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2017-10-18袁海霞
袁海霞
长春市朝阳区人民医院护理部,吉林长春 130021
风险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袁海霞
长春市朝阳区人民医院护理部,吉林长春 130021
目的探讨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护理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该文选取在该院2016年1月—2017年2月期间就诊的患者300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行基本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基本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风险管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风险发生率以及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护理风险发生率为15.33%,对照组护理风险发生率为3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为98.00%,对照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为9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该院患者实行加强护理风险管理,患者风险发生率明显降低,患者风险意识增强,护理满意度增加,同时增强患者的信心,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风险管理;护理管理;应用价值
随着临床医学的发展,护理工作的难度和风险日益增高。在护理工作中,影响病人康复因素、工作人员自身健康因素、医院感染危害因素等都可能成为护理工作中的风险因素。而实际工作中人们对护理过程中所存在的风险往往易忽视[1]。在日常临床工作中,人流量较大,诊疗工作较为繁重,患者患病个体差异较大,病情反复多变,护理工作伴随临床治疗的各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存在安全风险,所以临床护理工作风险特别高[2]。正是由于护理工作的特殊性,临床治疗的复杂性,所以临床护理风险意识要加强,同时加强风险管理,提高护理效果。该文通过在基本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护理风险管理,根据存在的安全风险隐患控制护理风险发生的危险因素,采取相应风险控制方式,同时制定有针对性的加强护理措施,旨在为临床护理管理提供依据,以期发挥护理风险管理的最大作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文选取在该院2016年1月—2017年2月期间就诊的患者300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150例,女性76例,男性74例,年龄20~77岁,平均年龄(48.5±6.27)岁。对照组 150 例,女性 77 例,男性 73例,年龄21~74岁,平均年龄(47.5±8.97)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护理方法为:①遵照医嘱按时给予护理措施,定期检查患者血压、体温;②及时给予
1.3 判定标准
健康教育;③及时与患者沟通交流,了解患者需求;④加强患者心理疏导,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⑤加强患者饮食及运动护理。
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风险管理。具体措施如下:①树立风险意识,建立风险管理模式:首先全科护理人员应该对护理风险的特点进行学习,然后根据各科室存在的不同问题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建立风险管理模式。②反思护理管理存在问题,落实护理管理制度:通过与家属和患者的沟通调查发现反思护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如:护士人员专业知识匮乏,实际操作水平较低,工作经验不足,风险意识差;科室内健康教育内容枯燥无味,患者难以接受,不易理解,同时宣传资料不足;科室人员分配不均导致健康教育问题往往只是形式,容易被忽视等。针对科室中存在的护理风险管理问题,分析综合各个因果关系,总结该科室护理风险管理隐患,制定风险管理制度。③实施风险管理措施:明确查对制度,充分认识人为或系统因素所致的风险,科室护理人员要做到“三查七对”,确保患者服药、输液、输血、手术饮食等严格按医嘱执行;严格遵守分级护理制度;严格要求护理文件书写制度,做到字迹工整、清除、记录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对于一些危重患者,急救患者要做到严谨、及时。严格要求病房、手术室、急诊室等消毒管理措施,严密杜绝院内感染的发生。制定风险处理的措施,如对有风险性的诊疗措施,应严格履行与患者签约制度,对未发生的风险实施预防,对发生的风险采取相应措施,使风险降到最低。
1.3.1 两组护理风险发生率比较 对两组患者发生护理风险的病例进行统计,比较两组患者护理风险发生率[3]。
1.3.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价 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非常满意:患者护理风险意识增加,并对疾病规避风险采取措施,患者护理效果满意。满意:患者护理风险意识增加,能够了解风险,患者护理效果较满意。不满意:患者护理风险意识低,对疾病规避风险不能采取措施,患者护理效果差。总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100.00%[4-5]。
1.4 统计方法
对数据的调查结果进行比较,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采用χ2检验对护理风险管理后患者护理风险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等计数资料[n(%)]进行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风险发生率比较
实验组护理风险发生率为15.33%,对照组护理风险发生率为3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风险发生率比较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价
实验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为98.00%,对照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为9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n(%)]
3 讨论
3.1 风险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护理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关乎患者的生命健康,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首要目的是减少护理差错的发生,确保护理服务的安全性和治疗的有效性。医院面对的对象是人,服务的对象是患者,面对的是生命,有效的风险管理要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将患者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体现人的生命价值和人格地位[6]。实行护理风险管理,对护理人员提高风险预测意识,增强风险的鉴别能力,减少服务过程中各类危险因素,最大限度地降低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起了重要的作用[7]。最终目的是保障患者安全,把护理差错及纠纷降到最低限度,提升护理品质。
3.2 风险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效果
该文选取在该院2016年1月—2017年2月期间就诊的患者300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行基本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基本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风险管理,完善护理风险管理制度、建立护理风险质量控制措施、提高护理人员操作技能、加强护理风险意识等方面进行,要求护理人员全面落实各项风险管理制度,严格按照护理风险管理制度完成护理工作,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护理风险管理培训、考核,确保护理风险管理的有效进行,最后对比观察两组患者风险发生率以及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显示实验组护理风险发生率为15.33%,对照组护理风险发生率为3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为98.00%,对照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为9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采取护理风险管理措施能有效降低护理风险,增强护理人员的护理风险意识。同时护士整体素质得以提高,护士的服务态度明显改善,护士自觉性增强,更好地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这不仅充分调动每个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了工作质量。而且增强了护士的责任感,激发了巨大创造力。同时,通过护理风险管理,有效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学习能力和沟通能力,增强了团队协作意识,提高了工作效率,患者对自我保健意识增强,生活质量提高。同时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大大增加。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1]陈春芳.风险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8):94-96.
[2]刘芸.风险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当代医学,2016,22(27):115-116.
[3]李晓玲.风险管理模式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15,2(4):727-728,730.
[4]任世美,刘小娟,刘彩霞.护理风险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转化医学电子杂志,2015,2(7):161-162.
[5]许静.护理风险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5,22(8):170-171,174.
[6]杨英.质量管理工具在静脉治疗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2015,36(8):4240.
[7]郑慧琳.风险管理在血液透析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吉林医学,2015,36(18):4156.
R47
A
1672-5654(2017)09(b)-0105-02
2017-06-04)
10.16659/j.cnki.1672-5654.2017.26.105
袁海霞(1960-),女,吉林长春人,大专,副主任护师,主要从事临床护理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