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威尔第的歌剧特点
2017-10-20杨柳琴
杨柳琴
摘 要:威尔第是意大利著名作曲家,在他的创作生涯中不仅有对bel canto时期歌剧的传承,也不断的发展与推动着意大利歌剧,影响着世界歌剧的发展进程。本文以威尔第的生平经历为切入点,简单论述威尔第的歌剧特点。
关键词:威尔第;发展;生平;歌剧特点
威尔第出生于1813年意大利北部,当时的意大利处于内忧外患的时期。据记载当时俄国人到村里迫害法国支持者,把村里的教堂砸了,并在教堂里找到了妇女和儿童残忍的杀害了他们,当时威尔第的母亲把还是婴儿的小威尔第藏在了教堂的钟塔里,保住了他的性命。也正是这混乱的政治局势给了威尔第一个戏剧性的人生开端。
威尔第的音乐训练就开始在这救了他一命的教堂里。他跟随村里的管风琴师学习,9岁时就出任了该教堂的管风琴师。随后被送到布塞托学习管风琴,得到了当地一位喜爱音乐的富商的赏识与资助,鼓励他创作各种音乐,以用于富商家里的各种音乐会和音乐沙龙,并且娶了富商的女儿玛格丽特。18岁时,他申请了米兰音乐学院,但是被拒之门外。这对威尔第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打击,但也很好的解释了,为什么威尔第有很多作品被赋予同情和压抑的情绪。不过讽刺的是现在的米兰音乐学院确是以威尔第的名字命名为“米兰朱塞佩威尔第音乐学院”。
一、威尔第歌剧中的爱国主义
虽然威尔第没有进入米兰音乐学院学习,但他在米兰欣赏到当时最流行的以罗西尼、贝里尼、多尼采蒂为首的意大利美声时期bel canto时期的歌剧。这使今后威尔第对于意大利歌剧的传承与发展起到了关键性作用。特别是多尼采蒂的歌剧《拉美摩尔的露琪亚》中,女主人公露琪亚在自己的新婚夜刺死自己的丈夫后,产生了幻觉,进入发疯的状态的那一段,这是一段具有高度浪漫主义特征的唱段,在这个唱段中多尼采蒂用了具有诡异音色的玻璃琴,来加强这种哥特式的气氛,玻璃琴和露琪亚的花腔旋律互相辉映,露琪亚用他极端的情感和原汁原味的激情,表现出了奔溃、绝望、疯狂的情绪。对当时还正年轻的威尔第的冲击可想而知。
威尔第第一部影响巨大的歌剧是《纳布科》,描写的是一个戏剧性的女英雄阿比凯拉,歌剧中著名唱段《我即将登上那沾满鲜血的宝座》就像露琪亚一样也是充满复杂强烈的情绪变化。故事讲述了圣经中,犹太人被巴比伦人驱逐的故事。当时意大利拿破仑的军队刚被驱逐出境,意大利半岛也回到了最初被别国势力控制影响时的状态。这部歌剧对当时的意大利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纳布科》使当时的意大利人民感同身受,联想到了国家与自身的处境,更是使得里面的希伯来奴隶合唱的选段《去吧,思念,乘着金色的翅膀》一度成为意大利的国歌,对于威尔第来说《纳布科》这部歌剧让威尔第有了新的尝试。在这部歌剧中威尔第把合唱作为主角,不再是以单个的主题进行而是合唱为主题凸显出人民的重要性,表达出意大利人的爱国主义精神。这一点对意大利歌剧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二、威尔第对歌剧中戏剧冲突的表达
威尔第是一位善于用音乐表达戏剧冲突的作曲家,由于他的两个孩子和妻子很早离世,26岁的威尔第独自一人面对生活,任凭生活多么痛苦,他依然坚持创作。1840年被威尔第自称为乘风破浪的一年,这年他写了很多作品有的成功了有的失败了,直到1851年歌剧《弄臣》的诞生。《弄臣》这部歌剧也标志着他的创作风格的成熟,弄臣的角色的设定就像威尔第一样妻子离世。在这部歌剧中他改变了男高音在人们心中理所应当的英雄形象,把男中音设定成正面角色。
在歌剧中弄臣是个宫廷小丑,面容丑陋而且驼背的形象,在弄臣被别人诅咒时,喧叙调这样唱到“那个老男人在诅咒我,男人们和上天,你们都在侵蚀我,被扭曲的现实太可怕了,一直扮演小丑的角色,我什么也做不了,只能装着陪笑”这段喧叙调变成了一个巨大的抒情段落,来表现弄臣的人性中的脆弱面。没有人知道像弄臣这么丑的人居然有一个貌美的女儿,并且被弄臣关在家里,因为他常常会感觉到会失去女儿,而担心的这个情感在歌剧后来的发展中表现的十分成功,女儿被抓走的诅咒应验了,弄臣面对众人唱出了著名的唱段《你们这群狗强盗》,告诉了那些人他的真实想法,发泄着愤怒着而后祈求着的复杂的情绪,他的生活彻底被被花心的伯爵毀灭,在这个看似没有好人的世界里丑陋的弄臣博得了观众的同情,成为了正面角色。歌剧中的戏剧冲突也在一个变了形的弄臣上得到了体现。
三、威尔第歌剧中的现实主义
在创作《弄臣》时,威尔第与演唱《纳布科》女主角的女高音相爱了,但是因为意大利是个天主教国家,当威尔第带她回到故乡时,她过去的情史和未婚先育的孩子在当地人看来是无法接受的,她几乎被威尔第家族孤立,但是威尔第是个反对保守思想的人,在他创作的各种作品中也显示出了这个特征。就像《茶花女》中的女主角维奥莱塔,一个巴黎的交际花,这是威尔第第一部反应现实生活的正歌剧,也是第一部女高音死于疾病的正歌剧,而不是死于狂喜,投毒,现实主义是这部歌剧的核心,按照威尔第的原话,这是一个反应我们时代的故事题材,同时也反应了威尔第和他的第二任妻子的关系。
艺术来源于生活,不难看出威尔第的人生经历对他的创作起决定性作用。所以从威尔第的人生经历来挖掘他心路历程与歌剧创作特点是必要的。
[参考文献]
[1] 陈泓竹,王鸿俊.浅谈威尔第创作的莎士比亚歌剧作品中的艺术哲学[J].艺术教育,2017,Z3:90-91.
[2] 林逸聪.音乐圣经下卷(增订本)[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3] [英]彼得·绍斯维尔·桑德 著,陈明哲 译.威尔第[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
[4] 刘刚.论威尔第歌剧《弄臣》中男中音的音乐形象[D].西安音乐学院,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