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高血压与无症状脑梗死的关系探讨
2017-10-20牟晓莉王文凯
牟晓莉+王文凯
【摘要】目的:探讨运动引起的血压增高与无症状脑梗死的关系。方法:资料选取106例门诊行运动平板试验的患者,依据是否出现运动性血压增高。将其分为运动血压正常组(对照组)及运动高血压组(观察组),依据头MRI或者头CT结果选出无症状脑梗死患者,观察两组中无症状脑梗死的发病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中无症状脑梗死的发病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结论:运动高血压可能是无症状性脑梗死的一个危险相关因素。
【关键词】运动高血压;无症状脑梗死
无症状性脑梗死(SCI)是随着透露CT和MRI等影像学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而发现的,是指无脑梗死病史,无神经系统症状及阳性体征,而影像学检查却发现了梗死病灶。在临床中,我们很容易忽略一种血压异常升高的现象———运动性高血压。运动是日常生活中是最常见的生理负荷,在负荷状态下可以对一般生活状态下无疾病证据的患者作出客观诊断并能对疾病的发生及进展进行预测[1]。目前已知高血压为SCI的独立危险因素,那么运动高血压是否也对SCI产生重要影响,是本文研究重点。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资料选取在我院门诊就诊的106例无高血压病史患者,均于门诊行运动平板试验,运动高血压的诊断标准由Lauer定义,即运动后即刻收缩压男性>200毫米汞柱,女性>190毫米汞柱。依据运动后的血压情况,将其分为运功高血压组32例(男18例,女14例,平均年龄46.96±12.99岁)和运动血压正常组共74例(男38例,女36例,平均年龄47.60±15.10岁),依据SCI定义,符合SCI的共28例。入组病例排除糖尿病、冠心病、房颤、肝肾疾病等;SCI患者均存在经头MRI或头CT证实的梗死灶。
1.2方法采用美国Marquette-T200活动平板仪及运动血压监测仪,袖带附于右上臂,测量运动前血压,以最大心率的85%为亚极量负荷。按Bruce方案逐级增加运动级别,一直到亚极量负荷为止。测量运动后即刻的血压。血压测定采用汞柱式袖带血压计,安静坐位,休息至少15分钟,测量右上臂血压,以Korotkoff第一音及第五音作为收缩压及舒张压,有固定人员连续测量3次,取3次读数的平均值。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测定血清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血糖(FBG)浓度。
1.3统计学处理所有资料使用SPSS13.0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中SCI的发病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观察组中收缩压及舒张压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SEX、AGE、FBG、TG、HDL-C、LDL-C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0.05)。(见下表)
3结论
在1990年,美国国立神经病与卒中研究所(NINDS)在脑血管病分类Ⅲ中将SCI列为脑梗死的亚类。流行病学研究证明,老年人的SCI发病率高达20%[2],而SCI的发病率是有症状性脑梗死的4倍[3]。另外,MRI影像也显示57%新发脑梗死患者为SCI。故SCI需要引起更广泛的关注与研究。血压异常主要引起小动脉硬化,在顱内这些小动脉为较大动脉的深穿支,多为终末动脉,一旦闭塞,则易发生缺血坏死,形成腔隙性脑梗死。由于其病灶很小或位于脑功能静区,不引起临床症状,故而形成SCI。在2003年,美国国家联合委员会第7次报告提出了一个新概念,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前移,即遏制心脑血管疾病的流行要从预防其危险因素入手。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人们对高血压的认识多是局限在对静态和基础血压的观察,即便是早期发现也是发现早已升高了的血压。而运动高血压指在一定运动负荷条件下,运动过程中或运动刚刚结束时,血压异常升高超出了正常人反应性增高的生理范围的这样一种现象。目前考虑其与炎症反应及血管内皮损伤等因素相关。运功高血压可以诊断静息状态下无疾病表现者,还可以对疾病的发生及进展进行预测。运动血压与高血压、左室肥厚、卒中、心脑血管事件都有相关性。本研究中发现,观察组中SCI的发病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观察组中收缩压及舒张压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而一般情况(性别、年龄、空腹血糖、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两组间比较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运动高血压可能与SCI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但目前关于二者的研究报道甚少,结论及具体机制需要进一步研究证实。
【参考文献】
[1]张朝东.无症状脑梗死的危险因素[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01, 21(11):890-891.
[2]卢秋莲.原发性高血压病与无症状脑梗塞相关性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旬刊, 2013, 23(7):3534.
[3]夏泽民.高血压动态血压参数与脑卒中发生相关性分析[J].安徽医学, 2004, 25(1):60-6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