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施工企业财务内控管理
2017-10-19王骞
王骞
摘要:目前许多施工建筑企业在财务内部控制管理上仍然存在着思想不重视、制度不健全、执行打折扣、控制不全面等诸多问题,有的甚至以“人治”代替内部控制的科学管理,使企业的财务管理存在着极大的安全漏洞,无法合理保证企业财务的合法合规、资产安全、公司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及完事性,甚至影响企业的经营效果。施工建筑企业要完善财务内控制度,建立起良好的运行机制,把握好内控执行、检查,合理保证财务内控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建筑工程 财务内控 管理
由于施工建筑行业准入门槛低,企业管理水平参差不齐,面临环境复杂,加之野外施工多,管理机构不完善,现场突发事件多,使得施工建筑企业的管理难度加大。公司在管理控制上往往存在着“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局面。施工建筑领域也是腐败的高发领域,包括受贿、串标、贪污、挪用公款等,同时由于内控不到位,危及资金安全,成本失控,严重影响公司的经济效益。财务内控的目标是合理保证财务管理合法、合规,保证资产安全,严格控制成本,提高经营效率,保证财务信息真实、完整。因此,加强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内部控制十分必要。
一、施工建筑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现状
由于施工建筑企业往往是野外的一次性施工,具有点多、面广,施工环境复杂,地形地貌各异,季节气候不一,各地的物价水平、经济环境都在差别,这使得财务内控工作更加复杂,执行起来更加困难。建筑工程的临时性、特殊性,使工程建设企业内控管理并未完全达到规范化、标准化,控制效果未完全显现出来,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1.内控制度不健全。我国从90年代起开始大力推进内控工作,起步较晚,内控制度处于逐步建立,逐渐完善过程中。从理论研究到实际运用还存在一定的时滞,同时理论研究还有一个适应性的问题,企业实施内控也有一具逐步接受的过程,企业内控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也是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
2.内控机构不完善。一些施工建筑企业内控部门本身没有相应的地位,不能在效地开展工作,无法有效地监督制约各项经济业务,在很多时候沦为一个摆设。对于施工建筑野外临时项目而言,由于人力资源或成本的限制,不能对野外施工的临时项目部配备所有的机构或岗位,会出现大量的兼岗现象,不相容职务没有按内控要求分离,存在管理上的漏洞,无法从制度上堵塞漏洞,而是靠个人的素质,存在极大的风险。
3.内控执行不彻底。许多企业在内控执行上“避重就轻”,容易做的就执行内控流程,执行起来困难的就“特事特办”,将内控制度束之高阁。同时由于内控制度本身不健全,导致内控执行无标准、缺依据,形成了选择性执行内控流程的局面。
4.会计信息不可靠。由于一般施工建筑工程施工周期长,成本费用发生与结算的滞后性可能导致账面成本不可靠;同时完工百分比法的采用,要求相对预计准确的预计总收入、预计总成本和测量准确的完工百分比,来反映不同会计分期的会计信息,施工建筑项目在施工过程中产生较大的变更影响收入、工期的变化等影响成本使得预计总收入、预计总成本产生较大偏差,项目不能根据变化的情况进行及时调整,导致会计信息反映的结果不可靠。
二、财务内部控制现状原因分析
1.思想认识不到位。财务是一项服务性工作,在施工企业中,本身不创造效益,因此在传统认识中,财务仅仅起到核算、记账的作用,企业更关注创造效益的生产部门,从而在建筑施工企业中形成了“忙时抓生产,闲时抓管理”的传统。财务工作本身不受重视,财务内控工作就难以开展。加之内控对经济效益提升的影响无法区分、衡量,还要加大企業的成本,甚至成为一些业务进行的障碍,影响企业的效益,因此不能正确认识财务内控对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资产安全的保障和财务信息可靠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2.工程项目的复杂性。由于建筑施工项目都是一次性的,各具特点,特别是野外施工项目,受到地形地貌、季节气候、施工地经济水平等的影响,对财务的内部控制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因而无法制订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内部控制标准。而施工项目受季节气候、征地等影响,对项目的成本影响巨大,很难制订一个合理的标准来控制施工项目成本等,因而财务内控难度加大,标准太宽松,会导致成本控制不严,标准太紧,则挫伤项目管理者的积极性。
3.专业素质不过关。由于受人力资源或成本限制,出现了大量的兼岗,从事人员不一定有相应岗位的专业素质,对操作流程或管理不是十分熟悉,经常会有违反财务内控事项的发生,有的甚至无法整改。
4.责任追究不到位。施工建筑企业在施工过程中,往往对权利、责任划分不清,没有形成有效的问责机制,当问责机制失效,不能对违规予以惩戒时,财务内控就会流于形式,最终导致内控不能严格执行。由于问责机制不健全,导致责任分散,在遵守财务内控有困难的情况下,在没有责任追究的情况下,明知不对,故意而为之,甚至可能引起“羊群效应”。使财务内控制度无法正常执行。
三、加强施工建筑企业的财务内控措施
1.建立和健全完善的内控制度。目前我国对内控原理、制度设计和内控方法都有深入的多角度的研究,2009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确立了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措施、信息与沟通和监督检查的五要素内控框架,《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对控制活动和控制手段进行了归类描述,同时归纳了一些控制措施,形成了一整套的内控制度。施工企业财务内控制要根据《会计法》及内控制度制订适合施工企业的全面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保证所有经济业务活动纳入财务内控管理,保障资产安全和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
2.实行全面预算管理。由于建筑行业准入门槛低,竞争激烈,低成本成为企业的效益保证。要加强成本控制,必须先算后干,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将全部收支纳入预算管理,合理控制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特别是要做好工程项目的成本预算,确定目标成本,使内部控制有依据、有标准,原则上不得随意调整预算,保持预算的严肃性,遇特殊情况需要调整时,要根据内控流程,经审批后进行调整。全面预算控制不仅仅是事前预算,而是要做到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事后考核的一整套完整的预算管理体系。endprint
3.实行集体决策制度。对于“三重一大”要严格执行集体决策制度,避免个人决策产生失误给企业造成损失,同时防止贪腐现象的发生。施工项目对成本发生产生重大影响的施工方式、方法等要进行集体决策,在预算的基础上合理确定,选择最经济的方式来进行施工以及控制成本,防止拍脑袋决策,给企业造成损失。在重大事项实行集体决策的情况下,要做好日常工作的授权控制,保证各岗位的责、权结合,各事项均由被授权的人员执行。
4.确保不相容职务的分离。施工建筑企业由于临时项目的特殊性,一人多岗现象十分常见,因此在进行岗位设置时,要评估不相容岗位兼管风险,充分考虑到不相容职务分离可能带来的风险,尽量避免一项业务的连续环节由同一人进行操作,减少错弊发生的几率。不能分离时,要采取有效防范措施或定期检查予以补救,如会计出纳一人兼任时,要定期或不定期进行资金、账务检查,支票、印鉴分开保管等补救措施。
5.提高相关人员综合素质。提高业务人员,特别是财务人员、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提高其综合能力,善于及时发现风险、评估风险,及时采取措施应对风险,保证财务内控目标的实现。财务人員、审计人员的监督不能局限于本业务范围,而是要着眼于整个经营管理的全过程,要在预算管理、风险防范、经济决策和监督等过程中当好助手和参谋,并指导其他业务活动的合理、合规地开展。
6.严格绩效考核制度,加强责任追究。企业要确定绩效考核的目标,引导和规范员工的行为,保证经营效果的实现。要对全体人员进行绩效考核,评价其经营业绩,进行相应的奖惩,其评价结果作为确定其薪酬、晋升、降级等的依据。绩效考核与个人利益相结合,能有效地推进财务内控工作的良性运行。
7.加强内控检查监督。对财务的内控情况要进行定期与不定期检查。同时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内部审计部门要独立地监督内控的执行情况,负责监督预算的执行、检查资产的安全性。同时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重点对风险爆发较大的领域进行专项检查,使日常检查与专项检查相结合,及时发现内控运行过程中的问题,同时充分发挥出内部审计的监督作用。
8.加强财务内控制度的宣传。经济活动的成果最终反映在财务账上,要保证各岗位经济业务要符合财务内控制度,就加强财务内控制度的宣传,确保各经济业务的处理者熟知财务内控制度,按制度规章执行。
财务内控管理是一个系统化工程,需要企业所有人员遵守,而不是财务人员独有的职责。在进行财务内控管理时,要把握好全面性、重要性、制衡性、适应性及成本效益原则,使财务内控工作不遗漏、在重点、相互牵制、适应企业管理,同时要以适当的成本开展工作,不因内控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内部控制只能合理避免风险,而不能防止集体的舞弊行为,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