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商会必须要处理好的六大关系

2017-10-19王理宗

大社会 2017年8期
关键词:利己商会会员

做商会必须要处理好的六大关系

今天跟大家分享的主题是:做商会必须要处理好的六大关系。

一、利己与利他的关系

我曾写过一本书叫《美丽的手》,副标题是“攀越利己的高峰”,意思就是商会必须从利他出发。其实做生意也是这样的,如果做什么事情都只考虑自己的利益,那么生意很难做大,只有通过利他来实现利己,生意才能做得长久!一个利他的企业、组织,才能够积累好口碑、好形象、好声誉,这是无形的社会资本,看不见摸不着,但是这些东西可以转化为巨大的潜在社会资源,它能极大地提升你的组织力、整合力、号召力、引领力。一个企业、组织具备了这些因素,它即使现在不是成功的,那么也离成功不太远了!

所以,在很多问题上我们不能太看重自己的眼前利益,要“风物长宜放眼量”,尤其对一个会长来说,如果你只是为自己当会长,当这个会长目的就是出个风头、捞点社会名声,而不是为会员去整合资源、提供服务,那这个商会肯定做不好。一个没有牺牲精神的商会,一个没有利他精神的会长(秘书长),是不可能做得好、走得远、受人尊重的!我们商会全国各地有6000多家会员企业,其实有一部分企业已经几年没交会费了,但是我们从来没有追着它要过钱,而是依然把它们当作我们的会员,依然为它们提供各种服务和帮助。到后来,在一些项目上、活动上合作的时候,它们极其大方,小到活动赞助几十万,大到投资项目上千万,它们都二话不说慷慨解囊!利他才能利己,这就是一个很好的体现!我们做商会的不能雁过拔毛、小打小闹搞,天天起来第一件事就是催收会费,有意思吗?有时候催得自己都不舒服,对不对?因此,对一些收费比较困难的会员,我建议大家就别再收了,但是要继续为它们提供服务、帮助。以上,就是所说的第一点:一定要处理好利己与利他的关系,先予后取,有失才会有得。

二、长期与短期的关系

处理长期与短期的关系,要遵循商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具体讲就是从体力型商会到智力型商会再到魅力型商会的三个发展阶段。

王理宗

本文由“王理宗视线”授权刊发,更多内容可登录官方公众号了解。

体力型商会,是商会的初始阶段。这个阶段体力很重要,你得到处跑,去沟通、交流、服务、开发拓展新会员等,都需要身体力行,把每件事给做好。

智力型商会,是商会的发展阶段。这个阶段,商会已经积累了一批会员,因此会涉及较多的资源整合、合作等各种项目,这一时期,智力是商会发展的关键因素。

魅力型商会,这是商会发展的最终方向,也可以说是商会的高级形态。会长、秘书长或者组织的魅力说到底就是吸引力,商会到了这个阶段,就体现了它的引领价值,只要举旗就可以了,你的旗帜往哪里挥,大家就往哪里走,会员、甚至你周围的人都会无条件地跟你走!

处理好长期与短期的关系,就是要定位好你每个阶段的工作重心、发展目标,做到长计划短安排;要脚踏实地,不能好高骛远,要做好每个阶段应该做的事情。

三、人才与资金的关系

大家知不知道,一般商会秘书处有多少工作人员?我可以告诉大家,少到超乎你们的想象!大一些、好一些的商会也就七八个人,一般的也就三四个人。那么,这么少人能干得过来吗?我的回答是肯定的。我跟大家说,人才是创造一切的根本,没有人才再多钱都要花完。只要有人才,没钱都可以找到钱,因此要舍得投入,要勒紧裤带,把钱省出来招揽人才!说实话,招人也不是容易的事情,首先得有耐心,在找人过程中的耐心,等待他成熟的耐心!商会是靠人去赚钱、靠人去整合、靠人去实现目标的一个平台,所以我们千万不能等到有钱了再去招人!很多商会就是这样,一开始风风火火,信誓旦旦,豪情满怀,几年后偃旗息鼓,甚至消失了。出现这样的问题,其根本原因就是因为没人才。

我不知道大家的秘书处里都是什么人?我想至少应该大学本科毕业吧,那么难的事你让一个初中生干他能干得了吗?做商会是极具挑战性的工作,把它放大看它就是联合国,联合国是国际社会组织是NGO,商会是行业、地域组织也是NGO。所以,关于人才与资金的关系,我的想法是,要舍得投入,先解决人才问题,就是说先找到人才,只要能找到人才,就能找到钱;只要聚集了人才,发展就有了希望。

四、资源与服务的关系

商会要给大家提供服务,没有资源肯定是服务不了的,因此我们权衡好资源与服务的关系,而且这个资源怎么去用,怎么去整合,是有套路的。

套路一,一定要先用身边的资源,而且用了资源一定要注意回报。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千万不能说白用,白用你最多就只能用两次,以后再用就难了。用了资源一定要有回报,这个是规律,也是人性。大家只是简单的合作、交换关系,要别人无条件地支持你、服务你是不可能的事情。

套路二,一定要用足身边的资源,资源是越用越多、越用越活的!比如说,我们找个人办事,事情办好了得感谢人家对吧,那么下次再找可能更容易了,有信任关系了,人与人就是在这样的互相帮助中逐渐加深感情的。一个抱着万事不求人态度的人是不会有出息的。人与人之间越利用越亲切,越利用越觉得对方有本事!其次,关于回报,它既可以是有形的东西,也可以是无形的东西,交换是一种回报,言语上的感激也是一种回报。

套路三,先用身边的资源,再用关联性的资源。平时大家要注意积累资源,积累就靠利用!越利用,积累越多;越积累,利用越方便。这就是资源的良性循环。

五、寄生与自生的关系

其实我们大部分商会都是过着或者说曾经过过寄生虫般的日子,说白了就是基本上靠会费、靠赞助,自身没有造血能力。没有造血能力的商会是没有话语权的,你不能自己做主举办活动、外出考察,甚至一些联谊活动你都得掂量一下腰包。被包养的生活确实是比较舒服,问题是他能包养你多久呢,能长期包下去吗?那包不下去了怎么办?那就只有自己养活自己!所以商会得有自我生存的能力。靠什么生存呢?就是自我造血!像我们商会搞基金,这是造血;共同合作投资、开发项目,这也是造血;我们商会的金融俱乐部能给企业提供上市、兼并、重组、收购的服务,给你提供服务了你得给点我好处吧?这就是造血。

四年前我写过一篇文章,叫做“靠会费生存的商会必将死亡”,观点很明确,就是现今时代背景下一个没有造血功能的商会是不可能走得长久,有兴趣的话大家可以去读一下。现在社会组织发展势头迅猛,很多企业同时加入多个商会协会,少说都得五六个。比如说四川的异地企业,省里的四川商会得加入吧,市里、县里的也得加入,然后是企业所在行业,譬如说是做电子的企业,深圳市电子商会你得加入,广东省的电子商会也得加入,国家的电子商会你还得加入。假如你又觉得其他的一些商会有一些可利用的相关资源,你又想加入!加入这么多的会,恐怕赚的钱都不够交会费的。我有一个朋友,他最高峰的时候曾经是三十多个会的会员,不过好在是会员,如果都是副会长肯定倾家荡产了。现在一个千人左右的工厂有时候还赚不了几百万,如果说你的商会不能给人家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别人怎么可能交会费。我的观点是,商会的收入至少50%应该是自己赚的,另外50%靠会费或者是靠赞助。如果一个商会能够自己赚到80%的收入,那这个商会就开始腾飞了。

六、传统与创新的关系

我们现在大部分的会,大部分的精力就是吃吃饭、喝喝酒、唱唱歌、聊聊天,所谓的穿针引线、桥梁纽带、沟通信息,其实说不好听就是只能干一些吃喝玩乐的事。这是非常传统的服务方式,这种服务的方式已经很落后了,只能说是对情感上的连接还有着一定的作用,但是对企业的发展则没有实质意义上的帮助。

所以我说商会要创新,要实现四大价值。

一是平台价值。要让商会真正成为企业家的平台。

二是方案价值。比如说会员需要上市,应该怎么帮助做方案,融资又怎么做方案,营销又怎么做方案,甚至申请政府补助的时候还得需要你帮助他做材料,因为很多企业没有专门对接政府的工作人员,政府文件、表格、措辞他们根本理解不了。这些都需要专业人员去跟他讲,商协会可以自己去或者找一些专业人员去帮助企业解读这些政策,用好这些政策。商会必须得有这些专业化的服务。

三是模式价值。好的商会必须帮助企业创新模式,包括管理、运营、营销等各种模式。

四是引领价值。商会要成为一个设计师,站在产业发展的高度、社会经济发展的广度,对企业的战略、模式、文化进行战略设计、路径设计,从而实现对企业、会员的思想引领、文化引领、理念引领。

猜你喜欢

利己商会会员
利他,是最高形式的利己
“利己”二面
概念辨析、条分缕析论述文走向“深刻”的策略路径
扬中华商会十年成其大而强
中国西班牙商会
会员专区
商会垂直化趋势明显
会员天地
创业观念:利他主义
会员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