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财务风险分析及管控策略探讨

2017-10-19包月仙

财会学习 2017年20期
关键词:财务风险成因策略

包月仙

摘要:财务风险指的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不合理的资金结构或融资导致资金周转困难、偿还能力下降和坏账增加等各种风险。财务风险不利于企业经营活动的正常开展,不能保障投资者的利益。因此,企业必须加强财务风险监管,提高企业的运作效率。本文通过阐述企业财务风险的类型,再分析财务风险的成因,并探讨加强企业财务监管的有效策略,以期能帮助企业更好地关闭财务风险,提高运作效率,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财务风险;成因;策略

一、企业财务风险的类型

(一)融资风险

1.现金流量不足

金融危机导致企业的现金流短缺的重要因素之一。企业及其贸易伙伴的财务状况不好,造成企业之间的信用级别降低,增强了整体的信用风险。银行只能通过不断提高贷款要求并且降低放贷额度,从而降低潜在的风险。这些都增加了企业的融资风险。

2.融资成本高

现阶段,我国企业最主要的融资来源是银行贷款。但是金融危机以后,企业的信用风险增加,银行出于对自身资金安全的考虑,提高借贷标准,降低借款额度。因此,企业借贷同等额度资金的风险补偿额度提高,企业融资成本也随之增加。

(二)投资风险

1.“短钱长用”产生的风险

“短钱长用”指的是企业把短期借款用于长期用途,这属于一种比较危险的财务操作方式。短期借款成本比较低,而且长期投资的利润较高,但是大部分企业缺乏足够的资金投资长期项目,所以为了获取更大的利润,其偏爱于把短期资金投入到一些长期项目中。往往在长期投资产生利润以前,短期贷款已经到期,企业必须通过别的路径筹资以偿还短期贷款,造成了很大的偿债风险。

2.投资决策风险

企业应该根据市场的实际构建其投资评估体系并随着市场的变化,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以增强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如果企业不能及时调整,会给企业的收益和财务带来风险。部分企业的投资决策缺乏制度化权力的约束,导致其内部评估决策制度的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无法保障项目效益评估的准确性,增加了企业损失的风险。

(三)经营活动的财务风险

1.经营成本提高产生的风险

近年来,用工成本、原材料和新能源等生产成本上升,环境的治理成本也在不断增加,多种因素给企业的经营活动带来了很大的风险。

2.资金回收难度大

金融危机全方位地影响了全球的供求关系,给全球企业带来了很大的影响。第一,消费者的需求量降低,导致企业产品的销售量减少。第二,在市场经济不景气的大环境下,部分企业降低产品价格以增加销量,提高收益。企业的产品销量提高了,但是其所获利润仍低于亏损的金额,无法弥补亏损。降价等策略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影响了原有的生产经营计划,如果企业的资金周转不顺,则会导致企业生产效率下降,随之面临着很大的财务风险。

二、财务风险的成因

企业各项的财务活动可能使其在一定时期内、一定环境里所获得的利益不符合预期计划,造成了财务风险。

(一)贷款额度过大

企业的贷款额度以及拖欠贷款等都会对企业的财务活动产生直接的影响,企业欠债额度过高,产生过高的利息,导致企业效益降低,偿还能力弱,因此,企业一旦出现风险破产的可能性就加大,企业的财务风险也提高。

(二)资本结构不完善

企业得到资本结构不完善,自有资产和贷款金额的比重不科学可能会导致企业的利润负增长,形成财务风险。企业的贷款资金占的比重越大,其欠债的可能性越大,企业也就面临着更大的财务风险。只要企业经营不善,无法实现预定目标,企业就面临破产清算的可能。

(三)筹集资金的方式和时间不合理

企业投资要有正确的时机和方法,才能保证效益。如果企业选择的时机和方式不合理,那么企业就无法按照既定的时间和预算完成经营活动,额外的时间和费用会降低企业的效益,并对企业的资金周转以及对预期成果的判定产生不利影响,形成财务风险。

(四)不能及时回收应收账款

权责发生制下,企业都面临着应收账款回收困难的风险,影响了企业的现金流,增加了企业的虚拟资产,同时使企业利润虚增,不利于企业的财务核算。

(五)利润的流入量

企業的收益存在不确定性,这不利于企业的投资,更给企业带来了财务风险。因为企业主要以现金偿还贷款得到本息,因此即使企业的发展状况良好,但仍要根据企业利润的流入量和时间来判定其偿债能力,这就形成了财务风险。

(六)金融市场环境

财务风险不仅取决于企业自身,金融行业也会对其产生影响。金融行业利率的变化以及汇率的变动等情况也会带来财务风险。

三、企业提高财务监管水平的有效策略

(一)增强经营者的风险意识

企业要提高财务风险的监管水平,必须增强经营者的风险防范意识,并提高财务监管人员的业务能力和专业知识。评估和防范风险要进行相应的理论统计,更要依靠财务人员的判断。企业要加强对财务人员风险判断能力的培养,使其及时发现潜在的财务风险,并及时采取防范措施。评估财务风险要把理论和经验相结合,并以现实的经济体系为背景,做出科学的决策,这给决策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二)提高企业的业务能力

企业需要做出科学合理的规划,以加强财务监管。第一,企业要有合理的留存现金,以确保企业日常经营活动的正常开展,和保证企业拥有足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第二,加强对利润的监管。企业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收款制度,建立健全严密的监管系统,以加强对利润的监管力度。第三,重视对存货的监管。企业要保证现金入库的及时性,增强企业现金的流动性和周转速度,提高现金的使用效率,以增加企业收益,降低财务风险。endprint

(三)建立高效的风险预警和监控机制

企业要客观地判断风险并及时地做出合理的反应,就要建立科学高效的风险预警和监控机制。企业要运用相关的信息和特定手段,在财务风险监管中构建严密的体系,对企业的经营活动及时进行调整以实现财务目标。最大限度地规避财务风险。企业要把财务监管贯穿于财务活动的全过程。首先,事前控制。要对财务活动可能面临的风险做出科学的评估,发现项目本身存在的风险以及潜在的风险。其次,事中控制。企业要重视对财务运营过程进行控制,及时发现风险,并采取合理的措施进行风险控制,以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得到顺利开展。最后,事后控制。企业要及时做好对已发生风险的备案,并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为以后的监控工作提供参考,完善原有的风险应对策略,以更好地规避风险。

(四)优化资源配置

企业要合理利用闲置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节约经营成本,以控制财务风险。企业也要优化其资产结构,降低库存,提高销量,加速资金周转速度,降低资金占用率,增加现金流量。

(五)完善财务预算制度

企业要制定完善的财务预算制度,增强财务预算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并严格执行预算。企业可以通过财务预算了解其资金流动和需求状况,预先制度可行的活动,尽量规避项目风险。预算编制可以帮助企业充分利用和监管企业资产,但财务预算的约束力不高,很多企业不能严格执行财务预算,形成了很大的财务风险。因此,企业必须严格按照财务预算开展生产经营活动,提高防范风险的积极性,以保障企业的平稳发展。

(六)加强对企业资金的监管

企业现金的流入和流出情况可以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也会对企业的各项经济活动产生影响。企业资金的良好运行是其经营活动目的和效益实现的重要保障。企业固定资产的风险比较小,固定资产的充足程度体现了企业的发展前景和内部的生产状况。企业可以知道完善的财务监管和资金结算制度,对内部资金进行集中管理。企业还要保障充足的现金流,避免出现缺口和漏洞,并对现金流实行全方位、全过程监管,将对现金流的监管贯穿于各个部门和各个环节,严格控制现金流,提高现金的使用效率。提高企业的内部审查水平,加強对现金使用的监管。

四、结语

企业的财务风险不利于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的顺利开展,不能保障投资者的利益。企业必须加强财务监管,保证企业财务工作的有效进行,提高企业的运作效率,增加企业的经营效益,才能增强企业的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使其在目前复杂的市场环境中脱颖而出。

参考文献:

[1]斯琴.浅谈企业财务风险监管[J].财会通讯,2016.

[2]张艳婷.浅谈企业财务风险防范和控制策略[J].经营管理,2013.

[3]韩萍.浅谈企业财务风险的分析和防范[J].投资理财,2015.

(作者单位:中审众环会计师事务所云南亚太分所)endprint

猜你喜欢

财务风险成因策略
垛田形态多样性的自然成因探索
自相似视角下相对贫困成因分析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
罗素悖论的成因
罗素悖论的成因
财务风险预警研究综述
保险公司财务风险管理及控制研究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