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他把温暖播洒在192名流浪孩子心田

2017-10-20吴敏

金秋 2017年13期
关键词:义工竹林流浪

文/吴敏

他把温暖播洒在192名流浪孩子心田

文/吴敏

义工佟伟

子上了高三,他俩才在晚自习后将孩子接回家里,好好给孩子做一顿饭。好在爱人一直对方璐的工作比较支持,这次也没例外,他对方璐说:“你安心到镇上挂职,不要误了公家的事,我来给孩子做饭,保证孩子在考大学时身体没问题”。

自2016年6月12日挂职丹凤县竹林关镇党委副书记后,方璐3个多月里很少回市里的家。她走访了镇上的机关事业站所和18个村(社区),写了72篇民情日记,熟悉了全镇的基本情况,也形成了工作的基本思路。由于方璐大学毕业后在镇安县委组织部工作过10年,对组织和党建工作有比较丰富的经验,所以在镇党委的领导下,积极谋划、推行了在全镇探索实施“两评双促”工作制度,各党支部以党建为引领促脱贫攻坚,每个党员以争做合格党员促贫困户脱贫工作,从而把脱贫攻坚任务落实到了每个支部,并且具体到了每个党员的肩头。同时还建立了竹林关镇政府微信公众平台“竹林关印象”,积极宣传各类先进典型,号召大家为党建和脱贫攻坚出谋划策。

方璐在竹林关镇不分昼夜的有思路有创见的努力工作,受到了镇党委的认可与重视,也受到了大家普遍的好评。按照有关规定,基层的有关部门准备给方璐支付一些差费报酬,但方璐坚辞不受,人们问她原由,她说:“我是来扶贫的,这地方本来就贫困,让我在贫困的地方拿钱,我的良心不答应”。

外出参观

先后救助192名流浪儿童,送过50多名流浪儿童回家,足迹遍布东北三省、内蒙古、河北、新疆等地。做这个善事的是一位66岁的老人,他的名字叫佟伟,是大连市“五星级义工”,曾获评“文明的

把一头两手变作三头六臂

方璐一人两手却驾驶着全局的党务、政务、财务这3驾马车,而且还得保证这3套车跑得快、走得稳,她的工作潜能不能不让人叹服,这样的干部在哪儿恐怕都是宝贝。鉴于工作的不可或缺性质,2017年初,胡燕梅局长不得不把方璐临时叫回来处理局里的工作。然而竹林关镇好像也很需要方璐,一遇较急较重的事情,哪怕是日已黄昏,也会给方璐打来电话。从市里前往竹林关没有直达的公共汽车,单趟一百多公里的路程需要倒两次车耗时3个小时才能抵达。幸好家里有辆私家车,为了不误事,只要镇上来电,她就马上开着自家的车子赶赴竹林关。方璐把家里的车子开走了,接送孩子怎么办?而她爱人真是好说话,他去买了辆二手摩托车来接送孩子。然而天寒地冻的早晚,爷俩穿得像太空人一样,仍然冻得瑟瑟发抖,方璐见了于心不忍,多次提出来把小车留给接孩子用,但爱人始终没同意。每每前往竹林关,方璐都是含泪离家。

方璐是一个平凡的老干部工作者。她坚持做老干部亲切的“孙女”,把平凡的事情认真而持续地做好,用爱的力量温暖每一个有需要的人。感动”2009年度人物。

2016年5月24日晚,由中央电视台举办的大型公益活动“CCTV慈善之夜”颁奖晚会分别在CCTV-1综合频道、CCTV-12社会与法频道播出,大连市慈善义工佟伟与王家廉、李冰冰、李春平、范冰冰等18人荣获了“CCTV年度慈善人物”提名奖。

佟伟家住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春柳街道敦煌社区,因患有心脏病,1996年提前退休。退休后,他加入义工组织,因为从小就喜欢孩子,他在多个项目中选择了流浪儿童帮教项目,自愿担任负责人,立志用自己的辛苦帮扶困难儿童,把党的温暖播洒在流浪孩子心田。

十多年时间里,决定佟伟每天作息时间和活动场所的是流浪儿童。白天,他去火车站、大型超市;晚上6时至7时,他去餐厅;晚上7时至8时,他去网吧;8时以后,他去录像厅或电影院。“一定要尽自己的全部力量挽救孩子”。强烈的责任意识,让佟伟寻找流浪孩子的脚步停不下来,甚至有些痴迷。他常怀揣救心丸穿梭在大街小巷。有天晚上8点多钟,佟伟在繁华商业步行街上遇到一名流浪女孩,他的第一反应是上去询问,可是女孩见了人就跑,最后,他在一条长椅上找到了这个女孩……时间久了,哪个地方有流浪儿,他们都叫什么名字,在哪里捡饭吃,在哪里凑合着睡觉,佟伟一清二楚。

佟伟感触道,“这些孩子并不是一无是处,更不是什么坏人,他们大多是在复杂的家庭环境下成长,有的甚至被家庭抛弃,社会大家庭千万不能再次抛弃他们。我能做的就是尽我的一点微薄之力,能帮一个孩子就帮一个孩子。可能你给他们买了一个馒头或者饼子,就能防止他们向邪路上迈出第一步。”

有个叫小俊俊的男孩,经常在麦当劳过夜,附近的人都叫他“麦当劳男孩”。佟伟把小俊俊带到设在敦煌社区的“流浪儿保护驿站”。驿站里,有电脑,床铺,冰箱,灶台,还有很多的图书,这里就是专门为像小俊俊一样的孩子建起的家园,这个家园佟伟已经悉心经营了多年。每个周末,佟伟都特意来陪伴他。儿童节到了,小俊俊跟佟伟说他有两个“儿童节愿望”:去汤姆熊玩一次,再去撮一顿麦当劳。佟伟毫不犹豫,爽快地答应了他。儿童节那天,从麦当劳出来后,佟伟给俊俊买了20个币,受宠若惊的小俊俊玩得十分开心。中秋节,也是佟伟陪他一起过,他给小俊俊整理试卷,领他去吃水饺……4个多月来,小俊俊终于变得听话了。他说:“有佟大大这个好朋友,我哪里也不去了!”

十多年来,佟伟在和流浪儿童接触的过程中,也积累了很多经验。他说,和流浪儿童打交道,就要和他们打成一片、将心比心,不能端着大人架子,更不能像家长一样去呵斥和教训孩子,需要格外地耐心,因为这些孩子在社会上流浪的过程中也难免浸染了一些不好的习惯,趁着他们年纪还小,一定要耐心地给他们矫正过来。

为了流浪儿,佟伟的手机24小时开机,因为他给孩子们留过电话,孩子有困难会第一时间想到他。在流浪孩子的心目中,佟伟胜似自己的父母,当他们犯错被有关部门询问或要与家长见面的时候,孩子们会把佟伟的电话提供给有关部门;当流浪儿被判刑或教养期满时,佟伟等义工第一时间会把他们接回社区驿站,因为他们的父母都不愿再把他们接回家中;当有孩子在外生病或因打斗住院治疗的时候,义工会日夜守候直至伤愈。有一次,半夜手机突然响起,他马上起床,因为他知道,只有被救助的孩子有了困难,才会在这个时间给他打电话。果然,电话那端传来了流浪女海洋痛苦的声音,“佟大大快救我!”佟伟马上打出租车把海洋送进了医院,使她得到了及时治疗……

和流浪儿们在一起的时间长了,佟伟更愿意称这些孩子为“困境儿童”。他说:“在我的眼里他们只是迷了路,遇到了困境,最终都是要回归家庭的。”他所说的困境有很多,比如生活的困境、习惯的困境等,他自己也想出了很多办法来帮助孩子们。在大连生活的很多流浪儿都知道,拿着“佟大大”的名片可以去指定的拉面馆免费吃拉面,遇到困难时打电话马上就可以找到他。可是很少有人知道,能去拉面馆免费吃饭是因为佟伟把每月的几百元钱退休金存在了面馆,而无数次佟伟在寒冬深夜接到求助电话,赶到现场的时候却空无一人——这只是孩子们“测试”佟伟的恶作剧。

多年来,佟伟救助过的流浪儿童,有的回到父母身边,有的重新回到学校,还有一些重新融入社会,这也让佟伟有了成就感。前不久的一天,一位年轻小伙子来救助站找佟伟,这是佟伟2004年救助过的一个流浪儿童,如今小伙子在北京做二手车生意,做得很好。这次,他来大连考察市场,也借此机会看望曾经的“亲人”。视佟伟为“亲人”的并不是这一个孩子。有一年父亲节,几个流浪儿童一大早就给佟伟打电话:“佟大大今天是父亲节,祝您节日快乐。”紧接着,第二个孩子、第三个孩子、第四个孩子……他们在电话中对佟伟说了同样的话,把电话这头的佟伟感动得泪流满面。

佟伟曾不止一次地感叹过:“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是肯于用自己全部的光和热去温暖他人,就是最大的快乐和幸福!”

猜你喜欢

义工竹林流浪
流浪
寻访竹林隐士
二十岁的她,实现了让全球义工来苏州的愿望
国际义工,一段在国内未曾有过的经历
“偶遇”一次义工活动
流浪的歌
我要当义工
竹林奇俊
流浪猫鲍勃
楼顶竹林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