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隧道洞口明暗双线浅埋偏压施工技术

2017-10-19艾民

建筑与装饰 2017年2期
关键词:变形监测

艾民

摘 要 隧道洞口处于破碎、浅埋、偏压等不良地质条件时,在施工过程中极容易发生因技术措施不到位而造成地表变形量大,甚至隧道坍塌的安全事故。本文以中长公路交通山岭分离式隧道Ⅴ级围岩节理裂隙发育浅埋偏压洞口施工实例,采取长管棚围岩预支护和坡脚挡墙加固山体,再采用中导洞工法掘进,在左洞中导洞出洞后,施做挡土墙,然后回填碎石水泥土,隧道两侧压力平衡后,施做管棚等超前支护,最后开挖贯通,有效地控制了不良地质造成的安全风险。

关键词 破碎;浅埋;偏压;中导洞工法;预压平衡;变形监测

1 工程概况

广东信宜至茂名公路T13标陈金顶隧道由广西端向广东端单向掘进,左洞广东出口端自ZK0+387开始进入Ⅴ级围岩,洞口ZK0+372~+453段围岩主要为坡残积粉质黏土,全~中风化混合岩,走向343°、倾角74°;右洞广东出口端自YK0+427开始进入Ⅴ级围岩,洞口YK0+427~+481段围岩地质主要为坡残积粉质黏土,全~中风化混合岩,走向210°、倾角90°。岩体节理裂隙发育,残留片理,破碎,岩质极软,遇水易崩解。洞口段最大埋深20 m,坡角30°~40°,雨季潮湿易坍塌冒顶,洞口段存在偏压,现场决定先贯通左洞。

2 施工方案

2.1 出洞方案

隧道断面分左右导坑进行开挖、初支。每侧壁分两步台阶,围岩开挖采用人工配合机械开挖,每循环I20 a拱架按照每榀0.5 m间距布置,围岩较差时预留核心土。施工顺序:超前小导管注浆加固—左洞室上台阶—左洞室下台阶—右洞室上台阶—右洞室下台阶—拆除中隔壁支护—施工仰拱及填充混凝土—挂防水板及二衬钢筋,施做二衬混凝土。

2.2 偏压处理

按照“先平衡、后开挖”的原则处理。左洞中导洞出洞后,施工作挡土墙,然后回填碎石水泥土,隧道两侧压力平平衡后,施做管棚等超前支护,最后开挖贯通。

2.3 导洞施工

陈金顶隧道施工至ZK0+420停止掌子面开挖,挂网喷射封闭掌子面,施做仰拱及二衬,使初期支护成环形结构受力,保证在安全距离范围内开始小导洞施工。导洞设在ZK0+420~ZK0+445段,长25 m。

为了满足施工机械及运输车辆通行要求,将导洞设置在上导坑中间部位,净高4.5 m,净宽4.6 m,满足挖掘机及运输车辆通行。

导洞开挖按照XS-Va围岩开挖方法进行施工,每循环开挖进尺控制在2榀钢拱架为宜,超前支护采用Φ42x4 mm小导管超前支护,环向间距@=35 cm,L=400 cm。开挖后按照设计图纸中I20a型工字钢弯制钢拱架,该处拟设计钢拱夹角为46°028”,隧道顶部拱架弧长5.45 m,两侧钢架长4.28 m,先将4.28 m两侧钢架安装就位后,再安装拱顶一节钢拱架,工字钢架连接端头使用22×28 cm连接钢板,钢架连接接头采用钢板打孔后螺栓连接,一循环拱架安装就位后在每榀对应里程开槽安装仰拱钢拱架,仰拱拱架与侧墙钢架焊接牢固使初支整体受力。安装就位后在距地面1.5 m位置插打2根Φ22@ L=3.5 m锁脚锚杆,每榀四根。钢拱架纵向间距50 cm,拱部纵向采用Φ22钢筋连接,环向间距100 cm,拱部环向100(环)x60 cm(纵)@L=350 cm设置中空注浆锚杆,拱部初支采用挂φ8钢筋网@15x15 cm喷锚支护。

2.4 排水工程

首先清除地表植被及松散土,放样确定回填范围。再施做洞外排水工程,包括明洞段洞顶排水沟和洞口M10浆砌片石排水沟,洞顶永久性排水沟待洞顶回填后进行,可以先就地形及排水走势挖临时截水沟,采用M10砂浆抹面,厚度不小于2 cm,对开挖暴漏面采用C25喷射混凝土封闭防护。

2.5 左线左侧挡土墙施工

①基坑开挖

确定挡土墙准确位置及标高,然后进行基坑开挖,开挖宽度根据基础宽度按照1:1放坡确定。基坑完成后,按基底纵轴线结合横断面放线复验,确认位置、标高及基坑承载力无误并经监理确认后,进行垫层施工。

②模板安装

使用定型钢模,面板厚1.5 mm,测量定线后按照挡墙设计结构尺寸安装、调试到位加固。

③混凝土的浇筑

C20混凝土浇筑前,应对支架、模板和预埋件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砼养护主要是保证砼表面的湿润,控制砼内外温差,防止砼表面产生裂缝。砼强度达到2.5MPa以上,且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损时,可进行拆模施工,在拆模时不要损坏砼,正面模板主要采用整体移动,在移动过程中注意模板的稳定性、安全性,保证施工安全。

④沉降縫施工

沉降缝按设计布设于基础错台处、分段处及与结构相接处,沉降缝按纵断面设计分段长度预留,缝宽2 cm。

⑤泄水孔施工

泄水孔的施工要根据交底在适当的位置预留,采用Φ50 mmpvc管,泄水孔的横坡为1.0%。

2.6 左线超前管棚施工

导洞贯通后接通风、水管及动力电缆至出口掌子面,修路与原地面顺接,填筑一块长10~15 m的作业平台。将40 m长管棚材料及施工设备由路基运送到隧道掌子面,按照40 m长管棚施工工艺完成左、右洞大管棚施工,施工工序:测量定位 — 管棚套拱施工 — 管棚钻孔,安装Φ108X8 mm钢管 — 管棚注浆。

2.7 套拱施工

管棚施工前应先施工套拱,利用套拱进行导向,同时借助混凝土套拱稳定仰坡面山体。为了加快施工进度对套拱砼提高一个强度等级采用C30砼。套拱混凝土达到85%强度时,方可实施管棚钻孔工作。

工字钢架设好之后,精确测量导向管的位置,导向管采用Φ133×4 mm的钢管,环向间距40 cm,長度2 m。导向管用Φ14的钢筋焊接固定在钢拱架上。

当明暗交界点处外套拱骨架安装完毕,导向管定位后,浇筑一层60 cm厚的C25混凝土套拱形成衬砌套拱。套拱浇筑采用钢格栅作为内支撑,木模板作为底模,浇筑厚度60 cm,纵向长度2.0 m。

2.8 钻孔、顶管、注浆

为保证成孔质量,防止邻孔钻进时前面的成孔坍塌,钻孔间隔进行。先钻奇数孔,后钻偶数孔。奇数孔成孔后及时安装钢花管或无孔钢管,压注水泥浆。偶数孔成孔后也必须立即安装钢管,防止塌孔,同时偶数孔的施工一方面可以检查奇数孔注浆质量,另一方面也可以进行补充注浆,提高注浆加固围岩的效果。

钢管采用4.0 m和6.0 m两种规格,奇数孔首根4.0 m,偶数孔首根6.0 m,其余的均为6.0 m,以避免钢管接头在同一断面上。钢管采用丝扣连接。

2.9 右线左侧大边墙施工

陈金顶隧道右线左侧大边墙设置在紧靠初支砼边上,YK0+452 ~ YK0+458段墙高10.3 m;YK0+458 ~ YK0+464段墙高14 m;YK0+464 ~ YK0+473段墙高16.5 m;YK0+473 ~ YK0+479段墙高18 m;靠线路中心线一侧纵向间距1 m布设I18工字钢,从上向下布置Φ22钢筋拉杆,间距2 m。

挡墙基底土质为中风化混合岩,设计要求地基承载力≥500 KPa,现场触探试验如承载力不合格,在原地面以下5米采用Φ42*4 mm的注浆小导管注浆加固基础,L=4.5 m@1.2x1.2 m布置,水泥浆水灰比1:1,注浆压力控制在0.5 ~ 1 MPa。

挡墙墙身采用C20砼浇筑,按照一般重力式挡土墙施工工序进行浇筑、养护。分段设置2 cm沉降缝,按照施工规范在距离原地面0.5 m以上按照间距2×2 m梅花形布置Φ50 mm泄水孔。

2.10 洞顶水泥混合土回填

隧道洞顶偏压段采用8%水泥混合土回填,设计R28抗压强度=2.0 MPa,现场根据试验室批复为准。

2.11 右洞超前管棚施工

按照左线超前管棚施工工艺施做右洞40 m长管棚。

2.12 左、右洞开挖支护

左线由出口端按照设计XS-Va分台阶开挖、支护,右洞同时按照设计施工。

2.13 隧道全部贯通

左线先行贯通后,開挖明洞段施做明洞段仰拱及二衬,接着右线隧道贯通。隧道施工过程中安排1~2人24小時进行巡视,并做好日常巡查记录,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与隧道负责人联系,隧道内有较大裂缝、剧烈沉降、较大涌泥涌水等现象,第一时间指挥隧道内作业人员撤离到安全地段。

3 应用证明

陈金顶隧道出洞方案切实可行,保证了隧道出洞和洞口偏压处理施工安全,于2014年11月份完成业主下达的节点目标,获得全线标杆工程称号。隧道洞口浅埋破碎段预压平衡综合技术的实施,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为今后隧道洞口偏压施工提供了宝贵经验。

猜你喜欢

变形监测
超高层大跨度异形钢连桥三位一体施工过程控制关键技术
变形监测中系统误差处理的方法
GPS在高层建筑变形监测中的应用
深基坑工程施工安全监测与预警
GPS在变形监测中的研究与应用
建筑工程深基坑的变形观测分析
基于GPS技术的高层建筑变形监测
浅论隧道工程施工变形监测及控制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