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办高校职业生涯规划视域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2017-10-18巫英慧

智富时代 2017年8期
关键词:创新创业民办高校大学生

巫英慧

【摘 要】我国民办高校在职业生涯规划的视域下对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客观来讲,我国民办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在创新能力、推行力度、教育模式和教育经验等方面均有不足,本文基于以上问题逐一梳理,提出相应的解决思路。

【关键词】民办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

近年来,国家对于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提供了非常多的政策支持,就目前而言,创新创业教育涵盖面是比较广泛的,就民办高校而言,对于大学生的职业规划前提下大力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有着积极的意义,对于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意识的培养起到推动作用。本文基于我国民办高校在职业生涯规划的视域下对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所存在的现状以及所面临的问题逐一梳理,以期为民办高校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的视域下创业能力的实质提高提供理论依据。

一、民办高校职业生涯规划视域下大力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实际意义

职业规划是每个大学生都必须面对的现实性问题之一,就目前而言,随着国家对教育事业的大力扶持,我国的大学毕业生增长迅速,国家的整体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就业难,就业率低是当前我国面临的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之一,在此背景下,推进高校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刻不容缓,符合当前国家的政策方针和社会的整体发展形势。

(一)为国家急需的新型实用型人才的输出提供保障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经济建设发展速度可谓一日千里,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电子科技和各种高新型技术的井喷式发展,国际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国家建设的对于人才的需求也逐步倾向于新型实用型的人才方向偏移,粗放型的人才教育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速度。民办高校大学生有着较高的文化素养,基础性较好,民办高校对于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意识的培养使得其能充分做到学以致用,思维活跃,敢想敢干,文化素养和道德素养兼优,对于培养大学生面对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这样的人才是与我国当前建设创新性国家所需要的人才相符合的,这种教育模式为我国创新实用型人才建设提供了保障。

(二)民办高校对大学生职业规划和创新创业能力积累了经验

“学以致用”是当前我国所有高校都在追求的针对大学生教育的基本准则,“书呆子”、“纸上谈兵”已不能适应当前的社会发展趋势。创新型国家建设的背景下要求大学生要敢想敢做,勇于创新,不断超越。民办高校针对大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系统性和实用性,大学生往往热血沸腾、干劲十足,正确的引导能有效避免大学生盲目创业所带来的风险,增加了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民办高校应重视对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意识的培养,对其职业做合理规划,一方面,培养了民办高校对于大学生创业能力教育的经验,另一方面也提高了民办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成功率,为创新性国家的建设增砖添瓦。

(三)补齐短板,提升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

民办高校相较于公立学校而言在大学生的就业方面有着一定的弱势。在此情况下,要正确的认清楚我国现阶段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现实,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要重视起来,对教育模式不断的发展和完善,不断提高民办高校学生的就业观念和就业能力,培养其正确的人生观、社会观和价值观。民办高校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民办高校对大学生正确社会观念的培养使得民办高校的大学生在就业能力、就业观念得到显著提升。

(四)提高大学生社会责任感

现行的教育方式仍然存在着诸多弊端,部分高校毕业生毕业后不能正确的面对现实,导致就业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造成“啃老族”等社会现象的发生,对家庭和社会造成诸多隐患,民办高校以职业生涯为视域,着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使得大学生从观念上可以正视当前的就业环境,勇于面对,提升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增强自信心,能够让所学得到充分运用,为家庭,社会和国家贡献力量。

(五)提高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业激情

民办高校推行的以就业为根本的创新创业教育符合大学生的根本利益,在国家大力推行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政策红利下,民办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能够充分激发大学生的创业激情,合理引导大学生的创业思路,规避大学生的创业风险,不断学习,理论知识和社会经验相结合,使得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健康发展。

二、民办高校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面临的问题

(一)推行力度不足

通过对山东省部分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得知,虽然民办高校大都有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相关课程,但力度均有不足,不够重视,造成当前民办高校大学多选择自主择业,或进公司或者工厂做职员,或再次进修考公务员,真正选择自主创新创业的所占比率极低。

(二)创新能力不足

虽然高校和国家大力推行创新,进入全民创新的时代,但是,就目前而言,真正做到将知识转化为有益于社会能力创新的却少之又少,这一方面是因为我国的思想观念相对传统,另一方面也凸显了我国教育模式不够完善,相关教育经验不足,使得创新创业教育沦为口号,不能充分发挥其真正作用。

(三)创业认识不到位

成功是由多方面因素决定的,空有激情和口号不讲究方法终难成功。我国仍有部分民办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识不到位,有极深的局限性,再加上没有经验可以借鉴,导致教育成果不甚理想。再者,由于创新创业教育不到位导致大学生抵御风险的能力较差,不能承受挫折和失败,容易气馁,或者没有做好市场调查,没有认清当前市场形势,盲目创业,自然就容易失败。

(四)教育模式不合理

教育是一种经验积累的过程,要不断学习和借鉴,切不可闭门造车,创新创业教育虽然已经普及,但是由于推行时间短,前期不够重视,没有形成高校间系统的联动结合和经验借鉴,导致教育成果不理想。再者,专业的师资队伍不够到位,课程设置不够合理,这些都造成了学生缺乏兴趣,虽有职业规划的想法,却无职业规划的能力。

三、解决当前所面临问题的对策

首先,加大扶持力度。虽然国家目前对大学生自主创业有了诸多的政策红利,但是落实的还不够到位,民办高校应充分理解国家当前大力推进大学生自主创新创业的政策含义,结合社会形势和教育方法,对大学生职业规划做全面有效的指导,加大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自主创新。

其次,完善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激励方法。大学生都处于青春年少的时期,渴望被人承认,学校应积极创办相关的激励措施,对于积极参与并富有成果的大学生给与物质和精神方面的激励,使其更有自信,再接再厉,不断的超越自我,形成以点带面,以面带片的全校创新氛围。

再者,正确认识创新创业所面临的机遇和风险。近年来,创业失败的案例屡见报端,在加上部分人的过度渲染,使得很多大学生望而却步,从而对自己失去信心。其实,我们身边大学生创业成功的案例也有很多,如扬州大学2012届毕业生焦阳阳,回乡自主创业成为年赚千万的农场主;初出校门的张璨,认准互联网购物的时机,剑走偏锋,靠卖纸箱月赚三万余元。民办高校的大学生同时也不应盲目自信,创业前要做好市场调查,风险评估等一系列工作,尽量做到规避风险,提高创业成功率。

总而言之,面对当前民办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所面临的问题,应理论结合实际,多管齐下,不断增强相应的師资队伍,调整相应的教育模式,相互借鉴相关的教育经验,真正把民办高校职业生涯规划视域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陶宏宇.如何推动大学生创业闪[J].教育研究2013,(1).

[2]王晨岑, 新形势下民办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J]. 课程教育研究2014(07).endprint

猜你喜欢

创新创业民办高校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关于民办高校人才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研究
浅谈民办高校中的人才培养模式
民办高校“脱困”要多从自身找原因
民办高校大学生人际关系与自我概念的研究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