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标下提高文科生数学成绩的几点尝试

2017-10-19张玉琼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7年7期
关键词:学习困难成功学习习惯

【摘要】这几年一直担任高中文科班的数学教学,文科班的数学是教师难上,学生难学,成绩偏低,对此作一些原因分析。为提高文科学生的数学水平和数学成绩,本文先分析了文科学生学习数学困难的原因,后根据这些特点,谈了我的一些做法:关键提出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提高教学效果;体验成功,传递正能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和思维习惯等。

【关键词】文科数学;学习困难;成功;师生关系;学习习惯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7-0196-02

一、问题研究背景

我多年任教文科班级,常听到这样地感叹:“数学,真难!”作为老师无不为之动情。一方面文科学生大部分数学基础不扎实,对数学缺少兴趣,信心不足,畏惧数学;另一方面,他们又对学好数学抱有美好的愿望,暗下比较努力,争取在高考中实现自己的梦想。在矛盾与困惑之中逐步形成了焦虑心理,也就慢慢导致恶性循环。

二、文科学生数学学习困难的原因分析

1.文科学生学习数学存在心理偏差

学习动机是推动学习活动的动力,而一些文科学生学习数学的动机不明确.文科学生容易产生数学“无用论”的潜在错误意识,他们觉得今后大学的学习不再涉及数学,只是因为高考要考数学而硬着头皮去学,因而学习缺乏主动性。

2.信心、毅力不足

进入高中后,,学习信心、学习成绩整体滑坡,产生惧怕、逃避、厌学等不良情绪.到高二,进行文理分科,迫不得已,选择文科,而数学基础已经在此留下隐患.另外高中课程深度、广度上远远超过初中,学好数学就必须能吃苦,而文科学生普遍吃苦精神缺乏,毅力、信心、兴趣不足,就表现出惰性、自卑、依赖和情绪起伏不定。

3.学习方法不得当

文科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中问题百出.例举如下:

(1)课前不作预习,不了解上课的内容,于是,上课忙于记笔记,忽略课堂上的思维活动,被动接受,课后又没有充分消化、利用笔记.也有的课堂只听,懒得做笔记。

(2)很多文科生运算能力较差,初中运算能力不过关,直接影响高中数学的学习。

(3)课后不能及时复习巩固、总结提升,学习流于表面,只忙于赶作业,乱套题型,对基本概念、公式、定理不够重视、不理解,机械模仿,使得学习事倍功半,收效甚微。

(4)忽视基础,眼高手低.有些“自我感觉良好”的学生,常轻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学习与训练。

(5)练习重“量”轻“质”,陷入题海.边做练习边看参考答案,有的是做完后不去对答案,自我纠错能力较弱,依赖老师讲评,自学能力兴趣不足.练习时没有时间控制,注意力不集中,效率不高,使得做题思维不敏捷,考试时间来不及。

4.学生本身的因素

文科生抽象思维、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普遍较差.数学是一门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的学科,这使得数学成为各学科中教学、学习难度较高的一门学科,尤其对于文科学生,数学,成了最头痛的老虎科目。

三、提高文科生数学成绩的具体做法

1.建立和谐的师生情感关系,提高教学效果

苏霍姆林斯基说:“师生之间是一种互相有好感、互相尊重的和谐关系,这将有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良好起点。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它深刻而精辟地说明了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教学活动中重要作用。而缺少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的教学有效性必将大打折扣。叶圣陶说过:在你的教鞭下有瓦特,在你的冷眼里有牛顿,在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情感能成为刺激学生学习数学的内在动力,针对文科学生感情细腻,情感丰富,富有文彩的特点,数学教师也要会煽情,去唤起学生的学习激情,点燃他们心中那盏希望的灯。

我首先转变观念,采取了温心、爱心、诚心的情感投资策略,正确地、宽容地、耐心地对待学生,以及从内心里真正的爱她们的心态;多表扬、鼓励。在教学中,通過针对学生的实际数学学习能力让其回答与其数学学习能力相匹配的提问,讲解部分或全部解题思路,讲评周练试卷,当小老师和纠正其他同学的解题错误等多方面、多层次的为学生提供表现自我、张扬个性的机会,体验有意义的成功的喜悦。能发现千里马的人是伯乐,能发现学生闪光点的老师是称职的老师。在课堂上,我总是努力去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哪怕是微小的、瞬间的进步,都会给予他们及时的表扬和鼓励。多关心女生的思想和学习,经常同她们平等交谈,了解其思想上、学习上存在的问题,帮助其作具体分析、各个突破,制定学习计划,清除紧张心理,走出一些“困惑”,鼓励她们“敢问”、“会问”,激发其学习兴趣与自信。让她们看到自己的长处,体验到老师的期待,相信自己、不自卑、不怨天忧人。同时,争取家长对教育教学工作的配合,让家长能以积极态度对待女生的数学学习,多鼓励少指责,帮助她们弃掉沉重的思想包袱、走出心理困扰和重塑信心,轻松愉快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

以前班上有个很讨厌数学、不自信的女生于悦曾告诉我,她在初中数学学的就不好,经常被同学看不起,还被老师训斥,高一开始时,数学就听不懂,所以才选择了文科,学数学不爱问问题,也从不问问题。了解她这个情况后,与父母沟通后又和她谈心,鼓励她问问题,我在班上告诉学生能有问题问是一件光荣的事情,说明你想学和动脑了,没有问题问才是可耻的事情,数学学习也不是您短期内努力就可以看到结果的学科,它需要我们长时间的坚持。另外,我还注意她性格内向,经常让她们到办公室为她解答,根据她的问题回顾相应知识和指出她学习上存在的缺陷。经过她的不懈地努力,她逐渐喜欢上了数学,学习成绩也有了很大的进步,从开始的三、四十分到高考的八十多分。这样的学生不在少数。

2.体验成功,积累信心,传递正能量

所谓成功,就是获得预期的效果。这种结果得到他人的承认或自己的肯定,学生就会产生一种愉悦的情绪体验。这种情绪体验是一种新的刺激,她会反过来强化原来的活动动机,并提高原有的志向水平。这样学生在后来的活动中就会表现出更积极的态度、更浓厚的兴趣、更顽强的意志,以取得更大的成功。endprint

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成功的快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進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无论如何不要让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针对这一特点,我讲课时语言尽量通俗易懂,生动活泼。另外特别加强直观教学,凡能利用直观教具的应尽量利用,同时教学中教师要组织各种学习活动。

在做练习时,控制练习难度,让学生够得着、又不是很容易啃得下,体验克服困难后的成功喜悦。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考试,正确对待考试成绩.考试只是学习的一种形式,是对此前阶段学习效果的检测,是检查自己缺漏及学习方法是否合理的重要手段.无论成绩如何,应争取考“满分”,就是即使考不及格,及时进行补缺补漏,把“不会”的都变“会”,考试目标也已经达到.对于平时很努力、学习态度很端正的学生,即使考试成绩不理想,我都大加赞赏,甚至可以“夸大其词”树立典型.教师和家长的认同激发着学生在学习中更加努力地表现,肯定自我,认同自我,体验成功。

3.抓教与学细节,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和思维习惯

对于文科学生,课前预习是很有必要的,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课前预习,编制预习提纲,对抽象的概念、逻辑性较强的推理、空间想象能力及数形结合能力要求较高的内容让学生先预习,引导他们试着做课本练习和习题,对自己预习的效果进行自我评估。学生通过预习,可以做到在上课时有的放矢,重点去解决预习时遇到的难点问题,通过预习还可以改变学生的心理状态,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上课时,规范课堂听课习惯,教师督促学生学会做要点式的笔记(避免满堂抄,什么也没听到、听懂),课堂上,建立以人为本的学生主体观,让课堂教学充满生命活力,教师应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学生想,让学生讲,让学生积极地、充分地参与教学活动。鉴于文科学生接受数学知识较慢的特点,应该多引导学生亲自动笔推算或推理,书写解题过程,以帮助自己的思维。教师讲课应“浅、慢、少”,即课本内容不急于挖得太深,进度不宜太快,切实落实课本中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的教学。注意设计更切合文科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案,充分利用文科学生模仿能力强的特点,让他们对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的运用进行模仿性的练习,熟练后再进一步提高。

4.有效记笔记和纠错

现在学生要么是忙于记笔记,要么是干脆不记笔记。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讲解概念、定理、公式等教材知识时,在黑板上做一定的板书,对重点字词在下面画三角形符号,同时让学生用红笔跟着做出圈画,对他们的理解和补充我接着对应内容在黑板上用红色粉笔写“注:(1)…….(2)……”,并让学生备注在旁边。补充的书上例题的变式、引申和典型例题我也尽可能让学生写在数学教材的对应内容的空白地方,对易错处用红色标注。这样,在复习,爱看教材的文科女生就可以真正的做到“复习有材”了。准备一个笔记本主要做错题集。将作业、试卷中最基础的知识错误,或一些典型性错误摘抄下来,分四部分:原题、错解、原因、对解。要求她们常翻常看,时刻提醒自己哪个知识点需要补缺漏,在哪里常犯的错误是可以避免的。老师也可以从错题本上看到学生差在哪一方面,应该帮她重新构建哪一方面的认知结构。另外在笔记本上进行章节内容和解题方法的小结,包括本章的知识结构网络,本章的基本思想与方法(以典型例题形式表达),学习心得体会等。把所学知识点串起来,通过分析、综合、类比、概括,揭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这样可以达到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的目的,让她们学会如何主动学习

总之,对于文科学生来说,数学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多年的文科数学教学,我发现,每个学生都有学习数学的潜力,只要老师对待文科学生有足够的耐心、细心、爱心,认真地去研究他们在数学学习中的认知规律、认知特点,适时地指导具体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同样也能在文科生的大脑中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参考文献

[1]余文森.有效教学的实践与反思[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欧阳芬.黄小华.新课程下课堂教学技能的创新与发展[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张玉琼,女,汉族,宁夏银川人,中教一级,从事基础数学研究。endprint

猜你喜欢

学习困难成功学习习惯
英语学习困难的成因及应对策略
材料作文模拟题集锦(三)
“沉淀溶解平衡”认知结构测查及其学习困难分析
论中职生怎样培养良好的学习英语的习惯
告诉孩子并非“成功”才是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