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胫腓骨骨折合并骨筋膜综合征的早期发现以及术后护理探究

2017-10-19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462300贾琼瑶尹姿文高艳丽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7年18期
关键词:肢端腓骨筋膜

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462300)贾琼瑶 尹姿文 高艳丽

本文就我院收治的21例胫腓骨骨折合并骨筋膜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其早期发现及护理方法。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21例胫腓骨骨折合并骨筋膜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各有15例和6例。年龄范围24~60岁,平均年龄为(39.1±3.1)岁。患者的致伤原因包括跌伤或摔伤(3例)、交通意外(13例)、砸击伤(5例)。患者从受伤到入院接受治疗的时间在5~15h之间,平均(9.2±1.3)h。患者入院时,14例合并感觉减退、麻木症状,16例有张力性水疱并伴疼痛,9例被动活动时有疼痛加重表现。均有不同程度术后3~10d内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21例。

1.2 方法

1.2.1 骨筋膜综合征的早期发现 ①患肢疼痛。其疼痛往往呈进行性加重的状态,并伴有患者麻木、感觉异常。临床上将创伤后持续性疼痛且痛感不断加剧的情况视为骨筋膜室综合征发生的潜在危险因子,其中,患肢受到被动牵拉时表现出的足趾剧烈疼痛又被认为是早期肌肉缺血的主要表现,可以据此判断患者是否有实施切开减压手术的必要。及早发现并确诊后,可给予止痛药物积极治疗。但需注意的是患者病症发展至晚期后会因神经坏死的发生导致肢体疼痛缓解甚至消失,但并不代表病情缓解,需正确区分并给予合理治疗。②患肢肿胀。患者的肿胀程度不同,则皮纹、皮肤亮度、累及周围结构的程度都有不同,随着肿胀程度的增大,骨筋膜室内压力升高,血管受压加重,动脉供血不足或静脉回流受阻,则不仅在触诊出现局部强烈压痛感,还可见张力性水泡形成,累及肌肉僵硬无弹性,持续重度肿胀是引起骨筋膜综合征的重要因子。③肢端循环。正常情况下,肢端皮肤温度在33~35℃之间,色泽正常,而在骨筋膜室征早期,皮温略有升高,皮肤颜色稍红,随着骨筋膜室内压力的增高,体液循环障碍的加重,患肢皮温持续下降,当动脉血流严重受阻时,肢端出现贫血性缺血,皮肤苍白色;当静脉回流也明显受阻的情况下,则肢端出现淤血性贫血,皮肤青紫。一旦患肢颜色苍白,紫绀,并伴大理石花纹,提示血流循环障碍严重,需立即切开减压,必要时做截肢处理。④生命体征监测。早期骨筋膜综合征患者的血流尚未完全阻断,会因血浆、组织液从毛细血管中的大量渗出导致低血压出现;而开放性损伤的患者可因外界污染及坏死物质的吸收,肌肉坏死产生的毒素流向血液,造成肝肾功能损伤。通过监测患者的血压、脉搏、心率、尿量变化等各项生命指征可以及早发现骨筋膜综合征。

附表 患者治疗护理前后的主要观察指标比较

1.2.2 术后护理 ①心理护理。通过积极交流,取得患者的信任,了解患者的诉求,帮助其疏导恐惧、忧虑、焦躁的不良情绪。②基础护理。做好围术期各项生命体征的监测,早期识别可能引起骨筋膜综合征的相关症状,同时,保持病房清洁,维持湿度、温度在适宜范围内,做好伤口清洁、辅料定期更换等工作,避免感染发生,保持切口引流管通畅。合理饮食,促进伤口愈合。③术后护理。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制定合理的功能锻炼方法,将“以主动活动为主,被动活动为辅”作为主要锻炼原则,从患肢以外的关节任意活动开始锻炼,手术半个月后,可以在外固定架的协助下做股四头肌收缩、直腿抬高、足趾屈伸、踝关节活动等锻炼。患者出院时嘱咐其坚持锻炼,避免出现肌肉萎缩等后遗症。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术后两个月经X线复查,判断其骨折愈合效果,并决定是否接受负重训练。

1.3 观察指标和评价标准 分别对患者护理前后的疼痛程度(采用VAS视觉模拟评分法,0分为无痛,10分为剧痛)、焦虑及抑郁程度(采用焦虑及抑郁自评量表进行评价)进行比较。了解患者的总体诊疗效果。

1.4 统计分析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以(平均数±标准差)表示,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百分数进行表示,对比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例患者经治疗护理后,病情均得到有效控制,患肢功能基本恢复,肾功能正常,痊愈出院,治疗有效率为100.0%,无一例截肢、肢体坏死的患者。将其治疗护理前后的疼痛程度评分、焦虑评分、抑郁评分进行比较,也均有治疗护理后显著降低的情况,与治疗护理前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附表。

3 讨论

骨筋膜综合征是胫腓骨骨折的并发症之一,其具有起病急、进展快、病情危重的特点[1],骨筋膜综合征的发生可进行性加重腔室内压力,并使患肢肌肉出现缺血、缺氧、渗出增加的情况,如不能及时诊断并给予合理治疗处理,还会发展为坏死或坏疽,并可能对患肢功能造成严重影响,轻者引起肢体残废,重者甚至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2][3]。因而对胫腓骨骨折合并骨筋膜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把握,做好早期识别和处理工作,对于维护患者的健康,保证其生命安全,改善其预后效果都有重要意义。

本文回顾了21例胫腓骨骨折合并骨筋膜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主要临床表现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患肢持续性疼痛、肿胀、肢端血液循环障碍以及血压、肝肾功能异常等是骨筋膜综合征发生的先兆症状或者典型表现,通过对这些症状的早期识别和积极处理,是控制病情进展,改善患者预后的基础。同时,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还从心理护理、基础护理、术后护理等方面对患者进行了干预,从治疗护理结果来看,其疼痛程度显著减轻,焦虑抑郁状态好转,患肢基本恢复,痊愈率可达100.0%,也无一例患者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或因处理不当截肢,效果显著。

总之,胫腓骨骨折合并骨筋膜综合征患者的早期临床症状观察及术后积极护理,对于控制病情,改善其身心状态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肢端腓骨筋膜
肢端肥大症并发糖尿病的发病机制
三焦“筋膜”说——从筋膜学角度认识三焦
肢端肥大症患者糖代谢异常和相关指标分析
肢端肥大症与高血压
筋膜枪成“网红”消费品
腓骨沟加深联合腓骨上支持带修复治疗腓骨肌腱脱位
腓骨肌腱脱位的诊断与治疗
手足骨筋膜室综合征早期预防及切开减张术后的护理
隐神经——大隐静脉筋膜皮瓣修复足背部软组织缺损
腓骨皮瓣加外固定器修复胫骨缺损伴小腿软组织缺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