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2017-10-20张玉兰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37期
关键词:落花生创新能力课文

张玉兰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7-0056-02

创新,是社会主义新人的个性和能力特质,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时代的迫切需要。知识的创新和应用是当今为重要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而学生创新素质已是信息化社会的需求,只有以创新为目标,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带动学生学好知识、学活知识,全面发展各方面综合能力。下面,结合小学语文教学,谈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些做法。

一、鼓励质疑

创造的起点是从问题开始的,拥有创新能力的人必然要有质疑精神。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对学生质疑精神的培养。如在教学《春晓》一课,在自学的基础上,要求设问质疑,把不理解的字词或疑问提出来,这时课堂气氛一下活跃起来。经过归纳,学生提出两个很有价值的问题:(1)“春眠不觉晓”,说明睡得很香,那么究竟是早上睡得香,还是晚上睡得香呢? (2)“花落知多少”,知,是知道的意思,那么作者到底是知道呢,还是不知道呢?老师让大家都谈谈自己的看法,并且要从课文中找出充分的理由,有效提高了质疑精神和思维的深刻性。教师在创设一定的情境同时,还要适当地设置难度,让学生“跳一跳,摘得到。”这样就激发了学生寻求问题的兴趣。比如:在教学《丰碑》一课时,首先在绘声绘色描述故事情节一部分之后,留下悬念,我向同学提问:“你最想了解这个故事老师没讲出来的哪些内容吗?好奇心促使了学生去阅读课文,驱使他们精细地去思考分析。他们提出了诸如以下问题:1.为什么军需处长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2.军需处长怎么没有棉衣穿?3.将军为什么什么话都没有说,就大步走进漫天的风雪中?……这样的质疑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而好奇心是创新精神的基础,也是主动学习的最初源泉。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激疑,激疑的方法很多,如:导言激疑,悬念激疑,比较激疑等等。激疑的过程也是创新教育的过程,它可以引导学生去创新。

二、鼓励争论

古人云:学贵有疑,学则须疑。疑是思之源,思是智之本。疑是争论的起点,有了“疑”而又能独立思考,敢于坚持自己的意见,才有了“敢于争论”的思想基础。在教学《落花生》一课时,我向学生提出了这样一问:现代社会上哪些人像苹果、石榴似的,又有哪些人像落花生似的?你想做哪种人?经过一阵激烈地争论后,学生们发表了不同意见。有的说,我想做落花生式默默无闻的人,像雷锋叔叔一样生前从不炫耀自己,但无时无刻都为别人着想;有的说,我想像苹果、石榴那样把自己展示出去,让世人知道我是一个人才,我将来要当科学家;还有的说要成为有名的工程师、教师等等。通过争论,大家对落花生的现实意义有了更深一步地了解,不拘泥于课本所说的只做默默无闻的人,在很大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又如教学《麻雀》一课作小结时说:“读了这篇课文,从老麻雀奋不顾身抢救小麻雀的记叙中,我们感到了母爱的伟大。”话音刚落,一位男同学举手说:“老师,我不同意说母爱,因为课文从头到尾都没有写老麻雀是公还是母的!”老师听后笑着说:“你读得很认真,看来老师概括不太准确,那么,怎样说才确切呢?”学生的思维又一次激活了经過争论,总结出:这篇课文表现了一种亲子之情。这样保护了学生的独特见解,也鼓励了学生敢于争论的精神。

多次课堂教学实验证明,课堂争论有很多好处。从语文角度说,争论有利于加强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更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还有利于激发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创新能力。有效地争论可以使课堂教学更真切、更生动,可以进一步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教学思想转变,形成“学生讲,学生听,学生问,学生答”的生动教学局面。

三、诱导想象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充分利用教材自身的创造性因素,着重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如在教学《坐井观天》一课时,当学生领会了课文的寓意后,从一个新的角度提出问题激励学生展开想象:“青蛙听了小鸟的话,真的跳出了井口,它会看到什么呢?”顿时,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他们纷纷举手,有的说:“青蛙跳出了井口,看到外面的世界真的很大,很大,知道自己是错了,小鸟说的是对的。”有的说:“青蛙看到秋天的景色真美,高高的蓝天上飘着朵朵白云。”……我们要对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给予赞扬,并建议他们把刚才想的写成一段话念给大家听,他们的积极性就更高了。

四、引导摸索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善于教导学生,同时也必须学会如何放手让孩子们自主学习,放飞他们自己的想象。我们应注意引导学生学会探索知识的方法,然后在掌握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摸索,只在必要时做适当的引导,使学生的学习方式更灵活,让学生在探索中实现质疑的飞跃,以求创新精神的培养。如在教《将相和》时,我是这样破题导入的:“‘将相和三字中,‘将是‘将领的意思,‘相是‘宰相的意思。‘和是‘和好的意思。文中‘将、‘相各指谁?既然‘和好了,那他们原来有什么矛盾?他们间的矛盾又是怎样解决的?请大家读课文,找答案,看谁找得又快又准。”这样一问,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他们带着问题去读书,互相讨论,互相补充,问题很快得到了解决。

总而言之,小学阶段是人一生中成长的、培养创新教育才能的重要一个阶段,教育者要抓住一切教育契机,对他们进行创造性教育。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营造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环节,采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不懈地探索、追求创新教育新路,真正挖掘所有学生的创造力,进而达到创新能力的培养。

猜你喜欢

落花生创新能力课文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各极其妙的《落花生》
端午节的来历
论功能对等理论下的散文翻译
背课文
落花生
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中学生物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