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哥本哈根精神的高职生人格培养内涵研究①

2017-10-19郭微孟宪辉章莺鸿陈红利李婷刘晓宁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17年3期
关键词:哥本哈根健全人格高职生

郭微 孟宪辉 章莺鸿 陈红利 李婷 刘晓宁

[摘 要] 从哥本哈根精神的内涵出发,结合新时代下高职生人格培养工作的现状,创新性地将哥本哈根精神与高职生人格培养工作相结合,试图探索出一条创新、高效的高职生人格培养理念。

[关 键 词] 高职生 人格培养 哥本哈根精神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07-0024-01

新时期背景下的职业教育,肩负着为社会生产与建设输送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重担,关系青少年的成长与成才,更关系国家的振兴和时代的进步。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需要高职院校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坚持以立德樹人为根本,注重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探索和研究高职生人格培养的新思路。哥本哈根精神与高职生健全人格培养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以哥本哈根精神为切入点,试图挖掘基于哥本哈根精神的高职生人格培养中的内涵。

一、高职生人格培养的内涵和高职生的人格特征

(一)人格的内涵

人格是一个人对环境刺激所持有的反应态度、言论和行为方式,涵盖了个人的认知、情感、意志等全部心理过程,包括信念、审美、道德品质、气质、能力、责任心、荣誉感等内容。因此,人格是人的世界观、价值观、逻辑思维方式、心理素质以及行为举止的综合体现,具有自由性、自觉性、能动性、创造性和社会性。人格健全的人具有正确的价值观、优良的品格、健康的心理素质和较强的实践能力,对高职生而言,拥有健全的人格有利于其自身的健康成长和顺利成才。

(二)高职生的人格培养内涵

高职学生正处于人生的重要阶段,他们的人生方向、人格类型正在逐渐成型。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就业市场对人才的要求趋向多元化,高职生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更要拥有健全的人格。因此,高职生的人格培养需要高职院校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与需求,针对学生的个性、品质、能力等方面进行培养和塑造,促进学生的人格要素全面协调地发展。

(三)高职生的人格特征

作为社会中的特殊群体,高职生有着独特的心理风貌和人格特点。一个人格健全的高职生应具备的人格标准可概括为:有正确认识自我的能力;有能较好地调控自己情绪的能力;有优良的道德品质;有融洽的人际关系和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但是,当前高职生的人格发展存在诸多问题,如缺乏自信,思想消极,压力感大,对自身现状不满;渴望进步、被认可,但意志薄弱,缺乏拼搏精神;渴望公平公正,但实际表现却缺少诚信;缺乏理想信念,自主意识相对较弱,责任感较差等。

二、哥本哈根精神的内涵

1922年,著名物理学家玻尔因对原子结构以及原子辐射的研究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同时,他在自己的研究所里培养和领导了一支科技创新队伍——哥本哈根学派。作为这个群体的领袖,玻尔创造了一种既有高度的智力追求,又有自由而乐观地讨论、平等而紧密地合作的学术气氛[4],不仅造就了27岁就能当教授的汉森堡,还有作为“上帝的鞭子”的泡利,同时,也形成了国际物理学界中独一无二的“哥本哈根精神”。这是玻尔留下的“物理学界最可宝贵的财富”。可见,哥本哈根精神是平等精神、自由精神、合作精神的统一体。

三、哥本哈根精神培养高职生人格的必要性

高职生正处于身心发展不平衡的特殊时期,其心智、道德、情感、社交等各方面都未达到成熟,还处于人格化的过程中。在人格研究中,积极心理学提倡将个人的生理机制、外部行为和社会环境结合起来进行研究,但更强调后天所处的外界文化环境对人格的影响和作用。平等精神、自由精神、合作精神是哥本哈根精神的精髓,其创造的使人感到繁忙、激动、活泼、歡快、无拘无束、和蔼可亲的气氛对高职生健全人格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弘扬平等精神,构建和谐包容的校园氛围

高职院校是高职生人格培养的重要基地,但笔者了解到,不平等的师生关系、学生关系依然存在,这会导致学生的个性和尊严被抹杀,其好奇心、主动性和创造力被遏制,进而导致其人格形成不完整。因此,高职院校弘扬哥本哈根精神中的平等精神,可为学生提供平等和谐的空间,以学生为主体,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促进其活泼、快乐、自立、善于交往、思想活跃等积极、健全的人格品质的形成。

(二)倡导精神自由,培养高职生的独立创新人格

精神自由是一个人精神发展的必要条件。只有具备自由的精神状态才能拥有独立的人格品质。当下,某些高职院校尚存在的教条主义和过度的道德化倾向禁锢了学生的思维和自我意识,阻碍了学生的思想、情感和精神的发展。为了培养高职生独立创新意识,高职院校应当从学生自身出发,克服唯我主义,杜绝权威运用的绝对化,倡导哥本哈根精神中的自由精神,创建自由开放的教学空间和校园文化氛围。笔者曾尝试在班级内开展“头脑风暴”,让每一个学生自由发挥创意,尽情抒发想法,效果显著。

(三)培养合作意识,增强高职生的交流协作能力

和根本哈根学派取得的丰硕成果一样,任何重大成就的产生都是经过多人的协同合作努力实现的。因此,高职院校不仅要在教学过程中创设合作学习的机会,还要在课外开展各式各样的社会实践、集体项目活动,为学生提供学习、交流、合作的平台。例如,开展以学生小组(3~5人为宜)为单位的高职生科技创新项目,让学生在共同目标的促进下,相互讨论,协同研究,在科研过程中增强合作意识,提高交往能力。

参考文献:

[1]郭伟.浅议高职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J].中国成人教育,2008(8):52-53.

[2]吴翠华,吴秀明.试论高职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J].教育探索,2012(7):132-133.

猜你喜欢

哥本哈根健全人格高职生
从高校辅导员视角论当代大学生健全人格培养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高职生就业观教育研究
高职生开展电子竞技运动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高职生的学习现状与改善措施
劳动教育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发展之探微
关于高职生换元积分法教学的探索
剧院建筑设计指南之哥本哈根歌剧院
哥本哈根自行车数量超汽车
论体育运动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
丹麦一哥本哈根三天三夜暴走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