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育人视域下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的实践探索

2017-10-19潘春胜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会展育人职业

潘春胜

(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杭州310018)

文化育人视域下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的实践探索

潘春胜

(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杭州310018)

高职教育在注重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同时,更应该认识到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绝不能忽视以文化育人为核心意涵的教育的本体性价值。文化育人主要体现在价值导向、思维方式、情感陶冶、人格建构等方面,着眼于人的全面而可持续发展。近年来,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人文旅游系以会展管理与服务专业群为平台,在专业技能培育的同时,着力强化文化育人工作,在高职专业群文化育人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高职教育;文化育人;专业群;实践

Abstract:As an important part of 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the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should never omit the cultural education,the core meaning of the ontological value of education,when cultivating high-skilled talents.Cultural education is mainly reflected in value orientation,the way of thinking,the emotion edifies,personality construction and other aspects,and its focuses on human's comprehensiv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In recent years,Humanity and Tourism Department of Zhejiang Institute of Economics and Trade takes advantage of the specialty clusters of exhibition management and services,has worked hard to strengthen cultural education when cultivating professional skills,and has accumulated rich experience in the cultural education of specialty cluster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Key words: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cultural education;specialty clusters;practice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七一”讲话中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1]。高职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成为传承和弘扬优秀文化的重要场所。在全国高职院校如火如荼地开展专业群建设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借助专业群大平台,在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充分发挥文化育人的功能,促进学生全面而可持续发展,应当成为当前高职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思索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文化育人的内涵与作用

(一)文化育人的内涵

“文化”的本义就是“以文教化”,在某种意义上说,教育即文化,教育的本质是人与文化之间的双向建构[2]。文化育人就是学校通过开展系统的文化素质教育,对学生进行文化的熏陶、教化,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和行为取向。文化育人主要体现在价值导向、思维方式、情感陶冶、人格建构等方面,着眼于人的全面而可持续发展,反对狭隘的教育观和就业观,反对片面地将专业知识技能作为衡量人的工具。帮助学生既掌握做事的能力,又学会做人的本领,既有快速上岗的能力又有面向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创新能力。

现代著名教育学家蔡元培先生认为:“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们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给抱有他种目的的人去应用的。”[3]这段话阐明了教育的本质是“育人”而不是“制器”。当今社会并不再单纯依赖具有某一项技能的技术人才,而需要能够灵活学习掌握多项技能的全方位人才,二者的区别在于能否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高职院校所承担的责任应具有双重性,一方面要重视人才培养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要加强人才的文化内涵、思想深度、综合素质等各种文化方面的培养,两方面应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

(二)文化育人在高职人才培养工作中的作用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时代背景下,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得到了迅猛发展。高职教育在注重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同时,更应该认识到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绝不能忽视以文化育人为核心意涵的教育的本体性价值。使知识技能育人与文化育人形成合力,才能真正培养出社会满意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总体而言,文化育人在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工作中可以发挥以下作用:

1.文化育人有助于陶冶学生的道德品行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文化育人与高校德育虽然不是同一概念,却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无论是中华传统文化还是社会主义思想文化,或者现代企业文化,都蕴含着丰富的道德内涵和伦理规范,作为一种意识取向,深刻地影响着当代中国人的道德品行。相较于大学本科生而言,高职生大多缺乏准确的自我认知和客观的自我评价,处世态度不够积极,自律性较弱,这些都无疑增加了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难度,尤其是单纯的说教往往起不到效果,甚至还会令学生产生逆反情绪。而古今中外各类优秀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高职院校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校园活动中以及其它途径,将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先进文化的精神品质内化到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中,用经典的名言激励学生,用生动的事例鼓舞学生,使之成为学生成长发展的内在精神力量,更能增强高职德育的实效性。

2.文化育人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人文品格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目的。人的全面发展要求科技知识与艺术素养的有机统一,英国哲学家教育家怀特海认为:“教育应该培养学生成为博学多才和术精艺巧的人。”[4]总体而言,高职生在人文艺术方面的兴趣不浓,对古今中外优秀文化的认知理解程度不高,导致文化综合素养普遍较为缺乏,个人软实力受到很大的限缩。高职院校把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有机串接起来,建构人文艺术通识教育体系,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审美意识、陶冶情操、开发创新思维,实现艺术与技术、美育与智育、科技与人文相融并进,不仅可以改变人的行为举止,还能变换人的精神气质,健全完善人格,使学生成为高尚的、丰盈的、全面发展的人。

3.文化育人有助于培育学生的职业品质

高职院校具有既姓“高”,又姓“职”的自身特点,必然以职业性作为文化育人的重心,围绕学生职业品质的培育来发挥育人功能,通过多渠道、多途径传播行业企业的核心价值观、行业企业精神和行业企业行为规范等,重点培育学生的遵纪守法、诚实守信、恪尽职守、敬业爱岗、吃苦耐劳、见贤思齐、团结合作等职业品质。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必须掌握现代企业生产管理和服务技能,首先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进而再学习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形成娴熟的职业技能,一个文化素养不够的人很难成为一名高素质的技能人才。因此,通过文化育人可以不断提高学生的从业基本素质,增强学生的职业学习能力,为职业技能培养奠定坚实的文化素质基础。

二、文化育人在高职专业群建设中的缺失

专业建设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中处于核心地位,直接影响和决定着高职人才培养的质量。为优化各高职院校的专业结构和资源配置,发挥优势(特色)专业的引领作用,带动专业建设的整体发展与提升,国家和省级教育主管部门积极鼓励和推动高职院校实施专业群建设项目,专业群建设成为在当前促进高职教育集约化发展的“法宝”与“利器”。然而,高职院校在专业群建设中,由于过分强调专业技能的重要性,而对文化育人重视不足,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高职人才培养的实效。

(一)人才培养理念存在偏废

在我国现行的高考制度下,高职录取分数线大大低于本科分数线,在常人看来,这意味着中学阶段的差生和问题学生大量集中到了高职院校,使得社会对高职生的看法往往带有较大的负面情绪。而很多高职生的家长对自己子女的期望也停留在能学到一门专业技能就好,在这种背景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似乎变得十分简单而实用。高职专业群在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时,突出了技术性、专业性和针对性,而认为开展文化素质教育难度大、用处小、成效低,甚至被认为是不务正业、浪费时间。在重专业技能培育,轻文化素质培养的育人理念引导下,直接导致高职专业群的人才培养目标不完整、人才培养规格有缺陷、建设体系不健全,难以从根本上提升高职生的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课程体系设计不合理

高职教育的学制一般为三学年,很多高职院校为了让在校生更早地接触企业实际工作岗位,常常将在校学习的时间压缩到两学年,腾出一学年时间让学生去企业参加顶岗实习和毕业实习。由此造成各专业的课程体系变得越来越缺乏弹性,而在专业群建设过程中,几乎完全围绕岗位群的专业技能需求来进行课程设置并调整课程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关注的只是体现职业资质、岗位技能的显性素质,而忽视职业道德、职业作风和职业态度等隐性的职业素养培育,教学评价也单纯考核学生的技能掌握程度,致使整个专业群课程体系出现“重技能、轻育人;重专业,轻素质”的普遍状况。

(三)校企协同育人力度不够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是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典型特征。高职院校在与合作企业协同育人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片面追求“短”、“平”、“快”的现象。学校方面只关注学生的专业技能是否达到岗位群的实际要求,企业的期望则仅仅停留在学生毕业后能立刻为我所用,无需再耗时耗钱进行新员工岗前培训。校企双方都以功利化的思维强调“以就业为导向”,而忽略了高素质人才不仅需要具有较高的专业技能水平,更重要的是应具备崇高的道德品质、良好的职业操守以及较强的自主学习和思考能力这一事实,从而弱化了对学生职业道德、职业品质、职业精神的培育,忽略了高职人才培养全面而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三、高职专业群建设中文化育人的实施路径

近年来,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人文旅游系以会展管理与服务专业群为平台,在专业技能培育的同时,着力强化文化育人工作,大胆提出新理念,不断开拓新思路,积极探索新方法,在高职专业群文化育人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一)以文化育人为核心,凝炼专业群建设理念

随着会展管理和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会展业对旅游接待、宣传报道等服务型人才的需求更为迫切。换言之,会展产业带动了酒店业、传媒业的发展以及会展秘书岗位的需求发展。为适应行业发展的新形势,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以省级优势专业——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为核心专业,辐射传播与策划、酒店管理、文秘四个专业,共同组建了“会展管理与服务”专业群。主要面向会议、展览等大型商业项目,提供活动策划、视觉设计、进程服务、推广营销和组织管理等工作岗位人才。其中,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作为专业群的核心专业,主要为会展行业培养具有策划、设计和组织管理能力的人才;传播与策划专业针对会展活动项目培养具有宣传推广、报道传播能力的人才;酒店管理专业着重培养具有会展服务和接待能力的人才;文秘专业着重培养具有展会文案创作和会展企业行政协助能力的人才。专业群已在平台课程教学、跨专业实训、校内外实训基地以及师资等方面实现了高度整合、资源共享,共同致力于打造高素质技能型会展、酒店管理、文秘、传播与策划等“一专多能”的通用型会展专业人才。

会展行业、企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如何最大程度地发挥人才培养工作的实效性?专业群团队在制定专业群建设方案时,一致认为本专业群必须以培养具有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会展业高技能人才为宗旨,既要关注学生专业能力、职业技能等显性素质的培养,又要在道德修养、人文涵养和职业素养等隐性素质方面狠下工夫。经过反复、深入地研讨,最终将专业群建设的核心理念凝炼为“崇文尚学,技湛敏行”。“崇文”体现了中华民族重视文化教育的优良传统,通过全方位育人,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尚学”指在师生中树立以好学为荣,以厌学为耻的观念,形成“倡导学习、爱好学习、善于学习、坚持学习”的良好学风,真正使学生学有所长、学有所成;“技湛”指用严谨专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来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敏行”意在期望学生行动敏捷,要勇于实践,敢于创新。这个核心理念既体现了教师对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的要求,也突出了文化育人的目标和导向,始终推动着专业群建设的内涵式发展。

(二)以文化育人为主线,发挥“三课堂”联动效应

1.文化育人与第一课堂相结合,塑造优秀文化品格

会展管理与服务专业群所属的四个专业拥有一批人文素养高的教师,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教师在艺术设计方面、传播与策划专业教师在摄影摄像方面、酒店管理专业教师在形象礼仪方面、文秘专业教师在语言表达方面各有专长。根据群内各专业的共性和需求,专业群充分利用各专业的教师优势和课程教学资源,打破专业界限,面向专业群内各专业开设了《美术素养》《演讲与口才》《阅读与写作》《中国文化概论》《形象礼仪》《商务多媒体演示技术》和《摄影技术》等7门专业群平台课程,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职业人为目标,将人文性和职业性有机结合起来,整体提高学生的书写、写作、口才、摄影、礼仪等通用知识和能力,不遗余力地塑造学生的优秀文化品格。

2.文化育人与第二课堂相结合,提升综合文化素养

在巩固第一课堂的学习成果基础上,专业群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影响力,大力实施了人文素质教育的“一六六”工程,即通过开展一个“人文大讲堂”、举办职场文化、先锋文化、公益文化、寝室文化、情商文化、社团文化等六大文化活动,促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六个一”(写一篇好文章、写一手好字、做一个精美的ppt、拍一张好照片、有一个好口才、树一个好形象)的文化才能。成立悦读协会、书画协会、演讲与口才协会、多媒体演示协会、微影视社、礼仪协会等社团组织,聘请有特长的教师担任社团指导教师。学生长期在充满浓郁文化气息的环境中深受感染和熏陶,整体综合文化素质得到了显著提升。

3.文化育人与第三课堂相结合,加深职场文化体悟

第三课堂指的是包括课程实训、校内生产性实训、跨专业综合实训和顶岗实习在内的新型实践教学体系。专业群在实训项目开展和实训基地建设方面,除了保持原有的自身特色和专长以外,还更加注重建设综合实训项目基地,着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精心组织实施《项目策划与创新创业》跨专业综合实训、《会展策划》课程综合实训项目——校园会展文化节和《项目管理》课程综合实训项目——校园展销会、微电影艺术节等,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志愿者服务、暑期社会实践、礼仪服务等,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学以致用能力。《项目策划与创新创业》是以项目策划与管理为主线,以校内真实活动项目为载体的项目策划与创新创业跨专业综合实训项目。通过教师集中授课、项目组方案陈述和项目的实施等,使学生在课堂教学和实践中熟悉活动执行过程中的信息沟通、团队组建、方案制定、活动筹备、赞助招商、媒体宣传、现场执行等环节,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策划能力、表达能力、组织和协调能力、管理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逻辑思维的缜密性。

图1 “三课堂”联动示意图

(三)以文化育人为特色,提升校企协同育人质量

相比于其它教育类型,高职教育的文化育人与行业企业文化联系最为紧密。高职学生毕业后大多是去企业工作的,一流的企业发展离不开优秀的企业文化,许多优秀企业文化都是建立在先进卓越的核心价值观之上的。因此高职院校应当充分发挥文化育人功能,培养大批具有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良好职业素养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产业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会展业是集商务活动、会议展示、观光旅游和对外宣传“四位一体”的产业。浙江省人民政府在《关于进一步促进展览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杭州要牢牢把握2016年承办G20峰会机遇,争取建设成为国际重要会展之都”的发展目标。省域会展产业优势同时也给浙江的会展教育提供了持续发展的机遇。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会展管理与服务专业群经过多年的努力,已经构建了以杭州为中心,辐射江浙沪皖的“一心四点”实训基地网络,拥有46家校外实习基地。专业群现已与杭州中汽会展有限公司、杭州嘉诺会展有限公司、香港唐宫饮食集团等知名企业实施了“现代学徒制”合作项目,主要通过这种方式来实现校企之间的协同育人,具体采取了以下几方面措施:

1.校企双方建立“三共同”的人才培养制度和标准,即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课程体系,共同开发专业教学标准、岗位能力标准、职业资格系列标准、核心课程标准,共同开发“微技能”、企业网络学院和学徒管理平台,并向企业和行业推广应用,这些人才培养制度和标准既包含职业技能的具体要求,又增加了符合企业岗位职业综合素质要求的表述,把专业技能训练与职业品质培养结合起来,把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结合起来,以确保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保持同步。

2.学生被分配到校外实习基地的相应岗位后,由企业指定工作经验丰富的员工为师傅,师傅负责直接带教学生,学生在跟随企业师傅学习扎实的专业技能同时,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企业师傅的职业态度和敬业精神。在企业师傅的指导和帮助下,经过自身努力而不断进步的过程中,学生的自信心和责任感会获得增强,理解能力、沟通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会快速提升,同时还能有效地促进学生集体荣誉感、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的培育

3.在企业培训期间,为每位学生建立完整的培养档案,根据企业岗位职业资格标准、行业技能要求和职业素质培养三个核心要素,积极引入过程评价机制、企业参与评价机制以及职业技能鉴定机制,除专业技能考核外,职业态度和职业素养也作为考核的重点,通过实施学习过程性评价,不断激发学生内在的潜力和需求,使学生更好地体验到获得感、价值感和成就感,并在团队合作中增强良性竞争意识。

此外,学院会展管理与服务专业群在与企业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的过程中,还充分利用群内各专业与行业协会、研究机构的有效资源,发挥校企合作的文化育人载体作用,实现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通。通过开发校企合作共建的优质课程和特色教材、安排学生赴企业顶岗实习、邀请企业专家来校讲学、开辟企业名人和优秀校友墙等多种方式,吸纳现代企业优秀的核心价值观、企业精神、经营理念等,把创新思维、诚信观念、竞争意识、质量意识、效率意识、服务意识以及敬业精神等优秀的职业品质渗透到学生的思想观念之中。

[1]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EB/OL].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7/01/c_1119150660.htm.

[2]杨叔子,余东升.以“文”化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C].2011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2011.[3]杨叔子.实施素质教育让学生成为他自己[J].中国高教研究,2013(4):1-4.

[4]迟会礼.加强和改进高职生的人文教育[J].中国成人教育,2010(2):95-96.

[5]章永刚.浅议文化育人与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J].教育与职业,2013(35):26-28.

[6]陈云涛.高职院校文化育人的要素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7(1):104-106.

[7]杨芙莉.高校文化育人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西南科技大学,2013.

(责任编辑:邱开金)

APractical Exploration on the Construction of Specialty Clusters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Education

PAN Chun-sheng
(Zhejiang Institute of Economics and Trade,Hangzhou,310018,China)

G712

A

1672-0105(2017)03-0001-05

10.3969/j.issn.1672-0105.2017.03.001

2017-08-14

潘春胜,男,本科,研究员,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人文旅游系主任,主要研究方向:高等职业教育。

猜你喜欢

会展育人职业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
他们用“五招”育人
会展列名
会展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