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校园欺凌事件背后的思想教育及正确引导的思考
2017-10-19王晶
王晶
【摘要】学生的中学时代应该是充满阳光和欢笑的时期,但是近年来一幕幕校园欺凌事件不断被曝光,才让人们意识到我们所憧憬和期望的校园生活其实还充满着霸凌和泪水。中学生霸凌事件为何日渐增多并且有全球化趋势?这是否意味着校园的思想教育课程已经不再适合现在的学生需要和教学目的?本文以中学生欺凌事件为背景,分析了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对现代中学生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几点对应策略,希望能让为祖国培养未来继承人的校园重新成为文明、友爱的殿堂。
【关键词】中学生;校园欺凌;思想教育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7-0109-01
近年来校园欺凌事件频频出现,并且有了广泛化、严重化趋势,校园暴力问题受到世界各国、各界人士所关注的问题。校园欺凌使原本书香四溢、文明友爱的校园充满阴霾,严重影响了校园的秩序、学生的学习乃至课外生活,长此以往势必会扭曲学生的身心健康,后果不堪设想。
一、校园欺凌定义概述
欺凌就是施暴方单方面对比自己弱小、反抗能力低下的受害方身心进行持续的攻击,以达到满足自身欲望的行为,这种行为会使受害方的身体、心理感到痛苦、屈辱。校园欺凌即欺凌行为发生在校园之中,多表现为以一人为主伙同几人对同学进行欺辱。
根据校园欺凌的实施方式和表现形式,欺凌通常可以分为直接欺凌和间接欺凌。
(一)直接欺凌
直接欺凌是指不需要第三方介入的欺凌形式,按照实施欺凌的手段,直接欺凌可分为身体欺凌和言语欺凌。身体欺凌是指运用身体力量、身体动作来实施的欺凌行为,如打、踢、推搡、抓、咬以及勒索、抢夺物品等。言语欺凌是运用语言来实施的欺凌行为,如威胁、戏弄、辱骂、奚落、嘲弄和起外号等。
(二)间接欺凌
间接欺凌指通过某种中介手段来达到伤害对方的目的。主要包括:背后说人坏话、散布谣言、社会排斥等。间接欺凌平时不易觉察,但对青少年的心理伤害更持久,受欺凌者会体会到被孤立、不受人欢迎等。
二、中学生校园欺凌现象发生的原因
(一)学生自身因素
1.校园欺凌的实施者的特点
校园欺凌的实施者大多性格外向、控制欲强、表现欲强;情绪调节能力较低,处事急躁;普遍缺乏同情心,自我为中心。种种这些都会推动他们将一些自卑、怯弱、不灵敏的孩子作为“出气筒”。
2.校园欺凌的受害者的特点
校园欺凌的受害者大多性格懦弱、内向、自卑;体形偏瘦或者偏胖,行动比较迟缓,智力低下;处事敏感、多虑、抑郁倾向明显。种种这些都会使他们很容易与他人产生明显不同,不受人欢迎,成为被欺凌的目标,而他们自身又缺乏反抗能力。
(二)家庭因素的影响
良好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其人格和各方面素质都形成的比较全面,但是家庭环境存在缺陷或者家庭行为习惯不良的家庭里成长起来的孩子由于缺乏正确的观念,很容易漠视人际关系。比如父母过于忙碌无暇顾及孩子而选择用金钱来弥补关系的家庭,孩子对亲情认识就会比较淡漠,在校园里也可能会出现孤僻自卑、不合群等情况,容易受到同学孤立和排挤;还有的从小耳濡目染家庭暴力的孩子,往往更容易出现暴力倾向。
(三)学校道德教育力度不足
学校是帮助学生塑造人格、树立三观、接受知识的重要场所,但是屡见不鲜的校园欺凌事件,不得不使我们重新认识一下当代的校园教育是否存在着不足之处。我国的教育模式一直是“以成绩打天下”,一味强调成绩的后果就是使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出现短板,成绩好的学生“学呆了”,成绩差的同学“学坏了”,校园霸凌事件也出现了。而且现在学生的知识面拓宽了,获取知识的渠道变多了,学生可以轻易接触到不良信息,老师们的传统說教已经不能动摇学生们对的社会认知,并且面对犯错的学生学校也只是通过记过、开除等方法来解决和补救,这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思想认识问题。
三、解决中学校园欺凌现象发生的策略
(一)对受欺凌者的心理训练
1.自信心训练
研究表明,缺乏自信的孩子容易卷入欺凌事件,所以要对经常陷入欺凌的青少年进行自信心训练,练习步骤可以是:挺胸抬头;双眼平视;大胆地注视对方的脸;大胆大声地叫出对方的名字;大声说出自己不愿意做的事;勇敢地对不合理要求说“不”。这种练习要持续,并且要不断变换情境,让受训者形成习惯反应。
2.社交能力训练
研究表明,受欺凌者大多缺少朋友,经常形单影只,这使他们很容易成为欺凌对象。因此,对受欺凌者进行社交训练非常有必要。一般包括: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和技巧,提高自身的涵养,克服害羞,战胜胆怯和恐惧,有效沟通等。
(二)创建良好的班级和学校环境
在班级和校园中营造反欺凌氛围,对欺凌者具有教育意义,对旁观者具有警示作用。另外,可以在学校建立专门的校园欺凌援助机构。国外的实践证明,专门的校园欺凌援助机构可以大大增加校园欺凌援助的针对性,及时给那些受欺凌者提供心理援助。服务的方式可以是电话、专题网站或谈心室。
(三)挖掘、发挥家长和教师的教育潜能
要让家长和教师了解校园欺凌的一般知识,引导其认识校园欺凌对学生身心的伤害。由于教师和家长经常低估校园欺凌发生频率和严重性,所以要使他们在思想上引起重视,注意学生的消极情绪和受排斥状况,鼓励学生报告类似问题并做好保密工作。要加强家校联系,形成强大的校园反欺凌教育合力。
四、结语
校园欺凌事件告诫我们解决问题不应该单方面从学生和学校方面入手,社会、家庭也应该参与到欺凌事件的整治中,给青少年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
参考文献
[1]宫晓宇.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的中学校园暴力事件研究——以云南省曲靖市两所高中为例[D].苏州大学,2011.
[2]张道富.校园暴力背景下学生思想教育探索[J].江西教育,2016,(3):17-18.
[3]张福,刘树杰,张百川等.进行儒学真善美思想的启蒙教育构建预防校园暴力的心理防线[J].管理观察,2009,(25):192-194.
[4]李欣然.中学女生校园暴力事件的成因及校园治理[D].河南师范大学,2011.
[5]温廷华,路殿国.从校园暴力看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严峻性[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7(5):74-7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