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996—2015年上海市闵行区居民死因变化分析

2017-10-19陈丽菁

复旦学报(医学版) 2017年5期
关键词:标化闵行区死因

陈丽菁 △

(1上海市闵行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上海 201101; 2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卫生经济学教研室 上海 200032)

1996—2015年上海市闵行区居民死因变化分析

陈丽菁1陈林利1倪静宜1钱梦岑2方红1△

(1上海市闵行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上海201101;2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卫生经济学教研室 上海200032)

目的了解上海市闵行区居民1996—2015年的死因变化情况,分析死亡原因和死亡率的变化和趋势。方法分别计算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等指标。应用转折点(Joinpoint)回归对死亡数据进行时间趋势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转折点的显著性检验采用置换检验,转折点的确定基于P<0.05。结果2015年闵行区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18.07%,较1996年上升了73.89%。近20年来,闵行区粗死亡率总体呈缓慢的上升趋势,年率变化(annual percentage change,APC)为0.62% (P<0.05),标化死亡率呈明显的下降趋势(APC=-3.73%,P<0.05)。2015年闵行区户籍全人群、男性和女性的前五位死因均为循环系病,肿瘤,呼吸系病,内分泌、营养和代谢性疾病(简称“代谢病”)和损伤中毒。循环系病、肿瘤、呼吸系病、损伤中毒的标化死亡率总体呈下降趋势(APC分别为-3.16%、-1.86%、-8.03%、-4.96%,P<0.05);内营代病的标化死亡率在1996—2001年大幅度上升(APC为16.58%,P<0.05),2001—2015年趋于平稳。结论上海市闵行区人口老龄化的程度进一步加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和损伤中毒是目前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死亡原因; 死亡率; 趋势分析; Joinpoint回归

人口死亡信息是研究人口死亡水平及死因变化、加强人口管理、评价居民健康水平和疾病防治工作效果的基础性资料,也是制定卫生政策、发展规划和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依据。死因监测工作在卫生部、公安部、民政部的政策保障及各地卫生部门的制度保障下长期、连续、系统地开展,确保了死因信息的连续性、完整性和准确性。

为了解上海市闵行区居民近20年来的死因变化情况,本研究收集1996—2015年上海市闵行区所有户籍居民的死亡资料为研究对象,分析闵行区居民的死亡原因和死亡率的变化和趋势,为提出有针对性的疾病防控措施及合理配置卫生资源提供基础信息和科学依据。

资 料 和 方 法

研究资料收集1996—2015年上海市闵行区所有户籍居民的死亡资料,数据来源于上海市死因监测系统。户籍资料由闵行区公安局提供。

死因编码、判断及分类方法1996—2001年死因编码采用《国际疾病分类》第九次修订本(ICD-9)[1],2002年起采用第十次修订本(ICD-10)[2]。死因判断均按照ICD中根本死因的定义及判断规则执行。

死因分类均参照《居民病伤死亡原因报表》(卫统8表)分为17大类:传染病和寄生虫病(以下简称“传及寄病”),肿瘤,血液、造血器官疾病,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以下简称“代谢病”),精神障碍,神经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以下简称“循环系病”),呼吸系统疾病(以下简称“呼吸系病”),消化系统疾病,肌肉骨骼和结缔组织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妊娠、分娩和产褥期疾病,新生儿疾病,先天异常,诊断不明,其他疾病和损伤中毒。

质量控制闵行区有完善的死因监测制度,覆盖全区各级医疗机构、敬老院、救护中心和公安系统,监测对象包括闵行区所有户籍人口死亡和辖区医疗机构报告的非户籍人口死亡。并建立了有效的死亡数据漏报控制措施和调查机制,定期进行督导检查。所有死因编码资料都经过闵行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生命统计编码人员审核合格。

统计学方法分别计算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等指标。标化死亡率按照2010年全国人口构成进行计算。应用Joinpoint回归对死亡数据进行时间趋势分析,选择拟合出的最优模型,有统计学意义的转折点(Joinpoint)的显著性检验采用置换检验[3],转折点的确定基于P<0.05。应用Excel 2007进行数据整理和指标计算,应用Joinpoint 4.4进行时间趋势分析。

结果

人口结构与死亡率变化2015年闵行区户籍居民平均人口105.35万,比1996年上升了91.14%。其中男性53.21万,比1996年上升了89.29%,女性52.14万,比1996年上升了93.08%。人口上升的同时,2015年全人群、少儿人口(0~14岁)和劳动适龄人口(15~64岁)的比例都有下降,而老年人口(65岁以上)的比例明显上升。2015年闵行区老年人口占总人口18.07%,较1996年上升了73.89%,其中男性上升了87.62%,女性上升了62.73%(表1)。按照联合国的标准,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7%,即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志,闵行区近年来老龄化的程度进一步加剧。

闵行区老龄化的进程,对居民粗死亡率也产生了影响。通过Joinpoint回归可以看出,近20来闵行区全人群粗死亡率总体呈缓慢的上升趋势,年率变化(annual percentage change,APC)为0.62% (P<0.05)。其中发现一个转折点,在1996—2008年,全人群粗死亡率趋于平稳,2008—2015年出现上升趋势(APC=1.68%,P<0.05),男性粗死亡率变化趋势与全人群基本相同,女性粗死亡率保持平稳(表2)。全人群标化死亡率呈明显的下降趋势(APC=-3.73%,P<0.05),特别是在2001—2004年(APC=-10.73%,P<0.05)和2004—2015年(APC=-2.31%,P<0.05),男性和女性的变化趋势与总人群基本相同(表3)。

表1 1996年与2015年闵行区人口年龄构成变化情况Tab 1 Changes in age structure of population in Minhang District from 1996 to 2015 [n×10 000 (%)]

表2 1996-2015年闵行区居民粗死亡率变化趋势Tab 2 Trend of crude death rates in residents of Minhang District from 1996 to 2015

aAPC i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0 at α=0.05.APC:Annual percentage change.

表3 1996-2015年闵行区居民标化死亡率变化趋势Tab 3 Trend of age-standardized death rates in residents of Minhang District from 1996 to 2015

aAPC i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0 atα=0.05.APC:Annual percentage change.

死因顺位及主要死因变化趋势2015年闵行区户籍全人群、男性和女性的前五位死因均为循环系病、肿瘤、呼吸系病、内营代病和损伤中毒,在全人群死亡中占91.33%,在男性死亡中占91.75%,在女性死亡中占90.83% (表4)。

利用Joinpoint回归对主要死因的标化死亡率进行时间趋势分析(表5):全人群循环系病的标化死亡率总体呈下降趋势(APC=-3.16%,P<0.05),特别在2000—2004年下降趋势明显(APC=-12.91%,P<0.05)。男性的变化趋势与全人群基本相同,女性总体呈下降趋势(APC=-3.46%,P<0.05),特别在1996—2008年下降趋势明显(APC=-5.53%,P<0.05)。

2015年循环系病是全人群、男性和女性的首位死因。心血管疾病占循环系病的44.63%,脑血管疾病占循环系病的50.72%,合计占95.35%。其中冠心病占心血管疾病的80.29%。全人群心血管病在2001—2006年有明显的下降趋势(APC=-8.62%,P<0.05),但在2006—2015又有所上升(APC=2.99%,P<0.05);男性变化趋势与全人群基本相同;女性在1996—2010年呈下降趋势(APC=-2.70%,P<0.05),在2010—2015年又有所上升(APC=4.68%,P<0.05)。脑血管病总体呈下降趋势(APC=-4.89%,P<0.05),特别是2000—2003年(APC=-17.39%,P<0.05)和2003—2015年(APC=-2.20%,P<0.05),男性和女性变化趋势与总人群基本相同。

表4 2015年闵行区户籍居民主要死因顺位Tab 4 Main causes of death in residents of Minhang District in 2015

CDR:Crude death rate (per 100 000);ENMD:Endocrine,nutritional and metabolic diseases;IPD:Infectious and parasitic diseases;MBD:Mental and behavioural disorders.

表5-1 1996-2015年闵行区全人群主要死因标化死亡率变化趋势Tab 5-1 Trend in ADR of the leading causes in the total population of Minhang District from 1996 to 2015

aAPC i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0 atα=0.05.APC:Annual percentage change;ENMD:Endocrine,nutritional and metabolic diseases;IPD:Infectious and parasitic diseases;MBD:Mental and behavioural disorders.

全人群肿瘤的标化死亡率总体呈下降趋势(APC=-1.86%,P<0.05),发现2个转折点:1996—2001年肿瘤的标化死亡率呈上升趋势(APC=3.96%,P<0.05),到2001—2004年开始明显下降(APC=-7.58%,P<0.05),2004—2015年下降幅度减慢(APC=-1.44%,P<0.05)。男性变化趋势与全人群基本相同,女性变化过程中未发现转折点,1996—2015年均保持下降态势(APC=-1.40%,P<0.05)。

全人群呼吸系病的标化死亡率在1996—2015年一直保持下降态势(APC=-8.03%,P<0.05),女性变化趋势与全人群基本相同,男性发现1个转折点,1996—2006年下降趋势明显(APC=-9.40%,P<0.05),2006—2015年下降幅度减慢(APC=-5.92%,P<0.05)。

全人群内营代病的标化死亡率在1996—2001年出现了大幅上升(APC=16.58%,P<0.05),2001—2015年趋于平稳。男性总体呈上升趋势(APC=1.92%,P<0.05),女性在2001—2015年有下降趋势(APC=-2.77%,P<0.05)。糖尿病是内营代病的主要死因,2015年占98.36%,糖尿病的标化死亡率变化趋势与内营代病基本相同。

全人群、男性和女性损伤中毒的标化死亡率在1996—2015年均保持下降趋势(全人群:APC=-4.96%,P<0.05;男性:APC=-4.83%,P<0.05;女性:APC=-5.17%,P<0.05)。

全人群传及寄病总体呈下降趋势(APC=-7.09%,P<0.05),1996—2000年趋势平稳,2000—2015年明显下降(APC=-8.82%,P<0.05)。男性变化趋势与全人群基本相同,女性1996—2015年一直呈下降趋势(APC=-6.50%,P<0.05),无转折点。

表5-2 1996-2015年闵行区男性主要死因标化死亡率变化趋势Tab 5-2 Trend in ADR of leading causes of death in males of Minhang District from 1996 to 2015

aAPC i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0 atα=0.05.APC:Annual percentage change;ENMD:Endocrine,nutritional and metabolic diseases;IPD:Infectious and parasitic diseases;MBD:Mental and behavioural disorders.

表5-3 1996-2015年闵行区女性主要死因标化死亡率变化趋势Tab 5-3 Trend in ADR of the leading causes in Minhang District,Shanghai from 1996 to 2015 in females

aAPC i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0 atα=0.05.APC:Annual percentage change;ENMD:Endocrine,nutritional and metabolic diseases;IPD:Infectious and parasitic diseases;MBD:Mental and behavioural disorders.

讨论

死亡水平变化同人口因素及社会经济因素、医疗卫生服务因素、环境因素和行为因素等非人口因素密切相关。社会经济发展、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提高等非人口因素对各类疾病和损伤中毒粗死亡率的下降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人口老龄化逐步抵消了这部分的正性作用。人口老龄化是中国人群主要慢性病死亡率增加的重要因素,针对不同人群的老龄化程度,制定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并合理配置卫生资源,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学意义[4]。上海市闵行区户籍居民老龄化程度已相当高,老年人所占的比重逐年增加,随着闵行区老龄化进程加速,人口结构的老龄化将会对粗死亡率的负影响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居民粗死亡率趋于稳定甚至出现了上升。与此同时,以心脑血管疾病为主的循环系病、肿瘤、以慢性下呼吸道疾病为主的呼吸系病和以糖尿病为主的内营代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及损伤中毒已成为闵行区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占居民总死亡的90%以上。

以心脑血管疾病为主的循环系病是造成居民死亡、致残的主要疾病之一。《中国心血管病报告》多年来依据以往的调查测算中国脑卒中患者人数至少有700万[5]。每5例死亡人口中就有2例死于心脑血管疾病[6]。闵行区循环系病死亡率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近20年来心血管病的标化死亡率更是呈现升降升的波动态势。从全市水平来看,上海市的心血管病标化死亡率在20世纪50~90年代之间呈上升趋势,到90年代初期已经开始呈现下降趋势[7]。据WHO预测,2020年发展中国家约3/4的死亡与老年病有关,我国慢性病占死亡原因的比例将由目前的58%上升到79%,其中心血管疾病将占首位[8]。同时,心血管病标化死亡率的下降也提示着多年来慢病防控工作取得初步成效,但也并不表明相关危险因素正在减少。近年来,闵行区心血管病的标化死亡率又有了上升的势头,考虑与高血压、糖尿病等患病率较高以及运动量不足有关,程颖玲等[9]在2013年闵行区主要慢性病现况的横断面研究中指出,闵行区高血压患病率为25.81%,高于上海市城乡结合部的患病率;糖尿病患病率为23.39%,高于上海市平均水平;且区域居民多处于低水平身体活动。同时闵行区冠心病死亡所占比例持续升高也值得关注。在全球冠心病标化死亡率大幅度下降的背景下[10],我国冠心病的标化死亡率呈小幅度上升[6]。近年来闵行区居民心血管病死亡中,冠心病死亡所占的比例已上升至80%以上。闵行区心血管病的防治工作一刻不能松懈,冠心病的综合防治更是重中之重。

肿瘤是一个全球性的主要死亡原因,仅2012年就造成820万人死亡[11]。闵行区肿瘤死亡率处于世界较高水平,在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标化率有一段上升期,之后持续下降,近几年下降趋势减缓。20年来总体呈下降趋势,与上海市的相关报道[12]结果相近。肿瘤对居民造成巨大的潜在寿命损失,已成为威胁居民健康、造成居民死亡的主要疾病。文献[13]指出闵行区2002—2003年因肿瘤死亡造成的潜在寿命损失居所有死因首位,直接反映出肿瘤对寿命的危害程度。烟草使用可能是最重要的致癌危险因素[14]。

呼吸系病以慢性下呼吸道疾病为主,是60岁以上老人的重要死亡原因。2012年全球前10位死亡原因中慢性阻塞性肺病造成了310万人死亡[15]。闵行区呼吸系病标化死亡率在1996—2015年逐渐降低,与上海市其他区县的监测结果基本一致[16]。呼吸系病标化死亡率的显著降低提示上海市控烟政策的执行及环境治理方面取得一定的成效[17]。同时上海市连续三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使大气环境质量有所好转[18],这也对减少呼吸系病的发病和死亡起到正向作用。

以糖尿病为主的内营代病标化死亡率在1996—2001年有一个大幅度上升后趋于平稳,2015年位列全人群死亡原因的第4位,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刘奕男等[19]指出,闵行区糖尿病患者膳食结构不合理,能量和营养摄入不足,血糖、血脂不达标率高。另有研究表明,加强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可以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认知水平、自我管理能力、自我效能、血糖控制水平和健康状况[20]。糖尿病不仅是一个独立死因,更是许多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加强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治疗和自我管理能力是糖尿病防控的重要途径。

闵行区损伤中毒标化死亡率呈持续下降的趋势,与其他区县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21]。在2015年是居民的第5位主要死因,也是重要的减寿原因。2002—2003年闵行区因损伤中毒死亡造成的潜在寿命损失居所有死因第2位[13]。损伤中毒使青壮年早亡、残疾及生活质量下降,造成经济损失,给社会和家庭带来巨大负担。WHO把伤害预防列为2000年人人健康全球战略目标之一。伤害预防控制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有关部门应针对伤害类型发生特征和高危人群,制定行之有效的伤害防制方案和措施。

随着卫生服务条件的改善、计划免疫工作和医疗保健措施的加强,闵行区传染病标化死亡率显著下降,在总死因中所占的比重也逐年降低。但是病毒性肝炎、结核病等慢性传染病以及新发传染病仍威胁着居民健康。随着经济的发展,大量流动人口涌入闵行区,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闵行区传染病的防治工作不能松懈。

[1]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疾病分类(1975年修订本):第1卷[M].北京首都医院世界卫生组织疾病分类合作中心,译.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4:55-866.

[2] 世界卫生组织.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第十次修订本):第1卷[M].北京协和医院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疾病分类家族合作中心,译.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版,2008:87-918.

[3] KIM HJ,FAY MP,FEUER EJ,etal.Permutation tests for joinpoint regression with applications to cancer rates [J].StatMed,2000,19(3):335-351.

[4] 何柳,石文惠.人口老龄化对中国人群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死亡率的影响[J].中华疾病控制杂,2016,20(2):121-124,133.

[5] 胡盛寿.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4[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5:1-10.

[6] 胡盛寿.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5[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6:1-12.

[7] 林松柏,宋桂香,周峰,等.上海市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流行病学趋势研究:1951—1998年死亡资料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1,22(4):265-268.

[8] 王红,左俊英,陈世蓉,等.全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状况及预防控制策略[J].国外医学(社区医学分册),2005,22(1):10-14.

[9] 程颖玲,方红,严玉洁,等.2013年上海市闵行区主要慢性病现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5,29(11):50-52,79.

[10] AGHAVI MC,WANG HD,LOZANO R,etal.Global,regional,and national age-sex specific all-cause and cause-specific mortality for 240 causes of death,1990-2013:a systematic analysis for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3[J].Lancet,2015,385(9963):117-171.

[11] STEWART BW,WILD CP.World Cancer Report 2014[M].Lyon:IARCPublications,2014:26-69.

[12] 方博,韩明,杨青,等.上海市郊区1974—2007年恶性肿瘤死亡分析[J].上海预防医学杂志,2011,23(1):1-3.

[13] 陈林利,汤军克,孙彦文,等.上海市闵行区2002—2003年居民主要死因及减寿念书分析[J].上海预防医学杂志,2004,16(11):533-534.

[14]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Cancer[EB/OL].(2017-02-10)[2017-04-05].http://www.who.int/mediacentre/factsheets/fs297/en.

[15]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The top 10 causes of death [EB/OL].(2017-01-16) [2017-04-05].http://www.who.int/mediacentre/factsheets/fs310/en.

[16] 朱晓云,高霞,乔国良.1985—2011年上海市金山区居民慢性阻塞性肺病死亡率及潜在寿命损失的趋势分析[J].职业与健康,2013,29(11):1292-1294.

[17] 丁园.上海控烟工作现状及健康促进对策[J].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2009,4(增刊):82-84.

[18] 马民涛,韩昀峰,宋凌艳.上海市近年来大气环境质量变化趋势分析[J].四川环境,2010,2(23):61-65,69.

[19] 刘奕男,汤红梅,方红,等.上海市闵行区糖尿病患者膳食与营养状况调查[J].上海预防医学,2013,25(7):361-363,370.

[20] 黎衍云,李锐,仲伟鉴,等.上海市部分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效果评价[J].环境与职业医学,2015,32(6):501-506.

[21] 胡嫣平,傅华,吴春香.2002—2009年上海市普陀区伤害死亡流行病学分析[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1,15(6):535-537.

AnalysisoncauseofdeathinresidentsofMinhangDistrictofShanghaifrom1996to2015CHENLi-jing1,

CHENLin-li1,NIJing-yi1,QIANMeng-cen2,FANGHong1△

(1CenterforDiseaseControlandPreventionofMinhangDistrict,Shanghai201101,China;2DepartmentofHealthEconomics,SchoolofPublicHealth,FudanUniversity,Shanghai200032,China)

ObjectiveTo analyze changes and trends of the mortality and causes of death in the residents of Minhang District of Shanghai from 1996 to 2015.MethodsCrude death rates (CDR) and age-standardized death rates (ADR) were calculated,respectively.Joinpoint regression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trends in the leading causes of death.Permutation test was used to find whether the joinpoint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based onPvalue<0.05.ResultsThe elderly population in Minhang District accounted for 18.07% of the total population in 2015,which increased by 73.89% than it in 1996.The CDRs of all causes for resent 20 years gradually increased with the annual percentage change (APC) of 0.62% (P<0.05),but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after standardization (APC=-3.73%,P<0.05).In 2015,the top five causes of death were circulatory disease;neoplasms;respiratory disease;endocrine,nutritional and metabolic diseases;injury and poisoning in the total population, males and females registered in Minhang District.ADRs of circulatory disease,neoplasms,respiratory disease and injury and poisoning decreased to -3.16%,-1.86%,-8.03% and-4.96%,respectively (P<0.05).ADRs of endocrine,nutritional and metabolic disease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during 1996 to 2001 (APC=16.58%,P<0.05) and thereafter remained stable.ConclusionsThe issue of population aging in Minhang District is getting worse,and chronic non-communicable diseases and injury and poisoning can be identified as major public health concerns at present.

cause of death; mortality; trend analysis; Joinpoint regression

R195.4

A

10.3969/j.issn.1672-8467.2017.05.002

2017-04-05;编辑:段佳)

上海市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

△Corresponding author E-mail:mhcdcfh@126.com

*ThisworkwassupportedbyShanghaiInnovationPlanforGraduateEducation.

猜你喜欢

标化闵行区死因
2005—2016年中国喉癌发病及死亡趋势分析
《闹科场传奇》述介——兼及张懋畿死因
道光帝皇长子奕纬死因辨析
企业创建安标化的意义及实施策略
黄岩长潭水电厂
2017年闵行区“四季风·人文美·修身行”市民修身行动计划
2017年闵行区“四季风·人文美·修身行”市区修身行动计划
2017年闵行区“四季风·人文美·修身行”市民修身行动计划
无锡地区孕中期孕妇血清AFP、free β-HCG、uE3中位数标化及其应用
闵行区新型金融机构运行状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