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层分模块教学在《基础化学》课程改革中的应用

2017-10-19李敏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7年7期
关键词:模块教学教学改革

【摘要】针对当前南昌工学院民族预科生化学基础知识水平参差不齐的实际情况,采取了因材施教,实施分层分模块教学的有效手段。分层分模块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而且能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最好的发展,满足不同水平学生的学习要求。

【关键词】模块教学;基础化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7-0019-01

对于绝大多数高等院校来说,授课教师依据课时的多少,根据基础化学内容按部就班地进行讲解,知识乏味,有些内容晦涩难懂,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所以应针对本校学生实际水平采取分层分模块教学方式。简单地说,分模块教学就是根据不同学生化学基础知识情况,分别讲解符合他们要求的知识。针对预科基础化学现阶段的教学情况,为了最大程度提高基础化学的教学成果,化学教研室一直在探索基础化学教学的不同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现将所得分层分模块教学经验总结如下:

一、基础化学分层分模块教改思路

1.民族预科生具备的特性

南昌工学院基础化学课程的开课对象为民族预科生,民族预科生本身存在的差异性非常明显,他们的特点可以总结如下,首先,学生学习成绩参差不齐,许多学生基础知识较差;第二,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不强,学习目的不够明确;第三,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方法和思維方法,学习习惯较差。针对具有这种的学生,教学过程不能一概而论,应该分对象而定,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2.基础化学分层依据

从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理特点、文化基础、生活习俗出发,从不同层次学生实际出发,巩固高中阶段所学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根据学生水平的不同引入相应的大学化学知识,注重学习兴趣培养,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以后的专业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培养他们适应大学的学习方法,养成健康的心理素质和良好的行为方式。

3.课程改革设计理念

第一、以“补”为主,“预”为辅,以补带预,以补促预,补预有机结合的教学构架;第二、重视对学生化学学习习惯、方法的培养,而非化学知识传授,强调公式运算和数学计算;第三、教学内容应有针对性,注重化学教学内容与预科学生进入本科阶段所学专业的有机联系;第四、加强化学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操作能力,提升预科学生学习化学课程的兴趣。

二、改革内容

1.课程优化

将原有的预科《大学化学》改为《基础化学》,在知识体系上更符合预科学生的知识要求。同时将基础化学教学课时由原来32课时增加到现在的64课时,并增加了基础化学实验。

2.教学知识模块化的优势

模块化的课程设置既能较好地保证高中化学课程的基础性(必修模块),又能兼顾大学学生学习的发展性(选修模块)。它既能够体现学生学习的共性要求,又有体现出来学生学习的个性和兴趣发展,让学生充分发挥其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基础化学采取的分层分模块教学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层次性和适应性,对于具有差异性的学生会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模块化的课程是将内在联系较紧密的知识置于一个模块里,有利于教师的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学习规律,有利于学生将知识融会贯通,灵活运用,以此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

分层分模块教学的模式下,可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养成团结协作,互帮互助的学习氛围,让优秀的学生引导、帮助学习较弱的学生,相互促进,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3.基础化学知识模块化

以学生实际基础水平为起点,设置出无机化学基本概念、气体定律、热力学基础、胶体与溶液、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酸碱中和滴定等教学模块,根据民族教育学院学生不同层次需求和目标院校的不同而进行有区别学习,将生活化的化学现象导入课堂。

4.分类分级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化学基础、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成绩的差异,提高学习效率的要求,结合教材和学生的学习可能性水平,分为A、B、C三个层次:A层次是目标院校为部属院校的学生,具有较扎实的知识基础,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学习的主动性较强,能有效反馈课堂信息。B层次是目标院校为普通本科院校的学生,有一定的基础知识,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但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习惯,有一定的求知欲。C层次是目标院校为民办院校的学生,学生普遍是基础知识薄弱,部分偏远地区学生语言及表达能力亟待加强,多数学生被动学习,自主学习能力较差,学习倦怠感较强。

5.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针对性的布置课后作业

课后针对不同层次布置多层次习题是分层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为此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能力,布置不同的课后作业,对应相应的层次:A层以基础化学知识对应的习题为主,在布置一些衍生习题和综合性习题;B层以基础化学知识对应的习题(课后习题)为主,同时配有少量略有提高的题目;C层主要布置基础化学知识对应的习题(课后习题)即可。这样既能满足基础知识较扎实的A层学生的需求,又能解决C层学生的畏难情绪,还能兼顾B层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教学方式与考核评价

基础化学的考核方式由单一考试向多重教学评价转变,由单纯看分数到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充分发挥评价对学生的激励和督促作用。采取减小期末考试所占的比重,增加课堂教学反馈评价,增加平时作业评价环节,增加实验评价环节。由传统的书面知识考核向知识、能力、素质等全方位的考核方式转变。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精神,为他们创造优良的内部和外部学习环境。

四、小结

基础化学模块化的课程设置能够在较大程度上引领教师的教学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法的深刻变革,倡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可以让学生的学习目的性更明确,自觉性更强,学习兴趣更浓厚,达到缩小两极分化,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石钰,本科院校大学英语写作分层、分模块教学研究与实践[J].实践与探索,2012,29(5):166-167.

[2]黄筱调,郑莉.模块式教学法及其探索[J].江苏高教,1998,(4):64-66.

[3]王伟,王后雄.人教版高中《化学与生活》模块内容选材的思考[J].学科新论,2014(8):77-80.

[4]王磊.基础化学教育课程改革10年进展与反思:下[J].化学教育,2010(5):20-21.

作者简介:李敏(1987-),女,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基础化学教学、基础化学实验教学与应用。endprint

猜你喜欢

模块教学教学改革
浅析高中历史课程的模块教学
“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乙醇”教学设计与反思
中职体操模块课堂教学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模块教学开展的现状分析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