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路径探析

2017-10-19李亚玲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17年3期
关键词:师德青年教师院校

李亚玲

[摘 要] 青年教师是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中坚力量,在推动高等职业教育事业发展中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因此青年教师的师德建设是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中一项根本性和长期性工作。立足高职院校教师实践培养工作,分析当前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的师德现状及其成因,并提出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有效路径与策略。

[关 键 词] 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教师培养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07-0176-02

在我国当代高等教育体系中,高等职业教育占据着重要地位,承担着为社会培养和输送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任,因此高职院校教师不仅要具备渊博扎实的学问,还应具有良好的师德修养。2013年5月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就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作了重要部署,2016年12月,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再次将师德的重要性提到了新的高度。因此,如何加强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的师德建设,使他们真正成为修身立德、为人师表的典范,是高职院校师资培养中一个极为迫切的课题。

一、当前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现状

当前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的师德现状总体而言是积极向上的,但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的影响,部分青年教师在师德观念上认识模糊,在师德行为上出现偏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理想信念不坚定

部分青年教师未能正确认识教师这一崇高而神圣的职业,没有深刻地认识到教师的天职是教书育人,担负着“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重要职责,他们只是把教书单一地当成一种谋生工具,机械地完成学校规定的教学任务,教学形式呆板,更不积极主动地提升自我,对学生缺乏热情,工作中缺乏奉献精神。有些青年教师甚至因为追求等物质生活而丧失了教师的职业理想。

(二)职业行为不规范

部分青年教师刚刚走上职业岗位,不能适应新的角色转换,缺乏为人师表的表率意识与以身作则的担当。部分青年教师忽视了职业道德素养的培养与提高,不注重个人言行举止,出现上课纪律松懈等现象,甚至还有的青年教师受利益驱使,滥用手中职权,弄虚作假,这些道德失范行为侵害了学生的利益,有损教师的整体形象,更破坏了学校的声誉。

(三)治学态度不严谨

一方面,有的青年教师参加工作之后,就放宽自身的要求,缺乏终身学习的意识和改革创新的激情,教学方法上一成不变,教学工作上不思进取,满足于已有的知识结构,从不主动拓宽知识视野、强化自身学习、钻研新技术,缺乏精益求精的教学和科研精神。另一方面,有些青年教师急于求成,不能静心于学术研究,在治学态度上逐渐出现学风浮躁的倾向。

二、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师德现状的成因分析

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在师德方面出现种种问题,其成因是多方面的,既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分不开,也跟高职院校自身的内部管理机制有关,另外,教师自身的素养缺失也是一个很大的因素。

(一)外部因素

改革开放以后,市场经济迅猛发展,金钱观念和个人主义、功利思想等实用主义思潮不断侵蚀和冲击着人们的价值观念,人们纷纷加入追求金钱等个人利益的浪潮之中,部分高职院校教师也没能抵御这种诱惑,开始热衷于搞“副业”。

(二)内部因素

高职院校起步晚、起点低,教师的师德考核评价机制仍然不健全,大部分高职院校对教师的评价和职称评定的依据仅仅只是以“量化”为基础的科研成果的多少,对师德等方面的评价几乎缺失。另外,师德的制度保障体系也不完善,很多高职院校并没有建立起与师德相关的制度体系,即使建立了,由于“师德”内涵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大部分文件难以执行,奖惩措施大多只停留在纸上。

(三)主体因素

青年教师自身素质过低是造成各种师德问题出现的一个很主要的原因。目前,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结构趋向年轻化,这本是增加教学与科研创新活力的好事情,但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即部分青年教师不能很快地适应从学生向教师的角色转换,不能迅速融入新的环境,同时由于阅历浅,缺乏个人魅力,甚至心理仍不健全,难以在学生中建立威信和良好形象。

三、提升高職院校青年教师师德水平的有效路径

(一)加强教师专业素养与理论培训

在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过程中,要想提升青年教师的整体师德水平,就要紧抓教师培训这个“牛鼻子”,要构建立体化、全方位的青年教师培训体系,从师德培养到业务培训,坚持常抓不懈,让青年教师保持相对较高强度的培训状态,提升师德水平和业务水平。在开展培训过程中,可以多請老一代教育家和教育大师进行讲解,通过人格上的感染和鼓舞,提升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的师德水平。与此同时,要多为青年教师创造对外交流学习的机会,帮助青年教师开阔眼界,让高职青年教师与更多优秀同行接触交流,提升自身师德水平。此外,要紧抓青年教师政治理论培养,提升青年教师的理论素养。

(二)建立师德建设激励机制

提升高职院校师德建设水平,要构建系统、科学的奖惩机制。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师德水平不高,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考评机制失灵。在现代高职院校教师评价体系中,存在着诸多不合理的地方,很多学校没有引入学生评价机制。因此,要想提升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水平,必须从评价体系改革入手,优化考核体系结构,对青年教师形成正确的引导,通过正向激励提升青年教师的师德水平。

(三)充分发挥典型引领示范作用

在高职院校教师培训体系当中,要充分发挥优秀典型对青年教师的引领示范作用。高职院校开展青年教师师德建设,要从青年教师理念入手,发挥优秀典型教师的引领示范作用。在青年教师上岗工作之前,可以采取“师徒对接模式”,为青年教师选取合适的职业导师,提升导师人格引领与示范作用,着重对青年教师教书育人、爱岗敬业品德进而培养,引导青年教师摒弃极端的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形成正确的教学理念与教育价值观,通过组织领导、思想建设、文化宣传等多种方式,形成全方位、立体化的青年教师引领示范体系,强化青年教师的现代育人理念。

综上所述,在现代教育体系中,高职教育发挥着重要作用,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在高职校园内,青年教师承担着理论研究和日常教学的重任,青年教师的业务水平与师德高低,直接关系着高职的教育质量。基于此,探索提升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师德水平的有效路径,是高职教育的重点,也是难点,要从教师培养理念入手,创新教师培养模式,转变教师培养理念,切实提高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的师德水平,助力现代高职教育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沈红宇.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概论[M].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7.

[2]刘欣欣.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师德现状及对策探究[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6):46-47.

[3]王璐.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路径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6(z2):122-123.

[4]王颖.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现状探析[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3):86-88.

[5]李杰.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师德现状分析[J].知识经济,2015(9):169,171.

猜你喜欢

师德青年教师院校
重视“关键事件” 助推青年教师专业成长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致良知与师德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青年教师“赴考”
多措并举,助力青年教师实现教育梦想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师德沦丧者不配为师
二胎时代高职院青年教师思政工作的时代嬗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