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课证融合”“课赛融通”和“课岗结合”的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优化与实践

2017-10-19李锐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17年3期
关键词:课证融合课证资格证书

李锐

[摘 要]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以及16号文件强调,要求会计专业应以培养高质量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以实际工作任务为载体,分析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并依据这些知识和能力的要求确定各相关学习情境的具体教学内容。希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可以提高对高职会计专业建设本质性、规律性的认识,使该专业课程设置更具有实践性、应用性。

[关 键 词] 课证融合;课赛融通;课岗结合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07-0142-01

一、“岗、课、赛、证”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势

“职业院校应紧密结合企业技能岗位的要求,对照国家职业标准,确定和调整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高等职业院校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这就要求会计专业应以培养高质量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以实际工作任务为载体,分析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并依据这些知识和能力的要求确定各相关学习情境的具体教学内容。为此,笔者从以下方面开始探索。

1.“课岗结合”,课程设置体现岗位需求和专业发展规律。以会计岗位和相关职业岗位群为依据,可以分别设定出纳岗、会计核算岗、办税岗、财务管理岗、审计岗、销售业务岗、信贷业务岗等工作岗位。会计专业要坚持校企合作育人,由行业企业专家担任兼职教师,专兼合作共建课程,坚持实践课程兼职教师授课比例达到50%以上,以确保以岗位定课程、由岗位指导课程、在课程中体现岗位的现实需求。

2.“课证融合”,课程内容以职业要求定位,证书反映课程成绩和职业水平。与会计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会计类职业资格证书,包括会计从业资格证、初级会计师证书等;第二类是经济类职业资格证书,包括ERP证书、银行从业资格证书。同时,某些与所求岗位对口的职业资格证书是上岗的必备条件,如会计从业资格证书、银行从业资格证书、保险从业资格证书等,如果不具备,将是获得相应职位的最大障碍。各类证书考试的通过率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专业教学成果与学生职业水平。会计专业课程设置可紧密结合考取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要求。

3.“课赛融通”,理论和实践相得益彰。为了弥补证书考试侧重理论性的缺陷,学校可以在学生三年的学习过程中,不断穿插各级各类竞赛,激发学生克服困难的斗志和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同时,还能将竞赛作为一种检测专业技能、提高教学水平、加强校际横向联系和比较的有效手段。

4.“岗、课、赛、证”,四位一体,提升学习兴趣和效果。由于竞赛具有趣味性和激励作用,在课程中融入竞赛内容,可以有效提高课程学习效果。对于备选参赛选手,竞赛培训过程又对常规课程的学习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被社会广泛认可的职业证书和一些知名度较高的竞赛成绩是学生能力的可靠证明,在求职时,会起到良好的作用。

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研究内容

会计专业“课证融合”“课赛融通”和“课岗结合”的课程体系建设与优化,主要由以下实践与探索构成:

1.组建“课证融合”“课赛融通”和“课岗结合”教学改革试点班。试点班教学中,采用经过我们前期调查研究制定的,符合“岗、课、证、赛”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方案。通过设置教改课程、编写或选用符合条件的配套教材、建设与之配套的实训中心、改革教学方法、创新教学组织形式、培养具有“课证融合”“课赛融通”和“课岗结合”的师资队伍等具体项目加快该项教学改革。

2.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是必須取得的证书。对必须取得的证书,采用“课程与证书考试对接”的政策,教材以职业考证教材为主,课程内容、课程标准体现职业考证要求,同时辅以操作技能性练习和实训。在课程考核上采取不同的方式。例如,基础会计、财经法规和会计职业道德、会计电算化三门课程考核可以采用以证代考的形式。而初级会计师证书并不是对高职会计专业学生的基本要求,可以采用在学分计算和奖学金评比中加分奖励的形式。这样,部分课程实现了证书指导课程,课程与证书考核的完全融合。

3.以重庆市高职高专会计技能竞赛为例,由于竞赛内容以中级会计师考试教材为依据,那么知识培训阶段的素材就可以采用中级会计实务这门课程的讲义习题。到学生进行常规中级会计实务课程学习时,参加过竞赛的学生就可以在学习中起到引领作用,在小组学习或以学习小组完成讨论作业过程中指导其他同学,达到更好的课程学习效果。

综上所述,通过“岗位、证书、竞赛”与会计专业课程建设关联性的研究与分析,可以发挥职业岗位、技能证书和技能大賽对会计专业课程建设的促进和引领作用,从而有效提升该专业课程的发展水平;通过技能大赛与技能证书,可以折射出会计专业课程建设存在的薄弱环节,寻找优化该专业课程建设的路径,即从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优化双师型队伍建设、优化教学模式、优化实训基地等诸多方面来实施。

参考文献:

[1]张学义,常红.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析[J].素质教育论坛,2007(5).

[2]韩涛.浅议如何推进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J].现代企业教育,2012(16).

[3]李霞.会计实务教学中“课岗融合”的研究与实践[J].商业会计,2011(33).

[4]张凯.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财会通讯,2011(34).

猜你喜欢

课证融合课证资格证书
课证融合背景下智能交通技术专业课程改革与实践
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课证融通”方案研究
“1+X”课证融通下《飞机维修基本技能实训》的活页式教材开发与设计研究
高职跨境电商专业“1+X”证书制度课证融合实践研究
对完善查验员资格管理机制的思考
关于对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培训与职业技能提升的研究
岗位、证书、课程“三位一体”教学方案设计改革研究
财经类高职院校“课证融合”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有效路径探析
财经类高职院校基于职业导向的“课证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