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港市河道治理探究
2017-10-19姜晓冬
姜晓冬
【摘要】现如今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城镇化建设、重工业发展也在迅速发展,对河道的污染及破坏力越来越大,河道治理形势日益严峻,存在各种缺陷,所以河道治理问题亟需解决。本研究以东港市为例,重点分析了该城市河道治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治疗措施,仅供参考。
【关键词】东港市;河道治理;现状;对策
东港市河流密布,有213条溪流纵横山涧,汇入30条河流,北南向分别注入鸭绿江、黄海、大洋河三个承泄区。境内大洋河流域积在5000平方公里以上,其它河流流域面积都在1000平方公里以上。境内河流分三大水系,在东部属于鸭绿江水系的主要河流有杨家河、柳林河、石佛沟、安民河4条;西部属于大洋河水系的主要河流有小洋河、串心沟、互助河、黑沟河、土牛河、双岔河、双岔河东支7条河流;中部属于沿海诸河水系的主要河流有新沟河、龙态河、依隆河、枣儿沟、傲营河5条。東港市流域面积在50—1000平方公里的中小河流有16条,包括柳林河、小洋河,龙态河、黑沟河、互助河、串心沟、依隆河、枣儿沟、傲营河、新沟河、杨家河、安民河、石佛沟,双岔河、双岔河东支、土牛河等河流。截止2017年已完成小洋河(孤山段)、龙态河(长山段)、柳林河(前阳段)和柳林河(长安段)治理工程。长期以来,东港市十分注重该区域的河流治理,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治疗成效显著。
一、东港市河道治理现状
(一)河道治理缺乏实际规划
河道治理工作是东港市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但是该项工作却未获得预期效果。纵观该市河道治理工作,因政策因素的制约,河道治理工作缺乏针对性有效的管理方法和治理规划,尤其是一些情况复杂的河道,其治理工作并未被有关职能部门进行有效的落实,政策支持不到位,实际落实情况差强人意。
(二)缺乏综合治理
东港市河道属沿海河道,纵坡大,上游植被被严重破坏,水土流失严重,河水中夹杂着大量泥沙,加之海水顶托作用,使得河道严重淤积,河床不断抬高,断面逐渐缩小,从而引起各种水灾,严重威胁到人民的财产和生命安全。
(三)河道治理技术和管理措施有待提高
塑造河道新形象并不是一触而就的,河道治理和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是河道治理中亟需注重的工作。在河道治理工作中常常只注重有形过程,而忽视了软科学、管理等科学研究,使得规划报告流于形式。河道修复技术、合理的养护和配套管理,是河道治理的保障性工作。然而,东港市河道在规划后缺乏针对性管理,技术能力滞后,使得河道治理成效差强人意。
二、东港市河道治理有效对策
(一)合理规划设
河道规划设计时,不仅只考虑防洪排涝,还应考虑到河道在城市规划中的构成作用,并考虑到河道周边的生态环境,需贯彻执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编制具有生态效果的河道规划设计方案,使得环境与资源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绿色、环保的河网水系,建设美丽城市,充分发挥河道在城市经济建设中的文化、环保作用。
(二)清障清淤
在科学设计规划的基础上,河道治理还应注重清淤工作。河道淤泥大量堆积会降低河道蓄水容量,严重削弱了河道排洪泄涝的功能,同时使城市居民用水量得到了有效降低,实现了农业灌溉用水量的减少。在时间的作用下,诸多沉积的淤泥很容易将水体的水质改变,增多污染物,加重水质的污染,除了会让水体自净能力降低,同时还会危害到人们的日常用水。所以,要想对水环境予以改善,必须积极实行河道清淤,这也对河道周边环境予以美化、将蓄水容量扩大、把河道排洪效果提高的有效途径。
(三)加强河道生态建设
保护河道两岸的生态环境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生态保护坡。加大生态护岸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力度是使河道水环境得到改善的有效措施。就我国河道生态护岸的具体规划方案,落实完善此项技术,并将其良好的效果发挥出来,在河岸上固定好这些植物,可以使洪涝灾害冲击和破坏河岸的程度降低。有关部门要利用国外经验和技术培训指导河岸规划和设计人员,有效推广生态护岸技术,将这一项技术的应用效果提高,进而使水环境的得到有效保护。第二,种植水生花草。针对已经发黑变丑的河道段,因为水质的营养已经非常充足,所以可以采用对水生花草的种植将小型水上生态链建立起来,借助植物对过剩的营养进行吸取,不仅可以使水流的自净功能得到恢复,同时种植水生植物还能把水流对河岸的冲刷和侵蚀减小,将独特的城市河流景观形成,让城市环境变得更美好。第三,河流净化技术。针对具有严重污染的河道涞水,可以运用相应的生物化学技术对水体予以净化。如在流动性不好的河道,因为不能有效分解水流中的各种化学物质,才造成河水变臭变黑,河道治理人员可以和具体情况相结合对曝气机进行安装,使水体中的氧气更充足,将水体杂质的化学反应环境创造出来,为更好的分解挥发污染元素奠定基础,使河道水质得到有效改善。
综上所述,在城乡经济发展和防洪防汛工作中河道所发挥的作用极为重要,要加大管理水资源工作的力度,同时还要将管理模式转变,转变成为当地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一种生态型管理模式,要让整个区域和当地的气候变化相适应,把一个良好的生态系统循环形成,将相关协调工作做好,同时对生态环境、水资源以及河道两岸的安全予以重视,确保人类和大自然的相处更为和谐。
参考文献:
[1]王瑞利.小流域河道治理技术方案的探究[J].工程技术:引文版,2017(2):00016—00016.
[2]许映建,石磊.城市河道整治若干问题及对策探究[J].水利规划与设计,2017(2):16—18.
[3]沈文杰,鲁鸿翔.探究河道整治管理中问题及对策[J].工业,2016(2):00211—0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