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廖光浩 做有意义的事

2017-10-19王彦茹万艳琴

华人经济 2017年8期
关键词:义工区块海南

王彦茹+万艳琴

人物简介

廖光浩先生,香港皓大国际有限公司董事长,海南海外联谊会第五届理事会理事,香港澄迈同乡联谊会创会秘书长,海南金山寺义务车队组长,海南同乡会义工,香港义工联盟义工。2016年香港青年最佳义工铜奖获得者。他是成功的企业家,也是“区块链”技术应用的推进者;他是一名义工,也是走进敬老院老人们心里的好儿子,更是义工同盟人心中的好兄弟,好夥伴。

他是90年代自主创业的一代,是伴随改革开放在商海打拼的一代;他早出社会,靠勤奋钻研屡屡创新;面对困境,他毫不退缩终迎曙光。

如今,他是成功的知名企业家,也是“区块链”技术应用的推进者;他是一名义工,也是走进敬老院老人们心裏的好儿子,更是义工同盟人心中的好兄弟,好夥伴。他从未想过对自己讚扬,但社会已回馈了他最荣誉的勳章。

年少涉世 守法投资只为做好每一件事

廖光浩出生於海南,90年代初随家人迁往香港。初来乍到,他乡香港的一切都与原生圈子截然不同。为了生存,他努力学人之长,补己之短。20岁时便接触过很多行业——餐饮、服装、给人开车、銷售电脑和手机零部件等。90年代初,内地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电子产品需求旺盛,廖光浩在这裏赚到了自己的第一桶金。然而随着竞爭日益激烈,市场份额被蚕食,销售状况如股票般,升跌不定。有了电子销售几成几败的经验,他最後踏入的是连锁超市行业。

经过几年的摸爬滚打,加之对新生事物的学习与琢磨,他看到了这种模式未来与互联网结合的商机。2011年,他尝试把在香港看到的连锁模式引向海南。从1家店发展到2家店再到10家店。

当规模不断扩大的时候,虽身为海南人,可无论在香港,还是海南,涉及到手续、渠道等方面,因为当时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店铺没少挨罚款。但廖光浩很清楚,生意的目的不在开店,而是以店铺为线下媒介,与互联网结合搭建一个O2O的线上平台。他构想,当顾客购买了商品需要配送的时候,系统会根据订单的具体位置,调用地理位置最近的店铺的商品进行物流配送。此举在降低运输成本的同时,也提升了物流速度。他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六年间,借助海南和香港两地的人力物力资源,廖光浩的连锁店引来了越来越多人的加盟,一定程度上也协助解决了当地就业问2015年,内地互联网应用的发展日趋成熟,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製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这一举动让廖光浩看到了希望,他无比的兴奋,也更加肯定多年来自己的坚持,是对的!

如今,身在海南的廖光浩在“区块链”技术上不断摸索,学习了解内地成功的案例,也不时到港澳台寻求一些资源整合。受共享单车的启发,廖光浩希望搭建“共享资源”,将所有可能的资源证券化,结合互联网+,发行电子股票,通过资本运作实现盈利。当然,共享项目的背後需要强大的背景支持。作为中小企业来说,廖光浩不想被过多的商业化,他知道未来的互联网发展必将会逐步规范。能夠搭上政策的顺风车,在法律法规上能夠有法可依,借助当下国家互联网+的形势,真正做出点业绩来,是他最想要的。

创业频频遇阻,困境激发创新求变的动力

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並实行“一国两制”,社会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逐步趋於稳定。香港经济自由但利益格局难以突破,创业困境重重,迫使廖光浩不得不考虑向内地发展。辗转内地,可以挖掘的商机很多,但同样难倒他的又是法律相关问题——他对内地的法律法规不熟悉,即便熟悉,法律对於很多问题的解释,仍有很多模棱两可的地方。

为了寻求出路,喜欢创新的廖光浩开始关注国家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和“互联网+”政策,这与他数年前已在海南的创业经历不谋而合。当年,没有选择北上,而将目标定在只有旅遊和农业资源的海南进行创业,他有自己的打算。“六年前,同等规模下,在上海花1000万做的生意,在海南只需100-200万即可做成。”受餐饮业“上岛咖啡”和“东北人”第一家连锁店开在海南的启发,他敏锐的意识到,海南正在汇集五湖四海的人在此定居。如果海南的连锁超市能夠成功,他便可将这种O2O模式复制到全国。

就在廖光浩兴致勃勃行走在耕耘梦想的路上时,作为遵纪守法的公民,他遇到了触碰法律的第二个问题。当时,内地关於互联网方面的法律条文尚不完善,很多事情无法可依,这让他在“互联网+”创新的路上始终如履薄冰。为了解决问题,廖光浩想了很多办法,比如运用互联网的概念加上好的项目,协助融资。面对“一地两检”的问题,他期望通过媒体积极发声,引起重视得到解决;面对因证件不通、手续不齐、资产管理限制等诸多因素,导致港人在内地註册公司困难的问题,他期望政府能一视同仁,重视中小企业的存在。尤其是有年轻团队的中小企业,对城市建设来说,他们能带来新思维新项目。公司一旦成立,並能协助政府解决当地就业问题,也为国家缴纳相应的税收。

为了挖掘市场蓝海,热爱钻研学习的廖光浩发现了“区块链”技术。这是一种“分佈式账本技术”,其特点是去中心化、公开透明,让每个人均可参与数据库纪录。认识到“区块链技术”的优势,他开始尝试将其应用於自己的事业。为此,他专门招募了对这种新技术有兴趣、喜研究的年轻人,搭建了网上交易平台。因为相信,所以信任。“以前我们开一家咖啡店,传统的做法是把店铺装修好佈置好,等客人上门。而现在我们反其道行之,先有了区域会员的大数据(也就是消费群),再去考虑做什麽,比如众筹一家咖啡店。”也就是先锁定区域发现需求,再根据需求提供产品。endprint

“区块链技术”启发了廖光浩和他的团队,同时也让他看到了另一个商机。针对市面上假货流通的情况,“区块链技术”的源头追溯功能,对品质过硬的食品来说可谓巨大的福音。通过全程跟踪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消费者可轻鬆了解到商品生产、製作、配送每一个环节,精准定位,品质更放心,食用更安心。虽为海南人,多年在港打拼的经历让廖光浩对香港怀有深厚的感情。未来,他希望有一天能把自己公司的总部设在香港,能招募到香港大学裏的尖端人才,不分区域、种族和性别,这样才是共享的团队。

一颗责任心向社会贡献力量热衷慈善 坚持做有意义的事

工作之餘,身为企业家的廖光浩希望多一份力量去回馈社会。因缘巧合,本着为家乡、为国家做点事情的想法,廖光浩参加了海南同乡会义工,並於2009年在香港加入社团。此後一直致力於慈善事业。2016年,他是香港30万海南人中唯一一个获青年最佳义工铜奖的人。

赠人玫瑰,手有餘香。他们的足跡深入每一位需要帮助的人身边。在前往敬老院时,作为企业家义工,他们不用商业的手段去施予,而是亲自到超市买些菜,为老人们做一餐饭,帮他们剪剪头发、剪剪指甲,子女们不在身边,他们就陪老人们多说说话。廖光浩知道物资的满足只是表面的,只有交心的陪伴才是最长情的告白。

随着义工工作的坚持,信仰佛教的廖光浩逐渐开始将重点由经济转向宗教。这裏,他说起了自己特别自豪的一件事。2016年,他在为海南的一个寺庙组织法会时,未费一分一毫即完成了对108位全国各地前来做法会的法师的接待工作。

这是一场7天7夜的水陆法会,由於当地的法师不多,需要邀请全国各地庙宇的住持前往海南。接待规模之大、人数之多皆是问题。为了完成接待,廖光浩可谓淋漓尽致地应用了一把互联网技术。首先,他动员自己在海南、香港两地的人脉,发挥平时的影响力,组建了一个微信群,将法会的消息公之於众;然後又对朋友进行单独邀约,对有兴趣出钱出力出车,並於法会期间有空閒时间的人再次组织,通过微信二维码邀请进群。可贵的是,这样的义举非但没有遇阻,反而让许多参与者心怀感恩。就这样,廖光浩一次完成了80名义工及车辆的招募。不仅如此,根据地域风俗的差異,廖光浩又通过微信朋友圈,找到了资助哈达和鲜花的朋友,圆满完成了此次筹备任务。

如今,活动已结束良久,而当时的微信群裏仍旧留有不少人,廖光浩说,他们愿意继续传承这种帮扶和贡献精神,年復一年一直做下去。

2017年是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的日子,作为一个在商海摸爬滚打20多年的企业家,廖光浩先生在守法经营的同时始终坚持“责任感和善心”。他说,一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不是自己花了多少钱,而是能夠感染多少人去走你这条路。正是因为他的坚持,让我们看到了如今的皓大国际,看到了在他的影响下更多人的善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相信在他的带领下,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创新企业、播撒爱心。endprint

猜你喜欢

义工区块海南
海南书香节 引领全民阅读新风尚
百度推出“区块链操作系统”BBE平台
区块链产业发展速度放缓
Unicorn正式上线区块链浏览器UIC—Explorer
区块链投机者
59国免签游海南
热带宝岛海南
带上孙子做义工
当义工,好处多
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大连慈善义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