析穆儒丐《琵琶记》的“忠”“孝”“义”“理”
2017-10-19陈想王晓恒
陈想 王晓恒
[摘要]穆儒丐的《琵琶记》是满族文学史上一部重要的小说,通过考察《琵琶记》中形形色色的众生相及围绕其所展开的主要事件,论述了赵五娘和蔡太公的“忠”,赵五娘身上的“孝”,张大公和尼姑庵庵主的“义”,以及蔡太公和蔡安人的“理”。
[关键词]穆儒丐;《琵琶记》;忠;孝;义;理
[中图分类号]I2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36121(2017)01006404
提到《琵琶记》,想到的多是元朝末年高明所作著名的南戏。其实,高明的《琵琶记》系改编自民间南戏——《赵贞女》(更早时还有金院本《蔡伯喈》),只是将原著的主要人物蔡伯喈由背亲弃妇的丑恶形象改成忠孝两全的高大形象,细述了蔡伯喈与赵五娘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这种改编显然与作者的个人喜好有很大关系,但也不排除时代政策、社会风化等因素。本文所论是穆儒丐改作的小说——《琵琶记》。有研究者指出:“少数民族文学是中国文学的重要部分,但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往往不很重视对少数民族文学的书写。”[1]拿满族文学来说,虽然它是少数民族文学中重要组成部分,但往往被忽视。特别穆儒丐,他是满族文学(特别是20世纪20-40年代满族文学)的代表人物,是“填补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中时段缺失的、具有代表性的满族通俗文艺作家”[2]168,但很多人对他却知之甚少。1916年春,穆儒丐从北京到达沈阳,一边为当时著名的《盛京时报》执笔,一边继续从事写作。1918年,他顺利成为《盛京时报》文艺专栏——“神皋杂俎”的主编,并以此为阵地开始大量从事小说创作、文学翻译、文学评论等文学活动,对东北现代文学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作为晚清旗人,穆儒丐处于国家动荡、社会纷争不断、民不聊生的社会转型期,因而内心世界极其复杂。他的思想中既有传统的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又不乏特定时代的开明思想,加上6年的日本留学经历,使他的作品思想丰富、内蕴深厚。穆儒丐一生发表了大量的小说、散文、戏剧、评论、杂谈、翻译作品。其中,仅小说就有《琵琶记》、《北京》、《福昭创业记》、《徐生日记》、《同命鸳鸯》、《鸾凤离魂录》、《笑里啼痕录》、《情魔地狱》、《梅兰芳》等几十部。长篇小说《琵琶记》,“不仅以情节曲折取胜,还具有很高的文学造诣,写景状物、叙事描人,均很细腻传神”[3]136。
一、忠
关于“忠”,东汉经学家马融在《忠经》中道:“忠也者,一其心之谓也。”[4]1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也对“忠”作了解释:“尽己之谓忠。”[5]67由此,与人交往全心全意,做事尽心尽力,便是“忠”。事实上,“忠”既是一个人最基本的行为准则,也是对一个人最高的品德要求。赵五娘无疑是《琵琶记》里“忠”的化身。其父赵秀才本是一位注重气节的文人,虽然他的思想不被当时的人认同,但他宁愿被误会也不降低自己的标准。对唯一的女儿赵五娘,赵秀才不仅疼爱有加,且把其所有心血都花在她身上,更以她为授课对象认真教导十余载。他不仅教会女儿封建女子必须遵守的三从四德,并教她经史词赋、琴棋书画。这使得赵五娘与陈留郡寻常人家的妇孺大不相同。她不仅行为举止端庄大方,思想境界也高人一筹。赵五娘自从嫁入蔡家,便恪守妇女和媳妇本分,任劳任怨,相夫教子,尽心尽力侍奉公婆,没有丝毫懈怠。当赵五娘的丈夫蔡傭进京赶考后,她一面独守空房,含辛茹苦,担起家庭重担;一面期盼父母健康,丈夫早日归来,举家团聚。然而,“天有不测风云”,突然而来的三年大旱,饥荒席卷大地。为换取粮食,赵五娘几乎变卖所有。考虑到蔡太公年事已高,赵五娘自己出门买粮;为让公婆有较好饮食,她宁可自己挨饿。公婆去世,面对家徒四壁,赵五娘二话不说,剪下女人所珍视的头发,变卖后买了棺材;没钱下葬,她用麻裙包土,自筑坟墓。此后,她坚强不屈,化身为尼进京寻夫。艰难坎坷的生活中,赵五娘以柔弱肩膀承担整个家庭重担,既尽了心,又尽了力,为“忠”作了最好诠释。
中国自古忠孝一体,孝即忠,忠即孝,“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6]2从孝的不同层次看,事亲为孝之始,而忠君就是孝的发展。忠君始于孝亲又高于孝亲,孝亲也可以扩为忠君,“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6]34“上思利民,忠也”[7]111,这是春秋时对“忠”的解释。但它已不单单是对“忠”本意的解释,而是“忠”的外延,即对“忠”的对象的进一步剖析。孙中山先生曾说:“古时所讲的‘忠,是忠于皇帝……我们在民国之内,照道理上说,还是要尽忠,不忠于君,要忠于国,忠于民,要为四万万人去效忠。为四万万人效忠,比较为一人效忠要高尚得多。”(《孙中山选集》)孙先生“把忠的对象转化为为国为民,则所言甚是。”[8]由此推断,蔡太公也是个忠实的人。虽然他让儿子上学目的是学成后就可以不再受地痞流氓、贪官污吏欺负,让儿子光宗耀祖,更重要,是他希望儿子成为状元后支持他兴修水利的设想,将其种菜经验应用并推广开来,为乡邻造福。这在小说《琵琶记》中有明确表述:“蔡太公见问,恨怨似得回答说,‘我固然没什么学问,可是我种菜园子,老早我就想把大地变成一个菜园子一样,若能如此,什么样的水旱,也不怕了。但是一个人的力量,怎么办呢。可气我们陈留郡,有这么多的绅士,又有官府,谁也不想开渠灌田的事。高田矮田,人人只愿自己的地。所以水一來就淹一大片;不下雨把庄稼旱枯了,大家也是干着急。这要把大地做成菜园子一样,水大了就把它泄走;天旱了,就用河水向田里灌,多少能保几成年景吧!”[9]仅从为家乡父老生计着想、造福乡梓这一观念来说,蔡太公为国为民,正是有“忠”之人。民不聊生的社会里能维持自家生计已经是难事,更别说兴修水利了。蔡太公对此有自知之明,因此才想依靠儿子实现造福百姓的愿望。
二、孝
东汉文字学家许慎所著《说文解字》有云:“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呼教切。”[10]173由此,“孝”字所体现的是老人与子女间的关系。“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11]180可见,早在先秦时期就在教导人尽孝了:父母把子女拉扯大非常不易,父母的养育之恩无法估量,子女不管怎么做都报答不了,所以,父母老了、腿脚不便时,子女一定要到床前尽孝。中国古人常说的“百善孝为先”,也反映出中华民族对“孝”极为重视。通常,“孝”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指儿女的行为不应违背父母意愿,表达了一种稳定的伦理关系。“孝顺”则指为回报父母的生养、教育之恩,而遵从父母,按照父母意愿行事。对蔡太公而言,他最大愿望就是自己唯一的儿子蔡傭功成名就,为家族争光,帮他完成毕生心愿。《琵琶记》中这样写道:“‘我对于你的希望,蔡太公接着上边话头说,‘就是教你别忘了你爸爸曾作菜傭,而且受了别人不少的轻视,你须替我争口气,改换门庭,最巧咱們家的姓,和菜字同音。所以就名你为蔡傭。你须谨戒,不可终于为傭。伯接呢,自然是希望你接我未成之志,接续蔡门香烟之意。你明白了吗?”[12]不难看出,蔡太公的愿望非常实际,但蔡婆婆却认为那都是“天方夜谭”,并极力劝阻。不过,事情并不如蔡婆婆所愿,因为“儿子看起来跟他父亲一个心思”。蔡傭不负众望,不到两年便得案首,高中第一名。案首是当时读书人最初的发迹,虽比不上中状元,但也风光无限。当然,以《琵琶记》中所写蔡傭的聪慧和勤奋看,高中状元也是预料之中。在这一点上,蔡傭也算尽了孝心——给蔡太公长了脸面,为蔡家添了光彩。但蔡傭为了个人的飞黄腾达,不惜舍下家中父老,丢下结发妻子,入赘牛太师家,且音信全无。与他的背信弃义相比,其妻赵五娘的“孝”格外真切。自嫁入蔡家,她视公婆为亲生父母,勤勤恳恳,没有丝毫怠慢。蔡傭未离家前是这样,蔡傭离家后,更是对公婆孝敬有加。在大旱的三年里,尽管生活异常艰辛,她依旧对公婆不离不弃,悉心照顾。虽然婆婆偶尔有不解与误会,但赵五娘毫无不满,只觉是自己照顾不周。为节省粮食,留下细米给两位老人,也为不让公婆担心,她默默忍受婆婆的误会,一个人偷偷躲在厨房吃糠。穆儒丐在《琵琶记》中描述:“五娘替公婆把饭备妥,端了上去,打算利用余火和热的米汤,赶快把她独享的食品作热,吃完了再去收拾公婆用的碗碟。她先盛出一碗米汤,然后把一碗糠,倒在锅里,用锅里剩余米汤搅匀,坐在余火上,搅一搅,算是热了,其实还是半生。她便把这糠作的稠粥,盛在一个缘釉瓦盆内。吃了两口糠,喝一口米汤。这样的东西,除了鸡和猪,狗都不能下咽。可是赵五娘为省粮食,不忍公婆的紧要的粮米,只得决死一般去吃糠。她吃一口糠,噎一口。可是她决不以为这是不能吃的东西,并且她已然一连吃了好几天。舌头和咽喉,无论怎样扞格,与这食物不相容,她也努力下咽。”[13]正所谓“以敬孝易,以爱孝难;以爱孝易,以忘亲难;忘亲易,使亲忘我难;使亲忘我易,兼忘天下难;兼忘天下易,使天下兼忘我难。”[14]226当蔡家二老见到儿媳的“孝”到如此地步,万分感动,蔡婆婆更是既感动又羞愧。穆儒丐在小说《琵琶记》中让赵五娘与不孝之人——蔡傭形成了鲜明对比。蔡傭知道陈留郡大旱后,只是有过一丝心忧,又怀侥幸心理,并很快把仅有的一点忧虑抛到九霄云外。作者写道:“或者不至饿死,因为张大叔,既有钱,又有粮,住居又那样近。他万不至袖手不管的。不怕不怕,决其不至饿死的。两个老的,一个少妇,算来每日能用多少米,张大叔足可以供给他们,那时毫无问题。”[9]孔子谈及“孝”时曾说:“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15]14是说父母活着时要以礼相待,即使父母去世,依然要以礼相待,即按照当地风俗礼节埋葬、祭奠去世的父母。可当蔡家二老去世时,蔡傭非但没有回家,更没有“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实在既不敬又大不孝。
三、义
义是属于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本指公正、合理而应当作的事。儒家将“义”与“仁”“礼”“智”“信”合称为“五常”。其中,“仁义”逐渐成为封建道德的核心。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16]252随社会发展,“义”又引申为一个人具有正直、道义等气节,即“正义之气”。此外,还有所谓的“江湖义气”,如《水浒传》中的英雄好汉,在人们的观念中很容易被认为是“忠义”的化身。事实上,其“并非‘重义轻利”,而是‘重利轻义”[17]。而穆儒丐《琵琶记》中,张大公所秉承的可看为真正意义上的“义”——朋友间的美好情谊。可以说,张大公是《琵琶记》中“义”的代表。他是蔡太公的知己,二人对蔡傭未来规划的认识,对朝廷官员的看法,对人情世道的态度等都是一致的。张大公理解蔡太公作为菜农的辛苦及其所处身份地位的辛酸,也理解蔡太公老来得子的欣喜与忧愁和他对蔡傭的期望。因此,当蔡太公与蔡安人对蔡傭的人生规划产生分歧时,张大公和蔡太公一起与蔡安人摆事实、讲道理,竭尽全力支持蔡太公的愿望。显然,张大公也希望蔡傭能光宗耀祖,替乡民惩治贪官和地痞;他更希望蔡傭实现其父的愿望。当然,光凭这点并不足以说明张大公的“义”。蔡傭进京赶考后,陈留郡大旱,张大公带头与乡亲插柳求雨,乡亲拿不出钱,他便自己垫付。张大公不求回报的所作所为都成为其“义”的表现。当赵五娘在大旱之年领米受人欺负时,路过的张大公仗义执言,出手相救。当他得知事情原委后,毫不犹豫把家中粮食分给蔡太公,而实际上当时他家的粮食也不多。由此,他“雪中送炭”的行为也已够得上“义”了。
除了张大公,尼姑庵庵主也对赵五娘伸出援助之手。蔡家二老过世后,赵五娘进京寻夫。她跋山涉水,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到了京城。然而,在诺大京城,她人生地不熟,直至遇到了有情有义的尼姑庵庵主。同样经过情伤的庵主在听完赵五娘的讲述后,决定要为她找到忘恩负义的蔡傭,替她讨个说法。尼姑庵庵主还极力说服自己师傅:“师傅您老人家不愿干碍太师颜面,又这样姑息蔡傭。难道赵五娘所遭的抛弃,牛小姐所受的欺骗,就不该为她们略具同情吗?”[18]由对赵五娘和牛小姐等弱势群体深切的同情,对牛太师和蔡傭等无耻之辈的愤慨,可以看出其心中根植的“义”的信念。正因有了庵主的帮助,赵五娘才能快速找到蔡傭,与之见面。
四、理
理,“治玉也。战国策。郑人谓玉之未理者爲璞。是理为剖析也。玉虽至坚。而治之得其鳃理以成器不难。谓之理。凡天下一事一物,必推其情至于无憾而后即安。是之谓天理。是之谓善治。此引伸之义也。古人之言天理何谓也。曰理也者,情之不爽失也。未有情不得而理得者也。天理云者,言乎自然之分理也。自然之分理。以我之情絜人之情,而无不得其平是也。从王。里聲。良止切。”[19]15世间万事都是有“理”的,“理越辩越明,道越论越清”。“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可见“理”的重要。对于蔡傭之母蔡安人来说,平安即是褔,衣食无忧即是乐。她只希望得之不易的小儿子蔡傭子承父业,掌握种菜技能,让家人不缺衣短食。若说还有什么奢望,无非希望儿孙满堂,膝下承欢。對蔡太公的理想她总是嗤之以鼻,认为是痴心妄想。《琵琶记》写道:“蔡老婆子见说,摇摇头,很不以为然似的驳道‘你的话,好似说梦。庄稼人不想法种地,都是不想过日子了。反正我的孩子,有他的正业。我决不教他丢了家中自有的,去追那看得见抓不着的事。”[12]孔子认为,中庸是一种至高无上的道德,是一种难能可贵的思想,很少有人真正懂得其妙处。其实,《琵琶记》中的农妇蔡安人就略懂三分,在她的意识中,随遇而安、平平淡淡才是福,而这种观念正是多数农民的思想意识中根深蒂固的。但是,蔡太公的人生理想却是光宗耀祖,不让人轻视自己乃至整个蔡家。尽管他自己没能做到,也要寄希望于后代。作为一家之主,蔡太公不满人对他种菜这一职业的轻视,不满他人对整个蔡氏家族的轻视,渴望儿子振兴家族,亦无可厚非。蔡太公不愿像妻子那样只想当下的幸福,只顾“老婆孩子热炕头”,他的内心有着更周全的考虑和更长远想法,不要儿孙后辈再当被人瞧不起的菜农,这也是他表现出的“理”。
总之,通过对穆儒丐小说《琵琶记》的简单分析,不仅看到了如赵五娘、张大公、蔡太公、蔡安人、蔡傭等形形色色的众生相,也从中梳理出小说所展示的不同人物的“忠”“孝”“义”“理”。
[参考文献]
[1]孙景鹏.不能承受的少数民族文学历史书写之轻[J].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4(4):71.
[2]伊增埙.余音袅袅:曲艺评论杂文集[C].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1.
[3]刘晓丽.异态时空中的精神世界:伪满洲国文学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4][东汉]马融,撰.郑玄,注.忠经[M].北京:中华书局,1985.
[5][宋]朱熹.四书集注[M].长沙:岳麓书社,1987.
[6][春秋]曾参.孝经[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9.
[7]楊伯峻.春秋左传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1.
[8]凤凰网历史综合.儒学之忠:绝非君君臣臣的愚忠[EB/OL].[2010-01-18].http://news.ifeng.com/history/special/kongzi2/201001/0118_9280_1515592.shtml.
[9]儒丐.琵琶记[N].盛京时报,19400726.
[10][东汉]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
[11]葛培岭,注译评.诗经[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5.
[12]儒丐.琵琶记[N].盛京时报,19400418.
[13]儒丐.琵琶記[N].盛京時报,19400825.
[14][战国]庄子.庄子[M].方勇,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0.
[15][春秋]孔子.论语[M].张燕婴,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
[16][春秋]孟子.孟子[M].万丽华,蓝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
[17]孙景鹏.《水浒传》“忠义观”之辨[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6(3):24.
[18]儒丐.琵琶记[N].盛京时报,19401008.
[19][东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7.
[责任编辑]李献英
On the "loyalty" "filial piety" "justice" and "reason" of MuRugai's Pipaji
CHEN Xiang,WANG Xiaoheng
(College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Fujian Normal University,Fuzhou 350007,China;College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Changchun Normal University,Changchun,Jilin 130032,China)
Abstract:MuRugai's Pipaji is an important novel in the Manchu Literary History. In the story, Cai Yong abandoned his wife and parents in the strike of fame career. So, the whole family's burden fell on his wife whose name is Zhao Wuniang's shoulder. Zhao Wuniang worked hard and devoted herself to caring for his father and mother. Finally, Zhao Wuniang went to Beijing because she wanted to look for her husband.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analyses the novel deeply and carefully in order to discuss the "loyalty" of Zhao Wuniang and Cai Taigong, the "filial piety" what is the most flash features of Zhao Wuniang, the "justice" of Zhang Dagong and the nunnery master, and the "reason" of Cai Taigong and Cai Anren.
Keywords:MuRugai; Pipaji; Loyalty; Filial piety; Justice; Rea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