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自媒体时代的新闻真实

2017-10-18胡进星

智富时代 2017年8期
关键词:社交网络假新闻自媒体

胡进星

【摘 要】在2016年的美国总统大选落幕后,美国各大主流媒体指责Facebook充斥大量假新闻,影响了竞选结果。纽约杂志更直白地指出“数千万的Facebook用户都有预谋或者情绪性地分享了针对希拉里的虚假新闻”。同样,中国的各大社交网站上也充斥着大量不实消息。本文就社交网络中假新闻泛滥的原因和如何在自媒体时代实现新闻真实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自媒体;社交网络;假新闻;新闻真实

进入新媒体时代以来,国内外学者对于新媒体环境下的新闻真实进行了大量理论研究,产生了一系列丰厚成果。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自媒体概念由新媒体衍生而出,新闻的生产方式和传播途径进一步发生变化。旧有的理论成果已经无法满足快速发展的新闻传播方式的指导需要,致使社交网络新闻失实事件大量发生:自2015年3月美国总统大选开始,Facebook上关于该话题共产生了88亿条相关信息。据皮尤研究数据显示,44%美国人看到的一手新闻都来自Facebook。据Buzzfeed统计,右翼媒体在Facebook上制造假新闻的机率高达38%,而左翼媒体也高达20%。[1]社交网络上泛滥的各种谣言几乎淹没了主流媒体的声音。“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是新闻工作的底线和铁律,不可逾。[2]”我们在大胆应用新技术的同时,也应探索以社交网络为代表的自媒体充斥假新闻的原因,寻找实现“新闻真实”的新途径。

一、自媒体中假新闻泛滥的原因

(一)进入零门槛,产出成本低,多对多传播

自媒体相较于传统媒体来说进入几乎是零门槛,只要一个社交网络账号,一部手机或者一台便携电脑便可以随时随地发布信息。即便从未到过事发现场,没有第一手资料,UGC用户也可以通过一张PS过的照片,生产出一条假消息。而传统媒体需要记者深入现场采访报道,收集可靠资料才能写出新闻稿件。新闻稿件产生后,还要由编辑审稿定稿,层层把关才能最终发布。传统媒体发布一条新聞的时间成本、人力成本等都远远高于自媒体。自媒体的零门槛、低成本造就了假新闻的温床。简捷的内容生产途径省略了保证新闻真实的多个环节。

新媒体的传播打破了传统媒体一对多的模式,传播模式变为多对多,任何人都可以发布新闻,而发布者同时也是受众,这就造成了自媒体之间竞争加剧,往往为了时效性放弃新闻的真实性。

(二)公民记者专业化程度低

社交网络用户横向看,涉及各个行业各个领域,并非所有用户都是专业记者,大多“公民记者”没有接受过专业培训,缺少职业记者的新闻素养,不具备广博的知识储备和基本的职业操守,发表新闻时未经过取证,求证,反复论证等环节,仅评自己直观感受便生产出一条消息。这样的消息真实度势必打折扣,而且往往带有发布者的主观色彩,违背报道新闻事件的客观原则。

(三)受众范围广,用户年轻化

纵向看,社交网络用户群体偏年轻,热衷于新鲜事物,喜欢刺激性的东西,容易被煽动情绪;同时他们的知识储备不足,看问题具有片面性,对新闻真实度往往缺乏深度考量,易盲听盲从,从而导致对新闻真伪的判断能力降低。用户群的显著特征使得他们在面对信息时难以做出精确判断,从而成为虚假新闻发布者和二度传播者。

(四)主流媒体公信力的丧失

主流媒体给大众留下的普遍印象是“政府的喉舌”、“打官腔,说官话”,部分主流媒体为了宣传效果甚至导演、制造新闻,由于自我约束不强,导致自身对新闻真实原则的贯彻并不彻底。在信息网络高度发达的当代,面对同一新闻事件,大众更愿意选择相信朋友圈、微博这些“身边人”的爆料。因为在大众潜意识中,这些自媒体与自己处于同一阶层,是利益共同体,具有天然的亲和性与可靠性。

(五)缺乏立法监督

我国法律体系中还没有专门针对网络谣言方面的立法。由于立法缺失,给网络谣言的鉴定和对不实信息传播者的制裁也带来很大困难。2013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检察院曾对利用网络信息实施诽谤罪进行司法解释,规定转发次数达到500次以上的即构成诽谤罪。然而有些不实信息并不存在对他人进行诽谤等,依然造成严重社会危害,对于这类不实信息的鉴定则缺少法律依据。法律监管缺失,传播者对散布不实信息的危害性不了解,也就更加有恃无恐。

二、自媒体时代实现新闻真实的途径

(一)社交网站建立审核机制和辟谣机制

社交网站作为信息发布平台,并非置身事外的旁观者,同样要对新闻真实负责。随着用户群越来越庞大,社交网络对实体社会的影响也日益加深。一篇虚假新闻造成的社会危害难以估量,因此社交网站必须对新闻真实性进行鉴别。社交网络可以借鉴传统媒体新闻发布机制以提升新闻质量,如设置“把关人”角色,建立后台审核机制:一是对用户身份进行审核,二是对发布信息进行审核。对用户身份审核,即实施用户实名制。在实名制下,虚假新闻的传播者容易追踪,有利于追责,用户在心理层面上也就形成了自我约束。对发布信息进行有效核实,即阻断虚假新闻发布渠道,从源头上杜绝虚假消息的扩散。

另外,社交网站应扮演“谣言粉碎机”角色,利用好用户这把“双刃剑”,鼓励用户监督、反馈、举报不实信息,对不实信息及时进行下线,防止其继续扩散,并以官方身份进行辟谣。

(二)培育公民记者职业素养

互联网执业者、网络名人、广大普通网民应提升自身媒介素养,发表言论时坚守“七条底线”:一是法律法规底线;二是社会主义制度底线;三是国家利益底线;四是公民合法权益底线;五是社会公共秩序底线;六是道德风尚底线;七是信息真实性底线。【3】在保证新闻真实原则基础上再追求时效性、可读性。社交网络平台应承担“公民记者”培育责任,普及所需专业知识,鼓励用户深入调查后再发布消息。

(三)用户自觉提升媒介素养

社交网络用户应提升自己知识储备,锻炼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对他人发布的信息真伪的辨识能力,面对网络上传播的消息不盲听盲信,多求证质疑,以严谨的态度审视网络上的各种的消息。发现虚假信息时及时举报反馈,揭露真相,拒绝谣言的二次传播。

(四)重塑主流媒体公信力

主流媒体重塑自己形象,将“为人民服务”落到实处,杜绝“讲官腔说官话”的新闻报道习惯,成为权力的监督者,坚守新闻真实原则,不导演、捏造新闻。新闻报道符合时代特征,语言风格符合当代群众审美习惯。利用好传统媒体自身的专业优势,发挥公共调查者的功能,深入调查,反复核实,通过坚实可靠的新闻素材来揭露事实真相,为公民记者树立榜样。鼓励主流媒体在社交网站建立自己的公众账号,倾听群众心声,了解百姓需求,打通与群众的沟通渠道,接受公众监督。

(五)健全法制,加强监管

针对散布虚假新闻制定相关法律:对网络谣言、危害等级进行清晰界定,明确对不实信息散布者的量刑;同时保护虚假消息举报者、揭露者的人身安全。设置相关部门,对于网络信息发布平台和发布者进行监管。立法层面上的保障是维护新闻真实权威的最强有力的武器。

【参考文献】

[1]蓝鲸传媒 著. Facebook假新闻被指影响美国大选 扎克伯格这口锅背的冤不冤. http://www.p5w.net/weyt/201611/t20161116_1638274.htm,2015-11-16.

[2]刘冰,赵琳琳. 融媒时代新闻真实性的新视域[J].传媒聚焦,2016(05):19.

[3]千龙新闻网,首都互联网协会发布坚守七条底线倡议书http://news.sina.com.cn/c/2013-08-14/154027948112.shtml?rightmod=1&wvr=6endprint

猜你喜欢

社交网络假新闻自媒体
众声喧哗,怎样识别假新闻?
假新闻泛滥,如何趋近真相?
假新闻炮制不出真实的社会冷暖
自媒体时代下普通高校思政课改革路径
有关载人登月的两条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