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汤饼到暮年,细数最美年华

2017-10-20秋水

学生天地·初中 2017年8期
关键词:襁褓花甲豆蔻

古人在描述年龄时一般不会直接说出,而是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优美称谓来代替,如我们所熟知的豆蔻、而立、襁褓等,个个都美得令人窒息。今天就让秋水带领同学们到年龄称谓的世界里一探究竟吧!

◆汤饼之期:指婴儿出生三日

旧俗中,小儿出生三日,家长要设筵招待亲友。语出刘禹锡的《送张盥赴举诗》:“尔生始悬弧,我作座上宾。引箸举汤饼,祝词天麒麟。”

◆初度:指小儿周岁

语出明代文学家程允升的《幼学故事琼林》。后来亦泛指生日为“初度”。

◆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

襁褓指背婴儿用的宽带和包裹婴儿的被子。后来以此借指未满周岁的婴儿。语出《后汉书·桓郁传》:“昔成王年幼,越在襁保(褓)。”

◆牙牙:一岁

象声词,婴儿学语的声音。语出清代袁枚的《祭妹文》:“两女牙牙,生汝死后,才周晬耳。”周晬,指婴儿周岁。

◆孩提:指2~3岁的儿童

唐代颜师古注解:“婴儿始孩,人所提挈,故曰孩提也。孩者,小儿笑也。”

◆垂髫:指童年

古时童子未冠,头发下垂,因而也以“垂髫”代指童年。语出潘岳的《藉田赋》:“被褐振裾,垂髫总发。”

◆豆蔻:指女子13岁

豆蔻是一种初夏开花的植物,因而用来比喻人还未成年,故称未成年的少年时代为“豆蔻年华”。语出杜牧的《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束发:指青少年

古人以15岁为成童之年,并把头发束起来盘在头顶。这时应该学会各种技艺。语出《大戴礼记·保傅》:“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

◆及笄:指女子15岁

笄本来是指古代束发用的簪子。古代女子一般到15岁以后,就把头发盘起来,并用簪子绾住,表示已经成年,可以出嫁。语出《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

◆志学之年:15岁

语出《论语·为政》:“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所以后代称15岁为“志学之年”。

◆待年/待字:指女子成年待嫁

語出《后汉书·曹皇后记》:“小者待年于国。”所以后代称女子待嫁的年岁为“待年”。

◆弱冠:指男子20岁

古人二十岁行冠礼,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故称“弱冠”。语出《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

◆桃李年华:女子20岁

桃李年华的具体出处无从得知,但有陆游的诗句:“粉淡香清自一家,未容桃李占年华。常思南郑清明路,醉袖迎风雪一杈”可参考。

◆花信年华:女子24岁

泛指女子正处在年轻貌美之时。语出范成大的《元夕后连阴》:“谁能腰鼓催花信,快打凉州百面雷。”

◆摽梅之年:出嫁年龄

摽梅指梅子成熟后落下来。比喻女子已到了出嫁的年龄。语出《诗经·召南·摽有梅》:“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而立:指30岁

语出《论语·为政》:“三十而立”。所以后代称三十岁为“而立”之年。

◆半老徐娘:女子30岁

指已到中年尚有风韵的妇女。语出《南史·后妃传》:“徐娘虽老,犹尚多情。”

◆不惑:40岁

语出《论语·为政》:“四十而不惑。”所以后代称40岁为“不惑之年”。

◆知命:是50岁

语出《论语·为政》:“五十而知天命。”所以后代称50岁为“知命之年”。

◆耳顺/花甲:指60岁

除《论语·为政》中所说的“六十而耳顺”外,人们也用花甲之年表示60岁。花甲:天干地支配合用来纪年,从甲起,60年成一周期,因此称60岁为花甲。

◆古稀/从心之年:70岁

除《论语·为政》中所说的“七十而从心所欲”外,杜甫有诗曰:“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后人就多依此诗,称70岁为“古稀之年”。

◆耄耋之年:80~90岁

80~90岁称耄和耋,也用作对老年人的泛称。尤以90岁称谓多。 语出《汉·曹操·对酒歌》:“耄耋皆得以寿终,恩泽广及草木昆虫。”

◆百岁后的长寿老人

期颐:古时称百岁为 “期颐之年” 。语出《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所以“百岁”称作“期颐”。

鲐背:百岁后,老人身上会生如鲐鱼背似的斑。语出《尔雅·释诂》:“鲐背,寿也。”endprint

猜你喜欢

襁褓花甲豆蔻
幸福 其实就是……
留言条
豆蔻知多少
成长
花甲亦芳华
我珍藏你豆蔻的情衷
Who gave me my ears
潘长江:“花甲小伙”逆生奇迹
豆蔻梢头二月初
如何挑选新鲜花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