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会计存在与会计意识
2017-10-19谢娟
谢娟
摘要:会计存在是指会计所处的大环境背景。会计意识是指实践中的人们的认识和反映。基于会计规范作为会计意识的突出基础表现,本文从会计规范角度来研究会计存在与会计意识的关系。会计环境是基石,对会计规范的形成和发展起到基础性作用。同时会计规范也指导和规范了会计人员及管理层的行为,使会计领域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
关键词:会计存在;会计意识;会计规范
一、会计存在与会计意识
(一)存在与意识
在哲学上,不依赖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世界,即物质世界的存在。意识是与其相对应的概念,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实践基础上的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存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存在,存在的性质和变化决定意识的性质和变化,意识对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二)会计存在与会计意识
会计存在即与会计产生、发展密切相关,并决定会计思想、理论及法制的客观背景环境。而会计意识是实践中的人们的认识和反映,常见的有会计概念、准则及法律法规等。会计存在与会计意识间也存在相应的关系,会计存在决定会计意识,会计意识反作用于会计存在,会计存在的性质和变化决定会计意识的性质和变化,会计意识对会计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二、会计存在决定会计意识
(一)会计规范含义
规范即为调整社会和个人行为的标准尺度。会计规范是用以确保会计本质、职能和目标得以实现的一系列会计法规和职业道德准则等规范制度。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使得会计规范从习惯向法律法规准则过渡。
(二)从会计规范的发展历程来反映会计存在决定会计意识
1.萌芽时期——法律化
自从有了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就有了会计,然而对会计的监督和规范却没能顺势出现。直到会计的服务对象不再限于奴隶主和庄园主,而开始要服务于民间企业组织时,才开始思考对企业会计进行规范的问题。会计规范的主体是会计本身,会计行为处于自我规范的状态。然而,18世纪开始的波澜壮阔的科技革命和改天换地的工业革命,使得会计环境发生了变化。会计规范法律化,会计职业化,逐步社会化。
2.补充和发展时期
第二次科技革命,使企业由工场制向现代企业制过渡,同时随着两次企业合并、兼并的改革,企业的规模扩大,生产和资本集中,追求规模效益,形成垄断集团。为了适应经济的迅猛发展,企业组织规模和结构的复杂,美国率先颁布了公认的会计原则。随即,民间审计的出现,审计组织的壮大及审计理论方法的发展,这些无不是对会计规范的补充。第三次科技革命,打开了国门,出现了跨国经营的趋势,企业组织结构越来越复杂。应对复杂多变的会计环境,美国CAP、AAA致力于会计准则的研究,修改并完善了准则规范体系。
3.国际化时期
第四次科技革命,使企业向超大型规模发展,跨国界经营趋于平凡。IT革命改变了人们的生存方式、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使人类社会由工业文明真正进入了知识经济社会。在这样的浪潮中,会计规范逐渐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会计规范体系,会计规范的标准逐渐统一,趋于国际化。会计规范的对象也由传统手工扩展到会计软件及网络。为了能够更好地提供高质量的会计信息,会计规范的重点由对会计技术方法转向会计人,要求会计人要遵守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同时为了避免美国安然事件等舞弊事件的发生,会计界必须要完善会计规范机制尤其是道德规范机制,要研究出高质量的会计准则,使会计信息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会计意识反作用于会计存在
(一)会计规范的作用
会计规范作为一种来自会计之外的外部约束力量,可以作为会计行为的指导,能指导会计怎样科学、合理的开展会计行为,可以约束会计的不良行为和防止会计不良行为的动机无限膨胀而危害社会利益,可以协调好企业内外部的会计关系。更重要的是可以为会计信息质量做出质的规定,确保会计信息真实、合理。
(二)会计规范实施的要求
随着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与会计相关的法律和制度已经渐渐地形成了完整的体系。然而,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指引规范作用的效果却是可圈可点的。会计职业道德是规范会计行为的基础,其对会计行为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如诚实守信、客观公正等。所以,我们必须重视职业道德规范的学习和践行,加强道德责任意识。
四、综述
总之,会计环境决定会计意识的产生与发展,尤其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会计规范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同时,会计规范作为外在的约束力,指导约束了会计人员及管理层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的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保证了会计行业的有序发展。会计存在与会计意识是相互依存的。
参考文献:
[1]蔡琳.会计存在与会计意识[J].财会研究,2012,02:84.
[2]吴诗琪.试论会计存在与会计意识[J].财会研究,2011,04:89.
[3]张华.论会计职业道德规范_诚实守信[J].财会交流,2010,07:122-124.
[4]王開田.会计进化论[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5]王开田.会计规范理论结构[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
(作者单位:南京财经大学会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