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工作问题探析
2017-10-18王刚
王刚
摘要 在党的建设全局中,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加强非公有制党的建设工作能够有效实现对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不断完善,同时也是全面推动小康社会建设、全面深化改革以及有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本文主要从当前非公有制企业在党的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阐述,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改善措施,希望给行业相关人士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问题
新时期,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工作是党建过程中一项最伟大的工程之一,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有效提升党的执政能力的必要途径,也是确保非公有制企业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当前,在全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大背景下,坚持改革创新、坚持与时俱进能够从本质上推进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工作的发展。全面提升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水平,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其不仅能够在企业的日常经营过程中充分党组织的功能和优势,还能为企业的协调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一、当前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在国内,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工作已经前后开展了十多年,取得了不俗的成绩。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因受到来自内外各方面因素的制约,使得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工作始终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党组织的各项功能和优势难以有效发挥出来。具体来说,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部分企业党委领导没有对党的建设工作予以高度重视
部分企业党组织领导成员思想上对党建工作的不重视,极易导致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工作发展落后、停滞不前。少数党组织以及相关党务工作人员错误认为非公有制企业党员人数比较少,党建工作不会对企业发展带来较大影响,没有对非公有制党的建设工作的重要性予以正确认识,各项党建工作浮于形式,难以落实。
(二)少数党员干部政治素养和综合素养较低
非公有制企业党员呈现人数少、分布范围广、人员分散等特点,甚至有极个别党员的党组织关系仍旧属于原单位管理,这就给党组织的管理工作增加了一定的难度。此外,非公有制企业党员参加培训教育的機会不多,时间方面也无法得到保障,使得部分党员干部出现政治素养较低、党性意识不强等方面问题。
(三)非公有制企业主没有党的建设工作予以足够认识
在企业的日常经营过程中,很多非公有制企业的企业主都缺乏对党建工作的正确认识,导致党的建设工作的地点、时间以及经费等都无法得到有效保障,很多情况下,党组织的各项活动都无法有序开展,党建工作的活力严重不足。更为重要的是,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各项工作无法得到有序开展,与私营企业主的思想存在必然关系,甚至有少数非公有制企业错误认为党员无法在企业生产过程中有效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甚至夸大个别党员的负面影响,对党组织的功能以及战斗力、凝聚力没有足够的认识,使得企业中党建工作无法得以正常开展。
二、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工作改善措施
将非公有制企业工作人员紧紧围绕在中国共产党的周围是当前我党需要亟待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也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够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有效提升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一)加大党和政府的领导和监督力度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
“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以便充分发挥党协调各方、纵览全局的领导核心作用,切实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确保我国各方面改革能够取得成功。”新时期,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工作必须结合企业特点以及实际发展情况,找准切入点,紧紧围绕生产经营以及提高经济效益来开展党的建设工作,将全面推进企业发展、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党的领导下,加强对党建工作人员的培养和选拔,加大对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的领导和监督力度,有条件的非公有制企业可由上级党委直接安排专业党务工作人员担任企业党建工作的负责人,同时对定期交流制度予以不断健全和完善,在实践中总结党建经验。此外,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人员还需要对相应隶属关系予以理顺,加强各个部门的配合与协调,从而形成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整体合力,提升党建工作水平。
(二)积极开展多元化的民主活动
对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予以高度重视,使得非公有制企业的企业主能够对党组织活动在企业日常经营及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予以充分认识,但凡符合条件的非公有制企业都应该建立党组织,并以积极的态度开展党的各项活动。此外,在加强党建工作的过程中,还需要克服来自多方面的困难,有效提升职业党员的参与性和吸引力。为此,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可以结合日常生产情况开展一系列具有较强实效性、内容多姿多彩的活动,吸引广大职工党员积极参与。此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活动还需要紧跟时代要求,有效实现党组织工作方式、领导方式以及活动方式的合理转变,切忌盲目追求形式,占用过多时间,应尽可能做到将时间化整为零,有效利用业余时间,见缝插针的开展党组织活动。
(三)各级党组织应对流动党员的管理予以高度重视
在非公有制企业中,流动党员一直比较活跃,是全面推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生力军。非公有制企业主通过在企业中建立党组织,并开展各项党组织活动,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到实处,切实提升企业的向心力,为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考虑到非公有制企业规模大小不一以及组织类型众多等特点,相关部门应结合实际情况,秉着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加大对机制体制的创新力度,对党员组织管理的管理程序予以进一步简化。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第一,非公有制企业加强对自身党组织的建设,以免职工党员出现没有组织管理的窘境,确保流动党员能够及时参加各项党组织活动,并接受来自上级党组织的监督;第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对流动党员的管理,为加强非公有制党建工作提供便利条件;第三,加强相关配套措施的建设,比如对“党员组织生活记录册”制度予以不断健全和完善。
(四)加强对基础党组织的宣传和教育工作
具体来说,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加强对非公有制企业主的宣传和教育工作,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非公有制企业具有较高的独立性和自主权,党建工作的各项活动受到企业主态度严重制约,因此,应加大对非公有制企业主的宣传教育,争取得到他们对党的建设活动的支持,有效提升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的凝聚力,从而提升企业的综合实力;第二,各级党务管理人员应对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予以高度重视,对党组织在非公有制企业内的作用和地位予以精准定位,对非公有制企业员工在党建工作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予以充分认识,加强对他们的宣传和教育工作,切实提升基层党员以及企业主的思想觉悟,推动其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三、结语
总而言之,非公有制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员,其党的建设工作与企业健康发展有着密切联系。然而当前,国内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工作开展的并不理想,存在较多问题,比如没有对党予以正确认识、思想政治意识缺乏等,这些问题都对非公有制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严重影响。所以,非公有制企业主应结合企业发展情况,加强沟通、改革创新,采用多元化的党组织活动模式,不断提升非公有制企业的党建工作水平,有效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综合实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