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写好公文首段与尾段

2017-10-18王子海

公务员文萃 2017年10期
关键词:行文发文文化

◎王子海

如何写好公文首段与尾段

◎王子海

公文是公务文书的总称,是国家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实行管理、处理政务与事务和社会团体办理公务的工具。公文写作具有鲜明的政治性、法定的权威性、目的的针对性、实施的可操作性,它要求写作者对发文机关的意图做到正确的把握与准确的表述。

公文首段的写作,既可以从正面强化公文写作目的,也可以从反面渲染公文的写作目的。公文首段与尾段写作是对公文主旨的渲染、强化,可最大化的实现公文的写作目的。

一、首段写作模式:强化与渲染

发文机关的权威性、合法性,是公文充分发挥作用的根本保障。公文首段行文依据的撰写,可合理地解决因发文理由不充分影响公文权威性、合法性的问题。

从实践层面来看,将真实的行文背景、工作背景、活动背景合理地、有层次性地组合起来,形成发文的最有力依据,让行文对象从这些发文依据中认识到公文的权威性、严肃性、合理性,从而实现行文的目的。公文首段有如下四种写作模式:

1.行文背景

公文写作往往针对当前行政事务中较为紧迫的工作,由主管或者责任部门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具体解决问题的办法或者步骤,并就相关工作提出要求。而行文的大背景是前提、原因、条件,关注大背景,这是行政单位具体行政过程中管理视野的体现,从大局出发,关注全面工作,为规范行政行为提供标准与参考。

如 《创建全国文明卫生县城通告》首段的发文依据为:“创建全国文明卫生县城是改善县城居民生活条件和生活质量、提高县城文明素质和文明程度的重要举措,是优化全县发展环境、树立县城良好形象的迫切要求。”这样写,站位高,工作意义重大,是对公文写作主体行政管理能力的最好体现。

2.上级要求

公文中涉及的具体工作往往都是按照上级的指示或者要求安排的,所以,发文事由中对于上级相关活动或者要求的关注更是一种行政归属的体现。对于自身工作的安排也是上级单位工作计划的一部分,在写作过程中,上级的相关要求及精神是行文的依据,也是行文权利的保障。

如《中共重庆市委关于贯彻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加快建设文化强市的决定》的发文依据为:“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纲领性文件。直辖以来,历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宣传文化工作,市委三届五次全委会专题研究文化建设,全市上下形成了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新局面。抓文化就是抓方向、抓未来,也是抓民生、抓发展的内生动力。站在新的起点,我们一定要认真贯彻落实六中全会精神,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加快把重庆建成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高地、长江上游地区的文化中心、城乡统筹发展的文化强市。”

3.本级前期工作

公文写作内容的选择与设计,是由发文单位行政行为的连续性决定的。公文写作中涉及的任何一项工作都不是一时兴起一时消失的,这从一个单位年底的工作总结和来年的工作计划中就可以得到验证。所以,发文依据中重要一环就是安排工作之前所召开的相关会议、做出的相关要求、举办的相关活动、确立的相关精神。

4.回复来文

公文写作最直接的行文依据就是对收文的回复,比如批复往往对应着请示产生,通知可分为批转类、转发类等。所以,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在首段引用来文作为发文的依据。

如《关于建立深圳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批复》的发文依据是:“深府〔1993〕268号收悉。为适应你市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现就有关问题,批复如下。”

从以上四点可以看出,表明发文依据,是为了体现公文写作意图,实现公文写作目的,从而增强公文的感染力与说服力,使公文得以顺利贯彻与执行。

二、尾段写作模式:强调与反衬

公文写作的核心就是最后做出的决定内容、具体的工作安排或实施步骤。如果是发文目的和依据是整篇公文的“钥匙”的话,那么,最后做出的决定、安排和部署就是这把钥匙所能打开之门。所以,公文尾段的写作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提出总体要求与细节要求

公文是发文机关根据实际工作需求而制发的,所以要在结尾部分提出总体要求与细节要求。如《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2017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的通知》(国办发〔2017〕24 号)尾段是这样写的:“各地区各部门要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或工作安排,并在本要点公布后30个工作日内在本地区本部门政府网站公开。加强督查评估,将政务公开纳入绩效考核体系,无绩效考核体系的国务院部门,年内要建立政务公开专项考核机制。国务院办公厅适时对落实情况进行督查,组织开展第三方评估。”此段内容直指相关单位与部门,从具体时间、环节、方式等方面作了具体要求,体现了工作的重要性和执行的严格性。

2.写出正反预期后果

影响与后果是公文写作主体在写作过程中对事物发展趋向的预判,可以根据这些预判向上级请示或者向下级提出要求。如一则通报的结尾部分写道:“如果相关部门不能按时完成下达任务,会按照相关规定追究负责人的责任,进行处罚。”

又如《河北省人民政府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 河北省教育厅 河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加强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监管严防严管严控中小学校和幼儿园食品安全风险的通知》的尾段写道:“健全和完善处理突发食品安全事件应急预案,严格落实食物中毒报告制度,一旦发生食物中毒等突发性食品安全事件,要按规定及时报告,妥善处理。”这里,很明显把预期的后果呈现出来了,让受文对象明白问题的严重性和不按照要求去落实的后果,从而实现写作目的,体现了写作的策略性。

3.提出希望与号召

公文写作中,往往会在最后一部分提出希望与号召。

如《国务院关于授予浙江省嘉善县公安局等7个单位荣誉称号的决定》在尾段提出希望:“国务院希望获得荣誉称号的单位珍惜荣誉,再接再厉,发挥模范表率作用,不断取得新的成绩。国务院号召全国公安机关和广大公安民警以先进模范集体为榜样,学习他们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政治本色,学习他们严格、公正、文明执法的职业操守,学习他们立足本职、顽强拼搏、无私奉献的高尚风格,学习他们锐意进取、争创一流的奋斗精神……为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障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新的贡献。”这样,公文写作中最为薄弱的一环被强化了,文章整体的立意和写作目的也明确了。

三、结语

公文写作思维模式是一种广义上的修辞,是一种艺术性的思维方式。重复是“一唱三叹”,对比是“一波三折”。模式化、严肃性、程序化历来是公文写作的代名词。写作模式的运用不但体现着公文写作的主题、目的,还把写作策略引入公文写作中为行文目的服务,以体现公文写作策略的美感。

强化与渲染是在众多公文写作材料中选择相同基因的材料,以保证公文写作内在结构的稳定性和完整性,更好地体现公文写作主题与目的;突出与反衬则是选取对立性、相关性的公文写作材料,以反差效果表现公文写作的主题与目的,通过对比引发受文对象的思考。两者合力可以消解公文写作中的模式化、固定化思维定势,焕发公文写作主体的活力,更好地体现公文写作的目的性与策略性,让公文写作从干瘪走向丰盈。

(摘自《应用写作》)

这既古怪又不公平,高斯说,生活充满了可鄙的专制,一个真实的例子就是,不管你愿不愿意,你都会在某个特定的时代出生,然后被其束缚其中。它使你在面对过去时,有一种天然的优势,而在面对未来时,又与小丑无异。

——丹尼尔·凯曼《丈量世界》

猜你喜欢

行文发文文化
七部门联合发文 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如何避免行文平淡无奇
谁远谁近?
校园拾趣
爷孙趣事
以牙还牙
《锦衣少年行》周行文:没有能与不能,只有想与不想
强化指导教学,提高学生作文水平