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生暴力行为的原因与应对策略探究

2017-10-19谭炳基

教学研究与管理 2017年9期
关键词:矫正策略暴力行为小学生

谭炳基

【摘 要】当前,校园暴力事件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针对这一问题,笔者试从现在的小学生暴露的一些暴力思想和行为中分析诱发小学生暴力行为的原因,并提出若要有效消除学生的暴力思想和行为,学校对暴力事件要予以重视,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交流,而且要多与家长沟通,争取家庭配合教育。

【关键词】小学生;暴力行为;矫正策略

一、学生的“暴力”日记

中午放学后,笔者和办公室的同事聊天,其中说到现在个别小学生的品行越来越差,行为越来越离谱,总喜欢打打杀杀,课间总是出现不少打闹事件。这时,吴老师说:“这有什么奇怪的呢?请看看这篇日记吧!这是我班胡某的一篇日记,题目是《去公园玩》。”日记的部分内容如下:

今天是星期六,我和刘某,蒙某一起去村的公园玩。我看见一只小狗在路边走过,就说:“兄弟,看我的!”我对着小狗使出一招无影脚,那小狗被踢得汪汪大叫,我们都哈哈大笑起来。刘某说:“真厉害,等一下我也试试用旋风腿!”我们走到村的公园,准备玩双杆时,看见三(2)班的胡某走来,刘某说:“胡某,过来,不然打你一顿!”刘某还说:“听住,我们以后就是你的大佬,有人欺负你,你就说出我们的名字,就没人敢欺负你了……”

二、产生暴力思想和行为的原因

现在的小学生确实暴露出不少暴力的思想和行为,以上的日记就是一个例证。先不论这篇日记的真实性,但日记里写出不少暴力思想和行为,确实令人深思。是什么造成了现在孩子的暴力思想和行为呢?笔者从一些暴力行为比较“严重”的同学身上总结出以下的原因:

(一)受暴力类游戏的影响

对于类似象棋、围棋等智力游戏,学生玩的时间不会太长,因为玩久了就感觉没意思。真正能吸引学生的是一些暴力类的游戏,这些游戏都有共同的特征:用打杀或开枪等暴力行为去完成一些任务。小学生因为心智不够成熟,缺乏对事物辨别是非的判断能力,自我控制能力较差,他们玩多了这类游戏就误以为在现实中也一样,形成“以暴制暴”的思想。正是这些打杀或开枪等暴力行为,很容易导致学生把游戏中的暴力思想和行为迁移到现实生活中。

(二)受家庭暴力教育方式的影响

当孩子犯错时,适当的惩罚是有必要的,但惩罚后必须分析所犯错误的原因。有的家长素养不高,脾气暴躁,对孩子的一些小错采用打骂等暴力方式解决。家长的棍棒教育也是孩子产生暴力行为的源泉之一。父母打骂孩子,孩子不仅因此受到肉体伤害,心灵更是受到沉重的打击,更甚,孩子容易从父母的打骂行为中学到暴力和攻击的手段。从而在遇到冲突事件时,孩子有样学样,采用同样暴力的行为去解决问题。

(三)受不良的传媒作品和社会风气的影响

在當今一个资讯发达的社会中,学生非常轻易就能获得各种各样的信息和影视作品,然而这些信息和影视作品中夹杂着不少暴力行为。小学生由于分辨是非的能力不够,往往因为贪玩、好奇或其他原因就会模仿其中的一些暴力行为。对刚开始接触暴力内容的孩子来说一般是恐惧的,看多了就会觉得兴奋、刺激。再后来,因为看得太多,就麻木了,对再血腥的场面也习以为常,这种麻木的状态其实比兴奋更可怕,说明他对暴力已经习惯了,于是就做出了类似影视作品中的暴力行为。比如上述日记中的“无影脚”、“旋风腿”、“我是你大佬”等话相信都是从一些影视作品中学会的。

(四)学校教育的缺失

部分有暴力思想和行为的同学的成绩都比较糟糕,个别老师往往把精力放在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上,对其暴力思想和行为只是简单教育一下,没有从根本上纠正这些错误的思想和行为。甚至个别同学已经跟老师处于一种对立的状态,根本听不进老师的话,老师也失去教育的耐性,只要不发生太大的事件就不再管理,让其处于一种放任自流的状态。长期下去,暴力思想和行为就越来越严重。

三、消除暴力思想和行为的策略

抑制学生的暴力思想和行为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程,需要多方面的配合与协调,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学校和家庭是重要的环境条件,应当起主导的作用。为了避免和减少学生出现暴力思想和行为,学校、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学校对暴力事件要予以重视

学校对学生出现暴力行为的事件要给予重视,要积极主动配合班主任开展思想教育工作。同时也要创设良好的条件,发挥媒体信息的正面作用,定期组织学生观看一些内容健康向上的影视作品和报纸杂志,制造浓郁的读书氛围,定期召开全校的法制教育大会,邀请公安干警作为嘉宾,条件允许的话还可以带学生参观少管所、监狱等,向同学宣传法制信息,讲解法律问题,让同学明白暴力行为所造成的严重后果。

(二)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交流

老师要摒弃以前高高在上的姿态,放弃单调枯燥的说教教育方式,应该以一种平等的、朋友的身份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与学生建立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从而对其暴力思想和行为进行纠正,帮助学生学好如何去做人,如何去爱人,明白暴力行为会对别人造成伤害。同时班主任也要密切关注班中出现的各种暴力思想和行为的苗头。一发现同学出现这种倾向,马上开展有关如何预防暴力思想和行为的主题班会,利用全班同学的力量,对不良的思想和行为进行纠正。

记得笔者教的学生周某,他就是一个典型的脾气暴躁、行为粗暴的同学。一次,他与同学发生口角,竟然把一张椅子扔向同学,幸亏该同学躲闪开,没有造成伤害。在办公室里,他咬牙切齿,死口不承认自己的错误,还握住自己的拳头,一副不罢休的样子。笔者当时也是无名火起,用强硬的语气问:“发生什么事?又打架了!你……”“你”字刚讲完,他就反驳:“我没有打架啊!”笔者刚想发大火,一手把他拉过身边,但理智告诉笔者必须要冷静。于是笔者就喝了口水,换一种语气说:“别急,我们换个地方谈谈吧!”最后,笔者把周某带到一个人少的地方,等他的情绪平稳下来后,跟他详细分析刚才的行为,还聊了其他的一些话题,整整聊了两个小时。经过这次谈心,周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意识到自己差一点就葬送了自己和别人的前途。

由此可见,在处理同学出现的暴力行为时切忌急躁,一定要平心静气,语气不能太强硬,如果学生也“硬碰硬”,最后将会弄巧反拙。

(三)多与家长沟通,争取家庭配合教育

主动与有暴力思想和行为的学生的家长沟通联系,争取得到家庭教育的配合,形成学校家庭的教育合力。同时,了解学生形成暴力思想和行为的原因,与家长共同协商最优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做到对症下药,因材施教。

一般来说,出现暴力行为的同学的家庭教育方式也存在问题。不是宠爱溺爱,对其所作所为一味地迁就和忍让,就是对其放任自流,疏于管教。只要给家长分析孩子目前的状况和以后发展下去的后果,并定期给予家长正确的教育方式方法,相信家长还是愿意配合学校的,毕竟老师是真真切切为学生的前途着想。至于对一些脾气暴躁的家长,教师更应细心做思想工作,让他们明白自己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明白自己对孩子的影响有多大,尤其是“暴力家教”和暴力行为对孩子所造成的危害。同时也要在学生的面前帮家长树立正面的形象,建立家长应有的威信。

总之,小学生的暴力思想和行为是经过一个漫长的过程而形成的,造成其暴力思想和行为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如果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能及时纠正并加以引导,相信小学生的暴力思想和行为是可以避免和减少的。

参考文献

[1]张静,张坤.城市青少年接触电子游戏的现状与特点[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03).

[2]于珍.中小学校园暴力的预防与应对[J].现代教育论丛,2008(03).

[3]吴海滨.学生暴力行为的成因与对策探究[J].新课程(教育学术版),2009(03).

[4]李向辉.中小学生被隐性伤害的表现形式及预防[J].教育探索,2010(08).

[5]陈丽娜.中小学校园暴力及其产生原因分析[J].中小学德育,2010(14).

[6]马统国.试论学生暴力行为的成因及对策[J].吉林教育,2010(25).

猜你喜欢

矫正策略暴力行为小学生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谈学生学习不作为的正向引导
小学生错别字成因及矫正策略
例谈高中课堂问题行为及其矫正策略
我是小学生
媒介分析:动画暴力对儿童的影响
第一次遭遇家暴该怎么处理?
学困生“习得性无助”现象的案例研究
所暴力行为
暴力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