的急剧性是导致高校毕业生就业困境的主要原因。我国实现大众化高等教育,仅用了七至八年时间,而多数西方国家则用了二三十年的时间。2009年后,伴随着我国城镇化、工业化、及三产化改革,农民工、城镇待岗人员、留学回国人员同时涌入劳动力市场,大大增加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
2.产业结构的变更、区域发展的不均衡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长期存在不平衡的现象。东部省市吸纳了全国50%以上的高校毕业生,西部省区则不足20%。大部分毕业生考虑到城市发展水平、社会保障体系等因素都倾向去东部城市求职,最终造成人才竞争激烈,而广大西部地区却长时间处于人才短缺的状态。
3.职业教育改革滞后
伴随社会与行业的高速发展,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实践培训也需保证实时更新,通过麦可斯对我校毕业生的调查,64%的毕业生反应“实习和实践环节不够”,38%的毕业生感到“课程内容不实用或陈旧”。高职院校的职业教育应充分遵循市场的规律,才能使学生学有所用、学以致用。
4.毕业生就业期望不切实际
就业往往会成为学生弥补学业投资的主要方式,随着当前学业成本的不断提高,学生的就业期望必然会相应提高。部分毕业生在择业时预期等不切实际,盲目跟潮,不能根据自己情况调整就业目标,主要体现在不愿从事基层、一线工作,缩小了就业面,甚至有业不就。
5.社会人才观的偏差
通过调研发现,用人单位普遍希望招聘高学历的员工;家长们普遍希望孩子能考名校、读研、找好工作。学校也多在追求“升级”,专科要升本科,大学争取上硕士点、博士点,这样的社会氛围导致许多行业技术工人奇缺,有的企業甚至需要高薪招聘技术工人。这种片面的人才观直接降低了高职毕业生的有效匹配。
三、高职院校就业制度的展望与完善
1.政府积极干预,保证就业问题
我国的就业问题具有特殊性,建立促进就业的长效机制势在必行。政府一方面应促进就业结构优化,另一方面应不断完善促进就业的保障政策,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就业环境,营造一个鼓励劳动者自主就业的良好环境。
2.高职院校积极融入社会,市场化教学
高职院校必须以市场化作为导向,改变当前依靠行政权力治校的局面。为适应时代要求,高职院校需建立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构建政、校、企间长期合作的新型关系。针对学生反应的“实践不够”及“知识更新不够”积极探索新型教学方式,做到与社会的无缝衔接,从而提高就业指导的“全程化、全员化、专业化、信息化”。
3.优化中小企业的激励机制
中小企业目前已成为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的主要方向。根据麦可斯调查我校2013届至2015届毕业生就业去向,2013届58%的毕业生就职于民营、个体企业,而2015届毕业生已上升至67%,与此同时。就职于国有企业、政府机构的学生比例持续下降。因此,中小企业已成为促进高校就业的重要途径。高职院校可针对自身职业技能培训的优势,紧密与企业合作,根据企业及毕业生需要,灵活职业技能培训及鉴定服务,从而激发高职院校的办学活力。
4.健全毕业生的个人约束机制
虽然职业规划、就业指导等课程已是高校的必修课程,但调查中75.6%高职院校学生对自己未来的发展和职业生涯没有规划或者规划不明确。对于毕业生而言,就业本身就是认识和适应社会的过程,毕业生在遇到就业问题时,如何调节自己的心态,从容、冷静地面对,并做出理智的选择尤为重要。同时,毕业生更应学习、了解与就业密切相关的各类制度、市场规范、法律法规。把讲原则和讲诚信紧密结合在一起,不仅签约要慎重,违约更是如此。这不仅是对自己的负责,更是对高校、企业以及自己负责,有利于社会形成良好的就业氛围。
本文系江苏省2016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的路径选择研究”(项目编号:2016SJB710055)的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