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养生,安全为先
2017-10-19◆丹青/文
◆丹 青/ 文
民生质量
秋季养生,安全为先
◆丹 青/ 文
八月末的处暑节气过去了,便意味着暑热离开;九月初的白露节气过去了,便意味着阴气渐重,天气转凉。这个时节气候变化反复,温差较大,人体抵抗力较差,因此要谨防流感、病毒性腹泻、急性肠胃炎等侵袭,不被秋燥、秋凉打倒。才出现的便秘患者,可通过补充水分或多吃水果来改善,如火龙果、梨等水分较多的水果均可促进排便。如果经调理便秘未能改善,甚至加重,应及时到医院就医。
(2)腹泻
秋季病菌繁殖快,食物易腐败,是细菌性食物中毒、急性肠胃炎等肠道疾病的多发季节。同时天气转凉,受寒凉刺激后胃酸分泌增加,胃肠发生痉挛性收缩的概率加大,如果防护不当,更会加大腹胀、腹痛、腹泻的几率。
饮食——秋季消化系统疾病高发的主因
秋季是消化系统疾病的高发季节,最常见的肠胃疾病主要有三种,即便秘、腹泻和消化性溃疡病,与秋天的特点“燥、凉”关系密切,也与饮食不洁或误食细菌滋生的食物有关。
1.秋季最常见三种肠胃疾病
(1)便秘
秋燥容易引发便秘,到了秋天很多人会感觉口干,想喝水,大便硬结难排,甚至便秘。
对策:平时排泄正常,秋天
对策:表现为发烧、腹痛、腹泻,怀疑吃了不干净的东西导致食物中毒的患者,需及时到医院就医。秋季腹泻大多跟吃有关,正所谓“病从口入”,大家平时对饮食可要多留心,不要吃不干净和存放不当的食物。
(3)消化性溃疡病
消化性溃疡常与季节、精神因素、饮食不当有关,发作时有上腹灼痛、钝痛之感。
对策:消化性溃疡患者一旦复发需前往医院复诊,溃疡复发严重时会导致出血,危及人体健康。平时常胃痛,或曾出血的溃疡患者,应让医生帮你诊断病情,看看是否需要做个胃镜检查。
2.戒除影响肠胃健康的三种不良习惯
(1)吃得过饱
俗话说,七分饱,三分饥,这就告诉我们吃饭不能吃得太饱。吃太多会导致胃酸、胰液和胆汁等消化液的增加,超出了肠胃的分泌能力,长期下去会导致消化系统紊乱。
(2)爱吃剩菜
许多人为了避免浪费,不舍得扔掉剩菜,第二天将剩饭剩菜加热后再吃。还有不少上班族前一天晚上做好了便当,第二天中午加热当午饭吃,其实这也是变相地食用剩菜剩饭。其实,剩饭剩菜加热后再吃很难消化,时间长了还会引起消化系统疾病。隔夜的剩菜剩饭已经不新鲜了,尤其是隔夜的绿叶蔬菜会产生对人体有害的亚硝酸盐。
(3)久坐
长期伏案工作,或者久坐不动,也会伤害肠胃。运动可以帮助肠胃的蠕动,进而促进消化。除此之外,刚吃完饭也不适合坐下来埋头工作,因为肠胃的消化需要有足够的血液循环。如果吃完饭就工作、学习,血液会供应给大脑,而肠胃就得不到消化所需的血液量,进而影响消化。
起居——注意呼吸道疾病
秋令与肺气相应,秋燥最易伤肺,呼吸系统的疾病也多在秋季发作,所以秋季保健以养肺为主。秋天气候变化复杂,温度和湿度相差很大。气温突降时期,呼吸道黏膜的抵抗力下降,细菌、病毒就可能乘虚而入。常见的呼吸道疾病有流感、急性支气管炎、肺炎等,慢性阻塞性肺病也容易出现急性加重。
秋天可以通过饮食来生津润肺、补气益肺。中医认为,寒冷饮食易伤肺,因此不能再像夏天那样贪吃寒凉食物,不然很容易损伤肺部功能而致病。秋季饮食可多吃些银耳、白萝卜、梨、蜂蜜、甘蔗、莲藕等具有养阴生津功效的食物。银耳具有生津润肺、益气活血、滋阴养胃的作用,适用于肺热咳嗽、肺燥干咳便秘等症状。但要注意的是,感冒初期口干怕冷者忌用。白萝卜有补肺润燥之功能,秋季食用更能发挥效果。生梨酸甜可口、鲜嫩多汁,有清热解毒、止咳化痰等功效,可以把梨榨汁或加入蜂蜜等煮水服用,对肺热咳嗽等症有很好的效果。但要注意的是,体质虚寒、寒咳者不宜生吃梨,必须隔水蒸过或煮汤;若有长期腹泻的人也不宜多吃梨,因梨性寒,多食腹泻会加剧。甘蔗味甘,助脾气,利大肠,消痰止渴,除心胸烦热,有滋阴润燥、清热解毒的功效,对于口干、咳嗽痰少等症状,可多食甘蔗来改善。俗话说“荷莲一身宝,秋藕最补人”,秋季恰逢莲藕上市,莲藕具有润燥、养肺之功效,是除秋燥的佳品,秋天的餐桌上不妨来上一锅莲藕排骨汤,美味又润肺。
运动——不宜大汗,避免运动损伤
秋高气爽,正是运动的好时节,但运动也要科学合理地进行。首先,运动量不宜过大,以防出汗过多耗损阳气。其次,秋季天气慢慢转冷,剧烈的无氧运动较易引起身体不适,甚至造成运动损害,所以一般建议选择动作幅度不太激烈、活动量不是太大的有氧运动。在项目上,可根据年龄差异而有所不同:年轻人可以安排跑步等;中年人可安排快走、慢跑等;老年人可安排散步、瑜伽、太极拳等项目。
1.注意补水防秋燥
秋天气候干燥,每次锻炼应及时补充水分,运动补水要从三个时间段来考虑,即运动前补水、运动中补水和运动后补水。运动前2小时补充500毫升的水,可以使体内达到最佳的水合状态,迎接运动,并且有足够的时间将体内多余的水分通过尿液排出体外,轻装上阵。运动中大量出汗时,应该采取系统补水的方法,即每10到30分钟补一次水,每次补充200毫升到250毫升的水。运动后补水,是通过记录运动前后的体重得知运动过程中丢失汗量后,补充适量的水。但应该强调,运动后的补水不是丢多少就补多少,而是应该补水大于丢水,才能使机体恢复水平衡。
2.注意安全不损伤
秋天气温下降,时常阴雨连绵。机体在这种环境下会引起血管收缩,关节活动能力减弱,极易造成肌肉、关节、韧带的损伤。在每次运动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时间长短和内容可以因人而异,一般应该做到身体微微有些发热。
3.不要过度运动
秋天气温凉爽适宜,人们往往容易超量锻炼,结果引起过分疲劳,影响工作和健康。因此,中老年人要掌握好运动时间和运动强度,不要超过机体的负荷。一般来说,中老年人运动时间每次不要超过1小时。锻炼时觉得自己的身体有些发热,微微出汗,锻炼后感到轻松舒适,就是适度的。
4.选择合适地点运动
现代城市中,车水马龙,不少想锻炼的人找不到合适的运动场所,就在马路边跑步,这样做不但危险还不健康。因为秋季气候干燥,马路上的尘土更易飞扬,空气质量不高,锻炼时人的肺活量增加,会吸入更多的灰尘和汽车排出的尾气,无形中增加了对身体的损害。所以,跑步最好选择公园、绿地等安静又干净的地方进行。
告 示
我刊已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国知网)”、“超星期刊域出版平台”。本刊录用的稿件都将纳入“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国知网)”,“超星期刊域出版平台”供上网查询浏览。作者若有异议,请在投稿时说明。本刊所付稿酬包含上网服务报酬。特此告知。
上海质量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