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壁画祭祀乐舞图样态分析
2017-10-20姚怡暾
姚怡暾
摘 要:敦煌在我国历史文化中一直都是非常重要的一项瑰宝,特别是敦煌壁画更是被世界所称赞。在这些壁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就是记录了各种乐舞,其中更是以祭祀乐舞为主。壁画生动的反应出了不同民族在不同时期的信仰,以及乐舞特点。
关键词:敦煌;祭祀乐舞;世俗乐舞;壁画
敦煌,一个坐落在我国西北部的一个古城,现在已经成为了一个非常有名的旅游景点。这主要是因为这里沉淀了几千年的历史文化,最终形成了以敦煌莫高窟为主的艺术文化瑰宝。莫高窟又被称作千佛洞,它从先秦时期建,经历了多个朝代,最终形成了大量的洞窟、壁画和泥质彩塑等,成为了一个内容丰富的佛教文化艺术圣地。
一、祭祀乐舞
在原始社会中,因为人类的力量渺小,对自然界的力量非常崇拜。所以逐渐出现迷信鬼神,对各种图腾崇拜等,而在这样中情况的影响下,可以和天或者神沟通的人,即“巫”便出现了。他们主要的工作就是祭祀和占卜,聆听神的启示,而且他们还从事祈福祛灾的工作。在原始社会最初,“巫”都是由氏族首领担当的,这足以看出人们对“巫”的重视,也正是因为如此,巫舞才得以廣泛的流传。在我国的许多朝代在进行祭祀时,都采用了巫舞。“巫”的盛行主要是通过舞蹈来取悦人,和神进行交流,通过杂技、幻术、和绘画等方法来进行祈福消灾等。“巫”和“舞”同音,“巫,以舞降神者也”。
敦煌壁画中的乐舞主要就是在祭祀活动中所用的乐舞。因为这些洞窟有被称作千佛洞,所以所有的壁画必定和宗教和祭祀有关。无论这些壁画是反应的佛教故事、供养人事等,其实都是反应了人们在不同时期的生活现状,是一种历史的写照。这些壁画的丰富和风格迥异,也很好的反应出了不同民族、不同时期,人们的乐舞特点和变化。
二、敦煌石窟壁画中的祭祀乐舞图的样态分析
(一)拜塔起舞图
莫高窟第23窟的拜塔起舞图,主要是分三部分,内容较为丰富。在壁画的上端,描绘的是一种田间风光。一个农夫正在地头休息,女子则在旁边伺候。这把中国古代对农业的重视,以及传统那种男耕女织生活生动的表现了出来。下端的壁画则描绘了几个孩子在玩沙子,正在堆塔。而中间的主图,主要就描绘了一组乐舞图。其中一个人起舞,六人进行伴奏,这就是一种祈祷的过程。而通过对整幅画来看,画的上端和下端,正是人们所要祈求的一种生活状态。在传统的生活中,因为受佛教的影响,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主要寄托在佛祖的保佑上,因而在生活中,人们对拜佛和祭祀乐舞都非常重视。
(二)跳丧乐舞图
1.莫高窟第449窟,中唐,北壁,老人入墓图中的跳丧乐舞图。
莫高窟第449窟表现的是老人入墓图。在中唐,老人出殡入墓时,因为身份的不同,出殡的仪式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一般来说,普通的人家出殡的规模和仪式都比较小、流程也比较简单。而豪门贵族的出殡就比较复杂,场面也较为宏大。这也就是壁画中所描绘的那种气势恢宏的场面。出殡时,经常会由挽郎进行牵引,而且需要唱挽歌,指导走到墓穴为止,如是佛教徒圆寂,则会有九品往生墨,其主要的意义就是他们的灵魂早登西方极乐。在出殡的时候,经常会有鼓乐伴奏等。在敦煌的这幅壁画中,不仅有各种声乐伴奏,同时还有一人戴面具起舞,这其实就是一种巫舞,其表现了一种对死者的缅怀和祭奠。
2.莫高窟第454窟,宋代,东坡,跳丧乐舞图。
莫高窟第454窟表现的是老人入墓图,从壁画中中可以看出古代少数民族的坟墓样式,以及他们祭奠逝者的方法。在壁画中,墓旁边一个人正在甩袖起舞,这正是一个男子跳丧舞的图。
(三)莫高窟第465窟,元代,北壁,拟兽舞猴面人身舞形象
莫高窟第465窟的拟兽舞猴面人身舞形象壁画,这属于密宗画派。拟兽舞形象有着非常早的历史,究其发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游牧民族,这和他们打猎互动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后来,变成一种祭祀活动上的内容,再发展,逐渐形成了一种古朴的舞蹈形式。除了这个洞窟中这样的壁画之外,在莫高窟的有些经变之中,还可以看到多人首鸟身的形象,其实这些都是宗教中的一些形象,后来逐渐演变成了人们模仿的一种舞蹈。
第465窟的舞者猴面人身,全身赤裸,左腿呈微蹲,并且是以左脚全脚掌站立,右腿侧抬起,翻脚掌,脚掌斜侧向上。左臂屈抬肘到胸前,手中拿一物品,右臂屈向上举,掌心向上。这个舞蹈形象容易让人联想到元代著名的《十六天魔舞》。虽然其中带有对宗教文化的宣传,不过其中也包含了浓郁的生活气息,是对祭祀乐舞的一种有效提炼。
三、结语
综上所述,敦煌壁画艺术在不同的洞窟中都各不相同,风格迥异,这敦煌壁画就像是一个流动的流失画卷,向人们展示了不同时期,人们祈祷、乐舞的状态。所以我们在对其进行研究时,一定要用发展的眼光来对其进行探讨和欣赏,只有这样,才能发现不同时代祭祀乐舞的相似之处和发展改变,从而很好的把握整个敦煌壁画艺术的历史发展脉搏。
注释:
① 谭蝉雪.盛世遗风-敦煌的民俗[M].甘肃教育出版社,2009:126.
② 孺子莘.中国石窟寺乐舞艺术[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9:314.
③ 王克芬.天上人间舞翩跹[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162.
④ 史敦宇,金洵瑨.敦煌舞乐线描图集[M].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7:198.
[参考文献]
[1] 史敦宇,金洵瑨.敦煌舞乐线描图集[M].兰州: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7.
[2] 谭蝉雪.盛世遗风-敦煌的民俗[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9.
[3] 阴法鲁.敦煌乐舞资料的历史背景[J].中国史研究,1980,3.
[4] 高国藩.中国民俗探微-敦煌巫术与巫术流变[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1993.
[5] 高国藩.敦煌民俗学[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
[6] 孺子莘.中国石窟寺乐舞艺术[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9.
[7] 王克芬.天生人间舞翩跹[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8] 吴曼英,李秀才,刘恩伯.敦煌舞姿.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