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华禅院:贵州佛教文化发源地
2017-10-18文丨李
文丨李 政
万华禅院:贵州佛教文化发源地
文丨李 政
在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县境内的高峰山上的一块盆地中,坐落着一座红墙黄瓦,翘角飞檐的禅院,这座禅院名万华,是贵州佛教文化的发源地,民国时期西南佛学院曾设于此。
寺内香火缭绕,面目祥和的僧人手持罄锤,一声声敲响着平常之心,信男善女跪在蒲团上虔心祈祷。禅院内俨然一副盛世修佛的蒸蒸气象。
禅院周围群峰环绕,左边山岭突起三峰,为面壁峰 、玉异峰、宝塔峰。右边山岭也有三峰,为福寿峰、天门峰、莲花峰。此地层峦叠翠,古木参天,景致十分优美。其中有号称“高峰八景”的“独印把关”、“乌鸦早朝”、“平地烟霞”、“怪石蟋龙 ”、“玉屏夹道 ”、“罗汉撞钟”、“南天门”、“金满斗”等。另有明初建文皇帝“西来面壁”石刻遗迹。明朝旅行家徐霞客登临游览后,曾于他的游记中赞叹此处“得天独厚”。
高峰山是西南旅游、避暑和佛教圣地。它原名谷陇山,山势呈环形走,四壁若城,绵延两三公里,山上大小峰峦九个,如屏环合。就连踏遍神州大地的地理学家徐霞客,迢迢千里登临高峰山时,也被此处的山势和美景折服,在诗文中发出了“得天独厚”的感慨。万华禅院便坐落在高峰山的腹中,背靠主峰,坐南朝北。南向观望,禅院如稳坐太师椅上;高处俯瞰,禅院又然若莲花环抱而生,真乃佛家圣地。
高峰山是贵州佛教燎原的星火,始于元末明初。有一僧人俗姓高,江西省抚州府高邮县人,佛号叫秀峰,云游贵州,见此山奇观异景,毓秀钟灵而决心在此开辟寺庙,先觅一山洞栖息然后四方募化。不久修成五楹两厢的禅院,这就是万华禅院最初的开端。
秀峰圆寂后,他的大弟子本体和尚,很有才干,精通儒学、佛学,他接任住持,高立法幢,大开戒坛,不亚于秀峰和尚时的景象。
万华禅院与明代的建文帝颇有渊源。据传,明初靖难之变,建文帝朱允炆逃离南京辗转来到西南的山区,眼见群山环抱,林木薿薿,一座禅院出现在眼前。清幽的佛教氛围一下子打动了漂泊无助的朱允炆。他本是乔装成和尚模样逃出皇宫,便在这万华禅院中出家,与住持本体论禅,“语甚相投,结香火社”。禅院住持为建文帝修建了参禅台,他便在此写完了《从亡传》,手书了“西来面壁”四个大字,并将之刻在了参禅台后的石壁上。
除了“西来面壁”,建文帝还在寺前植银杏两株,后成为高峰山八景之一的“古柏参天”。建文逊帝为僧,隐居深山,感慨之余,以诗述怀:“寥落江湖数十秋,萧萧白发已盈头。乾坤有恨家何在?江汉无情水自流!长乐宫中云气散,朝元阁上雨声收。新蒲细柳年年绿,野草吞声哭未休”。
乾隆年间安顺进士陈凤仪游高峰山瞻仰古禅台曾留诗一首:
金川门启帝阁空,天下云游寄梵丛。迹困缁流防病虎,山藏古寺卧潜龙。不堪回首六宫火,最是伤心十族忠。怪得文皇无觅处,托词犹说访三丰。
清顺治七年(1650年),有川东高僧募化建殿宇,植柏树千株,清末“古柏参天”成为高峰山一景。康熙、乾隆年间,高峰山盛极一时。咸同年间战乱不断,禅院荒废。光绪十七年(1897年)重建,了尘和尚成为禅院住持,定寺命为“卍华藏正觉禅林”,通称“卍华禅院”。
清顺治八年(1651年),四川峨嵋山僧自然到高峰山主持兴建寺院,“四方善信,闻风景从”,“越明年而殿角廊庑金碧焕然,乃开堂著律,大辟泥蓝,植柏树数千株……”数年间高峰山蔚然兴起,宗风大振,时与黔灵(贵阳黔灵山)竞秀,同为黔中弘扬佛法之两大名山,为十方衲子游黔参拜之圣地。观山中所建亡僧碑塔,雍正乾隆时期数目众多,可见当时之规模。
咸丰、同治年间,贵州不断发生民变,战祸连连,持续数年之久。当时,黔中一带名山古寺均遭劫难。除史籍有载,今查各山寺历史,大多在咸丰、同治年间曾遭浩劫,或付之一炬,或掠抢一空,多数寺毁僧离,不复存在。高峰山也未能幸免,殿宇被焚三日不灭,化为灰烬,寺中文物被抢劫一空,僧人逃散,所有田产亦被豪强侵吞,从此香火湮灭达数十年之久。至光绪十七年(1891年)安平县令赵文炜察视四乡,悯惜名山,函约贵筑县名僧了尘和尚主持兴建(了尘,法名圆洲,持戒甚严,日仅一餐,曾东流日本求经。工诗文,著有《了尘文集》十卷,收录其所作诗词数千首)。数年后,了尘和尚约请空月、原知二位高僧到高峰山重振禅院,经数年勤苦,至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山寺始复原貌,建成“万华禅院”屋字46间,有佛像40余尊,后又从日本请回《大藏经》一部。自此,“万华禅院”闻名遐迩,复与黔灵寺分场传教,继承佛陀,广结善缘。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因捐庙产兴学之风兴起,高峰山即创建“贵州佛学院”又称“西南佛学院”,中国佛教会会长太虚法师任院长,求学者接踵而至,有青年学僧50余人,部分来自四川、云南。但当时正是抗战紧要关头,生存困难,佛学院维持至1946年秋,草草卒业。虽然短短几个年头,但由于学院教授均为学识渊博之佛教高僧,如民国时期高峰山寺住持范清、今贵州省佛教协会主席黔灵山弘福寺住持慧海等大师,学成弟子均成为当代佛学界知名高僧,分布于西南各大寺院,有的还远渡海外传经说法。
“贵州佛学院”首开贵州兴办佛学之先河,为培养佛教人才、弘扬佛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至“文化大革命”前,尚有僧人耕食其间,勤理佛事。当时仍有寺僧40余人,均年过半百,在山上耕种为生,自食其力,生活甚是清苦。“文化大革命”中寺毁人去,原有景观多遭破坏,寺藏文物如“建文皇帝遗像”、数十卷经书等已不见踪迹。六百年古刹,从此销声匿迹。
1992年当地政府计划恢复万华禅院,礼请觉锐和尚前来主持寺务。此时的万华禅院,仅余僧人墓塔数十座,
到外是断壁残垣,荆棘荒榛。觉锐法师许愿重建禅院,光复旧貌。在他的奔走宣传之下,四众弟子及有关部门慷慨解囊,大力襄助,首先修筑上山公路和祖师塔。觉锐法师不辞辛苦,每天参加劳动,指挥工程进度,监督施工质量。1995年,拟定了建设高峰山及万华禅院的十年规划。三年之内,接连建起了围墙、接引殿、大雄宝殿、法堂、藏经楼、闭关室及前后二院的两厢僧舍,新建17米高的地藏塔。左右两山的银崖峭壁上分别雕出六米高的石佛及“西方极乐世界”、“南无阿弥陀佛”等崖刻。此外,在山上还遍植杉树,绿化环境,点衬寺宇。如今的万华禅院已经面貌一新,殿阁巍峨,风景秀丽,不仅是贵州佛教活动的重要场所,也成为大坝附近的一大旅游胜地。
沿高峰山公路在山间蜿蜒,至半山处,进入一个山口。群山环抱之中,俨然出现一块盆地,“卍华禅院”四个烫金的大字在佛光下炯炯生辉。进入悬挂“灵山一现”匾额的山门,恍若入了世外桃源,整个世界倏地静下来,俗世的一切抛却在脑后,只有心寂静做伴。眼前两条U型小径,一条蜿蜒上山,通往塔林和地藏塔,另一条平坦直至禅院。600多年前,云游四方的秀峰和尚首次将梵音传到了禅院,今后600多年不间断的晨钟暮鼓,600多年枯灯下阅览黄卷的岁月,600多年的众生普度,造就了黔地佛教的今天。
信步游览摩崖石刻处,驻足观望,但见佛像肃穆慈祥,双眼微张,栩栩如生。石刻笔法各异,值得钻研书法的墨客们细细玩味。流连于藏经楼、法堂和大雄宝殿,缭绕的香烟令人有些沉醉;漫步地藏王菩萨塔与古道,有诵经声杳杳传来,那声音似乎来自远古,闻之有恍若隔世之感。
在万华禅院礼佛,不用带一文钱,香可以随点,功德可以随喜。观音阁左侧的禅房,住持把手放在香客头上,低声诵着经进行加持。禅院斋堂有斋饭欢迎香客品尝,蔬菜大部分来源于皈依佛门的弟子自种供给,斋菜吃起来带有着原汁原味的香甜。
群山环抱中的万华禅院,绿树葱郁,清风拂面。坐落于山腰小径上的一片佛教塔林,座座叠层,高三余米,点缀于重峦叠翠中,色青白而形挺拔。塔中埋着历代高僧的骨殖,教人敬意油然而生。禅院清幽,世俗的功名骤然消退,都市的浮躁也被重重群山阻隔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