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措施及其效益分析

2017-10-19李娜

水能经济 2017年6期
关键词:小流域治理措施水土保持

【摘要】以泾阳县麦秸沟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为例,分析其在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过程中所采取的工程措施、林草措施、耕作措施和封育治理措施在小流域治理工作中发挥的作用和产生的经济效益,治理模式可以应用到整个县城的小流域工作中来,予以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小流域;水土保持;治理措施;效益

1、基本情况

泾阳县位于陕西关中平原中部,泾河下游,总面积780 km2,地势呈南北高中部低走势。泾阳县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冷暖、干湿分明,县域有三条过境河流,其中渭河一级支流泾河流域面积634 km2,二级支流冶峪河流域面积45.7 km2,清河流域面积100.5 km2。

2、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措施及效益

多年来,泾阳县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进行综合治理,因地制宜、因害设防,以工程措施、林草措施和耕作措施并举,在塬面、塬边、沟道、沟坡层层设防,逐渐探索建立了“山、水、田、林、路、园”综合治理的模式,经过多年的治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下面,我们以麦秸沟科技示范园项目为例,探讨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措施及效益。

2.1 小流域概况

麦秸沟小流域位于泾阳县东北部原龙泉乡境内,是泾阳县北部山区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该流域所处位置属于渭河二级支流冶峪河流域,西临嵯峨山,东与三原县为界,地形属于黄土高原沟壑区。流域总面积15km2,其中水土流失面积11.27km2,水土流失类型主要以水力侵蚀为主。流域内水保措施体系以沟道防护、植被恢复、科技试验为主。

2.2 水土保持治理措施

按照因地制宜、因害设防的原则,结合麦秸沟小流域实际情况,我们对原有治理措施进行了加固提高,在塬边、坡面、沟道等水力侵蚀较严重地区重新布设了新的水保措施,主要有水保林、经济林、沟头防护、封禁治理、监测设施等。

2.2.1 水土保持工程措施

流域内塬面、塬坡分布有大量的梯田,梯田主要种植以游客采摘为主的酿酒葡萄、樱桃、柿子、冬枣等农产品,为防止游客过多对田埂、田坎造成损毁导致水土流失,我们对示范区内梯田田埂、田坎按照标准进行了整修,对游客旅游参观的主要路线路面进行了混凝土硬化,并在道路两侧修建了排水沟和集雨水窖,在葡萄園区我们布设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设施,通过试验示范来研究解决北部旱腰带地区农业缺水灌溉的问题。另外,我们对部分道路进行了浆砌石护坡,对沟道做了沟头防护,以此来减少地表径流对塬边、沟边的冲刷,从而减少侵蚀,减少水土流失。泾阳县素有陕西“关中白菜心”之美誉,是我省典型的农业大县和蔬菜大县,治理水土流失将直接或间接影响着农业生产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而水保综合治理的基础就是工程措施,工程措施的作用就是为林草种植和农业生产创造条件,最终起到保水、保土的作用,实现水土资源的合理利用。

2.2.2 水土保持林草措施

麦秸沟小流域位于渭河平原和渭北高原的过度地带,属破碎残塬地貌类型,降水量常年不均,农业灌溉条件差,林草郁闭度低,水土流失严重。当年,为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参与水土流失治理的积极性,麦秸沟小流域采取个人承包荒山荒坡,以公司加农户的形式构建建设管护主体,建立基地开展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并且坚持把水土流失治理与产业开发相结合,大力发展以葡萄为主的县域经济支柱产业,企业还意将此地打造成一处集农业生产、观光旅游、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综合性农业生态旅游景点。因此,在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过程中,我们充分考虑实际情况并结合企业发展理念,重点对坡度较缓有造林条件的区域进行人工造林,采取鱼鳞坑整地方式,以侧柏为主营造生态林,从而拦蓄坡面径流,减轻坡面冲刷,防止陡坡土层滑塌造成水土流失。对于条件相对较好的区域我们栽植柿子、冬枣、李子等经济林品种,方便游客采摘的同时还可以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在葡萄园区采取林草间作的方式种植三叶草,防治裸露地表水土流失,同时对地边埂实施植物护埂措施,通过栽植黄花菜保护边埂不被雨水冲刷。此外,为实现景区内四季常绿、三季有花的绿化目标,我们在道路两侧按季节特性栽植了多品种行道树,既美化了环境又巩固了路基。水土保持植物措施的应用在麦秸沟小流域可以说比较成功。

2.2.3 水土保持封禁管护措施

经过十多年的连续治理,麦秸沟小流域已形成一定的规模,为了更好的巩固水土流失治理成果,防止因人为破坏而导致的治理失败,我们对流域内部分区域进行了封禁管护,在封禁管护区与外界的主要交汇处设置封禁围栏,防止人畜进入,并建设管护房,派专人看管,达到了良好的治理效果。

2.2.4 水土流失监测设施

为突出麦秸沟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的科技示范效应,同时填补我县黄土高原沟壑区水土流失监测工作的空白,在示范区窑洞宾馆西南部坡地建设径流场一处,在主沟道泳池北部建设卡口站一座,购置了试验仪器,通过监测试验为我县北部黄土高原沟壑区水土流失研究提供了依据。

2.3 效益分析

麦秸沟小流域自1998年开始投资建设,到现在成为远近闻名的生态旅游示范乡村,成绩显而易见。作为成功治理模式,我们始终坚持把水土保持科技试验示范与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以试验示范促治理开发。在筹集资金渠道上采取以个人投入为主,国家水土保持重点项目补助、地方政府配套为辅的多渠道筹资方式,治理效果显著。十二五期间,我县建设成效农业现代化步伐加快,粮食年产量25万吨以上,“黑白红绿”四色产业(茯茶、奶畜、葡萄、蔬菜)发展快速,地区GDP截止2015年为160.2亿元,整合北部矿山企业,实施天保工程、“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等生态工程,绿化造林5.3万亩,封山育苗3万亩,省级、市级生态镇各1个,生态村8个。这些措施下来,水保综合治理不仅使的小流域生态逐渐恢复平衡,也创造了很高的经济价值。十三五期间要进一步加强生态治理,广泛推广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持续开展北部矿山生态恢复治理和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扩大全县绿色版图,力图2020年森林覆盖率25.28%,要完成这个目标,小流域治理依然是重点。

3、结语

泾阳县是陕西关中平原上的一个县城,近年来采用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措施尤其是麦秸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示范区,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发挥了极大作用。泾阳县水保工作任务重,作用大,通过梯田、谷坊、沟头防护等工程措施,水保林、经济林等林草措施,水平犁沟、等高耕作等耕作措施,既能够使小流域生态逐渐恢复,又能够建立起特色产业,为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其成功的实践经验值得推广和借鉴。

参考文献:

[1]孙莉英,蔡强国,陈生永.东北典型黑土区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体系[J].水土保持研究,2012,03:36-41+57.

[2]娄平平,刘强,梅道亮,郭峰.赋石水库集水区小流域治理措施体系浅析[J].中国水土保持,2016,12:26-29.

作者简介:李娜 (1985年12月18日),女,汉族,陕西省延安市延长县人,本科,助理工程师;从事水土保持工作。

猜你喜欢

小流域治理措施水土保持
水土保持工程质量控制措施解析
试论水土保持方案落实阶段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建昌县兴隆沟小流域治理项目效益分析
浅谈城市交通拥堵困境的道路税费治理措施
反洗钱法规体系问题及建议
紫色土水土流失区不同治理措施水土保持与土壤改良效果研究
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问题探讨
浅析小流域水土保护综合治理的优势
浅析小流域水土保护综合治理的优势
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重要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