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注化妆品经营业态新变化电子商务、美容美发、新转入经营商户应为监管新重点

2017-10-20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7年11期
关键词:昌平区用途备案

北京市昌平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接5月上)

化妆品主要来自本市批发企业

昌平区化妆品经营主体购进化妆品渠道两年的调查数据变化不大,供货商上门推销所占比例较小(附图3),但从违法案件看,这部分化妆品质量风险较高,产品来源较难追溯。供货商的区域分布主要集中在北京市昌平区和北京市其他区(附图4),只有7%来自外省市,主要是由大型连锁商场超市和连锁美容美发企业总部进行的集中采购。因此,加强本市批发企业监管是净化化妆品市场的主要工作。

美容美发店化妆品管理水平参差不齐

商场超市、化妆品专卖店、宾馆、洗浴中心等经营者较稳定,管理较正规,基本能够落实索证索票等各项制度,化妆品能够追溯。美容美发店虽店面位置变化不大,但56%已更换经营者,化妆品管理水平参差不齐,仅有部分连锁经营主体能够落实索证索票等各项制度,整体化妆品来源渠道较混乱,尤其是特殊用途化妆品问题较突出。

三大措施推进化妆品监管有序开展

实施化妆品长期普法计划 一方面依托社区、媒体等平台,结合季节变化、重大节日等特殊时节,对普通消费者进行常识宣传,提高群众化妆品相关知识水平;另一方面,结合日常监督检查,通过制作、发放宣传手册的方式对化妆品经营者进行面对面的制度落实培训,规范其经营行为。

实施区分业态的分类监管对经营产品少、以洗护类产品为主的小商店重点进行化妆品知识普及,规范化妆品经营行为;对于化妆品专卖店及大型商场超市,重点对产品的进货查验、储存保管等制度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同时对畅销产品进行行政抽检,降低此类商品的质量安全风险;对使用化妆品的美容美发、美甲店及宾馆、洗浴中心等,重点对相关产品是否取得特殊用途化妆品批准文号、是否从合法渠道购进等进行检查,对容易非法添加的产品进行针对性抽检。

实施网格监管减少监管盲区从2015年1月1日开始,在明确镇(街)食药监管所职责,区分重点监管区域和重点监管对象的基础上,实施分片责任包干工作方法,责任到人,在重点监管区域合理调配监管人员,保证其保质保量按时完成工作。在具体工作中,保化科加强化妆品知识培训、专业技术支持和重点难点案件研讨工作,保证各食药监管所在办理化妆品案件时有例可查、有的放矢。

严厉案件惩处并适时公示、曝光对于投诉举报或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非法化妆品,坚持从严查处、定期公示,利用社会监督形成威慑效应,达到净化市场、增强监管效果的目的。

加强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备案后检查自2014年6月30日起,国产非特殊用途化妆品上市前应按照《国产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备案要求》进行网上备案,监管部门要在备案后进行检查。两年来昌平区共完成864个产品的备案后检查,其中对211个产品给予责令改正,问题主要集中在产品名称、标识标签、备案信息不规范及违规宣称等。通过严格备案后检查,进一步净化化妆品市场。

特殊用途化妆品仍是监管的重点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公布,2016年共有471批次化妆品不合格。其中,祛痘类、祛斑类、美白类及面膜类化妆品主要涉及非法添加禁用物质;防晒类主要涉及未取得特殊用途化妆品批件、特殊用途化妆品批件过期、产品名称与批件不符、实际检出成分与标识成分或产品批件不符等。查询北京市案件办理系统,2014年至2016年,北京市共查处化妆品相关案件350起。其中,涉及进口化妆品的有66件,案由主要是未经批准或检验的进口化妆品。涉及国产特殊用途化妆品的有60件,案由主要是未取得批准文号的特殊用途化妆品,其中美容美发店为主体的有27件。涉及非特殊用途化妆品的有224件,案由主要是经营过期化妆品、经营不符合国家《化妆品卫生标准》的化妆品、经营标签不符合规定的化妆品和生产不合格化妆品等。可以看出,特殊用途化妆品仍是监管的重点品种,化妆品非法添加及使用特殊用途化妆品的美容美发店仍是重点检查内容。

附图3:两次摸底调查化妆品进货渠道对比图

附图4:昌平区化妆品经营主体供货商区域分布情况

化妆品的宣传需持续加强

两年的普法宣传已初见成效,但由于人们对化妆品知识了解较少、从业门槛低、化妆品经营者变化频繁等原因,化妆品普法宣传依然是一个持续、长期的过程,应采取多种形式持续加强化妆品宣传。

应按照《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版)要求,加强化妆品生产追溯体系的构建,完善批生产记录及产品质量检验等,对已上市的化妆品建立健全召回机制,对问题产品及时采取补救措施,降低问题产品风险。属地监管部门在进行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备案后检查时,应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及文件要求严格检查,对发现的问题予以纠正,进一步减少问题化妆品上市销售。还应采取检验所检验与现场快速检验相结合的方式,对经营使用单位的化妆品进行检验,重点突出容易非法添加药物和特殊用途化妆品的随机采样,对于抽检不合格的产品快速启动案件调查,同时将检验结果定期向社会公布,及时召回不合格产品。同时,要缩小化妆品监管盲区,进一步控制产品风险,持续加强网格监管人员的知识培训,注重网格监管人员自身素质的提升。此外,持续加强监管部门间信息共享、区域联动,探索建立更快捷的区域间信息共享和联动机制也意义重大。

通过两次摸底调查和全覆盖的监督检查,化妆品经营主体整体良莠不齐、情况复杂,需要执法人员深入一线,进一步分析研究。相信随着我国化妆品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通过供需双方、监管部门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化妆品市场将会更加规范,化妆品质量安全会更有保障。

注:本文2014年数据均来自《昌平区化妆品经营业态调查与分析》(《首都食品与医药》2015年3月上半刊P63~65)

猜你喜欢

昌平区用途备案
昌平区总工会 关心关爱显温情 爱心传递共战疫
昌平区总工会深入基层开展服务阵地建设调研
关于备案建材事中事后监管的实践与思考
我省高校新增备案和审批本科专业名单
DNA的奇妙用途
用途
解读保健食品注册备案“双轨制”
保健食品或可探索“审批+备案”模式
基于多媒体技术的昌平区地质灾害演示系统
北京昌平区某CFG桩复合地基处理工程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