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拓奋进十年路 武隆旅游提档升级
——专访中共武隆区委书记何平
2017-10-19张勤中共武隆区委宣传部提供
文/本刊记者 张勤 图/中共武隆区委宣传部提供
开拓奋进十年路 武隆旅游提档升级
——专访中共武隆区委书记何平
文/本刊记者 张勤 图/中共武隆区委宣传部提供
中共武隆区委书记何平 向燕妮 摄
访谈背景:
2007年6月27日,在新西兰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上,由芙蓉洞、天生三桥、后坪冲蚀型天坑三个喀斯特系统组成的武隆喀斯特,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功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2017年6月26日,武隆区隆重召开武隆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保护暨全域旅游提档升级大会,这既是对武隆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保护、仙女山旅游度假区建设的总结回顾,更是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务实之举。
十年征程,十年奋进。武隆“申遗”之路的曲折和艰辛还历历在目,“申遗”成功之后的喜悦还尚存。这十年间,武隆各级干部和新区建设者努力克服招商引资、用地指标、征地拆迁等难题,众志成城、艰苦奋斗、精益求精、勇争一流,创造了仅用200万元财政资金撬动社会资金上百亿元的奇迹,把一个建成区面积不足0.3平方公里,人口不足300人的贫困村,建设成为了建成区面积达13.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万人,旅游高峰期达到18万人次的一座旅游新城,并成功创建成为重庆市唯一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实现了“一年形成框架,三年初见成效,五年大见成效,十年全面建成”的总体目标。
十年磨一剑,武隆旅游又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接下来,武隆旅游又将创造怎样的奇迹?带着祝福和期待,本刊记者对武隆区委书记何平进行了专访。
本刊记者:这十年间,武隆旅游发展始终以生态资源为依托,走过了一条“生态”崛起之路,其间是如何协调发展与生态的关系的?
何平:武隆生态资源得天独厚,仙女山、天生三桥、芙蓉江、芙蓉洞等200余处自然景观密布全境,被誉为“喀斯特生态博物馆”,这是武隆永续发展的根本。“申遗”成功以来,我们始终心怀敬畏,全面贯彻落实《世界遗产公约》《风景名胜区条例》的各项规定,遵照“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16字方针,建立和完善了各项保护措施,有效合理地开发资源,确保天生三桥、芙蓉洞、芙蓉江及珍稀动植物、后坪天坑等大自然的珍贵遗产的自然性、原真性和完整性。
我们始终坚守生态底线,紧紧围绕生态环境更加优良、生态保护更加严格、生态建设更加完备、生态制度更加完善、生态文化更加普及、生态产业更加发达“六个更加”,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原则,悉心保护好武隆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花一树、一鸟一兽”,实现了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探索建立了生态补偿机制,对核心游览区和生态敏感区的耕地、林地实施征用和流转,有效消除了该地区生态贫困;健全完善了生态考核机制,将生态环境指标纳入全区各级各部门政绩考核体系,并作为干部评价和任用“一票否决”的依据,为有效实施生态保护发展提供了倒逼、约束和激励的保障。
本刊记者:十年间,仙女山旅游度假区从无到有,从有到精,构成了武隆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度假区的建设走过了怎样的拓荒路?
何平:十年砥砺奋进,十年开拓进取。仙女山旅游度假区已成为武隆、乃至重庆对外开放的一个重要窗口。在中国品牌建设促进发布会2016年中国品牌价值评价报告中,以世界自然遗产、国家5A级景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为支撑的“武隆旅游”品牌价值被评估为330亿元。
首先,树立正确教学理念,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培养意识。大学生创业创业意识的培养是个持续性、系统性的过程。要在实践中培养开拓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必须从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入手,要积极倡导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教学。各应用型本科院校还可以设置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训项目,鼓励教师参加创新创业教学大赛,提升教师的创新创业指导能力,才能带动指导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事实证明,部分学生会把在学校参加创新创业项目,毕业后继续进行,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度假区开发建设之初,是一个“三无”“三不通”“三难”之地。面对石漠荒原,面对崭新的事业和陌生的领域,新区建设者们高举拓荒者的大旗,一张白纸绘蓝图,一腔热血趟新路,以大无畏的气概,拉开了建设度假区的序幕。行政管理实行封闭式管理、开放式运行,成立了度假区党工委、管委会及其下设的“一办七局一大队”,切实保障了度假区的高效有序发展。成功探索“旅游+地产”的发展模式,成为国内首创,累计引进32家开发企业,引资协议总额达300亿元,旅游房地产总开工面积210万平方米,建成商品房128万平方米,实现销售收入60亿元以上,曾一度出现“一房难求”现象。
度假区开发建设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建有室内滑雪场、国际标准体育场、18洞山地标准高尔夫球场、自行车道、登山步道等大批运动休闲设施。建成西南地区规模最大的酒店集群,有四星级以上酒店20家、农家乐300余家、床位2.2万张。有仙女天街、夜宴仙女山、七色天街、雪岭仙山、仙山流云及布鲁克林6条商业街和3个农贸市场。随着国际影视创意文化产业城、懒坝国际文化艺术公园、星际未来城、阳光童年等休闲娱乐及文化创意产业项目建成,一个具有国际水准的旅游度假区将呈现在世人面前。
仙女山度假区万豪酒店 张晓伙 摄
本刊记者:在这十年间,武隆旅游是怎样贯彻“创新”二字的?
何平:创新是武隆发展的动力之源。10年来,武隆始终坚持创新发展之路,年年都有大动作。2007年,“申遗”成功;2008年,景区回购;2009年,旅游二次创业;2010年,建成全国旅游大县;2011年,成功创建“5A”;2012年,印象武隆公演;2013年,打造精品景区;2014年,丰富度假区业态;2015年,成功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2016年,启动三大战场;2017年,开启“两地一区”创建工作。
正是因为一届又一届的探索创新,武隆喀斯特自然遗产才能得到有效保护,仙女山度假区开发建设才有骄人成绩,武隆旅游才有今天的红火态势。成为全国唯一同时拥有“世界自然遗产”“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三块金字招牌的地区,收获了“首批国家级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等多项荣誉,被联合国授予“可持续发展城市范例奖”。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与十年前比较,旅游人次从164万人次增加到2450万人次,增长15倍;旅游综合收入从1.67亿元增加到75.16亿元,增长45倍。
本刊记者:在2016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重庆香山峰会上,您作了武隆旅游扶贫的专题报告,现场反响热烈,可以给我们讲讲最新的惠民成果吗?
何平:全区3.1万农户、近7万农民靠旅游吃饭,实现了“旅游做到哪里,老百姓就富裕到哪里”。我们成功探索了旅游廊道带动、旅游集镇带动、核心景区带动等增收模式,吸纳景区周边农民发展特色小吃、特色农家、农产品销售、旅游产品销售等商业,景区及周边2万农民通过旅游实现了直接或间接就业。
本刊记者:在这继往开来的时刻,武隆旅游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接下来将有怎样的规划和动作?
何平:十年的历程,为遗产保护和度假区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科学审视发展现状,理性把握未来走向,我们又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和“世界自然遗产”两块金字招牌,既是荣誉,也是责任,更是我们坚定扛起重庆市旅游大旗、打造国际知名旅游胜地的根本底气,我们要进一步强化“绿色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意识,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切实抓好世界自然遗产的保护利用,不断健全和完善各项配套设施,强力推进度假区提档升级,加快建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顶级旅游度假区,为把武隆建成国际知名旅游胜地和中国武隆国家公园奠定基础。
接下来,武隆旅游将走好四条路:在推动绿色崛起的道路上越走越宽;在推动全域旅游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在度假区提档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快;在生态保护和永续利用的道路上越走越好。
红霞映仙女 黄建全 摄
鸟瞰仙女山度假区 齐波 摄
本刊记者:能具体给我们介绍一下这四条路的内涵吗?
何平:好的。绿色崛起方面,力争到“十三五”末,人均GDP达到1万美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赶上全国水平,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拖全市的后腿。
全域旅游方面,以全域旅游开创旅游发展新格局,建成国际知名旅游胜地和“中国武隆国家公园”。力争到2021年,旅游接待突破50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突破200亿元。
提档发展方面,按照“五年国内顶级,十年世界知名”的目标,着力把仙女山旅游度假区打造成为户外运动基地、文化创意基地、养老养生基地和教育培训基地,建成国际知名旅游度假区,力争到2025年,观光休闲接待游客量达到2500万人次,境外游客达到30%,带动乡村旅游接待700万人次;避暑度假达到20万人次/天;举办年度国际国内户外运动顶级赛事达到3场次以上,带动户外运动产业产值达50亿元。
生态保护和永续利用方面,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武隆的生态,按照保护世界自然遗产的模式来保护武隆的生态。到2021年,森林覆盖率达到65%,城区空气优良天数保持在345天以上,主要生态指标居全市前列,建成生态文明示范名区,让蓝天白云、新鲜空气、清洁水源、绿色食品、宜居环境滋润武隆大地、滋养武隆人民。
本刊记者:总结昨天,展望明天,武隆旅游给我们带来了太多的惊喜。您个人有怎样的感悟?
何平:总结昨天,为遗产地保护和度假区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骄傲和自豪的同时,有四个“不能忘”:不能忘记国家和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以及市级部门对武隆的关心厚爱和支持帮助;不能忘记作出“申遗”决策的时任领导和为“申遗”做出巨大贡献的各级领导和各界人士;不能忘记作出开发度假区这一重要决策的时任领导和一代又一代建设者;不能忘记全区人民对“申遗”和度假区的鼎力支持。展望明天,有两个“离不开”:离不开市委、市政府的关心关怀和大力支持,离不开社会各界人士和全区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武隆区41万人民将众志成城,再创新业,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重庆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心往一块想,劲往一块使,为加快建成国际知名旅游胜地、生态工业经济强区、生态文明示范名区和山水园林旅游新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