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父亲的人
2017-10-18张昱
张昱
1982年年初,我从上海师大毕业,经过一番周折,被分配至安亭师范学校当老师。上班后,第一个周末回到家,父亲对我说:“现在你能自食其力了,我们的任务完成了,可以去见马克思了。”
我回答:“你瞎说什么。”
对于我的成长,父亲只发表过两次简短的感慨,这是一次。另一次是在我30岁生日那天,父亲对我说:“你都30岁了。”
我说:“那又怎样?”
父亲说:“真希望你永远不要到3 0岁。”
父亲平常很少对孩子流露出感情,因此,那两次相隔数年的对我“自食其力”和“年满三十”的感慨,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必说,父亲对儿子的成长充满喜悦,又隐含悲凉。
我的儿子生于1989年5月5日,这个日子比预产期提早了两周。父亲得到消息,赶来医院看孙子。当护士将孩子抱到他面前时,他满脸笑容,双眼含泪。当时父亲的健康状况已经很不好,肺气肿令他呼吸困难,行动不便。然而,孙子出生后,他每天都来医院探视。出院后,父亲也每天或隔天就跑来家里看孙子。当时我家住在3楼,父亲上楼很艰难,每上一层楼都得停下长喘好几次,但他乐此不疲,精神状态颇佳。
同年9月6日,弟弟的女儿也出生了。两个孩子出生后,我和弟弟通常在周末带上孩子去看老人。这一天的饭桌上总是热闹非凡,既有两个孩子的吵闹,又有父子间发生的十分激烈的争论,这种争论与父子感情、家庭事务完全无关。对一个家庭来说,那些争论不仅毫无意义,而且令人非常不愉快。但奇怪的是,在父亲生命的最后几年,那些争论在父子间总是一触即发,难以避免。有时彼此争得面红耳赤,父亲忍不住依仗父权大喝一声:“不要说了,我不听!”
一次发生激烈的争辩后,父亲忽然放缓语气,自嘲道:“我们之间的争论属于人民内部矛盾,不影响父子关系。”
那时我虽不能预见父亲将不久于人世,但父亲身体的虚弱是一目了然的,肺气肿已严重摧残他的健康,他说话都显得气短。那为什么每次见面我都要不依不饶、没大没小地和父亲争辩那些跟我们不相干的事呢?我那时未必不懂,对像父亲这样呼吸困难的老人,保持平和的心态有多重要。但每次去看望父母,我都忍不住将一些敏感的话题带到饭桌上。我明知父亲会对此作何反应,却无法克制自己,甚至主动挑起争端。
莫名的争辩,在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的中国家庭里屡见不鲜,这是中国家庭饭桌上一道特别的风景。父亲去世已近18年,这些年来,我常想到父亲,为自己当年一次又一次惹怒已病入膏肓的父亲,心怀愧疚。
父亲晚年经常因咯血住院,那时,他早年的慢性支气管炎已并发肺气肿,发展为肺心病,并且他还患有结肠炎。父亲一向是一个模范病人,医生和护士都喜欢他。有时医生要给他做一个检查,事先提醒他可能有点难受,父亲坦然地回答:“在医院,身体就交给你们了。”在接下来的检查和治疗中,他从不出声。
1992年2月3日,农历大年三十,父亲在弥留之际,眼角处渗出了几滴泪水。我对弟弟说:“爸爸哭了。”一边伸手去擦。我的手刚碰到父亲的脸,自己完全没有防备,忽然鼻子一酸,眼泪夺眶而出。
有好长一段日子,我常对别人说:“现在,我是一个没有父亲的人了。”我的心里时常想着父亲在最后的日子里对我说过的两句话。
“小明,想想辦法。”
“小明,你用力掐一下我的脚。”
(摘自重庆大学出版社《中国父子》一书)( 责编 微子)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