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孩子共成长
2017-10-18赖明凤
赖明凤
炎热的夏天,幼儿园里到处都能听到蝉的叫声。吵闹的蝉声对孩子们来说却是悦耳的歌声,他们模仿着蝉的叫声,非常快乐。这么多蝉声是从哪里传来的呢?为了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午餐后我带着孩子们一起去寻找蝉声的来源。
我们来到草地上,有孩子立刻趴在地上翻开草丛:“老师,这里有小洞,我们听听有没有声音!”也有孩子蹲在灌木丛旁小心翼翼地移开树枝寻找着。突然,小萌指着大树,大声叫道:“快过来看,树上有一只蝉。”孩子们立刻都被小萌的话吸引了过去,大家围着树干,伸长脖子,争相寻找着:“这棵树上有好几只蝉呢!”“原来蝉声是从树上传来的。”这时,又有一个孩子喊道:“大家快看,那里有白色的小贝壳。”于是大家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这是蝴蝶的茧吗?”“这好像是小蜗牛的貝壳呀!”这一定是蝉的壳,因为树上有那么多蝉。““老师,这到底是谁的壳呀?”孩子们专注地望着我,一双双眼睛透着好奇的光芒。这时的我也有些疑惑,看着树干上白色的壳,我想那应该是昆虫的壳。这壳留在树干上,树上有好几只蝉,有可能就是蝉壳吧?虽然我还不确定,但面对孩子们渴望的眼神,我有些犹豫地说道:“我们今天是来寻找蝉在哪里唱歌的,你们都看到蝉生活在大树上,我觉得这些应该是蝉留下的壳吧。”这时,我看到小萌一本正经地点点头,小声说道:“哦,原来是知了的壳呀!”
晚上,我在微信朋友圈看到了小萌妈妈的一段感言:接小萌回家时,小萌拉着妈妈去看幼儿园里的一棵大树,还兴致勃勃地告诉妈妈:“妈妈,您知道树上的这些小贝壳是什么吗?老师告诉我们这是知了的壳,我是您的小老师了,我好开心!”妈妈最后还感慨小萌懂得真多。看到这里,我的心咯噔一下:我自己也不确定这个答案是否正确,但孩子却十分信任我。怎么办?不能让孩子接收可能错误的知识。于是我赶紧上网查找蝉的相关知识,终于了解到蝉的生长过程:蝉的幼虫在地下生活很多年,等幼虫长大后爬出地面,脱去外壳。但是蝉的壳不是白色的,可见孩子们看到的白色的壳并不是蝉留下的。我为自己不负责任的解答感到愧疚。怎样才能弥补自己犯下的错误呢?我决定勇敢地向孩子承认错误,并和孩子们一起去寻找答案。于是我上网、去图书馆、进资料室查阅相关资料和书籍,看到相关的图片、资料就会拍下来或打印下来供孩子们查阅。双休日,我多次去书店查找相关书籍,发现适合孩子阅读的书籍就买下来,投放到班级阅读区,如绘本《重生的知了》《知了知了》等。在午饭后、自由活动时间,我也会经常带孩子们去操场、附近的公园观察昆虫。其间,我还动员家长参与到我们的行动中,得到了绝大多数家长的支持。虽然,目前我们还没有找到准确的答案,或许那白色的壳不是某种昆虫留下的,可能是别的什么东西,但是“寻找答案”的过程已经让我们学到了不少,成长了不少,尤其是我个人。
在幼儿心中,教师就是百科全书,他们信任、崇拜教师,而教师的知识毕竟也是有限的,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学习,用扎实的知识、求知的态度、与孩子同学习共成长的精神,去呵护孩子的好奇心,陪伴他们勇敢地去探索未知的世界。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