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高效课堂教学中提高学困生的人文素质

2017-10-19何新秀

消费导刊 2016年11期
关键词:人文素质学困生高效课堂

何新秀

摘要:“学困生”主要指因长期学习习惯不良、学习理解力较弱而导致学科基础薄弱、学习信心不足、学习成绩长期不能提升的部分学生。

关键词:高效课堂 学困生 人文素质

“学困生”主要指因长期学习习惯不良、学习理解力较弱而导致学科基础薄弱、学习信心不足、学习成绩长期不能提升的部分学生。这些学生常常得不到老师的重视,在课堂教学中往往被边缘化;甚至还遭遇成绩“优秀”同学的鄙视,在课堂学习中常常陷于孤立无援的状态。“边缘化”、“无援化”均违背了新课改的教育理念——“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不利于学困生心理的健康成长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更不利于他们将来顺利地融入社会。在高二年级历史高效课堂教学课题探究中,如何提高学困生的学习参与度,最终达到提升学困生人文素质这一问题就显得格外重要,成为课题研究需要解决的重点。本期课题组展开了一些有益的尝试,本人就如何在高效课堂教学中提升学困生人文素质方面的探究工作做一个简要的回顾。

首先,在了解每一位学生基本情况的基础上构建学习小组。本期的教学班是进入高二新组建的文科倾向班,两个教学班分别为60人、59人。学生整体素质参差不齐,学生习惯不良和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约占50%以上。学科不能平衡发展,意志力较差,思维存在明显的倾向性,即文字理解力较强的学生往往逻辑思维能力很不严密,而数学推理能力较强的学生则文字理解力欠缺,感性思维迟钝。形成这种局限性的原因是长期以个人的喜好去接觸某些认知领域,而对未知领域没有产生兴趣,也缺乏了解和突破的决心和意志力。在对每一位学生情况进行过认真分析后,按照思维倾向和学习能力互补的原则建立学习互助小组,两人一小组,其中一人能教另一个人;四人一大组,能实现不同学科的深入讨论。比如甲、乙、丙、丁四人一大组,其中学习能力较强的甲和乙为两人小组的组长,可以辅导丙和丁。甲和丙、乙和丁均存在着感性思维或理性思维的倾向。这种分组可以为课堂教学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全员参与打下基础,因为互补,所以能避免“边缘化”和“无援化”。

其次,培训学习小组,构建师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和谐与默契氛围。高效课堂教学的灵魂是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小组是实现“学习主人”的基本单位,能不能实现这一意图,取决于小组的活动能否如期进行、开展。在以前的灌输式课堂下,有的同学好表现,在课堂上占尽先机,不给别人机会;在课后有些成绩好的学生思想比较保守,不愿教别人;有的同学胆子小、不善言辞;有的同学自卑,常常保持沉默,即使有问题也不会问同学等等情况。当然,这些问题都是高效课堂要突破的重点,而关键在解决学生的问题,培训学习小组。培训分三步:讲道理、多鞭策、勤鼓励。“讲道理”就是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合作?为什么要表达?教师把新的课改理念讲给学生听,让他们理解。比如: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一个人行走也许走得快,但走不远。现代社会每个人的成功其实都是一个合作团队的成功,绝不是单枪匹马能够实现的。团队的合作往往产生高于个人的智慧火花,德国人能有那么多的发明创造,能造出世界上质量最好的车,正是得益于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将课堂教学方式及效果统计表让学生自己做一个分析,以选择最高效的学习方式。表格如下:

“多鞭策”即在课堂评价环节以学生的参与讨论是否积极、发言次数的多少来判断个体学生在课堂的表现优劣,逼“学困生”参与到课堂学习过程中。小组讨论后的代表发言必须实行轮流制,每位学生都要有机会。这样安排的好处在于集体智慧通过个体表达,帮助“学困生”参与到课堂中,培养了协作精神和团队意识。“勤鼓励”是指教师在课堂中及时的恰当的点评,敏锐地发现每一位学生表现的闪光点,给予鼓励、肯定的语言,并恰当引导。据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的实验研究表明,一个经常得到肯定和鼓励的学生,他的心理会发生变化,逐步变得自信、阳光,并不断的去完善自己,最终实现自己的成功梦想。由此可见,教师在课堂中的鼓励与肯定,能让学生的肾上腺分泌加快,提升其学习的兴趣和持久能力。作为现代教师一个起码的素质就是要学会欣赏和肯定学生,让赞美他人成为一种习惯。

再次,唤醒学困生,帮他们找回自我。在很大程度上,学困生的产生是由于他从小到大的成长过程中没能得到家长和老师的正确引导与肯定,极度的自卑和逆反情绪,导致对待学业毫无兴趣,沉迷于吃、喝、玩、乐中,暂时忘却痛苦与烦恼。要想通过课堂教学提升学困生的人文素质,首先就得唤醒他的人性,开始心灵自悟,这需要着眼于情感的潜移默化。学困生往往不是智力因素造成的,而是情感与心理状态长期异常而导致的。如果老师和周围的同学都能平等的对待他们,从人格上尊重他们,像对待朋友那样与他们相处,他们那颗敏感、曾经受伤的心灵是会慢慢回归的,会逐渐融入集体,会尝试着与老师交流,逐步消除他们内心与周围人群的隔阂。这就是为什么有的学困生对某些学科感兴趣,学得很好,而有些学科却不愿意学,心生厌恶。人的心理是相通的,只要老师能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平等地对待他们,尊重他们的人格,就能逐渐唤醒那冰冷而自卑的灵魂,让他们重塑人生的信心。

在高效课堂教学中提升学困生的人文素质,就是教他们“学会做人”,引导人们思考人生的目的、意义和价值,发展人性、完善人格,启发他们做一个真正的人,做一个有智慧、有修养的人。人文素质的培养起始于人性的自觉,注重人的心灵自悟、灵魂陶冶,着眼于情感的潜移默化。良好的人文素质表现为:追求崇高的理想和优秀道德情操,向往和塑造健全完美的人格,热爱和追求真理,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儒雅的风度气质等。学业成绩只是一个直接的结果,要成就学困生的未来还得从心灵深处着手,营造互帮互助的氛围,适时鼓励与引导。只有深入细致地、灵活地开展工作,才能最终达到提升“学困生”人文素质的目标,真正落实“为了一切学生”的新课改理念,让每位学生健康成长,为社会发展培养合格的现代公民。endprint

猜你喜欢

人文素质学困生高效课堂
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学困生的转化措施
高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谈初中物理学困生的转化
校园文化对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意义
高职高专院校养老服务类人才人文素质的缺失及对策
大学英语课堂中以语篇材料为载体的人文素质培养
南通高职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状况调研分析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