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管理人员职业倦怠成因及对策分析

2017-10-18赵亮

智富时代 2017年8期
关键词:职业倦怠管理人员高校

赵亮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教育事业发展飞速,与之相伴随的是,高校的规模也在逐渐增大,高校管理人员的结构也发生着变化,管理人员责任也日益加大,进而高校管理人员对职业的倦怠也日益严重。本文从高校管理人员的个人、职业、组织三个方面来分析探寻导致高校管理人员对职业产生倦怠的原因,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一些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高校;管理人员;职业倦怠;原因;对策

职业倦怠(burnout)是指在工作压力下一个就业个体对职业产生的一种无法应对外界对体力、精力和能力的要求,最终导致身体疲劳和心力耗竭的状态。由Freudenberger最早在1974年提出,他认为职业倦怠是一种在工作行业中最易导致就业人员对工作产生的情绪性耗竭的症状。在那之后M·aslach等一些人把对自己工作产生的这种心理综合症称为职业倦怠。【1】这便是“职业倦怠”一词的由来。一般来说,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自然对高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更高,而且工作强度也更大【2】,高校管理人员长期在这种枯燥的工作生活带来的巨大压力下,就很容易产生职业倦怠了。而对于一个组织,管理人员的工作质量、效率是极其重要的,这对组织的兴衰有很大影响。因此,分析高校管理人员职业倦怠成因,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对改善高校管理人员职业倦怠的现状以及提高高校的管理质量和效率有重大意义。

一、高校管理人员职业倦怠具体表现及其危害

(一)自我评价低,工作效能低下

产生职业倦怠的高校管理人员一般对自我从事的工作报以消极态度,甚至怀疑当初自己从事自己工作的意义。在工作低质量低效率的情况下,产生职业倦怠的高校管理人员开始还会努力改变现状,但是在付出一定的时间一定的精力之后,发现除了自己越来越焦虑之外,工作质量、效率依然没有提高,他们便会产生浓烈的挫败感,这种挫败感消退了他们的工作热情,使他们遗忘自己的初心,最终使他们的工作越来越机械化,工作能力越来越低,这进一步导致他们对工作的懈怠,甚至产生离职、转行的想法,这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二)出现生理耗竭、情绪衰竭和才智枯竭

除了心理上,产生职业倦怠的高校管理人员身体上也会出现一系列问题。生理耗竭:精神萎靡,感到极度的虚弱,产生疲惫感、耗竭感,身体抵抗力下降,出现如头疼、失眠等身心耗竭的症状【3】。情绪衰竭:主要以心力枯竭为核心特征,具体表现为缺少工作热情,情绪波动大,工作情绪消极等。才智枯竭:缺乏目标,感到空虚,工作能力下降,自我怀疑,自我否定等。即使想改变现状,最后也力不从心。

(三)人际摩擦加剧,群体关系失衡

一般来说,产生职业倦怠的高校管理人员,在自我怀疑,自我否定的状况下,除了对自己工作报以消极的态度,对工作环境及环境中的同事、服务人员往往也是报以抵触、冷漠态度。甚至将自己的焦虑情绪发泄到同事、服务对象身上,造成冲突。加剧人际摩擦,引发群体关系失衡。

二、高校管理人员职业倦怠成因分析

使高校管理人员产生职业倦怠的原因多种多样,但是归结起来,可以主要从个体、职业和组织三个方面来分析其成因。

(一)个体因素

个体因素主要表现在高校管理人员的个人性格、工作能力以及对工作的态度等方面。个人性格:作为一个优秀的管理人员应具有的性格条件有细致耐心、稳重严谨、包容豁达等。工作能力:作为一个优秀的管理人员应具有的工作能力应有沟通能力、文字能力、表达能力等。对工作的态度:作为一个优秀的管理人员应具有的态度应有端正、积极上进,对工作有极大的热情等。管理人员的个人性格、工作能力以及对工作的态度越积极越正确,管理人员产生职业倦怠的几率就越低。

(二)职业因素

职业的种类多种多样,导致高校管理人员产生职业倦怠的原因也就多种多样,主要有工作负荷、精神负荷、职业声望以及工作成就感。工作负荷方面,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日益发展,高校管理人员的工作逐渐向复杂多样的方向发展,每一项工作的内容都非常丰富,而其中的每个环节、每项事务的具体工作都非常的大量和细致。精神负荷方面,在工作内容复杂多样的情况下,高校管理人员所承受的精神压力必定会很大。职业声望方面,如果他人对高校管理人员的工作认识不够,对其工作成果的价值不能做出正确的衡量,获得肯定和赢得赞誉的机会少,职业声望低,他们对自己工作的态度也就变得消极。工作成就感方面,如果教育人员的工作成果很难被别人正确衡量,也就难以被认可,工作成就感低,无法满足管理人员的精神需求,产生职业倦怠的几率就大。

(三)组织因素

高校管理人员的工作组织,即工作环境很重要,如学校给予管理人员工作的认识以及支持,包括物质支持和精神支持,还有对管理人员的重视程度,如果高校对管理人员不够重视,比如在制定发展战略规划、进行重大决策等比较重要的活动过程中,管理人员的参与程度低或意见建议征集率低,管理人员的责任感和成就感便会减弱,消磨他们的工作热情,增加高校管理人员职业倦怠的发生率。

三、高校管理人员职业倦怠的应对策略

当前,职业倦怠是高校管理人员间非常常见的一种状态,这不仅伤害了高校管理人员身心健康,而且对高校管理工作的开展产生了不利影响,而为了改善这种消极状态所制定的应对策略,不仅仅需要高校管理人员的努力,更需要各高校组织的努力。

(一)重新构建对自我、工作的正确认识,加强业务学习,提升能力素质

对于个体而言,首先需要正确认识自己的性格、能力等特征,与其他优秀的管理人员所具备的能力对比,正确认识自己的长处和不足,充分分析自己工作的性质,认识自己在其中的位置,寻求合理的方式减少自己与工作的差异与距离。重新构建正确的职业理念,不忘初心。其次,在重新构建对自我和工作的正确观念,了解自己的差距与不足之后,加强自己的业务学习,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和综合素质。减小自己的差距,树立信心,寻找现实与理想的平衡点,调整自己的心态,减轻职业倦怠的影响。

(二)明确岗位职责,实行科学管理,加大投入,给予一定物质和精神鼓励

除了个体的努力之外,各高校也需要做出一定的努力,把科学理论作为指导原则,对各个工作阶层实行科学管理,明确岗位职责,调动各个阶层工作人员的积极性,除此之外,还需要高校对各自的高校管理人员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和精神支持,改善各个阶段的工作人员的条件,减小群体摩擦,加大群体对工作的热情,提高高校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从而减少职业倦怠在高校管理人员间的发生概率。

四、结束语

隨着时代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迅速发展,随之高校的规模增大,高校管理阶层的工作内容日益复杂多样,高校的管理人员责任也日益加重,与此同时,高校管理人员对职业的倦怠也日益严重,职业倦怠现象在高校管理人员间已经屡见不鲜,改善这种现状已经义不容缓,本文从高校管理人员的个人、职业、组织三个方面来分析探寻导致高校管理人员对职业产生倦怠的原因,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一些相应的解决对策,这对改善高校管理人员职业倦怠的现状以及提高高校的管理质量和效率有着建设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红月, 金秀玉. 高校档案管理人员职业倦怠的表现、原因及对策分析[J]. 职业技术教育, 2015(14):75-77.

[2]王永坤. 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与应对策略[J]. 教育评论, 2015(9):107-110.

[3]张安洁. 浅谈民办高校辅导员如何克服职业倦怠[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5(14):62-63.endprint

猜你喜欢

职业倦怠管理人员高校
职业倦怠,别“倦怠”了家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扩展阅读之职业倦怠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
高校教学管理人员专业化探讨
医务人员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其对策
5年前的选择决定今天
招投标管理人员应具备的七种能力
摘一束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