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低速增长新常态下西安市高速逆袭的策略探究

2017-10-18张翼

中国市场 2017年29期
关键词:中等收入陷阱新常态西安

[摘要]如果中国经济就像一部分经济学家所预测的,迎来一个较长时期的中低速增长“新常态”,那么一些地区的产业和人群将面临新挑战,也将迎来新机遇。以西安为代表的城市梯队如何在这场历史性的挑战中抓住机遇,或将迎来一次经济社会发展的高速“逆袭”,成为国家应对“挑战”的强有力支撑。

[关键词]高速增长;中低速增长;新常态;西安;中等收入陷阱

[DOI]1013939/jcnkizgsc201729043

1背景

當前,我国经济增速已由高速换挡至中高速,包括吴敬琏在内的一批经济学家认为,未来的中国经济将转入一个较长时期的中低速。虽然分析预测众说纷纭,但是种种迹象已经表明,“中低速论”有其理论基础和判断依据。因此,本文观点基于一个假设性的前提,就是我国经济将进入一个中低速增长的“新常态”。

2以西安为代表的城市梯队面临挑战和机遇

21中国经济步入中低速增长阶段,并不是“灾难”,而是“硬事”,是“挑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30年的高速增长,创造了世界经济增长的奇迹。这个长时间的奇迹,让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已经对高速增长习以为常、视为常态。特别是对国民来说,享受着高速增长带来的福利,习惯了时间线条、经济发展线条和生活水平线条的多头并进。

一朝步入“新常态”,很多产业、集体、个人都会不适应,因此笔者称之为“硬事”和“挑战”。

经济高速增长时期产业发展的具象描述,举例来说:1998年,我国一年新增网民150万人,2010年,一年新增加7000万人,1998年,1999年,2000年,今天的互联网三巨头BAT(百度、阿里、腾讯)相继成立,到2010年时,已各自发展到2~3万名员工。

经济高速增长时期人的发展的具象描述,举例来说:小王非“985”、“211”大学计算机硕士毕业,加入刚成立的腾讯,32岁生日时仅股票已价值8000万元;小李初中毕业外出打工,28岁已当上某知名房企一楼盘小区保安队长,30岁进入中层管理人员行列。

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大背景下,因为社会的急剧变化,原有格局被不断打破,机会涌流,新人爬升速度快,教育回报率高,底层向上攀升的可能性很高。

但当经济步入中低速增长时期,这番景象会有很大变化。增速越低,各行各业的业务量增速也随之降低,甚至可能等于或小于个人劳动生产率的增速,也就是说,原有的人力资源,通过简单的管理提升和技术升级所带来的生产率提升,就足以应付次年的业务增量,便不会再需要新人、新岗位和新的领导层,就业、创业、升迁、涨工资的机会越来越少,产业和个人都面临着挑战。

但我们应当清醒认识,这种“挑战”并不是“灾难”,准确来说是瓶颈,因为与“灾难”对应的通常是毁灭,而与“挑战”对应的则是机遇和突破后的发展。因此,我们要正确认识、勇敢面对这样的挑战。

22大环境的中低速增长,对西安和西安人来说,都是发展的大好“机遇”

在高速和中高速增长阶段,无论是对于产业发展,还是对于人的发展,都有着更多的、更大的机遇,因此发展起来会更“快”、更“轻松”。

但是,当经济步入中速甚至是低速发展阶段,机遇就离我们而去了,“快速”发展、“轻松”发展就与我们无关了?我认为并非如此,至少对西安和西安人来说绝不是这样。

如果把中国的区域经济用热力图体现,那么京津冀、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都是大面积泛红,武汉、成都等排名较前的省会城市所辐射的地区绿中有黄,而西安则处在蓝中见绿、绿中微黄的阶段。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经济的高速增长,就是通过快速填平洼地,率先冲上高地,带动整体增长,其实是一个局部地区由蓝色迅速度过绿色和黄色而直抵红色的过程。

因为举国都是“洼地”,从发展空间上来讲各地差别不大,而由于改革开放初期和其后几个阶段的政策导向及一定的区位原因,这个过程中,资源和资本都向发展动能最强劲的区域快速流动,这些区域经济总量的蛋糕以一倍、十倍,甚至百倍千倍的速度急剧膨胀,带动着全国经济的“高增长”。然而,其他区域的增长则相对不那么极端,“跟着溜”“沾着光”,有快、有慢,机遇有的抓得多、有的抓得少,但总的来说,单拉出来看是算不上“奇迹”的。

当资源和资本源源不断涌入,这几极经济总量的蛋糕不断做大,在热力图上开始大面积飘红,随之问题就来了,因为红再往上只能更红,但转不了色、进不了阶了,不得不缓下来了。国家经济以这几极作为主要推动器,它们缓慢了,整体自然也就缓慢了。进一步看,恰恰是这个时候,国家经济需要新的推动器,资源和资本则要瞄准新的洼地。热力图上,越靠近红色,瓶颈效应越明显,越靠近蓝色,所需的培育时间越长。国家需要的是“刀下见菜”的接续动能,资源和资本要找的是“洼地”不是“深谷”,因此,绿色、黄色区域自然成了新的“热土”,新的机遇在这里叠加,新一轮的区域性高速增长也将从这里启动。

“时势造英雄”“绿中微黄”的西安,真正迎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机遇。因为,如果在高速增长的大背景下,蛋糕越大、增量越大,甚至当量级大到一定程度,发达地区数年的增长,会超过欠发达地区“老本”的几倍,再加上资本的风格就是“看涨”,越是盘子大、增量大的地区就越容易吸引更多资本,我们发展的空间就将极为有限,“追赶超越”的难度可想而知。但是,当经济增速陡然放缓,机遇的天平也随之猛地向我们倾斜,资源无处可落、资本无处可去,徘徊寻找新的根据地。

当然,迎来这种机遇的不仅仅是西安,而是中国大多数“绿色”“黄色”的第二、第三梯队城市和区域,关键就看谁能把握住机遇,成为资源和资本新的涌入地,成为新的区域经济高速增长地。

对西安人和到西安就业、创业的新西安人来说,也是同样的道理。当经济高速增长时,“北上广”机会多、发展好的说法绝对没有问题,因为虽然入局成本高,但你入局时是在坡上,坡度还很大,冲一冲上去了,回报就很高,成本可以补回来,还多有盈余。个人职务的提升和资本的积累都是大角度往上走的,发展起来很“快”,也相对“轻松”。endprint

但是,当经济增长放缓,转为中速,再降为低速,并且走入“L”形,入局成本已经不能靠发展成果弥补,无疑就会让“北漂”“上漂”望而却步,并且这只是主观的。

客观来看,因为增长放缓,原来的社会空间,比如职位、收入等都相对固化,一个由低向高演进叠代的良性过程戛然而止了,已经入局、正在发展的人都面临着挑战和停滞,那么城市提供给外来者的机会当然会少之又少。而西安处在“U”形经济的第二拐点处,入局成本很低,发展空间很大。但由于副省级城市的身份,加上国家经济连年的高速增长,以及互联网经济下的大连通、大共享,西安的生活品质并不差于北上广深。所以这个时候,无论是就业还是创业,无论对于老西安或者新西安人来说,都迎来了黄金发展期,并且按照经济规律,这个时期不会很短。

23以西安为代表的城市梯队的“逆袭”,将是国家应对“挑战”的强有力支撑

承上文,西安如果把握住了这轮发展机遇,抢占了先机,就能使资源和资本集聚,使市民大众的获得感、满足感、幸福感极速上升,同时为外来人才和技术提供广阔的舞台,使我们完成一次真正的“逆袭”。

因此,在我国新一轮经济增长过程中,起推动器作用的将是以西安为代表的城市梯队,这场“逆袭”,将成为国家应对经济增速放缓这一挑战的重大战役和有力支撑。

当以西安为代表的城市梯队创造新的“高速奇迹”,即会大大中和全国经济趋于低速的“大势”,使整体经济“L”形的拐点上移,形成躺倒的“T”形,长期中速甚至中高速增长,逐步使全国经济大面积“飘红”,使我国大步迈入发达国家行列。

最后还有一个问题:中国会踏入“中等收入陷阱”(Middle Income Trap)吗?

笔者认为,无论是否踏入,中国是有能力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中等收入陷阱,说到底就是在本应由发展中国家高级阶段转入发达国家的关口,由于过度城市化,造成贫富悬殊、环境恶化甚至社会动荡等问题,导致经济发展徘徊不前。

2014年,世界银行以人均GDP为标准对各国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分组:人均GDP低于1045美元为低收入国家;1045美元至4125美元为中等偏下收入国家;4126美元至12735美元为中等偏上收入国家;高于12736美元为高收入国家。

按照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6年,我国人均GDP为53980元人民币,换算成美元标准,我国人均GDP仍然处于8000美元的中等偏上水平。也就是说,目前全国的平均水平正处于“中等收入”的中间区域,理论上講,我们已经处在“中等收入陷阱”的边缘,甚至已经身处其中。

但是,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有高差,从区域性的数据来分析,能够找到我国有能力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例证。

天津、北京、上海、江苏的人均GDP均超过高收入门槛,浙江、内蒙古、福建、广东、辽宁、山东等地人均GDP也已经超过1万美元,这些地区的常住人口占全国总人口比重的37%,相当于欧盟总人口,美国总人口的16倍。因此换句话说,在中国,已经有一个欧盟或16个美国体量的人民收入率先跨越或即将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当然这只从数据对结构性特点的“冷分析”,但是从中也能够明显看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势,就是一部分区域率先突破经济领域的诸多瓶颈,再带动其他区域以更小的难度过坎儿。

当前我国的“稳增长调结构”和“转型升级”经济发展战略,其实就是在暗自蓄力,打造跨越“陷阱”的新引擎。这个引擎的核心,在我看来,就是从老“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和进出口)向“新三驾马车”(深度城市化、消费升级和“一带一路”引领的全球化40)的转型。

3西安为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所给出的建议

一是抓有效投资。特别是基于提升未来城市人口综合生活质量的深度城市化有效投资。比如:城际铁路、地铁、地下管廊、海绵城市、智慧城市,新一代互联网、教育、医疗、文化设施等。二是抓消费升级。主要是从排浪式、模仿式向品牌化、体验化演进。比如:针对中产阶层的更高品质消费,科技化、互联网化的信息消费等。三是抓全球化40。主要是把握“一带一路”机遇,挖掘欧亚大陆上的消费和投资新需求,以及从“引进来、走出去”两个路径上挖掘新的发展动能。

参考文献:

[1]尼古拉斯·R拉迪中国经济增长,靠什么[M].熊祥,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2

[2]贾康,苏京春中国的坎: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6

[3]吴敬琏中国改革三部曲[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7

[作者简介]张翼(1988—),男,陕西扶风人,中共西安市委办公厅综合一处干部,高级商业电子商务师CCEBS,香港理工大学信息管理学硕士。endprint

猜你喜欢

中等收入陷阱新常态西安
西安2021
Oh 西安
《西安人的歌》突如其来?
别被“中等收入陷阱”忽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