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化发展研究
2017-10-20闫晓前殷兴光
闫晓前 殷兴光
【摘要】通过对部分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存在的问题,对辅导员队伍在职业资质建设、职业技能培养、职业精神培育、职业保障建设四个方面的职业化建设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建议。
【关键词】高职;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在新形势下,高职院校也面临着教育体制、管理机制和培养模式的进一步改革和深化。面对全新的教育发展形势和信息时代的变革与要求,高职院校辅导员的工作定位也在发生着变化,对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项目组针对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展开调研,了解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为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提供借鉴。
一、调查情况
(一)调研的方式
为了解辅导员职业化建设情况,项目组对陕西10个地区的10所高职院校进行了调研。主要的形式采用问卷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10份。
(二)调查的内容
调查问卷主要针对辅导员队伍的年龄结构、学历学位、专业技术职务、师生比等基本情况,以及关于辅导员职业化建设方面的政策、职务晋升制度、人均待遇情况、培训方案及措施、考核指标及评价方案等方面进行调研。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60%的辅导员处于30至40岁的年龄,13%甚至大于40岁。本科及以上学历的辅导员占76%,其余为专科及以下学历。高职辅导员中60%为初级职称,高级职称的人数寥寥无几。调研中50%的学校师生比是大于或等于1:200。30%的学校无辅导员职业化建设方面的政策支持,无科学的辅导员职业化考核指标及评价方案。40%的学校无关于辅导员的职务晋升制度及成熟的辅导员职业化标准。50%的学校无辅导员职业化成长路径的具体措施和實施办法、无完善的辅导员职业化培训方案及措施。70%的学校无科学合理的辅导员职业化等级认定标准。60%的学校在辅导员队伍职业化能力建设方面无科学、合理的配套制度。90%的学校在辅导员工作职能方面没有做到明确分工、岗位职责细化。
三、高职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設的建议
针对以上调研中的不足。对高职院校特提出以下四点职业化建设方面的建议:
(一)职业资质建设
目前高职辅导员没有规范的国家职业标准,在多年来职业教育发展与实践中,根据我国关于职业化及职业标准的相关内容,结合高校辅导员工作特点和职业要求,逐步形成了由职业素养、职业行为规范、职业技能和职业发展空间四个部分组成的职业标准,还需要在内容上、制度上完善和进一步规范。
(二)职业技能培养
2014年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的通知中,对高校辅导员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素养提出了基本要求,是高校辅导员开展学生工作的基本规范,是引领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发展的基本准则,是高校辅导员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基本依据。
(三)职业精神培育
高职院校在构建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中,应该坚持以职业精神培育为核心。首先,高职辅导员要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即为学生服务的职业观,把个人发展与学生发展捆绑在一起。其次,高职辅导员要以规范的职业行为体现职业道德和水准,强化职业行为,坚持师者和友人的混合身份,重视言教和身教的统一。再次,辅导员要把职业发展作为体现个人价值的重要途径。
(四)职业保障建设
高职院校辅导员的职业保障建设应该包括政治地位、职岗薪酬、职称评定和教育发展四个大方面的内容,这些方面的内容,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已有相关的政策和制度,目前存在落实和执行不到位的情况,影响了提高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的基础条件。因此,一是要确立辅导员职业概念,明确辅导员的角色定位与工作职责,增强广大师生和全社会对辅导员工作的职业认同。二是进一步制定完善辅导员队伍准入、培养、发展、考核、退出机制。三是积极搭建辅导员职业化发展平台,规范辅导员的工作范畴,增强辅导员的职业自信心和职业归属感。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存在政策支持少、实践研究少,管理制度不健全不规范,社会认同度低等很多问题,职业化建设任重而道远,还需统一认识,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 邓鹏.试论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路径[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8):32.
[2] 徐勇.加强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的思考[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0(01):85.
[3] 梁慧超,刘亚.试论高校辅导员职业标准体系构成[J].理论与研究,2010(08):17.
作者简介:闫晓前(1969—),女,陕西户县人,硕士,教授,研究方向性:精细化工及高职教育;殷兴光(1973—),男,陕西乾县人,硕士,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