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文化心理学:研究意义、内涵与方法

2017-10-18汪凤炎

江西社会科学 2017年9期
关键词:心理学心理文化

■汪凤炎

中国文化心理学:研究意义、内涵与方法

■汪凤炎

所谓中国文化心理学,是指以中国文化为背景和底蕴,兼顾中国文化与心理学两个角度来研究中国人心理与行为规律的一门心理学分支学科。深入开展中国文化心理学的研究,可以揭示中国人心理的深层内涵,促进当代中国人心理的现代化,从而为中国心理学提供根基,促进新体新用式中国特色心理学建设。为有效开展中国文化心理学的研究,须坚持“一导多元”的方法系统,此方法系统中的“分阶段依次推进”和“语义分析法”非常重要,有必要进行操作性颇强的研究与探讨。

中国文化心理学;新体新用;心理文化;一导多元;语义分析法

编者按:中华文化历史悠久、气质独特,为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提供了丰富的源泉。将心理学与中华文化结合起来研究,形成中国文化心理学的研究,一方面可以揭示中国人深层的心理内涵,促进中国心理学的发展,为当代世界心理学界提供具有中华文化气质的研究资源,另一方面可以运用心理学来深入分析中华文化,有利于更好地把握中华文化的特质、内涵并进行扬弃,为世界文化的繁荣贡献中国力量。申言之,中国文化心理学的学科发展能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思维层面的分析工具,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为此,我刊特组织两篇中国文化心理学的专家稿,汪凤炎教授总结了既往的理论研究成果,进一步梳理并反思中国文化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钟年教授及王堂生博士生通过中国文化心理学的实证分析,指出中国人的和谐与幸福分为个人、他人、家天下三个层次,这一独特的本土资源有益于全人类心理资本的建设。

自2001年初本人在南京师范大学首次(也是国内首次)为本科生开设“中国文化心理学”的公共选修课以来,至今已过去了整整17年时间。若从1998年11月经过慎重考虑将研究方向从“中国心理学史”改作“中国文化心理学”算起,至今已过去了19年的时间。在《中国文化心理学》(2004)初版的第一章中,本人曾对中国文化心理学的内涵、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作过初步探讨。[1](P1-26)2006年,本人曾与郑红合著《关于中国文化心理学的三个问题》一文,进一步探讨了“什么叫中国文化心理学”“怎样证明中国文化里有心理学”与“如何有效地开展中国文化心理学的研究”等三个问题。[2](P95-100)自2006至2017年,经过11年的继续探索,本人对中国文化心理学又有了许多新认识,现就中国文化心理学的研究意义、内涵与方法谈些自己近年来的最新思考,以期抛砖引玉。

一、为什么要研究中国文化心理学

在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已有138年(1879—2017)历史的今天,研究中国文化心理学的现实意义主要有五个,因篇幅所限,重点阐述其中的两个,至于“让心理学贴近日常生活,提高心理学的生命力”等不再赘述,读者若感兴趣,请参阅拙著《中国文化心理学》(增订本)一书。

(一)揭示中国人心理的深层内涵,促进当代中国人心理的现代化

进化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人的许多心理是通过自然进化得来的;而文化心理学(包括狭义的文化心理学、跨文化心理学与本土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又表明,人的一些心理是在文化中生成的。合言之,人的心理是自然与文化交互作用的结果。[3](P1)这样,人的心理至少有两种性质不同的机制:(1)心理的自然机制,主要包括心理的生理机制和心理的文化普世性的形式与结构及其发展规律等内容,它主要通过生物进化而形成,具有较大的文化普世性,生活于不同文化里的人的心理多具有相似的自然机制;(2)心理的文化机制,主要包括人的社会心理机制(如自我、品德或价值观与人格等)和审美心理机制等内容,它主要通过文化积淀而慢慢形成,具有较大的文化差异性,不同文化孕育不同的文化心理机制。同时,人的心理既有“事实”(如心理的客观规律)的一面,也有“价值”(如价值观和理想人格等)的一面。心理的自然机制和相应的心理事实主要依靠生理心理学和实验心理学等路径寻求解决,心理的文化机制和心理的价值层面主要依靠文化心理学与实验心理学等路径寻求解决。[4](P1-2)

具体而言,中国历史悠久,积累了厚重的传统文化,传统文化里蕴含有丰富的心理学思想;并且,中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域孕育出不同的地域文化(心理),这都需要中国学人用现代心理学的视角去研究。例如,为什么中国人没有西式的灵魂观念?因为中国人一向相信《灵枢·天年》所说:“血气已和,荣卫已通,五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百岁,五脏皆虚,神气皆去,形骸独立而终矣。”结果即便是道教,在早期也主张“形神双修”,所以《太平经》要求修道者要“敛魂和魄,守胎宝神,录精填血,固液凝筋”[5](P2)。这里,“魂”即“神”,“魄”即“形”,“敛魂和魄”实为形神双修。只是后来因一些帝王服食金丹而死,导致一些从事炼丹的道士招来杀身之祸,迫使一些道士不得不开始专主内丹,斥外丹黄白为旁门邪术。[6](P612)又如,为什么东晋庐山慧远所作《沙门不敬王者论》在中国行不通?因为中国古人普遍信奉“天地君亲师”,怎能不敬帝王!所以,开展中国文化心理学研究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将中国人心理的深层内涵揭示出来[4](P3-4),看看其中有哪些是可以与时俱进的,哪些是不合时宜的,合乎时宜的心理便在“古为今用”原则的指导下加以继承与发展,不合时宜的心理便要加以扬弃,从而促进当代中国人心理的现代化。

(二)为中国心理学提供根基,促进新体新用式中国特色心理学建设

由于西方文化处于强势而中国文化处于弱势,导致当前中国的心理学“唯西方马首是瞻”。中国现代心理学在发展过程中先后跟着苏俄心理学和西方心理学走,几乎不受中国心理学思想传统的影响,如果将西方心理学抽掉,当代中国的心理学研究成果所剩无几。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心理学研究者并没有真正建立起中国人自己的心理学理论体系。在中国现有心理学专业的高校和研究所中,心理学史课程几乎不讲中国心理学史,基本只讲苏俄心理学史与西方心理学史;单独讲中国心理学史的课程几已绝迹,专门开设中国文化心理学课程的高校也不多,且至今未进入心理学主干课程。并且,除《中国心理学史》和《中国文化心理学》这两门课程外,其余的心理学课程教材内容几乎清一色都是外国尤其是西方的心理学研究成果,导致一些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和研究者在学习和研究心理学时,几乎忘记了中国文化对中国人心理与行为的深刻影响,忘记了自己是一个中国人,喜欢研究文化差异较小的心理,对受文化影响大的心理与行为方式则基本不去研究,这样做出来的多数研究自然都没有较好的文化生态效度。为什么会出现上述现象?

一种观点认为,中国现代意义上的心理学本是“舶来品”,这意味着中国本无自己的心理学传统,故只能一切向一花独秀的西方心理学看齐。如陆志韦等人曾说:“中国之心理发达史与欧西情形略同,百家而后汉晋无心理可言;唐虽有研究心理者,然多带有宗教色彩,直至宋儒出,心理学始成问题。自宋迄今,无大进步,仅王学及‘儒而逃禅’者偶一论之,要为无系统之学。”[7](P339)第二种观点认为,心理学本属生物学的一支,是一门具有文化普适性的科学,故可以一切向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的西方心理学看齐。如郭任远曾说:“离开了实验室就无所谓心理学。”[8](P11)第三种观点认为中国古代有自己的心理学思想传统,并一直传承至近代,但中国现代科学意义的心理学照搬了外国尤其是西方心理学的传统,而舍弃了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传统,从而造成了这两个传统之间的断裂。此观点以潘菽、高觉敷、燕国材和杨鑫辉等人为代表[9](P1-469),他们多是持此理念去研究中国心理学史,结果一部中国心理学史,其中的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史与中国现代心理学史之间有明显的断痕和差异。第四种观点认为,中西方心理学本各有自己的传统,即,西方心理学传统中的一元论、决定论、机械主义与操作主义等造就了今日的西方科学主义心理学,而中国传统中的神秘主义、整体论、无意志的宇宙有机论以及“象”之理论与实践等成就了中国的践行主义心理学传统。不过,因为西方心理学所奉行的科学主义席卷了整个心理学界,最终导致了中国心理学传统的消失[10](P3-51),故不得不一切向处于霸主地位的西方心理学看齐。

现在看来,第一种观点显然不能成立。因为它不但与中国古籍里有丰富心理学思想的史实不符,而且,一旦彻底否认中国有自己的心理学传统,便既易滑入历史虚无主义,又容易让当代的中国心理学界同仁从骨子里产生自卑情结。第二种观点也不正确。因为依潘菽等的主张,心理学本是一门中间科学[11](P176-178);但中国早在2000年,心理学便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确定为国家一级学科。[12](P718-720)所以,不能将心理学归为生物学的一支。从表面上看,第三、四种观点是两种观点,然究其实质,二者实属同一种观点,因为它们实际上是承认有两种心理学传统:一是中国古代的心理学思想传统,二是外国尤其是西方心理学的传统。正由于此,才导致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史与中国现代心理学史之间有明显的断痕和差异。其实,在这个问题上妥善的看法是:中国文化尤其是传统文化里虽有一些不同于西方心理学的范畴、概念与思想,也有某些不同于西方心理学的小传统,但二者之间的差异还未大到足以建构出两种完全不同的心理学传统,故中国没有完全不同于西方心理学的大传统。正由于中西心理学是同中有异,异中有同,二者才可对话,才可相互借鉴与吸收,才能求同存异,才可用“内容相似论证法”或“基本问题论证法”来证明中国古代有心理学思想,在研究中国传统心理学思想时才可运用“以现代心理学的概念与体系为参照的原则”;若二者完全不同,如何能在“psychology”(心理学)这个名称下统一起来?

至于现在少有人问津中国心理学思想传统,其内因主要有三:“受艾宾浩斯紧箍咒的影响,导致中国现代心理学在发展过程中一直缺少自觉关注本土心理学思想的传统”“一些中国心理学研究者素养上有所欠缺”以及“中国传统心理学思想研究水平整体偏低”;其外因也主要有三:“西方现代心理学的强势”“未真正将心理学视作中间学科,导致心理学畸形发展”与“中国大陆地区高

校不合理的学术评价机制”。[13](P101-119)[14](P11-18)因为中国现代心理学在发展过程中一直缺少自觉关注中国本土心理学思想的传统,现阶段研究中国文化心理学的第二个现实意义就在于,为中国现代心理科学提供强有力的根基,促进新体新用式中国特色心理学的建设。[4](P4-6)所谓“新体”,就是将中国文化心理学里的固有精华与西方心理学的精华融会贯通起来,从而产生融会贯通中西心理学精华的新的心理学知识体系,犹如历史上的中国学人将中国儒家文化的精义与外来的佛教文化相融通,从而生成“宋明理学”这个新的知识体系一般。所谓“新用”,是指中国的心理学学习者或研究者一旦掌握了融会贯通中西心理学精华的新的心理学知识体系,必将对心理学有一番新的见解与作为,即会产生新的功用。[4](P7-10)

二、什么叫中国文化心理学

由于目前在文化心理学领域有不同的研究取向,所以,不同学科背景的学者对文化心理学的界定并不一致。一个较为经典的说法是:“文化心理学研究文化传统和社会实践如何规范、表达、改造、变更人类的心理,即文化对心理、行为的影响、塑造。关心的问题有主体与客体、自我与他人、心理与文化、个人与情境、对象与背景、实践者与实践等等的相互作用、共生共存及动态地、辩证地、共同地塑造对方的方式。”[15](P1-10)此定义的优点是颇为看重“文化对心理、行为的影响、塑造”,并列举了文化心理学的一些重要研究主题。不过,它有三个值得商榷的地方:第一,文化与个体和群体的心理与行为之间本来是双向互动、互为影响的关系,但此定义只重视文化对个体和群体心理与行为的单向影响与塑造,没有点出个体和群体的心理与行为对文化的影响与塑造,这就将文化与个体和群体的心理与行为之间的关系看得太过简单了;第二,用列举法是无法穷尽文化心理学的所有重要研究主题的;第三,它将文化心理学界定得太过狭窄,按它的说法,则“文化里所蕴含的心理学思想”难以进入文化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正由于此,我们在界定中国文化心理学的内涵时,不从此定义出发进行演绎推理,而是另辟蹊径去定义它。

何谓“中国文化心理学”(Chinese cultural psychology)?它是指以中国文化为背景和底蕴,兼顾中国文化与心理学两个角度来研究中国人心理与行为规律的一门心理学分支学科。它除了要研究中国文化里蕴含的心理学思想外,更将主要精力关注于两个主题:一是在中国文化的熏陶下,个体在心理与行为上如何长成中国人?二是长成中国人(此处的“中国人”是一个文化概念,而不是一个身份概念或国籍概念)后个体所具有的重要心理与行为规律。可见,中国文化心理学既不是指中国的文化心理学(在我们看来,这是西方的文化心理学在中国之义),也不仅仅是指中国文化里蕴含的心理学思想(尽管这是构成中国文化心理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而是指兼顾中国文化与心理学两个角度来研究中国人心理与行为规律的心理学。[4](P12)

要准确把握上述定义,先要理解何谓“文化”与“中国文化”?据2009年版《辞海》的解释,“文化”(Culture)一词有四种含义,其中一种的含义是,“广义指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物质、精神的生产能力和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指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包括一切社会意识形式: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意识形态”[16](P2379)。与此相一致,在中国文化心理学里,“文化”一词的含义自然是采用这种含义,所以中国文化也当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中国文化指中国人在其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物质、精神的生产能力和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中国文化指中国人创造的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包括中国的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社会意识形态。广义的中国文化范围既如此之广,为便于理解,须再作进一步说明。

一方面,借鉴余英时[17](P3-15)、庞朴[18](P81-98)与何晓明[19](P108-112)等人的观点,主张广义的中国文化就其载体而言,可以是实物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与心理文化等四种。不过,我们的观点与何晓明等人的观点有两个明显区别:(1)对心理文化内涵的看法有差异。在何晓明等人看来,心态文化包括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态两个子层次,其中,社会意识形态是指经过系统加工的社会意识,它们往往是由文化专家对社会心理进行理论概括、逻辑整理、艺术完善,并以物化形态——通常是著作、文艺作品——固定下来,播之四海、传于后世。[19](P108-112)在我们看来,虽然心理文化包括个体心理文化与群体心理文化两种类型,但只要是心理文化,就一定是潜藏在人的心中,从这个意义上说,心理文化与心理是两个可以换用的概念。所以,从我们的眼光看,何晓明等人所讲的以物化形态——通常是著作、文艺作品——固定下来的社会意识形态不属于心理文化,而属于实物文化的一种,只有潜藏在个体或群体心中的社会意识形态才属于心理文化。(2)对四种形态文化之间关系的看法有差异。何晓明等人主张将文化结构剖析为一个由外而内四层次组成的整体心圆图式:第一层次是物态文化、第二层次是制度文化、第三层次是行为文化、第四层次是心态文化。[20](P16)与此不同,我们认为,某种制度文化一旦形成,对生活于其中的人们的心理与行为就会产生深刻而持久的影响,这种影响至少要持续到此种制度文化完全被革新才有可能停止。这意味着,无论从个体层面还是从集体(或群体)层面,行为文化都深受制度文化的影响。同时,从行为文化到实物文化的过渡很自然,而从制度文化却很难直接过渡到实物文化,其间一定需要行为文化作中介(如图1所示);并且,心理文化既可经制度文化影响行为文化与实物文化,也可直接影响行为文化与实物文化(尤其是当某种制度文化尚未形成或确定前)。有鉴于此,虽然我们也主张将文化结构剖析为一个由外而内四层次组成的同心圆图式,但第二、三层次的顺序与何晓明等人的观点有差异,我们主张由外而内,第一层次是实物文化,第二层次是行为文化,第三层次是制度文化,第四层次是心理文化(图2所示)。

图1 四种文化之间的关系示意图

图2 文化的四层次示意图

实物文化和行为文化的载体是有形的,能直接予以观察研究;制度文化中,官方公布的正式制度可以通过各类文本(如史书、实录、档案等)进行直接研究,以风俗习惯等形式存在的非正式制度可以通过研究风俗习惯加以考察;心理文化若想对人的行为产生相对持久、稳定,而非短暂、随机的影响,就必须将之固化为制度文化;而某种制度文化一旦形成,对生活于其中的人们的心理与行为就会产生深刻而持久的影响,这种影响至少要持续到此种制度文化完全被革新才有可能停止(如图1所示)。

另一方面,广义的中国文化就其性质而言,不是泛泛地指曾在中华大地上传播过的所有文化,主要是指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至于何谓“中国特色”,有三种评判的方法:其一,“专家评判法”,即经由相关专家的评判得出;其二,“特色比较法”,即通过与公认的具中国特色的文化相对比而得出;其三,“历史考察法”,即放在中国的历史长河里进行考察,考察其是否在中国本土文化里产生以及在中国历史上流传的时间长短。从这个角度看,虽然有些文化曾经在中华大地上传播过、甚至风行一时,但由于不具中国特色,就不能视作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如从印度传入中国的原汁原味的佛教教义,就不能算作中国文化的一部分,而只能视作是印度文化的一部分,因为对中国本土文化来说,它只是一种外来文化;而经中国人改造并创立的、蕴含浓厚儒道色彩的禅宗教义则可视作中国文化的一部分。[2](P18)

因此,中国文化心理学包含的内容虽广,但从理论上讲,概括起来主要有四个部分:首先是潜藏在中国人脑中的心理(或心理文化);其次是由中国人制定或形成的、具中国文化特色的制度文化里所蕴含的心理;再次是中国人的行为文化尤其是具典型中国特色的行为文化(像爱面子和讲究孝道等)里所蕴含的心理;最后是由中国人生产的、具中国文化特色的、实物文化里所蕴含的心理(如图3所示)。这些具中国文化特色的、实物文化主要包括三大部分:以汉字为主体的中国文字和各式中国语言;大量的蕴含中国文化的书籍(包括经典书籍与通俗书籍);烙上典型中国文化烙印的其他文化产品,如中国式建筑、服饰、陶瓷、餐饮、乐器、文房四宝、音乐和美术作品等。

图3 中国文化心理学四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示意图

不过,由于心理文化与心理是两个可以换用的概念,并且至今仍然没有有效手段直接研究潜藏在人脑中的不具形体性的心理文化或心理,这样,根据现有科技水平,从实际可操作性角度讲,从文化看人的心理的途径主要有:从实物文化看人的心理;从行为文化看人的心理;从制度文化看人的心理。相应地,学者在研究中国文化心理学时,一般是通过研究由中国人生产的、具中国文化特色的实物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来推知中国人的思想观念里所蕴含的心理,并进而推知中国人的心理与行为规律。[4](P17)

顺便指出,中国人在学习和研究文化心理学时,虽然理应了解他国的文化心理学,也可适当进行一些诸如中日、中美、中英之类的跨文化心理学研究或开展诸如东亚地区文化心理学的研究等,但是,为了让中国与中国文化在国际大家庭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弘扬中国文化(包括中国文化心理学)自是每一位研究文化的中国学人应尽的本分,至于诸如“美国文化心理学”或“日本文化心理学”之类的其他国家的文化心理学,自有他们本国的学人去研究。所以,基于上述理由,中国心理学研究者更应该将主要时间、精力、人力与财力用在研究中国文化心理学上,即将主要任务放在探讨“在中国文化的熏陶下,个体在心理与行为上如何长成中国人”与“长成中国人后的个体所具有的重要心理与行为规律”两大主题上,并揭示中国文化自身里所蕴含的心理学规律上,正所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三、如何研究中国文化心理学

为保证中国文化心理学的科学性,研究中国文化心理学必须坚持“一导多元”的方法系统。“一导”指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多元”指基本研究原则、研究视角和具体研究方法应多样化。具体地说,在基本研究原则上,主张坚持“以现代心理学的概念与体系为参照”“科学的历史主义原则”“系统性原则”“客观性原则”“文化性原则”“求同与求异相结合”“古为今用”“以对象为先,以方法为重”“既研究分子心理,更研究整体心理”“分阶段依次推进”“善待各类中国文化”“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等。在研究视角上,主张坚持“大心理学观”的研究视角,并要兼顾心理学的科学主义视角和心理学的人文主义视角。在具体研究方法上,主张依研究对象的具体情况,灵活采用语义分析法、深度比较法、理论分析法和实证检验法等多种方法。[21](P45-58)[4](P28-40)[3](P17-47)“一导多元”的方法系统中,除了“分阶段依次推进”和“语义分析法”两个主题外,其余内容都较好理解,限于篇幅,下面只论这两个主题。

(一)分阶段依次推进

在研究中国文化心理学时,根据现有的研究基础与研究水平,宜分两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以发现、梳理与诠释为主的阶段。所谓“以发现、梳理与诠释为主的阶段”,指先发现中国先贤提出的心理学精义思想,然后对之加以细致梳理,进而尽量用现代心理学的学术规范(也适当保留一些原汁原味的概念)去加以诠释与转化,使之得到更好的传承的阶段。在这一阶段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有什么”的问题;其目的主要是:摸清家底,看看中国文化尤其是中国古典文化里到底蕴含有哪些既有历史价值又有现实意义的心理学思想。为达到这一目的,在研究中国文化心理学时,首先是要找到有价值的研究主题,这就涉及一个筛选的标准问题,然后再根据此标准来衡量中国文化里哪些心理学思想是值得深入研究的主题。为了便于具体操作,这里确立三条具体的判断标准:(1)能否有助于准确描述、解释、理解、揭示中国人的心理与行为规律,从而能有效预测和调控当代乃至未来中国人心理与行为方式[22](P3-6);(2)能否为当代心理学(主体是西方心理学)提供新的视角,以便告诉西方心理学界的同行们哪些概念、观点、思想体系是受到文化历史因素影响,因而是必须参照不同文化而进行修正的,从而弥补西方心理学思想的不足;(3)中国文化里蕴含的、即使与现代外国心理学研究成果相比也毫不逊色的心理学思想,从而能为中国的心理学教学或科研提供中国人自己的心理学材料。在中国文化心理学思想里,大凡能较好地满足上述标准(至少要满足其中的一条)的思想,都是值得今人深入研究的思想;反之,大凡不能较好地满足上述三条标准中任何一条标准的思想,都是不值得深入研究的思想。

第二阶段:以创新为主的阶段。所谓“以创新为主的阶段”,指以进行原创性研究为主的阶段。在这一阶段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成什么”的问题;其目的主要是:通过妥善汲取中国文化尤其是中国古典文化的精义思想,并结合当代中国的现实国情以及当代世界心理学(尤其是西方心理学)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在第一阶段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带有浓厚原创性意蕴的研究,逐渐建构出成体系的、原创性的心理学系列研究成果,提高中国文化心理学的研究深度,最终建成完全吻合中国文化特质的新体新用式心理学,以提高整个中国心理学在世界心理学大家庭中的学术地位。为达到这一目的,从反面讲,要彻底放弃“打补丁式”的做法。因为这种“打补丁式”做法从表面上看虽很光鲜,实际上却因没有自己的文化、问题意识、理论体系、术语和研究范式,不可能生出真正意义上的原创式研究,而只能是一种验证性甚至是重复性研究。

为了达到最终建成完全吻合中国文化特质的新体新用式心理学的目的,从正面讲,要善于挑选一个具浓厚文化意蕴的主题,然后先构建一套具中国文化特色的、用以解释此主题的小型心理学理论观点、理论模型或理论体系,随后再选择恰当的检验方法(通常是实证检验法,但也不排斥诸如演绎法和推理法等其他方法)来验证此小型心理学理论观点、理论模型或理论体系,从而建构出较为成熟的小型心理学理论观点、理论模型或理论体系,用以更加准确地描述、解释、理解、揭示和预测中国人某一方面的心理与行为方式。虽然目前属于这一类型的研究很少,但也有一些同仁正在努力。如,王登峰和崔红在大量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写出了《解读中国人的人格》一书,否定了西方的“大五”人格所具有的文化普世性,建构出“大七”人格理论(这七大因素分别是“外向性”“善良”“行事风格”“才干”“情绪性”“人际关系”和“处世态度”)理论,认为“大七”人格理论能更好地用来解释中国人的人格特征。[23]又如,我们初步建构的用于指导智慧教育和智慧管理的“智慧的德才兼备理论”[3](P181-310),大致也属于这种研究类型。我们相信,随着中国文化心理学研究的深入,将来属于带有浓厚原创性意蕴的研究将越来越多,到那时,中国心理学在世界心理学大家庭中将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4](P34)

(二)语义分析法

语义分析法,又称“字形字义综合分析法”(method of semantic and etymological analyses),是指首先分析某一字或词的字形特点及其中所蕴含的意义(尤其是心理学含义);其次从历史演化的角度剖析此字或词的原始含义及其后的变化含义,以便澄清此术语的本来面目;最后用心理学的眼光进行观照,界定出此术语在心理学上的准确内涵或揭示出其内所蕴含的心理学思想的一种研究方法。其操作遵循追根溯源、全面挖掘、东西对比、深入分析、慎重取舍等原则,限于篇幅,对具体流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参阅拙作《语义分析法:研究中国文化心理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一文。[24]

顺便指出三点。一是,语义分析法是我们在长期从事中国文化心理学的研究过程中逐渐提炼出来的,至今已用了至少17年(2000—2017)。语义分析法的获得有所借鉴,如受到过训诂法的启示,因此,语义分析法里有训诂的影子。不过,“训诂”指以语言解释语言,其中,用通俗的话来解释词义称“训”,用当代的话来解释古代词语或用普遍通行的话来解释方言称“诂”。[16]而对语义分析法而言,辨析概念的字形、字义或词义仅是一种手段,其目的或要旨是要揭示汉字里蕴含的心理学思想。可见,语义分析法与训诂之间虽有一定联系,但也有根本的差异。二是,支撑语义分析法的原理是“文字活化石论”。即,每种文化的语言文字都是一种活化石,其内记载和沉淀了创造该文字的民族的许多心理与行为特点和规律。通过系统地剖析一种文字的字形与字义,揭示蕴藏在该种文字中的丰富文化心理内涵,常常是准确把握该民族心理与行为规律的一个有效途径。所以,语义分析法是用来研究文字里蕴含的民族心理与行为规律的一种重要方法。[4]三是,在对某个字或词做语义分析时,初学者要注意防范以下常见弊病:只将某个字的字形与字义罗列出来,却不作深入分析;虽对某个字的字形与字义作了较深入分析,但未指明此术语在心理学上的确切含义,或者,未揭示出汉字里蕴含的心理学思想,若果真如此,那只是做了“训诂”的工作;望字(文)生义,缺乏扎实证据的支撑。

[1]汪凤炎,郑红.中国文化心理学[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

[2]汪凤炎,郑红.关于中国文化心理学的三个问题[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6).

[3]汪凤炎,郑红.智慧心理学的理论探索与应用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4.

[4]汪凤炎,郑红.中国文化心理学(增订本).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3.

[5]王明.太平经合校[M].北京:中华书局,1960.

[6]任继愈.中国道教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1990.

[7]张耀翔.心理杂志选存[M].上海:中华书局,1933.

[8]郭任远.郭任远心理学论丛[M].吴颂皋,胡寄南,译.上海:开明书店,1928.

[9]高觉敷.中国心理学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10]翟学伟.中国与西方:两种不同的心理学传统[J].本土心理学研究,2014,(1).

[11]潘菽.潘菽心理学文选[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7.

[12]陈永明,张侃,李扬,韩布新.二十世纪影响中国心理学发展的十件大事[J].心理科学,2001,(6).

[13]汪凤炎.关于中国心理学传统的三个问题——评《中国与西方:两种不同的心理学传统》[J].本土心理学研究,2014,(1).

[14]汪凤炎.中国文化心理学研究中如何化解艾氏紧箍咒[J].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2).

[15]钟年,谢莎.建设有文化的文化心理学[J].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2).

[16]夏征农,陈至立.辞海(第六版彩图本)[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

[17]余英时.从价值系统看中国文化的现代意义[M].台北:时报文化出版社,1984.

[18]庞朴.文化结构与近代中国[J].中国社会科学,1986,(5).

[19]何晓明.中华文化结构论[J].中州学刊,1994,(1).

[20]冯天瑜,何晓明,周积明.中华文化史(第3版)[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21]汪凤炎.中国心理学思想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

[22](美)理查德·格里格,菲利普·津巴多.心理学与生活(第16版)[M].王垒,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

[23]王登峰,崔红.解读中国人的人格[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24]汪凤炎,郑红.语义分析法:研究中国文化心理学的一种重要方法[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

【责任编辑:胡 炜】

G05

A

1004-518X(2017)09-0005-09

汪凤炎,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南京 210097)

猜你喜欢

心理学心理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年味里的“虎文化”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谁远谁近?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