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钻石模型的辽宁装备制造业产业创新能力提升路径*
2017-10-20纪国涛王天琪赵大军
纪国涛,王天琪,赵大军
(沈阳理工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沈阳 110159)
【装备制造业发展研究】 doi:10.7688/j.issn.1674-0823.2017.05.06
基于钻石模型的辽宁装备制造业产业创新能力提升路径*
纪国涛,王天琪,赵大军
(沈阳理工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沈阳 110159)
新常态下装备制造业仍然是支撑辽宁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装备制造业产业创新能力滞后已成为制约辽宁经济可持续增长的瓶颈,产业创新能力提升有助于促进辽宁装备制造业突破低端锁定并克服固有的创新模式依赖。基于钻石模型对辽宁省装备制造产业创新能力进行分析,并提出促进辽宁装备制造产业创新能力提升的若干路径选择。
装备制造业; 产业创新能力; 钻石模型
一个经济体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根本途径在于产业创新能力的持续提升,促进产业从低端逐步向中高端变迁。装备制造业的产业成长过程不仅是各种经济资源不断被吸纳和自身持续壮大的过程,更是产业创新不断演化的过程。随着比较优势的逐渐消失和竞争的持续高端化,我国装备制造业参与国际竞争的发力点只能是产业创新能力提升。经济新常态下,创新驱动的产业升级只能通过增强创业创新动力和提升产业创新能力来实现[1]。目前,我国装备制造业仍处于积累成长阶段,转型升级的瓶颈在于产业创新能力不足[2],而发达国家跨国公司掌控价值链的高端,导致我国装备制造业处于价值链的低端锁定状态[3]。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匮乏已严重阻滞了高端装备产业向产业链和价值链顶端攀升的步伐[4]。自从国家实施东北振兴战略以来,辽宁装备制造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但对产业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数量依然不足[5]。目前,辽宁装备制造业发展更多还是依靠规模扩张和数量取胜[6],而非产业创新能力的整体提升。作为辽宁省的支柱产业,装备制造业在经济下行压力下的发展瓶颈在于核心技术缺乏和自主创新能力低[7],政策立法不完善、与其他体系融合难和企业自身成长盲目等问题,则是目前制约辽宁高端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瓶颈[8]。面临经济新常态,辽宁经济增长呈现出断崖式下降并一度出现经济增长为负的现象,经济发展疲态尽显。然而2015年辽宁2.86万亿元的经济保有量仍然处于全国前列,凸显辽宁经济依然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客观审视辽宁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历程,能够发现一种积蓄中的能量,有理由期待一种孕育中的突破。基于钻石模型对辽宁装备制造业产业创新能力进行分析,进而挖掘产业创新能力提升路径,对促进辽宁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辽宁装备制造业产业创新能力的钻石模型分析
钻石模型是由需求条件,要素条件,企业战略、结构和行业竞争,相关及支持产业四大内部支点要素,以及政府和机遇两个外部要素构成,以揭示某一区域特定产业的竞争能力。产业竞争能力的强弱体现了产业竞争优势的强弱,而产业竞争优势则主要源于产业创新能力的高低。产业创新能力是推动产业发展的能力,其强弱决定了一个产业的发展水平,并影响国家或区域的产业竞争能力。就要素禀赋而言,研发经费投入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解释产业创新能力[9],研发要素投向和结构的变化是产业创新的重要方式;就需求条件而言,市场需求及其需求差异是决定创新活动的重要条件,我国装备制造产业创新能力提升瓶颈源于需求因素制约[10];行业内企业数量及其异质性对产业创新能力有积极影响,而装备制造产业链条发育的畸形化阻碍了产业创新水平的提高[11]。可见,钻石模型对分析产业创新能力提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辽宁装备制造产业创新能力提升所涉及的影响因素都能够通过该模型反映出来,如图1所示。
图1 产业创新能力的钻石模型分析框架
1.市场需求约束与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L型走势虽然意味着我国市场需求将会持续低迷,然而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生产水平仅能满足不到60%的国内市场需求,部分高精尖装备的市场份额几乎为零,进口产品仍主导国内高端装备市场[4]。例如,我国高档数控系统、高档数控机床等进口依赖度达90%,精密科学仪器和测量仪器、汽车制造关键设备等进口依赖度达70%。对进口产品和技术的过度依赖,导致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创新能力受限、市场竞争力不足。这说明我国国内市场需求约束的根源在于产业创新能力不足,而产业创新能力不足具体表现为陷入制造环节的低端锁定困境。随着生产制造垂直分解的不断深化,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加剧对高端装备制造业的知识与技术封锁,以遏制中国企业向价值链高端环节延伸。全球价值链分工赋予各环节不对称的垄断实力[12],处于微笑曲线价值链高端位置的国家限制价值链低端国家向高附加值环节攀升,甚至实施技术锁定,而处于低端地位的装备制造业又面临着竞争过度和产能过剩的处境[13]。
随着资源禀赋和劳动力优势消减,辽宁装备制造产业极易陷入发达国家的俘获型产品价值链中,并被锁定在微笑曲线的低端环节。辽宁装备制造业规模大而不强、发展快而不优,只有依靠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才能突破微笑曲线的低端锁定状态,向高附加值环节跃迁。装备制造业具有产业链长、产业关联度高、对研发水平要求苛刻和产业技术存在关联性的特点,由于核心技术和营销网络的对外依赖性,导致装备制造业长期固化在微笑曲线的低端地位。随着供给侧改革逐渐深入以及各种利好政策的协同效应,辽宁装备制造业正在并将逐步通过产业自主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例如,在经过了模仿创新、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以及集成创新之后,沈阳机床在开放式创新环境下取得了自主创新的突破,成功地制造出了i5智能机床并创建了“云制造”平台商业模式,形成了机床行业产业创新能力提升的示范效应。沈阳机床的产业创新模式成功地改变了辽宁装备制造业低端锁定的地位,实现了向价值链高端的跃升,同时自主创新的规模效应明显地增强了辽宁装备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经济新常态下,产业创新能力提升是辽宁省装备制造产业成长的本质根源和供给侧改革的内在逻辑,只有通过产业创新能力在高度、深度与宽度方面的延伸和拓展,掌握行业标准制定权,才能突破国内外市场需求的约束。
2.相关支持产业断裂与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产业链理论表明,一个优势产业不是单独存在的,离不开产业链上各个环节相关产业的强力支撑。20余年来经济全球化带动的世界产业转移在中国形成了较完善的制造业产业链[14],并将中国装备制造企业锁定在价值链的低端环节。在辽宁装备制造业的产业集聚发展上,由于缺乏专业化基础上的分工协作,因而没有形成分工协作的共生共赢机制,特别是相关产业上下游之间的协作程度仅为美国、德国、日本等国的约20%[5]。
相关支持产业断裂导致辽宁装备制造产业内部创新合作机制缺失,影响创新合作的联动效果,导致产业整体创新能力较低。由于装备产业价值链下游阶段的配套体系跟不上基础研究步伐,导致科技成果的经济价值往往只有在沿海地区才能够得到充分实现,形成了所谓的创新投入和收益分配的“倒挂”格局[15]。供给侧改革视角下,深化企业的专业化分工,形成以龙头企业为核心、以大量配套中小企业为外围的高度分工的生产网络有助于增强辽宁装备制造产业创新优势。多业联动和交叉融合已成为装备制造产业创新的重要模式,根据客户需求以及与供应链上下游相关联的制造、流通、金融等环节的交融合作,构筑供应链的差异化竞争优势[16],有助于提升装备制造产业发展水平。物流产业作为高级生产性服务业在现实中具有引发并实施产业联动的特质和能力,通过装备制造业和物流产业的融合发展促进辽宁装备制造产业供应链系统功能的扩展和提升,弥合相关支持产业之间的裂痕,提升了装备制造产业创新能力。
3.要素禀赋制约与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辽宁装备制造产业正处于从投资主导向创新主导过渡的发展阶段。根据波特理论,投资和创新是竞争力的核心。辽宁装备制造业产业创新瓶颈表现为模仿创新、吸收引进创新及技术购买创新惯性依赖,而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缺乏。数据研究显示:研发强度低于1%,技术研发处于实用技术阶段;研发强度介于1%~2%,技术研发处于技术改进阶段;研发强度超过2%,技术研发才进入技术创新阶段,国家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17]。辽宁省目前的研发强度为1%~2%,技术创新仍然徘徊在技改阶段。研发强度的弱化导致动态创新演进中断,而对FDI的依赖也未能提升辽宁装备制造产业的创新能力。研究表明,FDI不仅没有改善辽宁装备制造业产业结构,反而限制了产业结构升级,因此只有形成根植于本地的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才能促进产业创新能力提升[18]。研究表明,从外部引进技术会在短期内提升企业产品竞争力,但持续引入会产生较高成本和较大风险,企业只有自主研发才能保持长期的竞争力。
辽宁装备制造企业之间“模仿套利”行为盛行,未能形成高中低产品差序有效竞争格局,被锁定在中低端产品无序竞争状态,呈现出价格恶性竞争和创新动力集体缺失的发展困境。由于没有在原始积累的基础上实现技术升级和转型,陷入了产业创新路径依赖困境,滞留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环节。正是由于制造业长期存在创新模式惯性依赖,使得辽宁装备制造业相对进步缓慢并在经济增长的动力源上表现出规模扩张的粗放特征和依靠投资拉动的增长效应。与德国工业4.0对接的中国制造2025的核心理念是持续增强装备制造业的竞争能力,竞争能力的内涵在于产业价值链效率化,实现价值链由低端向高端过渡,完成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而这需要在人力资本不断积累的基础上持续推进产业创新能力的跟进。一个产业越是处在价值链的高端,其面临的竞争压力就越小,竞争优势就越明显。因而,辽宁装备制造业产业创新能力提升不仅面临产业创新惯性制约,还受制于研发强度以及专业化的人力资本等要素的束缚。
4.机遇、政府与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产业创新已经成为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和新产业之“四新经济”成长的根本性推动力量。促进产业创新能力提升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培育新动能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举措。就国际视角而言,美国制造业再振兴是一次深刻的制造业转型升级,而本质上是产业创新能力的全面提升。美国再工业化将对我国资本密集型和知识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带来严重负面冲击[19],因此,我国装备制造业必须适时把握住国际发展机遇,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形成新的竞争优势。我国“一带一路”带来的战略机遇改变了装备制造产业对单一重点市场的依赖,在政府鼓励支持下,辽宁装备制造业要积极主动融入到“一带一路”战略中,在去产能中提升抗外部冲击能力,在市场开拓中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基于“互联网+”和大数据发展的机遇,德国工业4.0与中国制造2025的成功对接将成为“辽宁制造”转型为“辽宁智造”的重要引擎,也将成为实现习总书记提出的“由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由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的重要抓手。
随着全球经济放缓,市场需求呈现出不断萎缩的趋势,然而对于高技术和高附加值的装备制造业需求依然强劲。随着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运行以及沈大“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设立,辽宁正处在东北振兴和转型升级的重大战略机遇期,拥有雄厚基础的装备制造业仍然是支撑辽宁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只有不断拓展装备制造业的产业创新能力,才能走出经济低迷的阴霾并长期实现高远的增长目标。辽宁经济增长持续低迷源于生产率增长未能持续,而生产率增长停滞根源在于产业创新能力瓶颈制约。装备制造产业持续竞争优势源于产业技术轨道的不断跃迁,产业创新能力是产业演化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因此,如何利用好国际国内重大发展战略机遇,通过体制机制改革完善辽宁装备制造产业发展环境,通过装备制造产业创新能力提升以适应和引领经济新常态的发展,是辽宁省政府制度创新的关键议题。
5.企业战略、结构、同业竞争瓶颈与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创造与保持产业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是发展战略、组织管理与竞争对手。在装备制造产业发展过程中,辽宁省逐渐形成了相应领域中的龙头企业,然而,目前制约辽宁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短板,仍然是产业创新能力的普遍不足与在关键零部件和高端生产设备创新研发方面的基础能力严重缺失。辽宁装备制造业的资金投入和劳动投入使用效率有一定提升,但对劳动力投入的利用水平比较低,未来发展仍需关注资本深化过程中生产率的提高[6]。而生产率提高的实质在于产业创新能力的整体提升。新常态下,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已成为当前全球经济发展最重要、最直接的竞争手段。然而辽宁装备制造企业战略竞争仍局限于价格竞争的非市场化竞争这一较低层次的竞争层面,而在制造业服务化转型方面仍步履维艰。在装备制造业产业结构层面,辽宁省尚未形成以寡头企业为核心、大中小企业分层次的差序竞争格局,同业之间联盟协同合作仍需持续协调和不断推进。产业创新是特定产业在成长过程中或在激烈的国际环境中主动联手开展的产业内企业之间的合作创新[20]。产业创新是政府、企业等通过技术创新、组织创新、环境创新、制度创新和组合创新,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和能力,从而促使产业发展实现质的飞跃的创新活动。辽宁省装备制造产业创新能力提升必须突破产业内部协同创新不足的瓶颈。
二、辽宁装备制造业产业创新能力提升的路径选择
基于以上辽宁装备制造产业创新能力钻石模型的分析发现,只要能充分把握住国际国内的发展机遇,通过产业创新能力提升完全可以重塑辽宁装备制造产业的核心竞争优势。首先,正视目前的要素禀赋,加强产业自主创新能力,通过装备造业的服务化转型克服市场需求约束。其次,通过链式整合创新建立与相关和支持产业协同发展的机制。第三,产业创新带来的不仅是产业生命周期的延长,还会引发企业产业选择的变化。因此,需要加强辽宁装备制造产业内部产业创新共同体建设,实施组合能力创新范式。在要素均可自由流动的经济全球化中,制度环境的重要性在于可以吸引劳动力、资本、资源、技术等生产要素并优化组合,进而形成产业竞争优势,因此,辽宁装备制造业产业创新能力提升的制度保障在于厘清政府和市场的有效边界。
1.服务化创新:重构装备制造业的商业模式
随着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和分工日益细化,全球制造业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成为重要发展趋势[20]。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在工业化的中后期,产业结构经由几大明显的改变:服务业比重提升大大快于工业,生产性服务业比重提升大大快于消费性服务业,高端服务业比重提升大大快于低端服务业。我国装备制造业的服务已基本由“质量弥补者”阶段进化到“差异化竞争者”阶段,但尚未到达“利润创造者”阶段。辽宁省很多企业失败并不都在于技术创新的滞后,而在于突破性技术的商业化和营销停滞不前。装备制造业的服务化创新已成为辽宁装备制造业产业创新能力的另一种表达,装备制造业不仅需要新技术,更需要基于新技术的商业模式创新。制造业服务化模糊了生产和服务的边界,正是工业价值链“内爆”的具体体现。例如沈阳机床在取得i5技术突破之后,围绕客户体验进行了商业模式的重塑,构建了“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金融+大数据+在线服务+再制造+伙伴”的崭新商业模式[21]。第三次工业化是适应经济发展规律和国际竞争形势的必然选择,其核心是推动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融合,重建制造业与服务业一体化的流程体系。高端服务业的优势在于能够引领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装备制造业,形成分工配套的产业链。如果没有高端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国内价值链是不可能形成的[22]。借鉴沈阳机床集团成功的服务化创新商业模式,辽宁装备制造业需要结合自己产品特点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服务化创新模式,以提高产业创新能力。辽宁装备制造产业能不能加快服务化转型并获得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快速发展的协同支撑,成为破解装备制造产业创新能力瓶颈的重要途径。
2.链式整合创新:构建以龙头企业为核心的供应链集成创新
装备制造业的产业创新是个全面而完整的过程,随着生产制造碎片化和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产业的成长模式和创新环境都发生了变化,创新已经突破了单纯的技术创新模式而扩展到产业链整合创新模式。基于分工视角而言,专业化分工的深化加快了组织分化与整合,驱使企业行为从单项利益零和博弈转向利益创造与分享;根据企业边界漂移理论,企业边界漂移形成了互联组织,传统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被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所替代;从国内价值链构建而言,要想摆脱被跨国公司“压榨”和“俘获”的现实,需要构筑以我国大企业为核心的供应链管理体系,形成根植于本国或本地的产业创新体制,在本国大企业原始积累的基础上通过链式整合创新实现技术升级和转型,培育自己“链”上的核心竞争优势。例如,宝钢和海尔分别构建以本企业为核心的全球供应链管理体系,通过链式整合集成创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核心竞争能力,进而在参与国际竞争中成了难以模仿的竞争优势。
辽宁省拥有比较密集的大中型国有企业和高层次技术密集型的装备制造龙头企业,通过构建以区域龙头企业为核心的供应链集成创新模式,掌控价值链各环节的空间分布,以最大程度发挥链式整合的竞争优势,形成促进辽宁经济转型升级的产业创新链式集簇。例如,在数控机床行业构建以沈阳机床集团为核心的供应链整合创新模式;在通用石化装备行业构建以沈阳鼓风机集团为核心的供应链整合创新模式;在重矿机械行业构建以北方重工、三一重工为核心的供应链整合创新模式;在输变电装备行业构建以特变电工沈阳变压器集团有限公司、新东北电气集团为核心的供应链整合创新模式;在工程机械行业构建以北方重工集团为核心的供应链整合创新模式;在汽车零部件行业构建以华晨宝马、华晨金杯、北盛汽车或广汽日野为核心的供应链整合创新模式等。从组织生存视角而言,组织长期生存主要依赖于组织整体层面的创新性,而组织创新能力不仅重塑组织创新性,而且促使组织成功生存和演化。由此,构建以龙头企业为核心的供应链链式整合创新模式将成为我国供给侧改革视角下辽宁装备制造业克服产业创新困境的关键之举。
3.组合能力演进:构建产业创新共同体
产业创新是一个交互过程,同时也是一个社会互动过程,其成功演化需要一个开放的网络环境。Castells(1989)认为,产业创新动力取决于企业共同体数量增多、规模扩大及技术升级等新生产组织的分工机制与产业链关系。研究表明,适用产业规模报酬递增规律的范围只能是在企业间合作竞争型准市场网络组织内部。为了促进装备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发挥辽宁省在东北振兴中的示范效应,结合辽宁省的区域经济发展实际,适宜构建产业创新共同体,通过组合能力演进,构建辽宁装备制造业产业创新共同体。产业创新的组合能力是指在动态竞争环境中能够有效获取、整合和利用产业内外各种知识资源的动态能力。产业创新共同体是基于共同愿景,以产业创新引导基金为依托,以企业为主体的由政产学研等多元参与者纵横交错构成的一种新型产业创新组织形式,其主要特点在于能够有效整合不同资源、产生协同耦合效应和促进创新集群发展。产业创新共同体需要成立相应的组织,具体负责产业创新平台构建、产业创新平台利用和产业创新平台升级,以保障产业创新共同体切实提升产业自主创新能力。
产业创新共同体是产业创新组合能力的有效保障,产业创新组合能力是产业创新共同体的核心。通过产业创新共同体的构建可以促进辽宁装备制造业产业创新能力的持续提升。例如,沈阳机床集团SESOL云平台概念的形成体现了产业互联时代新的商业模式,以技术创新为基础,沈阳机床集团与清华同方、工信部标准院、神州数码和同济大学等组建的产业创新共同体成功研制出被誉为中国大脑的i5数控系统,形成了自己的核心技术实力。研究表明,大约有50%的新产品、新技术创新发生在与创新相关的供应商、用户的交流与互动以及不同组织层次的协同共创之中[23]。华为之所以在创新能力方面达到世界一流水平,不仅在于其在多个国家建立了全球性研发体系,更在于其分布全球的20多个联合创新中心和与客户的联合创新所构成的产业创新共同体。
4.把握机遇,通过制度创新重塑市场与政府边界
改革开放以来,东北经济相对下滑的不可逆性与现实困局源于东北地区长久以来的计划经济体制模式和其艰难转型。因此,必须适时地进行体制机制的市场化改革,重塑政府与市场边界,通过制度创新释放东北经济活力。2017年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批准运行,将促进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的成功对接。因此,辽宁政府要紧紧抓住这一历史性机遇,通过产业创新能力提升突破装备制造业价值链的低端锁定瓶颈并向微笑曲线两端攀升。经济新常态下,政府与其继续加强产业政策的扶持力度,不如提高环境服务的质量和水平,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产业创新[24]。东北振兴困局宏观表现的一个共识在于制度创新贫乏、政府与市场边界模糊。地方政府制度创新的重点是改善东北发展环境。如何克服体制机制障碍,弥补市场功能性缺陷和制度供给缺失,重塑市场与政府边界,以制度创新促进辽宁装备制造产业创新能力提升,已成为辽宁摆脱经济颓势的重要问题。在后工业时代,辽宁装备制造业需要不断提升在国际分工中承担的高附加价值环节比重,有效吸收更多高端人才和降低自身对低成本劳动力的依靠,通过产业创新构建核心竞争能力。经验表明,重大的战略性与持续性的技术创新主要依靠大企业完成,而辽宁是我国装备制造大企业集聚的重要基地之一。产业创新主体存在政府行政机制和市场竞争机制之间的冲突与矛盾,过低的制度环境质量等主要因素也限制了辽宁装备制造业产业整体创新能力的动态演进。
市场化取向的体制机制改革是辽宁振兴的四大着力点之一,供给侧改革的视角下应努力使辽宁国有大型和特大型企业真正接受市场规则的硬约束。新常态下,只有解决了政府与市场的有效边界问题,才能为辽宁装备制造产业创新力提升创造条件。就体制视角而言,前沿创新和技术领先的实现需要用体制改革来释放和重构激发创新的活力与环境;就发展环境而言,产业创新需要改变现有科研体制、教育机制和人才机制;就政策思维而言,产业创新要摒弃技术跟随惯性、在创新和领跑时政府要改变治理模式并提高政策能力[25]。高端装备制造业的独特特征决定了其发展不可能完全依赖于市场进行资源配置,政府必须从战略高度整体规划并支持其成长。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政府尚需对其拥有一定的控制力,然而必须改变产业规模盲目扩张的发展思路,取而代之的是提供促进产业创新的制度环境。钱德勒研究表明,美国工业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规模经济多源于制度创新而非技术变迁。因此,如何创造新的制度安排与完善的体制机制相耦合,厘清市场与政府有效边界并协同运行是辽宁装备制造业产业创新能力提升的有效保障。
三、结 论
国有经济比重大和国有企业数量多是辽宁经济的发展优势,在十三五期间,要特别发挥好装备制造业的国有企业优势[26],提升装备制造业产业创新水平。发展装备制造业依然是辽宁省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型的主要方向和集中体现,由于产业创新能力贫乏而导致辽宁装备制造业长期被锁定在国际价值链低端环节,同时由于对固有创新模式的惯性依赖进一步束缚了辽宁装备制造业解锁其低端锁定状态,因此,只有通过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才能实现辽宁装备制造业向价值链高端的攀升。Freeman(1997)通过美、日以及前苏联的案例研究,认为产业转型效率主要取决于产业创新能力,产业创新是国家创新的核心,产业创新能力强弱不仅决定了一个产业的发展水平,也影响着国家或区域的产业结构和竞争力。基于钻石模型的分析视角,本文认为随着经济新常态的持续发展,辽宁装备制造产业创新能力提升路径首先在于强化制造业服务化创新,重构装备制造业的商业模式;其次,强化链式整合创新,构建以龙头企业为核心的供应链集成创新;再次是推进组合能力演进,构建产业创新共同体;最后是促进制度创新,重塑市场与政府的边界。
[1] 葛秋萍,李梅.我国创新驱动型产业升级政策研究 [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16):102-106.
[2] 张华明,王小林,张聪聪,等.中国装备制造业阶段竞争力研究 [J].贵州财经大学学报,2016(6):62-72.
[3] 安占然,崔蕴华.人力资本异质性、内涵式演进与我国价值链位置跃升 [J].新视野,2016(4):40-46.
[4] 陈昊洁,韩丽娜.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产业安全问题研究 [J].经济纵横,2017(2):79-82.
[5] 张青山,刘丽娜,刘成浩,等.新工业革命与辽宁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 [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104-111.
[6] 秦琳贵,王青,马强.辽宁装备制造业效率分析 [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8):314-324.
[7] 郭明顺,马君.经济新常态下辽宁省装备制造企业创新影响因素及对策 [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97-103.
[8] 金仲,宋青瑾,郭琼,等.辽宁高端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策略研究 [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0):323-326.
[9] 孙晓华,李传杰.有效需求规模、双重需求结构与产业创新能力 [J].科研管理,2010(1):93-103.
[10]白极星,周京奎.研发聚集、创新能力与产业转型升级 [J].创新科学决策,2017(1):1-17.
[11]许爱萍.美国提高电子信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经验及借鉴 [J].中国科技论坛,2014(3):72-78.
[12]张幼文.目标升级与战略创新:贸易大国如何实现转型 [J].探索与争鸣,2016(2):83-88.
[13]刘志彪.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端化:基于“链”的经济分析 [J].产业经济研究,2012(3):9-17.
[14]韩永彩.美国再工业化对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 [J].国际经贸探索,2016(4):51-62.
[15]肖泽磊,都新亚,范斐.中国创新能力的区域差异测度、演化及收敛研究 [J].统计与决策,2017(3):88-93.
[16]陶君成,徐青青.我国物流发展的业态结构及升级路径研究 [J].中国流通经济,2013(9):23-27.
[17]朱星华.美国AMP计划的内容、政策措施及启示 [J].全球科技经济瞭望,2012(2):61-67.
[18]董伟龙,屈倩如.装置制造业服务转型与创新 [J].中国工业评论,2015(2):80-87.
[19]陈力田.中国通信设备制造业创新能力测度和初步分析 [J].管理工程学报,2010(S1):86-93.
[20]马骏.新常态下推进上海制造业服务化研究 [J].上海经济,2016(6):26-33.
[21]荆浩,刘垭,徐娴英.数字化使能的商业模式转型:一个制造企业的案例研究 [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6(1):1-5.
[22]任保全,刘志彪,任优生.全球价值链低端锁定的内生原因及机理 [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16(5):1-23.
[23]张杰,陈高勇.突破束缚创新的关键制约性因素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J].人文杂志,2016(10):35-42.
[24]薛澜,陈玲,王刚波,等.中美产业创新能力比较:基于对IC产业的专家调查 [J].科研管理,2016(4):1-8.
[25]武敬云.中国创新政策的现状和发展方向 [J].全球科技经济瞭望,2012(2):31-36.
[26]谢地.中国国有经济角色的历史定位 [J].理论界,2015(9):25-28.
PromotionpathofindustrialinnovationcapabilityofequipmentmanufacturingindustryinLiaoningbasedondiamondmodel
JI Guo-tao, WANG Tian-qi, ZHAO Da-ju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henyang Ligong University, Shenyang 110159, China)
Under the New Normal,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s still the core driving force supporting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Liaoning.The lagging of industrial innovation ability of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has become the bottleneck containing the sustainable growth of economy in Liaoning.The industry innovation capability is conducive to the promotion for the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Liaoning to break the low-end locking and overcome the inherent reliance on innovation patterns.The innovation capability of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Liaoning Province is analyzed based on the diamond model, and some paths to promote the innovation capability of the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Liaoning are proposed.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dustry innovation capability; diamond model
F 062.9
A
1674-0823(2017)05-0414-07
(责任编辑:吉海涛)
2016-11-24
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JG16EB378)。
纪国涛(1972-),男,辽宁昌图人,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产业创新等方面的研究。
* 本文已于2017-07-13 16∶14在中国知网优先数字出版。 网络出版地址:http://www.cnki.net/kcms/detail/21.1558.C.20170713.1614.0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