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技术在水电站(变电站)运行中的应用研究
2017-10-19李涛
李涛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智能化技术在水电站及变电站运行中的应用已成为必然趋势。对于智能化技术的开发,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相关技术人员必须不断的对以往经验加以总结,对实施过程不断完善,从而在极大程度上降低运营的成本,使得经济效益得以提高。
【关键词】智能化技术;水电站;运行;应用
当前,水电站(变电站)智能化主要指利用计算技术、通信技术、现代电子技术等先进技术,达到对水电站(变电站)配电线路、相关设备等的保护、测量、监控及调度通信,该技术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及安全性,能够使电网的智能调节与自动化控制等功能得以实现。
1、智能化技术的简述
智能化技术在智能电网中强化对电网运行的控制,在运用数字化技术中借助先进技术、传感器、通信控制器等,构建一个规范标准的、可靠的信息平台,从而达到动态、全景、实时的控制与监测效果,推进智能化电网体系的不断完善。
智能化变电站的特征为:(1)具备紧密性的网络,对整个网络加以全面控制,加强各个环节之间的连接,一旦发生紧急的电网事故,能够及时的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进而实现对电网的全局性控制与协调;(2)满足特高压输电网线高架要求,有效的保证输电过程中变压器的最大容量及特高级电压,对电网中的短路情况加以有效解决,对整个电网设备进行精细控制;(3)对整个智能电网起着支撑作用,智能电网能够使电网具有较好的安全性、经济高效性和可靠性。
当前,常规的水电站(变电站)中设备之间的连接需要大量的电缆,而这不仅费工、费时、费力,还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使用效率;同时,常规变电站的设备运行系统中有关监督检查系统缺乏,无一体化平台,这就导致企业无法对设备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进而造成工作中的失误率增加。为改变这一现状,将智能化技术应用到水电站(变电站)运行已势在必行。
2、智能化技术在水电站(变电站)运行中的应用
2.1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应用
数字化指相较于模拟控制,达到对信息收集、传输、处理及控制输出全数字化的目的。同时,借助信息共享进一步简化与减少现场采集设备,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设备成本及运行维护的成本。
2.2电子式互感器的应用
电子式互感器具有重量较轻、体积较小的特点,能够对传统互感器中的饱和、绝缘、谐振问题加以有效解决。对信息进行采集,实现数字化传输,有效的解决水电站(变电站)干扰问题,使得整个系统的可靠性得以大大的提高。
2.3一次设备智能化的应用
智能变电站的主要特征为一次设备智能化的实现。智能设备指将智能组件与一次设备加以有机结合,从而使一次设备智能化得以实现,不仅具备分配与传输电能的主设备本体,还具备测量、控制、计量及保护功能等。
2.4高级智能和一体化数据支撑平台的应用
二次系统主要包括自动装置、故障录波、继电保护、监测系统、机组状态、计算机监测系统等,在水电站(变电站)中二次系统得到广泛应用,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安全运行管理水平;然而水电站(变电站)运行过程中通常存在数据交换共享难以有效实现、相互接口繁多的問题,这就使得系统的综合应用效益的充分发挥受到严重制约。为解决这一问题,电力企业需要对统一数据平台加以建设,达到信息资源整合共享和互动的目的。统一数据平台借助统一的规范通信接口和数据模型,无缝连接各个系统,借助数据互动与共享,为系统高级应用提供信息支持;同时,各应用系统通过与一体化平台接口进行数据交换,从而获得所需的相关数据,满足水电运行、调度与维护管理等高级应用智能化的目标,且满足各类应用系统的要求。
一体化平台与各应用系统结构示意图
3、建议
经调查,本地除善泥坡、毛家河等少数企业智能化水平相对较高外,大部分水电站、变电站运行中都存在以下问题:(1)设备的功能比较单一,技术相对落后;(2)设备之间的连接使用大量电缆,线路改造比较复杂;(3)一体化平台缺乏,资金投入不足。为能够促进智能技术在水电站、变电站运行中的应用,企业应加大技术创新和资金投入力度,积极引进先进的设备,向外聘请专业能力较强的技术人才,将数字化与智能化技术应用到生产活动中,重视一体化数据支撑平台与高级智能的构建和融合,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节约成本,使经济效益得到提高。
结束语:
总而言之,通过在水电站(变电站)运行中应用智能化技术,使一次设备智能化与二次设备网络化得以实现,对系统抗干扰问题进行有效解决,实现各个环节间的无缝连接,借助一体化数据支撑平台使协调控制、智能决策、电站优化运行等高级智能化应用功能得以实现,进而有效提高水电站(变电站)的综合效益,促进电力行业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桑义莹.电气工程自动化的智能化技术应用分析[J].南方农机,2017(01):128-132.
[2]王记伟,黄俊臣.变电站智能化应用技术的相关对策分析[J].河南科技,2015(04):26-27.
[3]王璠,樊毅.浅论常规变电站智能化技术改造[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7(01):135-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