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法在小学中年段体育课中的实验研究
2017-10-19宋爱华
宋爱华
【摘 要】近几年,国家针对全面提高少年儿童的素质的相关政策相继出台,并落实到各个学校中。针对这一政策,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们积极地探寻有效且科学的教学方法,以促进我国体育课程改革的发展与进步。在各个教育系统如火如荼地开展新型教学模式探索的大环境下,笔者对情境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之间的优缺点进行了实验研究。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小学中年段;体育教学
情境教学法是教师根据规定的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为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以学生的性格特点为突破点,有的放矢地建立以教学内容为核心的教学环境,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内在探索新事物的欲望激发出来的教学方法。它能有效地增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为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塑造学生独立健全的品格起到促进作用,不仅使学生在课堂上学到了知识,还更全面地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为学生的价值观建立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研究对象
广州市番禺区市桥东城小学五年级两个班的学生。
二、研究方法
(一)文献资料法
收集了中国知网,武汉体育学院图书馆,中国科学技术网,中国体育学术网,中国高尔夫协会官网相关的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主要是通过查询期刊资料以及上网查阅大量有关情境教学法的知识并收集整理相关学科研究成果和学术信息,为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二)教学实验法
选取广州市市桥东城小学五年级两个班的84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为期一个学期的实践研究。实验前,两个班学生在男女生比例、体育成绩、身体素质及学习态度上无显著性差异。采用教学实验法,随机选取1班作为对照班,采用情境教学法教学;2班为实验班,采用传统教学方法。两个班在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教学场地方面都一致,且由同一名体育教师进行为期一学期的教学实验。教学结束后对两班学生的身体素质、达标、技评成绩进行测定。
(三)数理统计法
研究中采用Word和Excel对数据进行存储,采用spss21.0对数据进行分析、检验。(p<0.05,表示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表示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四)逻辑分析法
在对资料分析过程和论文撰写过程中,综合运用比较、归纳、演绎、推理、分析与综合等逻辑方法来处理论文中的数据和材料。
(五)问卷调查法
采用的分半法对问卷的信度进行检验,测得问卷中的肯德尔(Kendall)系数R均大于0.85,相关性比较高,可以用于本实验的研究。
三、分析与讨论
(一)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体质测试分析
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身体素质测试指标50米跑、跳绳、坐位体前屈、掷实心球、肺活量的相伴概率p值大于0.05,在5项基础身体素质要素:力量、耐力、柔韧、灵敏、协调这5项基础素质的相对应测试项目显示,两组的基础素质水平处于同等水平上,可以进行教学实验。
(二)实验组实验前后身体素质和技术水平分析
实验组学生的50米跑和跳绳两个项目的相伴概率p值大于0.05,没有明显增长,但是依旧是呈提高的趋势,导致成绩提高不明显的原因主要有年龄、教学时长较短等因素,速度和灵敏的提升需要在适当的时候给予系统的训练才能实现;柔韧素质和力量素质的相对应项目坐位体前屈和掷实心球的成绩相伴概率p值小于0.05,因为柔韧性的提高相对简单,而掷实心球的成绩提高与技术动作有较大的联系,说明以情境教学进行教学后,学生不仅基础素质有了显著提高,且相对应的技术掌握程度也有明显提升,肺活量的显著提高说明,相较于之前的基础能力,学生在活动量和活动强度上都达到了使他们提升的水平,这说明情境教学法对于学生的教学参与和素质提高上起到促进的作用。
(三)对照组实验前后身体素质和技术分析
从实验结果看,对照组学生除了肺活量的相伴概率p值小于0.05之外,其他的四项素质测试项目的相伴概率p值均大于0.05,说明除了在肺活量的成绩有显著提升之外,其他四项如50米跑、跳绳、坐位体前屈、掷实心球的成绩都没有明显提升,由此总结出使用传统教学法进行小学体育课的教学对于学生的基础身体素质的提升比较片面,对于学生掌握技术动作要领也只能起到微弱的效果,并不能使学生很好地达到教学目标。
(四)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身体素质和技术水平分析
从实验结果可以分析出,50米跑和跳绳两个项目的相伴概率p值大于0.05,没有明显增长,但从成绩显示上看,实验组还是领先于对照组,由于年龄、教学时长较短等因素的原因,速度和灵敏的提升需要在适当的时候给予系统的训练才能实现,使得两个组之间在这两项上差异并不是很明显;柔韧素质和力量素质的相对应项目坐位体前屈和掷实心球的成绩相伴概率p值小于0.05,因为柔韧性的提高相对简单,而掷实心球的成绩提高与技术动作有较大的联系,肺活量的具有较明显的差距,说明两种教学方法的环境下学生的实际活动量和活动强度上都具有明显差别。
(五)实验后情境教学法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
在教学结束后,对教学课对两班学生综合素质影响进行了总结,实验组经过情境教学法教学后,在个性培养、学习能力培养和竞争意识培养上都有显著的提高,而对照组通过传统教学法教学后,在个性培养、学习能力培养和竞争意识培养上提升的幅度明显小于情境教学法。说明在情境教学模式下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内在的情感体验,更鲜明地激发出学生的内在潜力和竞争能力意识。
(六)情境教学法教学效果的调查分析
根据对调查问题的数据统计可以看出实验组超过80%的同学认为情境教学法更加符合他们的个性发展;对情境教学的教学方式能让他们对课堂的内容更感兴趣;情境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相比更加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愉悦的感受;情境教学模式过程中更容易理解老师上课的內容;情境教学法能让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更深刻牢固。情境教学法较之传统教学法能更加让学生喜爱上这门课程,实验组中有100%的学生觉得现在的教学方法与以前的教学方法有很大的不同,学生表现出更渴望用这样的方式进行教学。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 情境教学进行教学后,学生不仅基础素质有了显著提高,且相对应的技术掌握程度也有明显提升,肺活量的显著提高说明,相较于之前的基础能力,学生在活动量和活动强度上都达到了使他们提升的水平,这说明情境教学法对于学生的教学参与和素质提高上起到促进的作用。
2. 对相同年龄、同等水平上的学生,采用情境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两种进行教学,在最后的结果上显示出差异比较明显,情境教学法在对学生的身体能力提高和技能学习掌握方面更具有优势。
3. 情境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相比较得出,情境教学法更具有性格差异上的容错性;更能激发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兴趣;更能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轻松愉悦的感觉;更能使学生接受新的授课内容;更能完成终身体育的教学目标;更加拉近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更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二)建议
1. 同一人在不同时间下所具有的当时状态是不一样的,本文教学实验条件有限,研究对于学生的测验次数的控制较少,只能在条件准许的情况下进行实验,对于学生的具体真实的水平是否就是这次实验所表现的水平还有待考证。
2. 情境教学法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加大了教师的工作难度,教师要根据每堂课的具体内容创造不同的情境,这个工作量很大,在具体的实施中会出现学生不配合的情况,这就降低了教学的效果,针对这个问题目前还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法。
3. 由于场地器材的限制,有些不能满足于所有地区的学校进行情境教学,尤其是农村学校,教学器材的缺乏导致教师很难创建出很好的教学环境,但却可以利用当地的优势,就地取材,将每个教师、学生的智慧融在一起,共同创建良好的教学氛围。
参考文献
[1]范益荣.浅谈体育教学中的情境教学法应用[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02).
[2]黄孟雄.情境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实验研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6(01).
[3]陈友水.情境教学法应用于小学体育教学的实践研究[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04).
[4]李小娟.小学体育课运用情境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