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农村背景的农业经济管理研究
2017-10-19王平
王平
摘要: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新时期城乡差距正在逐渐缩小。然而,在基于新农村建设的时代背景下,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仍然相对滞后。为此,分析探讨农村经济管理的有效对策很有必要。从整体上来看,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有主要包括:农业生产力不足、农业生产效率低下、农业生产技术落后等。针对这一系列情况,本文就基于新农村背景的农业经济管理展开论述,为促进农业生产力、农业生产效率及农业生产技术的提升,总结有效对策,以供业内同行参考借鉴。
关键词:新农村 農业经济 管理 问题和方法
一、新农村建设和农业经济管理
(一)新农村建设
为进一步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水平,实现共同富裕,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决策。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提升农民收入水平、为农民提供医疗养老保障等,旨在让农民过上更高质量的生活。新农村的建设,依托于国家政府的扶持,同时也离不开当地民众的积极配合与支持,只有万众一心,才能确保中央相关部署的顺利落实,使新农村建设的各项事宜得以有条不紊的逐一开展。
(二)农业经济管理
经济市场化是推行农业经济管理的重要依托,新时期,农业生产水平不断提升,在经济发展的带动下,有关其管理也逐渐引起了高度重视。过去,农业生产仅限于家庭式的小规模生产,农村居民通过这种生产方式自给自足实现生存。在这种情况下,经济管理略显多余,即便是有也只是对种植规模、种植方法及作物种类等进行适当调整。然而,在国民经济稳步提升的今天,传统农业生产显然不能局限于满足局部家庭的本身需求,农产品市场化进程不断加快,农业经济管理的介入也不可或缺。在我国持续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时代背景下,实施科学高效的农业经济管理,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农民收入的增长,提升农村农业工业化水平,为新农村的建设添加不竭动力。
二、当前农业经济发展问题
(一)外出务工人员过多,农业生产劳动力不足
随着新农村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外出务工人员规模日益壮大,农业生产劳动力不足已成为现阶段农业经济发展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在过去的数十余载中,农民通过务农所获得的利润并不能够很好地支撑一个家庭的日常开销,而城市化建设推动了各行各业的发展,一时间,低端劳动力短缺,这使得诸多农村青壮年开始外出务工,村内只留下老弱妇孺进行农业生产。不过众所周知,农业生产需要耗费大量的体力和精力,仅依靠老弱妇孺来支撑显然无法获得理想的生产效果。而产能过低,事对土地资源的浪费。因此,农业生产劳动力不足,不仅影响到了农业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率,还在一定程度上,对国家粮食安全带来了负面影响。考虑到现阶段我国正处于地广人稠的境遇,为更好地满足国家的粮食需求,保障粮食安全,应大力开展粮食作物的种植。但现实情况是,农村劳动力的短缺,导致农村土地粮食产量严重下滑,这对国家整体粮食圈来说是极其不利的。
(二)农业生产技术落后,产量受限
长久以来,因受到来自多方面因素的制约,我国农业生产技术严重落后,产能、产量不尽人意。该现象,同时也是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业经济管理面临的另一大难题。农村生产技术的滞后,是影响产能产量的主要原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经济获得飞速发展,大量人才汇聚在城市中,为城市建设供应了不竭动力。相较之下,愿意前往农村、投身于振兴农村经济的优质知识分子和技术人才却越来越少。科学技术的后续乏力,直接造就了农业生产效率和生产水平低下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下,提高农民升入,转变农业生产方更是举步维艰。从农业经济管理的层面来看,由于受到农业生产技术严重落后的影响,农业生产整体水平不高,在这种情况下,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再先进科学的管理工作也无济于事。有鉴于此,从目前情况来看,为推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的有效落实,提高农业生产技术含量,以促进农业生产水平的提升刻不容缓。
(三)小户经营的情况普遍,农业生产效率不高
现阶段小户经营的现象十分常见,农业生产效率不高,在新农村建设的时代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开展一度陷入困境。在农业科技含量不断提升的今天,各类大规模农业种植机械均已上市,但这些大型器械均仅限于使用在集中连片的土地上。但目前形势是,我国长久以来推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将土地资源分割成了若干块,小户经营成为了农业生产的主流方式,大型机械则没有了用武之地。大规模机械的使用受到限制,进一步加剧了小户经营的普遍性,与此同时,劳动生产效率和产能低下的问题也越来越严重。不仅如此,农户与农户间对自身种植的作物持有自主权,这使得农业生产无法形成合力,实现产量特色。这种形式的农业生产,效率低下,质量良莠不齐,很难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业经济管理对策
(一)招商引资,就地发展工业,留住劳动力
随着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陆续落实,农村经济管理的开展,应重点关注招商引资、发展当地特色工业,挽留劳动力。就现阶段情况来看,农业生产主要分为农忙和农闲两种情况,农民外出打工的高峰时期往往是农闲时节,这段时间务农没有较高收入,为维持生计,只能外出打工。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城市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对低端劳动力的需求正逐渐减少,对技术人员的需求越来越高。因此,并非所有的农民工均能顺利外出打工,也不是所有外出打工的农民能在农忙时节回来。这两种情况如何权衡,是解决农业生产劳动力不足的关键。基于此,为促进农民收入水平的提升,挽留农村劳动力,应通过招商引资、发展当地特色工业的方式,实现农业与农村的协同发展。
(二)政府为民众提供更好的科技服务
新农村的建设离不开优质的知识分子和技术型人才,政府及有关部门应通过提高待遇水平等方式,将优质农业人才留在农村,使其愿意为建设新农村效力。为普及农业技术,可在当地建立科技服务站,专门用来为农民解答有关农业生产技术的应用难题。在城市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农村技术设施建设日益完善,对这对于诸多优质的专业人才而言,留在农村生活也不再难以接受了。在这一形势下,当地政府部门应趁热打铁,进一步出台优惠政策,吸引大量优质农业人才进驻农村,以为农民提供更多更丰富的科技服务。
(三)推行土地流转,倡导发展大农业
为确保大型农业器械设备的正常使用,提高农业产能和产量,使农产品在市场上拥有稳定的流通渠道,农业经济管理应大力倡导发展大农业,推行农业土地流转政策,已实现对土地资源的集中管理与应用。积极转变农业生产方式,通过制度化和流程化管理,充分发挥新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价值,全面促进农产品生产效率与质量的提升。通过这一方式,不但有利于促进农业生产水平的稳定增长,还有利于加快农业工业化建设进程,同时,土地流转发展大农业,也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国家粮食的安全性。工厂化大农业,以便于国家政府对农产品种植的高效管理,能最大化整合土地资源,提高资源有效利用率,使其充分服务于国民经济的整体布局。
四、结论
综上,当前我国改革工作已进入到关键阶段,新农村建设的诸项事宜正逐步落实,如何开展卓有成效的农业经济管理,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卓有成效的农业经济管理,有利于促进农业生产水平、农民收入水平及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能为新农村的建设、拉近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奠定良好基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