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高考下高中技术学科教学模式的探索研究

2017-10-19石明锋

东方教育 2017年15期
关键词:通用技术新高考技术

石明锋

摘要:新的考高改革方案已经正式实施,2017届考生在6月份即将完成全部的考试。作为一名高三的技术教师(技术学科包括:信息技术与通用技术两门学科,各50分总分100分),我觉得没有必要去讨论新高考方案的利弊,我们应该将更多的精力花在探索、总结教学模式和教学经验,争取在现有的高考模式下,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本人同时任高三、高二的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学科的教学任务,对于这两个学科的教学模式有着很大的感触。本文将从如何改变教学方式,进行信息技术学科的有效教学,以及如何协调信息技术与通用技术课时安排,促进学生总体发展的角度展开讨论。

关键词:新高考;技术;信息技术;算法与程序设计;通用技术;教学模式

一、研究背景

為了全面深化统一高考招生改革,进一步完善高职提前招生、单独考试招生和“三位一体”招生改革,加快建立多类型、多元化考试招生制度。浙江省2014年9月颁布了新的高考改革方案,针对2014级入学的高一学生(2017届),实行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相结合,考生自主确定选考科目,高校确定专业选考科目及其他选拔条件要求,综合评价,择优录取①。

1、科目与分值。必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3门。选考科目:考生根据本人兴趣特长和拟报考学校及专业的要求,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含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等7门设有加试题的高中学考科目中,选择3门作为高考选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每门满分150分,得分计入考生总成绩;选考科目按等级赋分,每门满分100分,以高中学考成绩合格为赋分前提,根据事先公布的比例确定等级,每个等级分差为3分,起点赋分40分。考生总成绩满分750分。语文、数学成绩当次有效,外语和选考科目成绩2年有效。

2、考试时间和安排。语文、数学考试于每年6月进行。外语每年安排2次考试,1次在6月与语文、数学同期进行,考试对象限于当年高考考生;1次在10月与选考科目同期进行。选考科目每年安排2次考试,分别在4月和10月进行。外语和选考科目考生每科可报考2次,选用其中1次成绩。

二、学科研究现状分析

1、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大家都还处于适应新考试方案,调整教学模式的过程中。对于学科的教学,各门学科都还没有形成一个相对完善的教学体系。

2、信息技术与通用技术作为一对无法分割的学科,遇到的问题也更多。首先,信息技术学科考试内容与难度增加:教材从原有《信息技术基础》、《多媒体技术》的基础上增加了《算法与程序设计》,难度提升明显。其次,通用技术学科教材也相应的增加了《电子控制设计》部分,难度也有质的提升。

3、由于技术考试是两个学科的综合测试,这就需要两门学科协同配合。但是,现在的困扰是:如果由两位老师同时授课,单门课教学质量可以保证,但是对学生的总体掌握情况就很难到位,学科教师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协调问题;如果两门学科由一位老师进行讲授,则教师对学生的总体情况比较了解,可以适当进行调整教学方式和教学进度,但这种模式势必对教师产生巨大的压力,对教师的思维模式与教学方式也将提出更高的要求。这种情况下,教师的个人专业成长会受到很大的限制,很难做到两门学科的深入研究。

4、信息技术的难度总体上高于通用技术,授课时间和授课模式和旧的高考制度相比,需要进行较大的调整才能更好的适应新高考。

三、研究过程

1、与兄弟学校不断的交流,取长补短。在与兄弟学校的交流中,笔者先和信息技术教师沟通交流,听取他们的意见和想法;而后,又跟通用技术教师沟通交流,了解通用技术学科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在沟通中发现,大家都遇到了相同的问题:这是两个不同的学科,同时任教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教师压力过大。采用分学科授课则出现了学科之间沟通不够顺畅,各自为政的现象。这就对我们有了很好的启发,要想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加强教师之间的沟通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任务。

2、与学生沟通交流,听取他们的心声。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学生的感受是我们教学首先要关注的内容。在教学中,本人尝试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同时授课,齐头并进,但这对学生会产生一定困扰,学科的界限很模糊,不利于思维模式转换;之后,本人采取了先系统的讲授信息技术,再讲授通用技术的内容,这样学生学习更有系统性。

3、加强教研组建设,不断培养教学能力较强,一专多能的教师队伍。在过去两年多的实践中,我们也尝试学考部分由一位教师进行授课,高考部分分别授课的模式:由于高考部分难度的增加,一位老师能力上有不足之处,不能很好的完成所有教学内容。我们采取高考部分一个老师主导,一位老师配合,两位老师合作完成。这个模式对教师之间的沟通协调要求很高。

4、改变信息技术学科的授课时间。学生在高二时可能早已将信息技术部分的内容遗忘,此时要再将信息技术捡起来是非常困难的,而通用技术部分相对简单,复习时难度也相对较小。所以我们尝试先在高一开设通用技术课程,高二开设信息技术,此时高二的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相较于高一有了很大的提升,这对接下来的VB算法部分的学习也是非常有利的。

5、教学方式灵活,教学安排前紧后松。在实践中,我们发现由于第一次选考时间基本上是在高三第一学期的10月份。这样一来,我们发现第一次考试前,我们需要不断的加快教学进度,才能赶在10月份前完成全部教学内容,然后留下一些时间进行复习,否则就会在第一次选考中非常的被动,所以第一次考试前教学时间是非常紧张的,需要教师合理安排。第二次是在高三第二学期的4月份,此时距离高三第一学期10月份的第一次选考有6个月的时间。这段时间内,由于之前已经将高考部分的内容讲完,老师和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复习。所以这段时间相对宽松,但却是最难安排的,学生已经考完一次,心态相对第一次考试放松了不少,老师和学生更需要研究与设计,合理复习。

四、总结与建议

1、建议一、学校如果有能力较强的老师,可以加强老师的培养,尝试将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合并教学,这对教学管理和教学安排来说比较方便合理,同时对学生而言更容易接受。

2、建议二、将信息技术放在高二开设,这对学科教学和学生总体提升方面是非常有帮助的:方法1、高一开设通用技术,高二开设信息技术;方法2、高一不开课,高二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同时开课。

3、如果不能由一位老师完成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的教学任务,则需要两位老师合作完成,此时务必设立两人组,并设立主负责人,协同教学。并按学科总分和合作组进行教学评价,促进学科之间的配合。

4、教学进度,前紧后松,合理安排,并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工作。

参考文献:

①浙江高考改革新方案2017-浙江省高考改革试点方案解读Http://wenku.baidu.com/link?url=FsDi3YAwZdMbyM60 LP-7mUG9BRThAm1ycs5YO0j3NoP3BYX2oEneWcfcyeoV5TCC4JveTevBsBx-CJxIXUv92ahlbkLJ6aM3-MbcvSSGnFG

②上海浙江“新高考”带来什么变化与挑战http://gaozhong. eol.cn/news/201703/t20170312_1496854.shtmlendprint

猜你喜欢

通用技术新高考技术
探讨通用技术有效教学的实践
通用技术课堂中开展技术试验的实践和思考
如何打造新高考下的高中物理高效课堂
探讨电力系统中配网自动化技术
移动应用系统开发
北京市中小企业优化升级
新高考来了,家长该做些什么?
高中思想政治主观题解题技巧指导
浙江新高考化学《有机推断与合成综合题》的特点分析与复习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