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邓镕耀 真心为民 服务社群

2017-10-19雨梦廖严力

华人经济 2017年8期
关键词:议员年轻人村民

雨梦+廖严力

人物简介

邓镕耀先生,元朗区议会八乡北区议员、阳江市政协委员、元朗大会堂董事、新界关注大联盟主席、八乡北环境关注组主席、香港阳江义工团名誉团长、香港汽车(机械·零件)商会名誉顾问、爱心之友中国教育(慈善)基金会名誉会长、加顺有限公司创办人。

下听民意,上达民声,议员架起了地区与政府间沟通的桥樑,因而,他们也是地区最可爱的人之一。邓镕耀先生就是议员队伍中的一员,他长期行走於地区,服务於地区,心繫民生,关注青年发展等问题,积极为地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地区安定与发展,是他美好的愿望,也是他为之不懈努力的使命。

扎根基层,为地区事务积极奔忙

2015年11月,香港政府公佈当选议员名单,在村民的支持下,邓镕耀先生以1806票顺利当选为元朗八乡北区议员,从此开启了一段议员服务生涯。

其实在参选议员之前,邓镕耀先生已在八乡做了12年的村长,积累了丰富的地区服务经验。他常年行走在八乡,跟村民打交道,为村民们办实事,日积月累,他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深得大家认可。而村民的信任和支持,则成了他努力服务的动力,也让他下定决心将地区建设得更好。

区议会是为地区办实事的地方,那麽为地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则是议员义不容辞的责任。邓镕耀先生在上任後,围绕“改善地区状况,提升生活水平”这个目标,积极开展工作,做了许多实实在在的事情。

例如,在2016年的工作中,成功爭取为各村民优先登记高速宽频上网服务,由过往的8M提升至现时的30M及 100M,部分村落已进行光纤掘地工程;还为地区解决清理渠道杂草、清理河道及道路重修等民生问题;同时,也举办了丰富多彩的地区活动,包括端午节亲手製作糉子赠送给长者和村民、举办客家炆猪肉宴以及探访老人院等,得到了村民们大力支持……

有了以往担任村长工作的经验积累,邓镕耀先生开展地区工作可谓是驾轻就熟。下听民意,上达民声,任职以来,他希望能充当好村民与政府间沟通桥樑的作用:“经常与政府部门沟通,反映区内民生问题,当然我也了解政府部门的难处,因为有些问题不是立马就能解决的。所以我也会耐心和村民们解释,希望促进双方的沟通。”

锦田公路八乡北路段的水浸问题就是其一。这个问题已经持续多年,在雨天时公路两旁的积水导致过路的行人无法通行,驶过的车辆需要涉水而过,严重影响了地区居民生活。虽然已和路政署、渠务署、民政处等部门就有关水浸问题进行了讨论,然而仍未得到有效处理。邓镕耀先生也希望通过进一步跟进,尽早将问题解决。同时他也呼籲政府能多给予一点支持。

回归二十年,期待香港和祖国明天会更好

回归20年,这个关键词对很多香港市民来说都感触很深,对於邓镕耀先生来说也不例外。和众人一样,他也期望着香港明天会更好,祖国明天会更好。

其實邓镕耀先生与内地的渊源还是非常深的,他的个人经历很丰富。他在香港出生长大,但很小就步入社会工作,19岁时只身前往英国,一边打工,一边继续读书,在英国生活了十年。回到香港後,他遊历了内地的很多城市,了解内地的风土人情、为人处世的方式、市场情况等等。包括他还是阳江市政协委员,随着与内地的交流更加频繁,他对祖国的了解也更加深入和全面。

这20年,内地给邓镕耀先生的感觉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日新月異,发展非常迅速。让他感触最深的莫过於内地互联网平台的发展,一部手机就能轻鬆搞定许多事。他分享了三个亲身经历的事例:一个是网约车,有次他去阳江出席会议,期间与同伴打车,同伴用手机点几下,几分钟车就到了,行程结束後手机支付即可,非常便利,而且不仅服务好,费用也很优惠,让他惊讶不已;二是电子支付,在深圳,他亲自体验到了无现金生活的便利,即便是买个菜,也可以扫二维码完成支付;三是网购,有次他在深圳朋友家,朋友手机点了点,不一会儿想买的东西便送到了家,他惊讶原来也可以网上逛超市。

几件小事,卻让邓镕耀先生看到了内地的变化和进步,也让他不自觉与香港进行比较。“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这个道理不言而喻,他分析说:“内地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这些年香港经济发展卻停滞不前,内地的这些先进经验是值得香港区学习的。回归这20年来,香港浪费了很多时间在无谓的爭论上,而没有把精力全部放在经济发展上。而在我们‘闹的时候,内地的深圳、上海等城市卻在赶超着香港。”他也期待着香港在新任行政长官的带领下,有新的气象,经济发展更上一层楼。

这几十年来,邓镕耀先生也见证着一个大国正在崛起:“以英国为例,二十几年前,内地外出留学的人可能只有5%的人选择回国发展,而现在卻反了过来,95%的可能会选择回国。国家的强大,也吸引着人才的湧入。”

当然,邓镕耀先生也指出,从新中国成立至今,才68年时间,许多方面还要一步一步去完善,需要时间去改善。从无到有,祖国取得现在的成就是不容易的。而对於香港,他这样说道:“没有一个国家和政府是100%完美的,很多事情需要时间去解决。但不管怎样,要明白,香港市民始终是中国人。有了国家的强大,才有更好的家。香港应该要加强同内地、同世界的交流。”

关注青年发展,鼓励青年开拓眼界

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是香港的未来,也是祖国的未来。在地区服务过程中,邓镕耀先生也接触了不少青年服务的工作。在与年轻人接触时,他也发现了他们身上的不少问题,归根结底,他认为还是要加强年轻人的教育和培养。

首先是端正态度,树立正确的心态。邓镕耀先生回想自己年轻时,在英国的餐馆打工,也送过外卖,回到香港也是找了份工作就先踏实地幹着。“从英国回来後,香港给我最大的感觉就是节奏非常快,虽然地方不大,但竞爭力很强。所以,有工作可做都会很认真珍惜。”这是他的体会。然而,现在的年轻人生活条件优渥,反而没有了脚踏实地的心态,对工作挑三拣四,怕吃苦。

邓镕耀先生去过东南亚、欧洲、日本等许多地方,从国外教育的理念上,他也得到了很多启发,他认为那也是值得香港,包括中国学习的。在英国期间,他对西方的教育方式也感触很深:“英国人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特别是成年後,则让孩子去适应社会,而不是一直生长在家长这棵大树的庇护下。”而在日本,有一次他去迪斯尼,看到的情况是这样的:“园裏的清洁工人並非中老年,而大多是年轻人,他们並没有认为清洁工不是年轻人该幹的活,而是非常认真地把工作完成好,对人也非常有礼貌。这种心态值得学习。”而德国人则对工作非常投入,去出色完成。所以他希望,年轻人不要怕吃苦,珍惜每一份工作经验的累积。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在邓镕耀先生看来,年轻人应该要有学习的心态。特别是香港年轻人,他希望他们能有放眼世界的眼光,加强对外交流,也多同内地交流学习。“媒体的报道不一定客观、真实和全面,很多事情自己去见识和体验过了,认识才更深刻。”他建议年轻人亲眼去看看内地的发展,有了真实的认识,才不会轻易被别有用心之人左右思想。通过与内地优秀学生的交流沟通,也进一步激发香港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取长补短,共同進步。

元朗区议会每年都会组织许许多多有关青少年的活动,邓镕耀先生也积极出力以配合,他希望通过活动,发挥好对青少年的引导作用。

侧记

邓镕耀先生本身自己创办有加顺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土地租赁的业务,也是加强农业荒芜土地的改善利用,达到资源整合。公司成立至今已近20年,现如今多交由员工处理,而他则大部分时间放在了服务上。

虽然地区服务佔据了大部分时间,私人时间被压缩,但邓镕耀先生卻乐在其中,因为他喜欢这份工作,也乐意当村民的桥樑。对待工作,他的态度是每件事都尽100%的努力,例如一件事他不会听别人说做不了就放棄不做,而是喜欢去钻研,寻求不同的解决方法,直至方法用尽。或许正是这种执著、负责的真心,换来了村民们的一片真情。

猜你喜欢

议员年轻人村民
走进苏村,共赏苏村民歌
盏盏路灯照亮村民“幸福路”
为什么年轻人一团建就想离职?
当代年轻人有多惜命
非暴力
你猜不到一个做饭的年轻人在想什么
地球村民们的笑容
年轻人如何理财
英议员离职后照领餐补
韩国议员大打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